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相生物除臭方法和除臭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3728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两相生物除臭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恶臭气体依次进行加湿处理、酸性处理、中性处理;其中,

所述加湿处理是利用营养液对恶臭气体进行喷淋;

所述酸性处理是利用嗜酸性细菌和真菌对恶臭气体进行降解;

所述中性处理是利用中性异养细菌对恶臭气体进行降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相生物除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液的pH为5.8-6.2,其具体组成为,以质量分数计:KH2PO4 2%,MgSO4﹒7H2O 0.05%,NH4Cl 0.01%,FeSO4·7H2O 0.001%,CaCl2 0.02%,余量为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相生物除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嗜酸性硫细菌选自氧化硫硫杆菌和氧化亚铁硫杆菌,二者比例为55-65:35-45;所述真菌选自青霉属、地霉属和枝孢霉属,三者比例为35-45:25-35:20-4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两相生物除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嗜酸性硫细菌和真菌的添加量分别为5.12×107-7.63×107CFU/mL和4.54×108-5.62×108CFU/m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相生物除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性异养细菌选自芽孢杆菌属和黄杆菌属,二者比例为40-60:40-60。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两相生物除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性异养细菌加入量为2.5×108-3.5×108CFU/mL。

7.一种两相生物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气体加湿区、酸性相生物反应区、中性相生物反应区串联组成;且在气体加湿区与酸性相生物反应区之间,酸性相生物反应区与中性相生物反应区之间均设有多孔布气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两相生物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加湿区的营养液pH为5.8-6.2,以质量分数计:KH2PO4 2%,MgSO4﹒7H2O 0.05%,NH4Cl 0.01%,FeSO4·7H2O 0.001%,CaCl2 0.02%,余量为水;

所述酸性相生物反应区内含有嗜酸性细菌和真菌;所述嗜酸性硫细菌选自氧化硫硫杆菌和氧化亚铁硫杆菌,二者比例为55-65:35-45;所述真菌选自青霉属、地霉属和枝孢霉属,三者比例为35-45:25-35:20-40;

所述酸性相生物反应区的酸性相复合填料由上层聚氨酯海绵和下层聚丙烯小球组成,聚氨酯海绵和聚丙烯小球的粒径均为3.0~5.0mm,填充体积比为1.5~2:1;

所述中性相生物反应区含有中性异养细菌;所述中性异养细菌选自芽孢杆菌属和黄杆菌属,二者比例为40-60:40-60;

所述中性相生物反应区的中性相复合填料由上层聚氨酯海绵块和下层圆球形陶粒组成,聚氨酯海绵和圆球形陶粒的粒径均为3.0~5.0mm,填充体积比为1~1.5:1。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两相生物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体加湿区上部的侧壁上开有一进气口,在气体加湿区内侧底部铺设曝气管,所述曝气管的管口与进气口相连;在气体加湿区下部的侧壁上开有一给液口,在低于给液口的侧壁上开有一排液口,在高于给液口的侧壁上开有一水位观察口;气体加湿区内液面须高于曝气管且低于进气口;

在酸性相生物反应区的侧壁上部开有酸性营养液进口,在酸性相生物反应区顶部设有与酸性营养液进口相连的酸性营养液喷淋管,在酸性营养液喷淋管下方设有酸性相复合填料,酸性相复合填料由多孔布气板支撑;

在中性相生物反应区的侧壁上部开有中性营养液进口,在中性相生物反应区顶部设有与中性营养液进口相连的中性营养液喷淋管,在中性营养液喷淋管下方设有中性相复合填料,中性相复合填料由多孔布气板支撑;在中性相生物反应区的顶部还设有出气口;

所述的酸性相生物反应区和中性相生物反应区内部还同时安装有pH检测器和湿含量检测器。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两相生物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布气板为多孔状的气体分布板,孔状为圆形,孔径为1-3mm,开孔率为7.5%~10%,孔道为斜孔,与多孔布气板水平面呈15~20°。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