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初沉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98664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污水初沉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污水初沉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污水初沉处理系统,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存在如下不足之处:污水与混凝药剂混合需设置混合搅拌池,占用空间;对池内污泥界面没有要求,使得沉淀污泥形成初期颗粒较小,容易出水带泥,为降低出水带泥现象,势必加大混凝药剂投加量,造成处理成本上升。

且沉淀后的污泥需要通过刮泥部件来进行刮泥处理,但是现有的刮泥部件中的刮泥板通常直接与沉淀池的底面相接触,两者之间的摩擦力极大,刮泥板的磨损极为严重,使用寿命短。且由于摩擦阻力过大,使得驱动刮泥板动作的驱动力也相应增大,驱动件的耗电量大,造成电力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的污水初沉处理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水初沉处理系统,包括沉淀池、设于沉淀池中部的布水室、连通于该布水室的进水管、罩设于所述布水室外的整流罩、设于布水室上的出水口、刮泥部件、位于沉淀池下部的蓄泥腔、连通于该蓄泥腔的排泥管、位于沉淀池上方集水槽及与该集水槽相连的出水管;所述沉淀池底面为锥形结构,所述刮泥部件包括设于沉淀池底面上的刮泥板、与该刮泥板固连的传动杆、与该传动杆相连的驱动轴及用于驱动该驱动轴转动的驱动件;所述刮泥板包括固连于所述刮泥板下端的第一斜板和固连与该第一斜板一端的第二斜板,所述第二斜板置于所述蓄泥腔内;所述第一斜板上设有用于减小其与沉淀池底面之间的摩擦力的防磨损结构,该防磨损结构包括间隔分布于所述第一斜板上的多个防磨损组件;所述防磨损组件包括滚珠和罩设于所述滚珠外的定位套,所述定位套上设有供滚珠穿出该定位套的开口。本发明设置了防磨损结构,可有效降低刮泥板与沉淀池底面之间的磨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定位套上设置了开口,当定位套被锁紧在第一斜板上时,滚珠的下部即可通过该开口穿出至定位套的下表面,将刮泥板顶离沉淀池的底面;从而刮泥板置于沉淀池底时,为滚珠与沉淀池底之间发生接触,在刮泥板一端进行刮泥的过程中,滚珠可自由的发生滚动,刮泥板不会发生磨损,磨损仅发生在滚珠上,只需定期对滚珠进行更换即可,无需对刮泥板进行更换,降低维修成本;且滚珠可相对定位套进行360°的转动,运动的过程中不会发生卡死现象,设备运行更为顺畅;驱动轴在驱动件的带动下转动,通过传动杆传动至刮泥板带动刮泥板以驱动轴为中心进行转动,刮泥板转动的过程中将沉淀池底面上的污泥刮松动;由于沉淀池底面为锥形结构,使得与刮泥板接触的面为斜面,便于污泥自动滑入至蓄泥腔内。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套通过一拆装结构与所述第一斜板可拆卸连接;所述拆装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斜板上的通槽、可与该通槽相螺接的螺接件及设于所述定位套上以供该螺接件穿过的通孔;所述螺接件与所述通槽之间设有第一密封结构,所述螺接件上端可拆卸连接一锁紧套,该锁紧套与所述第一斜板之间设有第二密封结构;通过第一密封结构和第二密封结构的设置,对通槽的上下位置均进行了密封,有效防止刮泥过程中污泥卡入至通槽与螺接件之间的空隙内,不会发生因为污泥将通槽与螺接件之间的空隙填满而难以拧出螺接件的情况,螺接件始终可以轻松的拧出,可方便的对定位套进行拆装以更换其内的滚珠,延长刮泥设备的使用寿命;由于污泥不会进入至通槽内,进而通槽内的螺纹不会被污泥所填满,当螺接件再次拧入时,可直接对准通槽的内螺纹旋入,螺接件的外螺纹与通槽的内螺纹之间相互可轻松对准,不会因为被污泥填满而难以对准,两者之间基本不会发生相对磨损,即使经过多次的拆装之后,也不会出现螺纹因为磨损而被磨平,进而两者无法连接的情况;保证两者始终保持牢固连接,对定位套进行牢固定位,定位套不会发生松动或无法锁紧在第一斜板上的情况,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螺接件的上部连接锁紧套,锁紧套通过第二密封结构实现与第一斜板的密封配合,从而水及污泥均无法从通槽上部进入至通槽内,实现通槽的完全密封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通槽包括螺纹段和密封配合段,所述螺纹段上设有内螺纹,所述密封配合段内壁为光滑表面;所述螺接件包括与所述螺纹段相配合的上连接部和与所述密封配合段相配合的下连接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密封结构包括由柔性材料制成的密封层,该密封层包覆于所述螺接件的下连接部上,所述密封层与所述密封配合段之间为过盈配合;过盈配合便于密封段进入至通槽内,实现与通槽的过盈配合;螺接件上设置了密封层,当螺接件与通槽相连时,密封层可卡入至通槽内,由于密封层与密封配合段之间为过盈配合,从而密封层可完全卡紧在密封配合段内,水及污泥均无法从通槽下部进入至通槽内。

