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综合利用粘湿废弃物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995097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综合利用粘湿废弃物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环保、节能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综合利用粘湿废弃物的方法,将粘湿废弃物经过分选、压滤、剪切处理、挤压处理实现与成品料的共同利用,在不降低成品料使用性能的前提下变废为宝。



背景技术:

粘湿废弃物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社会活动中产生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基本或者完全失去使用价值,回收和利用困难的泥状排放物,诸如污水处理的废物矿渣、煤炭洗选的粘湿废弃物等。以煤泥为例来说,煤泥是煤炭洗选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是由微细粒煤、粉化骨石和水组成的粘稠物,无论是炼焦煤选煤厂的浮选煤泥、煤水混合物产出的煤泥还是矿井排水夹带的煤泥,都具有粒度细、微粒含量多、持水性强、水分含量高、灰分含量高、黏性较大的特点。多年以来煤泥的利用都是难题。目前国内的选煤厂分选后多采用板式压滤机进行压滤回收,随着现代化大型选煤厂建设发展,一个选煤厂甚至用3~5台压滤机进行处理,这就造成了大量煤泥滤饼的产生,而这种煤泥滤饼具有高水分、高粘性、高持水性和低热值等诸多不利条件,后期加工利用都非常困难。

目前部分厂家或者生产单位添加干燥系统进行回收处理,经煤泥烘干工艺处理后煤泥的水分可从25%~28%降到12%左右,经过干燥处理后的煤泥有以下用途1、作为原料加工煤泥型煤,供工业锅炉或居民生活使用;2、作为电厂铸造行业的燃料,提高燃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收益;3、作为砖厂添加剂,提高砖的硬度和抗压强度;4、作为水泥厂添加料,改善水泥性能;5、含有某些特定成份的煤泥可用作化工原料。但是干燥系统环节复杂、初期投资大、后期维护费用高,处理后的煤泥粒度不均,实际应用效果并不理想。多数选煤厂选择外排处理,长期堆存不仅占用大量土地,污染环境,也造成资源浪费。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已经成为社会的重要问题,尤其是粘湿废弃物的处理更是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解决粘湿废弃物利用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工艺简单、维护量低、投资成本小、见效快的综合利用粘湿废弃物的工艺方法。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综合利用粘湿废弃物的方法,粘湿废弃物经过分选以及压滤工艺之后,粘湿废弃物呈滤饼状,由刮板输送机运至剪切式处理装置进行次级粉碎处理,由剪切式处理装置粉碎的物料粒度控制在25mm之下,滤饼状的废弃物经次级粉碎后直接落在运输成品料的输送带上,与成品物料按1:8~1:15比例一起进入挤压式处理工序,在生产线上直接处理,无需落地,实现充分混合的同时,混合物的粒度粉碎至10mm之下;

优选的,粘湿废弃物经过挤压式处理装置进行终极粉碎;

优选的,粘湿废弃物与成品物料按照1:8~1:15比例一起进行终极粉碎;

优选的,终极粉碎工序既实现粘湿废弃物与成品物料的混合,还实现粉碎;

优选的,所述的剪切式处理装置主要包括旋转切辊、机架、轴承座、挡板、侧板,旋转切辊上设有多个旋转切片,旋转切辊的上下两端分别由轴承座配合支撑,旋转切片之间的距离严格保证,侧板上固定有多个梳齿,旋转切片与侧板上的梳齿形成剪切运动,挡板、侧板与机架紧固连接后形成破碎腔;

优选的,所述的挤压式处理装置主要包括电机、偶合器、减速器、联轴器、旋转辊总成、筛板、支撑板、机架、箱体和轴承座盖,其特征在于:旋转辊总成水平安装在机架上,电机的转动扭矩通过偶合器、减速器和联轴器传递给旋转辊总成,旋转辊总成在破碎腔内转动;该旋转辊总成是由多个旋转叶片与轴装配组成,通过轴承座盖与机架紧固连接;筛板通过支撑板与机架连接,箱体、机架与筛板构成破碎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方法工艺简单、初期投资小,无需购买过多的设备,无需新加独立的设备布置空间与厂房建设;

2、本方法实现了利用率较低的粘湿废弃物与成品料的最佳融合,既没有降低成品料的使用性能,进一步变废为宝,增加了产能与经济效益,保护环境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

3.本工艺方法出料粒度均匀,均在10mm以下,避免了粘湿废弃物因为粒度不均造成的利用困难。

4、本工艺方法维护量小,全过程靠机械设备自动完成,人工成本低、耗能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中滤饼状粘湿废弃物的处理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中采用的剪切式处理装置的截面图;

图4是本发明中采用的挤压式处理工序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以下粘湿废弃物为煤泥的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以煤泥处理为例详细说明如下:

参阅图1本工艺方法包括传统的分选压滤、刮板输送、剪切处理、输送带输送、成品料掺合、挤压式处理环节,

参阅图2煤泥水2-1经过分选机、压滤机2-2处理后形成煤泥滤饼2-3,煤泥滤饼2-3大小不一,粒度差别较大,煤泥滤饼2-3由刮板输送至剪切式处理装置2-4中,经过次级粉碎处理煤泥滤饼即成为次级中颗粒产品2-5,次级中颗粒产品2-5的粒度小于25mm,次级中颗粒产品2-5从剪切式处理装置出料口与成品末煤2-6进行混合,成品末煤2-6的粒度均小于10mm,次级中颗粒产品2-5与成品末煤按照1:8~1:15的比例混在一起进入挤压式处理装置2-7中,在挤压式处理装置2-7中进行处理后,破碎为终端小颗粒产品2-8,终端小颗粒产品2-8的粒度小于10mm。终端小颗粒产品2-8中,成品末煤2-6与破碎后的次级中颗粒产品2-5实现了充分混合,从粒度上无区别,可直接进入末煤仓装车运输或者用于深加工。

参阅图3,上述工艺方法在刮板输送之后采用的剪切式处理装置,利用旋转轴3-1与固定轴3-2的剪切作用,将煤泥滤饼2-3进行粉碎,此装置不需要特殊的设备安装布置空间,可直接安装在刮板机或者带式输送机之上,处理量大可满足3~5台板框式压滤机同时给料,不出现堵塞,且出料粒度控制在25mm之下,成品率可达98%之上。

参阅图4,上述工艺方法在次级产品与成品末煤混合之后采用的挤压式处理装置,在处理室4-1内可将混合后的成品末煤2-6与次级中颗粒产品2-5进行粉碎的同时实现充分混合,此装置不需要特殊的设备安装布置空间,可直接安装在刮板机或者带式输送机之上,且出料粒度控制在10mm之下,成品率可达96%之上。

本发明的工艺方案针对粘湿废弃物水分大的特点不用进行单独干燥,不引起扬尘或灰分增加,方便带式输送机运输。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案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和领域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新的综合利用粘湿废弃物的方法,该方法中,粘湿废弃物经过分选、压滤成为滤饼,由刮板输送机运至本工艺系统中的剪切式处理装置进行次级粉碎处理粉碎后的落料与成品料按比例一起经过挤压式处理工序,在生产线上直接处理无需落地再转移,实现充分混合的同时,进行终极粉碎,即可在不降低成品料使用性能的前提下变废为宝,提高经济效益。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龙;潘永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矿国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0.24
技术公布日:2018.03.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