球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48485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球磨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物料破碎的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球磨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球磨机与驱动组件啮合的大齿轮设置在筒体的一端,在传动时,由此大齿轮带动筒体转动,所以在传动时,该大齿轮将传动力传动到整个筒体及筒体的另一端,由于筒体较大,长度达到3-4米,大齿轮的传动力矩较长,功率损耗严重,驱动组件的输出功率的利用率也极低,电力损耗居高不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有必要提出一种省力型的球磨机。

一种球磨机,包括支架、筒体和与筒体连接的驱动组件、滚动支撑装置,支架用于支撑筒体,筒体为封闭的空心圆柱体,在空心圆柱体的两端分别开设入料口和出料口,空心圆柱体的内部用于盛装物料和钢球,在筒体的长度的1/2处设置大齿圈,大齿圈为环绕筒体一周的圆环形齿圈,大齿圈固定在空心圆柱体的外壁上,驱动组件的转动输出轴连接小齿圈,大齿圈与小齿圈啮合连接,以通过驱动组件的转动驱动筒体的转动,驱动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机、联轴器、减速器、小齿圈,电机的输出轴连通过联轴器连接减速器的输入端,减速器的输出端连接小齿圈,进而通过电机带动小齿圈转动,所述球磨机还设置滚动支撑装置,该滚动支撑装置包括前辊、后辊、辊带,前辊和后辊分别设置在筒体的两端下方的支架上,前辊和后辊相对于支架能够转动,辊带为两个,辊带具有平滑的表面,以与前辊和后辊面面贴合,两个辊带分别环绕固定在大齿圈两侧的筒体上,两个辊带分别与前辊、后辊面面贴合,以将筒体滚动支撑在前辊和后辊上。

优选的,在大齿圈和小齿圈的外面设置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固定设置在支架上。

优选的,所述球磨机还包括上料器和出料器,所述上料器与筒体一端的入料口连接,所述出料器与筒体的出料口连接。

优选的,筒体包括外壁和内壁,外壁为整体成型的空心圆柱体,内壁为采用耐磨材料制成的内衬板,内衬板与外壁之间采用螺杆相对固定。

优选的,内衬板包括若干内衬单体,若干内衬单体为沿着筒体的长度方向布置的长条形内衬块体,若干内衬单体沿着圆周方向依次并排固定在外壁的内表面上,进而由若干内衬单体拼接形成内衬板,每个内衬单体采用螺杆固定在外壁上。

本发明将大齿圈设置在筒体的中间,在带动筒体转动时,大齿圈至筒体的两端的转动力矩相等,所以不构成阻力力矩,驱动组件的功率损耗降到最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所述球磨机的主视图。

图2为所述球磨机的俯视图。

图3为图1沿着A-A的截面图。

图4为图1沿着B-B的截面图。

图5为图4中表达内衬单体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支架10、筒体20、外壁21、大齿圈211、减重孔2111、防护罩212、内壁22、内衬单体221、入料口23、出料口24、驱动组件30、电机31、小齿圈32、滚动支撑装置40、前辊41、后辊42、辊带43、减重孔431、上料器50、出料器6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参见图1至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球磨机,包括支架10、筒体20和与筒体20连接的驱动组件30,以通过驱动组件30驱动筒体20转动,支架10用于支撑筒体20,筒体20为封闭的空心圆柱体,在空心圆柱体的两端分别开设入料口23和出料口24,空心圆柱体的内部用于盛装物料和钢球,在筒体20的长度的1/2处设置大齿圈211,大齿圈211为环绕筒体20一周的圆环形齿圈,大齿圈211固定在空心圆柱体的外壁21上,驱动组件30的转动输出轴连接小齿圈32,大齿圈211与小齿圈32啮合连接,以通过驱动组件30的转动驱动筒体20的转动,驱动组件30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机31、联轴器、减速器、小齿圈32,电机31的输出轴连通过联轴器连接减速器的输入端,减速器的输出端连接小齿圈32,进而通过电机31带动小齿圈32转动。由于筒体20及内部的物料和钢球的重量很大,达到4吨,采用此齿轮连接使传动不丢力,驱动组件30的功率损耗降低。为了减轻球磨机的自重,在大齿圈32上开设减重孔2111。

进一步,还在大齿圈211和小齿圈32的外面设置防护罩212,所述防护罩212固定设置在支架10上。

进一步,所述球磨机还包括上料器50和出料器60,所述上料器50与筒体20一端的入料口23连接,所述出料器60与筒体20的出料口24连接,上料器50可以为螺旋上料器。

参见图4,进一步,球磨机还设置滚动支撑装置40,该滚动支撑装置40包括前辊41、后辊42、辊带43,前辊41和后辊42分别设置在筒体20的两端下方的支架10上,前辊41和后辊42相对于支架10能够转动,辊带43为两个,辊带43具有平滑的表面,以与前辊41和后辊42面面贴合,两个辊带23分别环绕固定在大齿圈211两侧的筒体20上,两个辊带23分别与前辊41、后辊42面面贴合,以将筒体20滚动支撑在前辊41和后辊42上。此处前辊41和后辊42采用与辊带43滚动摩擦,不仅起到支撑筒体20的作用,而且滚动摩擦将摩擦损耗降到最小。为了减轻球磨机的自重,在辊带43上也设置减重孔431。

参见图5,进一步,筒体20包括外壁21和内壁22,外壁21为整体成型的空心圆柱体,内壁22为采用耐磨材料制成的内衬板,内衬板与外壁21之间采用螺杆相对固定。

进一步,内衬板包括若干内衬单体221,若干内衬单体221为沿着筒体的长度方向布置的长条形内衬块体,若干内衬单体221沿着圆周方向依次并排固定在外壁21的内表面上,进而由若干内衬单体221拼接形成内衬板,每个内衬单体221采用螺杆33固定在外壁21上。此处内衬板采用分体式的内衬单体221拼接而成,不仅易于安装操作,而且在单独某一处内衬单体221磨损后可以单独更换,无需整体更换,以节约成本。

本发明实施例装置中的模块或单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