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车迷彩喷涂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82897阅读:894来源:国知局
叉车迷彩喷涂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叉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叉车迷彩喷涂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当今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需求的多元化,客户对工业车辆的油漆外观越来越重视,迷彩色受到一定的追捧。这也意味对油漆喷涂的工艺方法要提升到新的层次。目前国内的的叉车生产厂商均未达到批量生产的要求,主要原因是迷彩喷涂工艺较复杂,无法满足批量喷涂的生产模式,喷涂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叉车迷彩喷涂工艺,目的是提高喷涂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叉车迷彩喷涂工艺,在叉车表面形成底漆层后,进行多道喷涂,在进行每道喷涂时,使用模板遮盖非喷涂区域且模板具有与喷涂区域的图案形状相同的避让孔。

所述模板与叉车为可拆卸式连接。

在进行每道喷涂时,所述模板吸附在叉车上,然后在对应模板上的避让孔处进行喷涂。

所述模板上设有与叉车吸附的永磁体。

所述模板上的永磁体设置多个。

所述的叉车迷彩喷涂工艺包括步骤:

s1、在叉车表面喷涂底漆,形成底漆层;

s2、将第一模板固定在叉车上,第一模板遮盖底漆层上的非喷涂区域;

s3、进行第一道喷涂;

s4、取下第一模板后,将第二模板固定在叉车上,第二模板遮盖底漆层上的非喷涂区域;

s5、进行第二道喷涂;

s6、取下第二模板后,将第三模板固定在叉车上,第三模板遮盖底漆层上的非喷涂区域;

s7、进行第三道喷涂。

所述步骤s1中,底漆为军绿色油漆;所述步骤s3中,进行第一道喷涂的油漆为棕色油漆;所述步骤s5中,进行第二道喷涂的油漆为青草绿色油漆;所述步骤s7中,进行第三道喷涂的油漆为土灰色油漆。

所述步骤s1中,底漆层的厚度为40-60μm。

所述步骤s3中,进行第一道喷涂的漆膜厚度40-60μm。

所述步骤s3、步骤s5和步骤s7中,进行喷涂时,喷枪运行速度为20-30cm/s,喷枪的枪口倾斜45度且喷枪的枪口与叉车表面之间的距离为15-20cm。

本发明的叉车迷彩喷涂工艺,利用模板遮盖叉车表面非喷涂区域,实现定位功能、满足批量生产,有效地解决产品喷涂过程中的一致性较差的问题,节省喷涂油漆的作业时间,提高喷涂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

图1是第一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二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三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叉车车架的主视图;

图5是叉车车架的后视图;

图6是叉车车架的侧视图;

图7是第一模板、第二模板和第三模板重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第一避让孔;2、第二避让孔;3、第三避让孔;4、左外壁板;5、右外壁板;a、定位基准点;b、定位基准点;c、定位基准点;d、定位基准点;e、定位基准点;f、定位基准点;g、定位基准点;h、定位基准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叉车迷彩喷涂工艺,在叉车表面形成底漆层后,进行多道喷涂,在进行每道喷涂时,使用模板遮盖非喷涂区域且模板具有与喷涂区域的图案形状相同的避让孔。叉车表面经过多道喷涂后,形成迷彩图案。

具体地说,如图4至图6所示,在本发明的叉车迷彩喷涂工艺中,需进行喷涂的叉车表面为叉车的车架上的外壁板的外壁面,叉车车架的外壁板具有两个,两个外壁板位于车架的相对两侧且两个外壁板为对称布置,两个外壁板分别为左外壁板和右外壁板,左外壁板和右外壁板为相对设置。