优选的,所述第二密封结构包括设于所述锁紧套下部的弯折段、与该弯折段相配合的密封环槽及设于该密封环槽内的密封件;所述密封环槽设于所述第一斜板上表面,所述密封件由柔性材料制成;当锁紧套锁紧在螺接件的上部上时,锁紧套下部的弯折段卡入至密封环槽内,进而抵触在密封件上,由于密封件由柔性材料制成,可在弯折段抵触在其上时发生一定的形变,包覆住弯折段的下端的各个表面,实现与弯折段之间的良好密封,使得水和污泥无法进入至锁紧套内,进而无法进入至通槽内,实现通槽的无污泥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件通过注塑成型于所述密封环槽内;注塑成型的密封件将填埋整个密封环槽,且密封件可完全粘合密封环槽的内表面上,密封件与密封环槽之间不会存在间隙,密封效果好;密封件与密封环槽之间连接牢固,长期使用亦不会相互脱离。

优选的,所述第二斜板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漏泥通槽;第二斜板在蓄泥槽内转动刮泥的过程中,小部分的泥可以从漏泥通槽中漏出,减小第二斜板在刮泥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减小驱动件在驱动第一斜板和第二斜板运动时受到的阻力,首先传动效果好,其次减小驱动件的电能损耗,实现节能环保。

或优选的,所述整流罩下部为开口设置,该整流罩下部开口与沉淀池底面的距离h1小于沉淀池内污泥的高度h2;所述出水口与沉淀池底面的距离h3大于沉淀池内污泥的高度h2。本发明中控制污泥的高度h2高于整流罩下部开口与沉淀池底面的距离h1,污水通过整流罩下部的开口流出后先行经过污泥层后再向上流通,使得经过絮凝后的小颗粒污泥或杂质在污泥层的过滤与网捕双重作用下被沉积在污泥层内,不会随着污水向外排出,提高污泥沉积率,降低出水带泥率,减小混凝剂的使用,降低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沉淀池连接一用于检测沉淀池内污泥的高度h2的污泥界面仪;可实时检测沉淀池内的污泥高度,当污泥过高时工人可对沉淀池进行适当的排泥操作,防止污泥高度过高,同时将污泥维持在h2的高度上;优选的,h2的为沉淀池内水深的3/4。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上连接一管道混合器,所述管道混合器上连接一加药管;通过加药管将絮凝剂加入管道混合器内,对进入管道混合器内的污水进行絮凝。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设置了防磨损结构,可有效降低刮泥板与沉淀池底面之间的磨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设置了滚珠,只需定期对滚珠进行更换即可,无需对刮泥板进行更换,降低维修成本;通过第一密封结构和第二密封结构的设置,有效防止刮泥过程中污泥卡入至通槽与螺接件之间的空隙内,螺接件拆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刮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3所示,一种污水初沉处理系统,包括沉淀池1、设于沉淀池中部的布水室2、连通于该布水室的进水管3、罩设于所述布水室外的整流罩4、设于布水室上的出水口5、刮泥部件、位于沉淀池下部的蓄泥腔11、连通于该蓄泥腔的排泥管12、位于沉淀池上方集水槽13及与该集水槽相连的出水管14;所述沉淀池1底面为锥形结构,所述蓄泥腔与沉淀池1底面相连通,所述排泥管连通在蓄泥腔的侧壁上;所述刮泥部件包括刮泥板61、传动杆62、驱动轴63及驱动件64;所述刮泥板61设于沉淀池底面上,所述传动杆62为倒置的l形,其一端与刮泥板61相连,另一端伸出至沉淀池上部后与驱动轴相连;所述刮泥板61包括第一斜板611和第二斜板612,所述第一斜板611固定连接在所述传动杆62的下端,所述第二斜板612固定连接在第一斜板靠近所述蓄泥腔7的一端上,且第二斜板612置于所述蓄泥腔7内,当传动杆62带动第一斜板611动作时,第二斜板612即可在蓄泥腔7内移动,对蓄泥腔7内的污泥进行刮除;优选的,所述第二斜板612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漏泥通槽613,以减小第二斜板612受到的阻力。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斜板上设有用于减小其与沉淀池底面之间的摩擦力的防磨损结构,该防磨损结构包括设于第一斜板下表面上的多个防磨损组件7,这些防磨损组件7沿所述第一斜板611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分布,相邻防磨损组件7之间的间距相等;具体的,所述防磨损组件7包括滚珠71和定位套72,所述定位套72罩设于所述滚珠外,且定位套的下部设有一开口721,当定位套72罩在滚珠上时,滚珠下部可由该开口穿出定位套下表面;该开口为圆形,开口的直径等于滚珠直径的3/4,使得滚珠能够尽可能对的伸出定位套,但又不会掉出,当第一斜板置于沉淀池内时,滚珠伸出定位套的部分与沉淀池底面相接触,从而刮泥板不会发生磨损;所述定位套72通过一拆装结构与所述第一斜板611可拆卸连接,从而可对其内的滚珠进行更换。

