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沉降槽用减速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98661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沉降槽用减速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减速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沉降槽用减速机。



背景技术:

目前,有色金属生产行业所用的沉降槽一般配有旋转和提升两套机构,旋转机构将动力传递给耙子,然后耙子将槽底的沉降物刮走,当沉降物过多,卡阻旋转机构时,过载信号传递给提升机构,提升机构工作,将耙子提起。这种沉降槽存在结构复杂,传动效率低,提升机构工作反应滞后等缺陷。也有部分改进型的沉降槽,比如,通过对耙子的一些结构改进,去掉了提升机构,虽然精简了结构,但缺乏有效的过载保护和在不停槽下进行疏通的装置。上述方式都存在不能有效地起到过载保护,并且都不适应于在酸性环境下工作。

因此中国专利cn201110404590.0公开了一种多点驱动沉降槽,它包括一台以上的电机(1)、动态扭矩传感器(2)和摆线针轮减速机(3),一台电机(1)、一台动态扭矩传感器(2)和一台摆线针轮减速机(3)组成一条驱动链;电机(1)与动态扭矩传感器(2)之间及动态扭矩传感器(2)与摆线针轮减速机(3)之间通过联轴器连接,摆线针轮减速机(3)的出轴端装配有小齿轮,小齿轮与回转支承(4)上的齿轮啮合,输出轴(5)连接在回转支承(4)的外圈上,传动轴(6)与输出轴(5)连接,耙子(8)通过托盘(9)和拉杆(7)与传动轴(6)连接,刮刀(10)焊接在托盘(9)的下端部,多功能阀门(11)安装在沉降槽下端锥底上。

但该专利在出现过载时会直接停止运行,除非排除过载物,因此一旦出现过载停止运行后,需要通过其他手段排除过载物,当过载物较多时,会消耗掉大量人力物力,并直接影响工作效率,因此其存在的缺陷极其明显。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递扭矩大,主轴可根据运转阻力是否过载进行自动升降,避免出现过载停止的多点驱动可升降减速机。

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沉降槽用减速机,包括减速机壳体,所述减速机壳体内设有从动减速齿轮,所述减速机壳体上设有至少两组与从动减速齿轮动力啮合的驱动装置,所述从动减速齿轮中心设有支撑部,所述从动减速齿轮通过支撑部与减速机壳体相互配合转动,所述支撑部中心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可轴向滑动且周向固定的主轴,所述主轴一端外伸出通孔到达减速机壳体外部形成轴头,所述主轴另一端设有离合部;还包括设置于减速机壳体上的提升机,所述提升机包括提升丝杆,所述提升丝杆末端与离合部连接从而通过提升丝杆控制主轴的升降,所述驱动装置上设有用于检测扭矩的扭矩传感器,所述扭矩传感器设有控制阈值,当扭矩传感器检测到扭矩超过控制阈值时控制提升机提升主轴降低阻力,当扭矩传感器检测到扭矩小于控制阈值时控制提升机下降主轴。

上述结构中,通过多个驱动装置带动从动减速齿轮转动,从而获得强大的扭矩,再利用从动减速齿轮带动位于其中心的主轴旋转,将扭矩传递到轴头上的搅拌桨上,当搅拌桨搅拌阻力变大时,扭矩传感器将控制提升机带动主轴提升,使搅拌桨抬高降低负载,当负载消除或变小后扭矩传感器控制提升机放下主轴,从而实现过载自动抬升减少负载,负载变小或消除后自动归位,可有效保证搅拌的工作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孔内壁沿其轴向方向开设有键槽,所述主轴外壁设有与键槽配合用于传递主轴与从动减速齿轮之间扭矩的滑键。

上述结构中,滑键与键槽配合,实现了传递扭矩的同时能保证主轴在通孔内顺利滑动伸缩。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离合部包括设置于主轴端面上的沉孔,所述提升丝杆末端固定有与沉孔配合的轴承,所述沉孔孔口处设有防止轴承从沉孔内脱出的压环。

上述结构中,由于主轴转动时,提升丝杆相对于主轴为静止状态,但提升丝杆需要和主轴相连实现主轴的升降,因此需要在提升丝杆与主轴之间设置轴承,在两者能提供轴向刚性连接的同时依旧保持周向可转动连接。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环上设有用于向沉孔内注油润滑轴承的注油嘴。

上述结构中,注油嘴可直接向沉孔内注油,从而方便维护。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固定于减速机壳体上,所述底座上设有驱动电机及与驱动电机相连的驱动齿轮,所述扭矩传感器设置于驱动电机与底座之间。

上述结构中,驱动电机转动时,由于驱动齿轮受到从动减速齿轮带来的反向运转阻力,而驱动电机是通过扭矩传感器固定于底座上的,因此该阻力会直接通过驱动电机的壳体传递到底座上从而被扭矩传感器所检测出来。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提升机还包括固定于减速机壳体上的机座,所述机座上设有用于控制提升丝杆轴向移动的蜗轮减速箱、及用于控制蜗轮减速箱工作的提升电机,所述提升丝杆外圆柱表面沿其轴向方向开设有丝杆滑槽,所述机座上设有与丝杆滑槽配合以此约束提升丝杆周向转动的约束杆。

