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米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77804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大米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米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大米是我国传统的主食之一,也是我国南方人民的主要食品。大米是补充营养素的基础食物,除了富含碳水化合物外,还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及11种矿物质,能为人体提供全面的营养。大米中含碳水化合物75%左右,蛋白质7%~8%,脂肪1.3%~1.8%,并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等。大米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淀粉,所含的蛋白质主要是米谷蛋白,其次是米胶蛋白和球蛋白,其蛋白质的生物价和氨基酸的构成比例都比小麦、大麦、小米、玉米等禾谷类作物高,消化率66.8%~83.1%,也是谷类蛋白质中较高的一种。因此,食用大米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大米味甘性平,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益精强志、和五脏、通血脉、聪耳明目止烦、止渴、止泻的功效,称誉为“五谷之首”,是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约占粮食作物栽培面积的四分之一。世界上有一半人口以大米为主食。大米,入脾、胃、肺经,具有补中益气、滋阴润肺、健脾和胃、除烦渴的作用。古代养生家还倡导“晨起食粥”以生津液,因此,因肺阴亏虚所致的咳嗽、便秘患者可早晚用大米煮粥服用。经常喝点大米粥有助于津液的生发,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皮肤干燥等不适。煮粥时若加点梨,中医养生效果更好。大米加工主要是由稻谷经清理、砻谷、碾米、成品整理等工序后制成的成品。目前,大米加工出现的主要问题是由于稻谷谷壳粘的比较牢靠,碾米工序致使碎米多,造成大米的损失,也增加了后续的碎米筛出工序的工作量,增加了大米加工的成本,同时,加工出来的颗粒不一,口味不佳,影响了大米的加工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少碎米率,增加大米加工收益的大米加工工艺。

一种大米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稻谷晾晒:收割稻谷后进行杂物筛选与清理,然后将稻谷在太阳下进行晾晒至稻谷含水率为18~20%;(2)稻谷处理:将在太阳晾晒后的稻谷放入处理容器进行处理,先将容器内的温度调整为28~30摄氏度、压力调整为120~125kpa、湿度调整为60~65%、时间为30~35分钟,然后将砻谷容器内的温度调整为24~26摄氏度、压力调整为90~105kpa、湿度调整为65~70%、时间为25~30分钟,使稻谷含水率为13~15%;(3)碾米:将处理好的稻谷冷却至室温的放入碾米机进行碾米;(4)白米分级:对碾米工序后的大米进行分级整理,提取超过要求的碎米;(5)色选:采用色选机去除异色粒;(6)抛光:采用抛光机对大米进行抛光,使大米表面的淀粉形成胶质层;(7)包装:将抛光处理好的大米进行消毒杀菌后包装。

进一步,该大米加工工艺的步骤(1)稻谷晾晒:收割稻谷后进行杂物筛选与清理,然后将稻谷在太阳下进行晾晒至稻谷含水率为18%。

进一步,该大米加工工艺的步骤(2)稻谷处理:将在太阳晾晒后的稻谷放入处理容器进行处理,先将容器内的温度调整为28摄氏度、压力调整为120kpa、湿度调整为62%、时间为30分钟,然后将砻谷容器内的温度调整为25摄氏度、压力调整为95kpa、湿度调整为68%、时间为25分钟,使稻谷含水率为14%。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技术效果为:该大米加工工艺较好的从稻谷特性出发,在大米加工过程中提供合适的条件,使稻谷谷壳较好的脱落,极大的减少了碎米,避免了大米造成的浪费,减少了大米加工后续工序工作量,降低了大米加工成本,增加了大米加工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一种大米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稻谷晾晒:收割稻谷后进行杂物筛选与清理,然后将稻谷在太阳下进行晾晒至稻谷含水率为18~20%;(2)稻谷处理:将在太阳晾晒后的稻谷放入处理容器进行处理,先将容器内的温度调整为28~30摄氏度、压力调整为120~125kpa、湿度调整为60~65%、时间为30~35分钟,然后将砻谷容器内的温度调整为24~26摄氏度、压力调整为90~105kpa、湿度调整为65~70%、时间为25~30分钟,使稻谷含水率为13~15%;(3)碾米:将处理好的稻谷冷却至室温的放入碾米机进行碾米;(4)白米分级:对碾米工序后的大米进行分级整理,提取超过要求的碎米;(5)色选:采用色选机去除异色粒;(6)抛光:采用抛光机对大米进行抛光,使大米表面的淀粉形成胶质层;(7)包装:将抛光处理好的大米进行消毒杀菌后包装。

为保证后续稻谷处理效果更好,确保降低碎米率,增加大米加工效率。该大米加工工艺的步骤(1)稻谷晾晒:收割稻谷后进行杂物筛选与清理,然后将稻谷在太阳下进行晾晒至稻谷含水率为18%。

为使后续碾米工序顺利进行,保障碾米工序碎米少,提高大米加工经济效益。该大米加工工艺的步骤(2)稻谷处理:将在太阳晾晒后的稻谷放入处理容器进行处理,先将容器内的温度调整为28摄氏度、压力调整为120kpa、湿度调整为62%、时间为30分钟,然后将砻谷容器内的温度调整为25摄氏度、压力调整为95kpa、湿度调整为68%、时间为25分钟,使稻谷含水率为14%。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大米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稻谷在太阳下进行晾晒至稻谷含水率为18~20%;先将容器内的温度调整为28~30摄氏度、压力调整为120~125kpa、湿度调整为60~65%、时间为30~35分钟,然后将砻谷容器内的温度调整为24~26摄氏度、压力调整为90~105kpa、湿度调整为65~70%、时间为25~30分钟,使稻谷含水率为13~15%;将稻谷放入碾米机进行碾米;对碾米工序后的大米进行分级整理,提取超过要求的碎米;采用色选机去除异色粒;采用抛光机对大米进行抛光。该大米加工工艺较好的从稻谷特性出发,在大米加工过程中提供合适的条件,使稻谷谷壳较好的脱落,极大的减少了碎米。

技术研发人员:赵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大娄山稻香来食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0.09
技术公布日:2018.02.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