作为优选的,模板与叉车为可拆卸式连接,方便拆装。叉车的外壁板的表面上形成底漆层后,在进行后续的每道喷涂前,需先将模板安装在叉车的外壁板上,然后再进行喷涂。在将模板安装在叉车的外壁板上后,由模板遮盖住外壁板上的非喷涂区域(非喷涂区域是指不需要在喷涂底漆后的外壁板上喷涂油漆的区域),模板并使外壁板上的喷涂区域露出,模板上的避让孔的位置即为需喷涂油漆的喷涂区域,每道喷涂完成后,喷涂区域的图案的形状与模板上的避让孔的形状相同,也即通过模板上的避让孔控制外壁板表面喷涂区域的图案的形成。如图1至图3所示,避让孔为在模板上沿板厚方向贯穿设置的通孔,从而能够使叉车表面的喷涂区域能够露出。模板的形状与叉车的外壁板的形状相匹配,模板的外轮廓的形状与外壁板的外轮廓的形状相同,在将模板安装在叉车的外壁板上时,使模板与外壁板的表面贴合,并需将模板的外轮廓与外壁板的外轮廓对齐,以确保模板能够将外壁板的表面上的非喷涂区域完全遮盖,提高喷涂质量。在进行每道喷涂时,叉车的外壁板上的喷涂区域具有多个,模板上的避让孔的数量与喷涂区域的数量相同,通过模板上的避让孔标记出叉车的外壁板上的喷涂区域,从而可以提高喷涂效率。而且在进行每道喷涂时,使用的模板的形状可以不同,各个模板上的避让孔的位置和/或形状和/或数量可以不同,也即各个模板形状的不同主要体现在避让孔的不同,从而最终可以在叉车的外壁板的外表面上形成丰富的迷彩图案,如图7所示。喷涂时,喷枪对叉车的外壁板上由模板标记的喷涂区域全部喷涂完成后,获得需要的涂层厚度,此过程为一个喷涂道次。

在进行每道喷涂时,模板吸附在叉车上,然后在对应模板上的避让孔处进行喷涂,获得需要的涂层厚度。作为优选的,模板上设有与叉车吸附的永磁体,模板上的永磁体设置多个,永磁体采用永磁铁块制作,叉车的外壁板为金属材质,永磁体能够吸附在叉车的外壁板上,从而将模板固定在叉车的外壁板上。模板采用磁铁吸附的安装方式,方便在喷涂时安装在叉车的外壁板上,操作简单,固定牢靠,而且便于模板的拆卸。

模板的材质优选为皮革,永磁体设置于模板的内部,而且永磁体在模板上的位置位于模板的外边缘处且各个永磁体在模板上的位置不同。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6所示,模板上的永磁体共设置四个,四个永磁体呈四点分布,模板具有四个定位基准点a、b、c、d,模板的四个定位基准点a、b、c、d处分别安装一个永磁体,叉车的左外壁板和右外壁板均具有四个定位基准点,叉车的左外壁板和右外壁板上的四个定位基准点分别与一个模板上的四个定位基准点对应,在喷涂时,叉车的左外壁板和右外壁板上分别安装一个相同的模板。

本发明的叉车迷彩喷涂工艺包括如下的步骤:

s1、在叉车表面喷涂底漆,形成底漆层;

s2、将第一模板固定在叉车上,第一模板遮盖底漆层上的非喷涂区域;

s3、进行第一道喷涂;

s4、取下第一模板后,将第二模板固定在叉车上,第二模板遮盖底漆层上的非喷涂区域;

s5、进行第二道喷涂;

s6、取下第二模板后,将第三模板固定在叉车上,第三模板遮盖底漆层上的非喷涂区域;

s7、进行第三道喷涂。

在上述步骤s1中,底漆为军绿色油漆。将底漆喷涂在叉车的外壁板的外表面上,此时的喷涂区域为外壁板的一侧的全部外表面,最终在外壁板上形成符合要求的底漆层。

在上述步骤s1中,底漆层的厚度优选为40-60μm。

在上述步骤s2中,将第一模板安装在叉车的外壁板上,第一模板遮盖住外壁板上的非喷涂区域,第一模板并使外壁板上的喷涂区域露出,第一模板上的第一避让孔的位置即为需在底漆层上喷涂油漆的喷涂区域。第一模板的结构如图1所示,第一模板上的第一避让孔共设置五个。

在上述步骤s3中,进行第一道喷涂的油漆为棕色油漆,油漆粘度20s,固化剂配比4:1,经过第一道喷涂后形成的漆膜的厚度为40-60μm。将调好的棕色油漆倒入上吸式喷枪内,检查压缩空气压力是否达到0.4~0.6mpa,调整喷枪的喷漆量,控制出漆量和出气量,使得喷出的漆雾均匀,雾化良好。在喷涂棕色油漆,需将喷枪的枪口倾斜45度角且使喷枪的枪口与外壁板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控制在15-20cm之间,喷涂过程中要匀速缓慢移动喷枪,避免少喷、漏喷、多喷现象。

