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逆流增压式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73990发布日期:2018-12-14 22:26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逆流增压式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净化过滤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逆流增压式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部分过滤设备在过滤过程中是通过持续不断增压的方式来将流体导入到滤芯内部,具体做法是在滤芯内部设置有螺杆,利用螺杆与滤芯的相对转动,即可以实现将流体导入到螺杆螺深与滤芯之间;而为了提高流体的导入速度和过滤效率,会在滤芯内设置多段不同螺径的螺杆,不同螺径的螺杆可以依次对流体增压,即可以实现提高过滤效率及过滤效果的目的;这种过滤设备的弊端在于:为了保证流体在滤芯内部不会受到压力反向流动,螺杆与转动内部的间距需要控制在0.5mm以内,而螺杆在长时间使用后会存在磨损现象,磨损后的螺杆与滤芯内壁面的间距即会增大,此时就容易出现流体反向流动的现象,影响到过滤设备的过滤能力,故此这种过滤设备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都需要进行更换螺杆的作业,提高了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防逆流的增压式过滤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逆流增压式过滤装置,包括栅筒、滤芯、螺杆以及驱动电机;所述的螺杆包括小螺杆和大螺杆,小螺杆的螺径小于大螺杆的螺径,小螺杆和大螺杆均设置在滤芯内部,大螺杆的螺纹表面与滤芯内壁面密封接触;所述小螺杆固定在大螺杆的一端,小螺杆的另一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滤芯设置在栅筒内部,在滤芯和栅筒之间设置轴承,使得滤芯和栅筒之间可相对转动;在所述滤芯与小螺杆之间设置有定子筒,定子筒与滤芯内壁面之间密封连接,定子筒固定在栅筒的内壁面上;在所述滤芯靠近小螺杆的一端设置有流体进口,滤芯靠近大螺杆的一端设置有固体出口。

在所述滤芯的固体出口外设置蜗壳,蜗壳内部设置有涡轮,涡轮内部设置有存污空间;所述涡轮套装在滤芯端部上,使得涡轮可与滤芯同步转动。

在所述涡轮及蜗壳的内壁面上均设置有排污口。

所述定子筒的一端伸入滤芯内部,另一端与小螺杆齐平。

在所述滤芯与栅筒之间留有存流空间,积流空间与大螺杆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在所述积流空间的上端设置有单向限流部。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之处在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逆流增压式过滤装置,由于把螺杆分为大螺杆和小螺杆,且滤芯能够随着大螺杆同步转动,小螺杆则会定子筒相对转动,这样即可以确保大螺杆不会出现磨损情况,而小螺杆是设置在定子筒内部,不会影响到滤芯的过滤效果;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克服了由于螺杆磨损导致螺杆与滤芯的间距变大所产生的问题,可以避免定期更换螺杆的作业,大幅度降低使用成本。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大螺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防逆流增压式过滤装置,包括栅筒1、滤芯2、螺杆3以及驱动电机4;所述的螺杆3包括小螺杆30和大螺杆31,小螺杆30的螺径小于大螺杆31的螺径,小螺杆30和大螺杆31均设置在滤芯2内部,大螺杆31的螺纹表面与滤芯2内壁面密封接触;所述小螺杆30固定在大螺杆31的一端,小螺杆30的另一端与驱动电机4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滤芯2设置在栅筒1内部,在滤芯2和栅筒1之间设置轴承20,使得滤芯2和栅筒1之间可相对转动;在所述滤芯2与小螺杆30之间设置有定子筒5,定子筒5与滤芯2内壁面之间密封连接,定子筒5固定在栅筒1的内壁面上;在所述滤芯2靠近小螺杆30的一端设置有流体进口20,滤芯2靠近大螺杆31的一端设置有固体出口21。

在所述滤芯的固体出口21外设置蜗壳6,蜗壳6内部设置有涡轮60,涡轮60内部设置有存污空间61;所述涡轮60套装在滤芯2端部上,使得涡轮60可与滤芯2同步转动,在所述涡轮60及蜗壳6的内壁面上均设置有排污口7;通过这样的设置,固体在进入到涡轮内后,会顺着涡轮的内壁面持续转动,直至进入到涡轮内壁面上的排污口7排入到蜗壳出口70内。

所述定子筒5的一端伸入滤芯2内部,另一端与小螺杆30齐平;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防止小螺杆在旋转过程中使流体产生离心力而脱离流体进口的范围,避免流体难以进入甚至无法进入流体进口的现象出现。

在所述滤芯2与栅筒1之间留有存流空间8,积流空间8与大螺杆31位于同一水平线上,在所述积流空间8的上端设置有单向限流部80;通过这样的设置,从滤芯过滤后的流体可以在堆积在积流空间内,然后在滤芯和栅筒的相对转动所产生的离心力的作用下,产生动能,从而从单线限流部排出。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在于:

驱动电机驱动小螺杆、大螺杆及滤芯转动,在旋转中的小螺杆的作用下,流体被吸入小螺杆的螺深内部,并沿着小螺杆的螺纹运动,直至进入到大螺杆的螺深内,而由于大螺杆的外表面设置有滤芯,部分流体在传送过程中会在后续流体的压力的作用下被挤出滤芯,实现过滤效果,过滤出的固体则顺着大螺杆螺纹持续运动,直至从固体出口排出进入到涡轮内部;本发明由于把螺杆分为大螺杆和小螺杆,且滤芯能够随着大螺杆同步转动,小螺杆则会定子筒相对转动,这样即可以确保大螺杆不会出现磨损情况,而小螺杆是设置在定子筒内部,不会影响到滤芯的过滤效果;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克服了由于螺杆磨损导致螺杆与滤芯的间距变大所产生的问题,可以避免定期更换螺杆的作业,大幅度降低使用成本。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防逆流增压式过滤装置,包括栅筒、滤芯、螺杆以及驱动电机;所述的螺杆包括小螺杆和大螺杆,小螺杆的螺径小于大螺杆的螺径,小螺杆和大螺杆均设置在滤芯内部,大螺杆的螺纹表面与滤芯内壁面密封接触;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逆流增压式过滤装置,由于把螺杆分为大螺杆和小螺杆,且滤芯能够随着大螺杆同步转动,小螺杆则会定子筒相对转动,这样即可以确保大螺杆不会出现磨损情况,而小螺杆是设置在定子筒内部,不会影响到滤芯的过滤效果;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克服了由于螺杆磨损导致螺杆与滤芯的间距变大所产生的问题,可以避免定期更换螺杆的作业,大幅度降低使用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黄得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黄得锋
技术研发日:2017.11.29
技术公布日:2018.12.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