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空气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8724阅读:507来源:国知局
节能空气净化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室内、外空气污染和治理已成为人们环境治理领域重点关注的问题。目前针对室内、外空气中PM2.5颗粒物的治理,主要有过滤、静电吸附等方式,市场上存在多种以上述原理研发的空气净化设备,但现有空气净化设备去除效率稳定性较低、发生故障时过滤器更换复杂,维护成本较高,在市电断电时会造成二次污染,另外,现有净化设备的空气净化管路系统复杂,空气在较长的流道中流动容易被再次污染且净化效率也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节能空气净化器,该净化器可快速实现过滤器的维护更换、净化效率高,可自主发电,具有一定的断电续航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节能空气净化器,包括机壳,所述机壳被水平设置的中间隔板分隔为上下两个安装仓;上层安装仓内设有一个一面开口的长方体状的过滤仓,所述过滤仓的开口的一面紧贴机壳前壁且其开口边缘与机壳前壁上的透风孔边缘接触对齐;在所述过滤仓内由前向后依次设有彼此相通且紧密相接的初效过滤器和高效过滤器,从而将过滤仓分隔为前后两个空间,所述过滤仓的后侧壁上紧贴设有离心风机且离心风机的进风口与所述过滤仓后部的空间相通;所述离心风机的出风口水平延伸后通过一段向上的圆弧管道与水平设置的水平风道连通,所述水平风道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机壳的左右两侧而与外界相通,在所述水平风道的中间连有竖直向上的竖直风道,所述竖直风道的顶端与水平设置的出风管道的底部相通,所述出风管道为顶部敞开的长方体状的管道,且其敞开端口严密地罩在开有若干通风孔的机壳上壁的内表面,并将所有通风孔完全罩住;

还包括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在支架上,所述支架包括一对支撑脚,每个支撑脚包括两块支架板,两块支架板的其中一端铰接,并在铰接端设有贯穿两支架板的条形螺孔的紧固螺栓,从而将太阳能电池板以一定的倾斜角度安装在支架上;

在所述机壳的下层安装仓内设有用于充放电的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分别与太阳能电池板和离心风机电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机壳上设有与PLC相连的控制面板、浓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通风孔为均匀排列的两排腰型孔。

进一步地,所述初效过滤器为折叠式,所述高效过滤器为板式。

进一步地,所述水平风道在机壳左右两侧壁上的两穿孔内均设有百叶窗状的叶片。

进一步地,所述机壳的左、右、后三面壁均采用透明钢化玻璃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板采用直角角钢制成,在其铰接端所在的角钢钢板上一体式地设有突出的连接耳部,两连接耳部之间被所述紧固螺栓贯穿而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两块支架板的其中一端通过铰接螺栓铰接,所述铰接螺栓包括螺帽、光轴段和螺纹段,所述光轴段为铰接连接的铰接轴,所述光轴段穿过直角角钢制成的支架板后被紧固螺母压紧;所述紧固螺栓的连接结构被包含弹簧的连接结构所替代,所述每两个互相铰接的支架板之间均连有呈压缩状态的所述弹簧,且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铰接的支架板的中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初效过滤器和高效过滤器组合在一起,进行多级过滤,可达到极佳的过滤效果,两个过滤器均安装在一个与外界相通的过滤仓内,可对过滤器进行保护,在需要维护更换时直接将过滤仓整体取出,更换检修完毕之后将过滤器放入过滤仓再安装回去即可。另一方面,基于初效过滤器和高效过滤器组合过滤结构,本实用新型从前侧面进风(空气),进入过滤器过滤后在离心风机作用下穿过机壳的左右侧壁和顶部逸出,实现一面进风,三面出风的功能,净化后的空气发散更为均匀快速,达到空气净化、循环流通的作用,其流通时间较短,空气更新净化速度快。此外,本实用新型配套有太阳能电池板,可在适当时候进行发电,并将电能存储到蓄电池内,以在必要时对净化器补充供电,赋予净化器断电续航的特殊功能,即便在停电或者蓄电池电用尽时,仍可在有阳光的时候恢复工作,同时节约能耗;而所采用的铰接支架结构,可以对太阳能电池板的倾斜度进行调节,以便太阳能电池板能尽量在更长时间更充分光照的情况下正对太阳光,提高发电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支架采用铰接螺栓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铰接螺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节能空气净化器,包括机壳1,所述机壳1被水平设置的中间隔板2分隔为上下两个安装仓;上层安装仓内设有一个一面开口的长方体状的过滤仓3,所述过滤仓3的开口的一面紧贴机壳1前壁且其开口边缘与机壳1前壁上的透风孔边缘接触对齐;在所述过滤仓3内由前向后依次设有彼此相通且紧密相接的初效过滤器4和高效过滤器5,从而将过滤仓3分隔为前后两个空间;初效过滤器4适用于空调系统的初级过滤,主要用于过滤5μm以上尘埃粒子;高效过滤器5主要用于捕集0.5μm以下的颗粒灰尘及各种悬浮物,作为过滤系统的末端终极过滤,宜采用超细玻璃纤维纸作滤料,胶板纸、铝箔板等材料折叠作分割板,新型聚氨酯密封胶密封,并以镀锌板、不锈钢板、铝合金型材为外框制成。所述过滤仓3的后侧壁上紧贴设有离心风机6且离心风机6的进风口与所述过滤仓3后部的空间相通;所述离心风机6的出风口水平延伸后通过一段向上的圆弧管道7与水平设置的水平风道8连通,所述水平风道8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机壳1的左右两侧而与外界相通,在所述水平风道8的中间连有竖直向上的竖直风道9,所述竖直风道9的顶端与水平设置的出风管道10的底部相通,所述出风管道10为顶部敞开的长方体状的管道,且其敞开端口严密地罩在开有若干通风孔11的机壳1上壁的内表面,并将所有通风孔11完全罩住,并宜在接触处设置密封垫密封连接。