上述结构中,蜗轮减速箱里的蜗轮与提升丝杆之间相互螺纹配合,使蜗轮转动时带动提升丝杆上下升降,因此为保证蜗轮转动时,提升丝杆不跟随蜗轮产生周向转动,因此在提升丝杆上设置与约束杆配合的丝杆滑槽,以此提供周向约束力,并保证其轴向位移,避免提升丝杆出现转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多个驱动装置带动从动减速齿轮转动,从而获得强大的扭矩,再利用从动减速齿轮带动位于其中心的主轴旋转,将扭矩传递到轴头上的搅拌桨上,当搅拌桨搅拌阻力变大时,扭矩传感器将控制提升机带动主轴提升,使搅拌桨抬高降低负载,当负载消除或变小后扭矩传感器控制提升机放下主轴,从而实现过载自动抬升减少负载,负载变小或消除后自动归位,可有效保证搅拌的工作效率,并使其效率最大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全剖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含义:10-减速机壳体;11-从动减速齿轮;111-支撑部;112-通孔;20-驱动装置;21-扭矩传感器;22-底座;23-驱动电机;24-驱动齿轮;30-主轴;31-轴头;32-离合部;321-沉孔;322-压环;323-注油嘴;33-滑键;40-提升机;41-提升丝杆;411-丝杆滑槽;42-轴承;43-机座;431-约束杆;44-蜗轮减速箱;45-提升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参考图1及图2,如图1及图2所示的一种沉降槽用减速机,包括减速机壳体10,所述减速机壳体10内设有从动减速齿轮11,所述减速机壳体10上设有至少两组与从动减速齿轮11动力啮合的驱动装置20,所述从动减速齿轮11中心设有支撑部111,所述从动减速齿轮11通过支撑部111与减速机壳体10相互配合转动,所述支撑部111中心设有通孔112,所述通孔112内设有可轴向滑动且周向固定的主轴30,所述主轴30一端外伸出通孔112到达减速机壳体10外部形成轴头31,所述主轴30另一端设有离合部32;还包括设置于减速机壳体10上的提升机40,所述提升机40包括提升丝杆41,所述提升丝杆41末端与离合部32连接从而通过提升丝杆41控制主轴30的升降,所述驱动装置20上设有用于检测扭矩的扭矩传感器21,所述扭矩传感器21设有控制阈值,当扭矩传感器21检测到扭矩超过控制阈值时控制提升机40提升主轴30降低阻力,当扭矩传感器21检测到扭矩小于控制阈值时控制提升机40下降主轴30。

上述结构中,通过多个驱动装置20带动从动减速齿轮11转动,从而获得强大的扭矩,再利用从动减速齿轮11带动位于其中心的主轴30旋转,将扭矩传递到轴头31上的搅拌桨(图中未安装,因此未示出)上,当搅拌桨搅拌阻力变大时,扭矩传感器21将控制提升机40带动主轴30提升,使搅拌桨抬高降低负载,当负载消除或变小后扭矩传感器21控制提升机40放下主轴30,从而实现过载自动抬升减少负载,负载变小或消除后自动归位,可有效保证搅拌的工作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通孔112内壁沿其轴向方向开设有键槽(图中通孔112全剖,因此未示出),所述主轴30外壁设有与键槽配合用于传递主轴30与从动减速齿轮11之间扭矩的滑键33。

上述结构中,滑键33与键槽配合,实现了传递扭矩的同时能保证主轴30在通孔112内顺利滑动伸缩。

本实施例中,所述离合部32包括设置于主轴30端面上的沉孔321,所述提升丝杆41末端固定有与沉孔321配合的轴承42,所述沉孔321孔口处设有防止轴承42从沉孔321内脱出的压环322。

上述结构中,由于主轴30转动时,提升丝杆41相对于主轴30为静止状态,但提升丝杆41需要和主轴30相连实现主轴30的升降,因此需要在提升丝杆41与主轴30之间设置轴承,在两者能提供轴向刚性连接的同时依旧保持周向可转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压环322上设有用于向沉孔321内注油润滑轴承42的注油嘴323。

上述结构中,注油嘴323可直接向沉孔321内注油,从而方便维护。

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20包括底座22,所述底座22固定于减速机壳体10上,所述底座22上设有驱动电机23及与驱动电机23相连的驱动齿轮24,所述扭矩传感器21设置于驱动电机23与底座22之间。

上述结构中,驱动电机23转动时,由于驱动齿轮24受到从动减速齿轮11带来的反向运转阻力,而驱动电机23是通过扭矩传感器21固定于底座22上的,因此该阻力会直接通过驱动电机23的壳体传递到底座22上从而被扭矩传感器21所检测出来。

本实施例中,所述提升机40还包括固定于减速机壳体10上的机座43,所述机座43上设有用于控制提升丝杆41轴向移动的蜗轮减速箱44、及用于控制蜗轮减速箱44工作的提升电机45,所述提升丝杆41外圆柱表面沿其轴向方向开设有丝杆滑槽411,所述机座43上设有与丝杆滑槽411配合以此约束提升丝杆41周向转动的约束杆431。

上述结构中,蜗轮减速箱44里的蜗轮与提升丝杆41之间相互螺纹配合,使蜗轮转动时带动提升丝杆41上下升降,因此为保证蜗轮转动时,提升丝杆41不跟随蜗轮产生周向转动,因此在提升丝杆41上设置与约束杆431配合的丝杆滑槽411,以此提供周向约束力,并保证其轴向位移,避免提升丝杆41出现转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多个驱动装置20带动从动减速齿轮11转动,从而获得强大的扭矩,再利用从动减速齿轮11带动位于其中心的主轴30旋转,将扭矩传递到轴头31上的搅拌桨(图中未安装,因此未示出)上,当搅拌桨搅拌阻力变大时,扭矩传感器21将控制提升机40带动主轴30提升,使搅拌桨抬高降低负载,当负载消除或变小后扭矩传感器21控制提升机40放下主轴30,从而实现过载自动抬升减少负载,负载变小或消除后自动归位,可有效保证搅拌的工作效率,并使其效率最大化。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上述假设的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