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度响应型铕离子印迹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7552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温度响应型铕离子印迹复合膜的制备方法,是以再生纤维素膜为支撑,通过多巴胺自聚合过程对再生纤维素基膜进行多巴胺改性,将氧化石墨烯纳米片和直径~300nm的改性二氧化硅纳米球抽滤在多巴胺改性膜表面制成非自支撑氧化石墨烯膜,以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N-异丙基丙烯酰胺为温敏单体,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为交联剂,基于离子印迹技术,结合RAFT聚合法,制备温度响应型铕离子印迹复合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度响应型铕离子印迹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巴胺改性膜的制备步骤如下:

首先,将0.1211g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盐和0.2g盐酸多巴胺置于100mL去离子水中,超声条件下充分混合后调节pH值为8.5,将3片RCMs浸入混合溶液中,室温振荡下反应0~6小时,取出改性支撑膜并用去离子水浸泡清洗三次,每次10分钟,将得到的多巴胺改性膜在室温条件下烘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温度响应型铕离子印迹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自支撑氧化石墨烯膜制备步骤如下:

首先,将0.5g直径~300nm的二氧化硅纳米球加入到100mL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中(乙醇:水=4:1),通氮5分钟后加入3mL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用脱脂胶带密封,在80℃下反应16小时,离心后将产物反复进行醇洗、水洗,得到改性二氧化硅纳米球,将改性二氧化硅纳米球在40℃下真空烘干;将5mg所制备的改性二氧化硅纳米球置于50mL去离子水中,超声充分混合后得到浓度为100mg/L的改性二氧化硅纳米球溶液,将5mg氧化石墨烯纳米片置于50mL去离子水中,超声充分混合后得到浓度为100mg/L的氧化石墨烯溶液,分别取5mL 改性二氧化硅纳米球溶液和5mL 氧化石墨烯溶液进行混合,在超声条件下将其混合均匀,在0.07MPa真空压力下将混合溶液中固体抽滤到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巴胺改性支撑膜上,得到非自支撑氧化石墨烯膜,将其在室温条件下烘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温度响应型铕离子印迹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度响应型铕离子印迹复合膜的制备步骤如下:

首先,将8mL浓度为1mol/L苯基溴化镁的四氢呋喃溶液在通氮保护下升温至40℃,用注射器缓慢滴加0.6mL二硫化碳,在氮气保护下40℃反应1小时,随后用注射器滴加1.1mL溴化苄,在氮气保护下升温至50℃反应2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加入30mL去离子水,沸程规格为bp90~120℃的石油醚萃取后保留有机相,得到链转移试剂;将一定量六水合氯化铕、丙烯酰胺、N-异丙基丙烯酰胺和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按比例0.05:0.2:0.2:4(克:毫摩尔:毫摩尔:毫摩尔)加入到60mL乙腈中,在超声条件下将溶液混合均匀,将3片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自支撑氧化石墨烯膜加入到上述混合溶液中,向溶液中通氮10分钟,在保持持续通氮情况下向溶液中加入30μL所制备的链转移试剂和50mg偶氮二异丁腈,继续通氮10分钟后用脱脂胶带密封,在50℃下反应6小时进行预聚合,升温至60℃反应12~36小时进行印迹聚合反应,将所得温度响应型铕离子印迹复合膜经过醇洗浸泡三次,每次10分钟,随后进行水洗浸泡三次,每次10分钟,将所得到的温度响应型铕离子印迹复合膜在室温条件下烘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合成的温度响应型铕离子印迹复合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温度响应型铕离子印迹复合膜,其特征在于,将其用于35℃条件下在铕离子、镧离子和钆离子的混合水溶液中对铕离子的选择性吸附和分离。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