定位套72两侧向外延伸形成有两凸缘722,所述拆装结构包括两柱形的通槽81、螺接件82以及两通孔83;所述两通孔83分别设于所述两凸缘上,所述两通槽81设于所述第一斜板上,两通槽81分别与两通孔83相对应;当定位套需要与第一斜板611相连时,螺接件82穿过所述通孔83后与通槽81相螺接,从而将定位套锁紧在第一斜板611上;所述通槽81包括螺纹段811和密封配合段812,所述螺纹段811上设有内螺纹,所述密封配合段812内壁为光滑表面;所述螺接件82可设置为不锈钢制成的螺丝钉,该螺接件82包括上连接部821和下连接部822,该上连接部821外设有外螺纹,可与螺纹段811相螺接,所述下连接部822未设置螺纹,可置于密封配合段812内,与密封配合段812相配合对通槽进行密封。

具体的,所述螺接件82与所述通槽81之间设有第一密封结构,具体为下连接部822与密封配合段812之间设有第一密封结构;该第一密封结构为一密封层101,该密封层101由柔性材料制成,优选为橡胶,密封层101包覆于所述螺接件的下连接部822上,密封层101与下连接部822之间可以通过粘接相连,优选可通过胶粘剂相连;所述密封层101的外径大于密封配合段812的内径,使得下连接部822在插入密封配合段812时;密封层101与所述密封配合段812之间为过盈配合;为了便于下连接部822插入密封配合段812内,我们将密封配合段812的外端设置为扩口结构,即密封配合段812的直径大于密封配合段812内端的直径。

所述螺接件82上端穿出通槽,并螺接有一锁紧套9,该锁紧套9与所述第一斜板611之间设有第二密封结构;所述所述第二密封结构包括弯折段91、密封环槽92以及密封件93;所述弯折段91为环状结构,由锁紧套9的下部向外弯曲形成,所述密封环槽92设于所述第一斜板611上表面,且位于通槽外,所述密封件93设于该密封环槽内,当锁紧套9连接在螺接件82上时,弯折段下部刚好卡入至密封环槽92内,与密封环槽92内的密封件93相抵;所述密封件93由柔性材料制成,优选为橡胶;进一步的,所述密封件93通过注塑成型于所述密封环槽92内,使得密封件93可粘合在密封环槽92内表面上,密封效果更好。

所述进水管3上连接一管道混合器31,所述管道混合器31上连接一不锈钢制成的加药管32,絮凝剂通过该加药管投入至管道混合器31内,污水进入管道混合器31后与絮凝剂发生反应形成小颗粒的絮凝物;所述絮凝剂为聚合硫酸铁。

所述整流罩4罩设在所述布水室上部位置上,整流罩4的下部为开口设置,所述出水口5设置在布水室的侧壁位置上,整流罩4的延伸至出水口5的下部位置,出水口5将布水室内的水输出后进入至整流罩4内,再经过整流罩4下部的开口流出;具体的,所述整流罩4下部开口至沉淀池1底面的距离为h1,沉淀池1内污泥的高度为h2,所述出水口5与沉淀池1底面的距离为h3,沉淀池内的水深为h4;优选的,所述的h2为h4的3/4,所述的h1<h2,所述的h3>h2,从而污水经由出水口5出水时不会与污泥相接触,而是通过整流罩4整流后由整流罩4下部的开口流出,由于h1<h2,则整流罩4下部的开口位于污泥层内,污水由整流罩4下部的开口流出后进入至污泥层,污水内的小颗粒絮凝物沉淀在了污泥层内,有效降低了污水的出水带泥率;为了方便控制沉淀池内的污泥高度,我们在所述沉淀池1上设置了一污泥界面仪11,该污泥界面仪11可对沉淀池内污泥的高度h2进行实时检测,当显示的污泥高度过高时,工人即可通过刮泥部件将沉淀池内的污泥刮除一部分,保持污泥高度维持在水深的3/4上。

所述驱动件64为电机,所述驱动轴在电机的驱动下发生转动,进而带动沉淀池底的刮泥板在沉淀池的底面上移动,刮动污泥,使得污泥落入至蓄泥腔内,最后通过排泥管进行排出;沉淀池的上层为清液,清液通过集水槽收集后通过出水管流入至后续的处理设备中。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