在上述步骤s3中,在喷涂棕色油漆时,在第一模板上的各个第一避让孔对应的位置处依次进行喷涂,从而在底漆层上形成多个棕色色块。第一避让孔设置五个,因此在经过第一道喷涂,叉车的外壁板的外表面上形成五个棕色色块。

在上述步骤s3中,在第一道喷涂完成后,需进行烘干作业。将叉车的车架送至烘干房进行烘干,烘干时间设置为15-20min,烘干温度设置为80-100℃,确保烘干效果,提高产品质量。

在上述步骤s4中,待车架烘干后,将第二模板安装在叉车的外壁板上,第二模板遮盖住外壁板上的非喷涂区域,第二模板并使外壁板上的喷涂区域露出,第二模板上的第二避让孔的位置即为需在底漆层上喷涂油漆的喷涂区域。第二模板的结构如图2所示,第二模板上的第二避让孔共设置六个。

在上述步骤s5中,进行第二道喷涂的油漆为青草绿色油漆,油漆粘度20s,固化剂配比4:1,经过第二道喷涂后形成的漆膜的厚度为40-60μm。将调好的青草绿色油漆倒入上吸式喷枪内,检查压缩空气压力是否达到0.4~0.6mpa,调整喷枪的喷漆量,控制出漆量和出气量,使得喷出的漆雾均匀,雾化良好。在喷涂青草绿色油漆,需将喷枪的枪口倾斜45度角且使喷枪的枪口与外壁板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控制在15-20cm之间,喷涂过程中要匀速缓慢移动喷枪,避免少喷、漏喷、多喷现象。

在上述步骤s5中,在喷涂青草绿色油漆时,在第二模板上的各个第二避让孔对应的位置处依次进行喷涂,从而在底漆层和/或棕色色块上形成青草绿色色块。第二避让孔设置六个,因此在经过第二道喷涂,叉车的外壁板的外表面上形成六个青草绿色色块。

在上述步骤s5中,在第二道喷涂完成后,需进行烘干作业。将叉车的车架送至烘干房进行烘干,烘干时间设置为15-20min,烘干温度设置为80-100℃,确保烘干效果,提高产品质量。

在上述步骤s6中,待车架烘干后,将第三模板安装在叉车的外壁板上,第三模板遮盖住外壁板上的非喷涂区域,第三模板并使外壁板上的喷涂区域露出,第三模板上的第三避让孔的位置即为需在底漆层上喷涂油漆的喷涂区域。第三模板的结构如图2所示,第三模板上的第三避让孔共设置八个。

在上述步骤s7中,进行第三道喷涂的油漆为土灰色油漆,油漆粘度20s,固化剂配比4:1,经过第三道喷涂后形成的漆膜的厚度为40-60μm。将调好的土灰色油漆倒入上吸式喷枪内,检查压缩空气压力是否达到0.4~0.6mpa,调整喷枪的喷漆量,控制出漆量和出气量,使得喷出的漆雾均匀,雾化良好。在喷涂土灰色油漆,需将喷枪的枪口倾斜45度角且使喷枪的枪口与外壁板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控制在15-20cm之间,喷涂过程中要匀速缓慢移动喷枪,避免少喷、漏喷、多喷现象。

在上述步骤s7中,在喷涂土灰色油漆时,在第三模板上的各个第三避让孔对应的位置处依次进行喷涂,从而在底漆层和/或棕色色块和/或青草绿色色块上形成土灰色色块,如图7所示。第三避让孔设置八个,因此在经过第三道喷涂,叉车的外壁板的外表面上形成八个土灰色色块。

在上述步骤s7中,在第三道喷涂完成后,需进行烘干作业。将叉车的车架送至烘干房进行烘干,烘干时间设置为15-20min,烘干温度设置为80-100℃,确保烘干效果,提高产品质量。

在上述步骤s3、步骤s5和步骤s7中,进行喷涂时,喷枪运行速度为20-30cm/s,喷枪的枪口倾斜45度且喷枪的枪口与叉车表面之间的距离为15-20cm。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上述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