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从混合气中脱除CO2的专用吸收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17120发布日期:2018-11-02 22:45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气体净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从混合气中脱除co2的专用吸收液。
背景技术
近几十年,胺法工艺不断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形成了多种可供选择的胺法脱碳溶液,如一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甲基一乙醇胺以及甲基二乙醇胺等。工业上较早使用的是三乙醇胺,但由于对co2的吸收率低,因而后来逐渐被一乙醇胺和二乙醇胺的胺法溶剂所取代,但该类溶剂存在消耗大,能耗高,稳定性不佳等缺点。为此,开发具有高效节能的新型溶液,可节约能源的吸收溶液成为了众多研究者所关注的重点。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专用脱碳吸收液,该吸收液co2吸收效果比传统吸收液佳,同时具有节能降耗优势。本发明的主要技术方案:脱碳吸收液其特征包含醇胺、添加剂、以及水;其中醇胺的浓度为10~35%(wt),添加剂的浓度为5~10.5%(wt),水为脱盐水。一般地,所述醇胺的浓度为15~30%(wt),添加剂浓度为5~8%(wt)。所述醇胺类包括n-甲基二乙醇胺(mdea)、一乙醇胺(mea)、二乙醇胺(dea)。所述n-甲基二乙醇胺(mdea)占吸收液10~20%(wt),一乙醇胺(mea)占吸收液5~10%(wt),二乙醇胺(dea)占吸收液1~5%(wt)。所述添加剂为哌嗪、二氮杂二环、磷酸三丁酯和亚硫酸钠的混合物。所述哌嗪占吸收液1~4%(wt),二氮杂二环占吸收液1~4%(wt),磷酸三丁酯占吸收液0.1~0.5%(wt),亚硫酸钠占吸收液0.5~2%(wt)。所述吸收液是其中多种醇胺和添加剂复配的水溶液,其浓度范围为15~40%(wt)。所述混合气为天然气、炼厂气、含co2的混合气。本发明与传统的脱碳吸收液相比,具有下显著特点:吸收液性能强、再生效果好、酸性气负荷大、循环量小、能耗低等特点,可节约能源,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具体实施方式实例1配方1#35%mdea余量为脱盐水。配方2#35%mea余量为取脱盐水。配方3#30%mdea+5%dea余量为脱盐水。配方4#16%mdea+3%dea+5%mea+2%哌嗪+1%二氮杂二环+0.2%磷酸三丁酯+0.5%亚硫酸钠,余量为脱盐水。吸收试验在自制装置上进行,流程如下:混合气经计量后,经缓冲瓶进入装有待贫液的吸收管中,鼓泡吸收,吸收温度由恒温槽控制,经过一段时间后,对放空尾气进行采样分析,然后关闭气源,取吸收后的富液进行液相分析。预留n2管线以调节原料气中酸气含量。将不同配反待测吸收液取溶液100ml,分别在40℃的恒温水浴中通含一定浓度co2的原料气8%(其余为氮气),气量200ml/min。经过5min后使用在线烟气分析仪检测净化气co2含量,30min后取溶液样品采用气体发生法分析其中溶解的co2含量。结果见表1。表1配方1配方2配方3配方4净化气co2含量%0.450.280.340.15吸收液co2含量l/l5.46.56.08.5再生实验试验条件:取饱和溶液100ml放入再生瓶,将温度控制在105℃,机械搅拌100rpm,一定时间后,测定溶液中co2含量。发泡实验结果见下表2。表2实例2配方5#35%mdea余量为脱盐水。配方6#20%mea+15%dea余量为取脱盐水。配方7#30%mdea+5%dea余量为脱盐水。配方8#16%mdea+2%dea+8%mea+4%哌嗪+2%二氮杂二环+0.3%磷酸三丁酯+1%亚硫酸钠,余量为脱盐水。表3配方5配方6配方7配方8净化气co2含量%0.450.250.330.14吸收液co2含量l/l5.46.75.88.7表4结果表明:通过对比,本发明的新型脱碳吸收液4#和8#吸收性能佳,再生效果明显比其他配方吸收液好。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