还包括太阳能电池板12,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2安装在支架13上,所述支架13包括一对支撑脚,每个支撑脚包括两块支架板1301,两块支架板1301的其中一端铰接,并在铰接端设有贯穿两支架板1301的条形螺孔的紧固螺栓17,从而将太阳能电池板12以一定的倾斜角度安装在支架13上;太阳能电池板12与支架13采用螺栓连接。

在所述机壳1的下层安装仓内设有用于充放电的蓄电池14,所述蓄电池14分别与太阳能电池板12和离心风机6电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机壳1上设有与PLC(图中未示出)相连的控制面板15、浓度传感器(图中未示出)、温度传感器(图中未示出)和湿度传感器(图中未示出),以实现自动检测控制。在检测预设的温度、湿度时启动或者停止净化器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通风孔11为均匀排列的两排腰型孔,以提高空气出风速率,且尽可能防止渣滓落入净化器内。

进一步地,所述初效过滤器4为折叠式,即类似折叠的屏风结构,所述高效过滤器5为板式,即矩形板状结构,可优化安装结构,两种相应结构的过滤器结合可提高净化速率和净化效果,折叠式的初效过滤器4可尽可能扩大接触面积,第一次尽可能多地净化过滤空气,板式的高效过滤器5为平板状结构,空气穿过速度快,净化效果好,二者相辅相成,优化净化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水平风道8在机壳1左右两侧壁上的两穿孔内均设有百叶窗状的叶片16,该叶片16铰接贯穿于穿孔内,可调整出风口出风量和出风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机壳1的左、右、后三面壁均采用透明钢化玻璃制成(如图1所示,右侧即为采用玻璃制成时的内部透视结构),方便观察内部情况,查看是否有灰尘渣滓积聚。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板13采用直角角钢制成,在其铰接端所在的角钢钢板上一体式地设有突出的连接耳部1301,两连接耳部1301之间被所述紧固螺栓17贯穿而固定连接,其贯穿孔为呈圆弧状延伸设置的条形螺孔(如图3所示),以便在拧松紧固螺栓17后,可以调节两支架板13之间的夹角,以便调节太阳能电池板12的倾斜度。

进一步地,如图4—5所述两块支架板1301的其中一端通过铰接螺栓18铰接,所述铰接螺栓18包括螺帽1801、光轴段1802和螺纹段1803,所述光轴段1802为铰接连接的铰接轴,所述光轴段1802穿过直角角钢制成的支架板后被紧固螺母压紧;所述紧固螺栓17的连接结构被包含弹簧19的连接结构所替代,即本实施例没有采用前述紧固螺栓17连接紧固两个支架板1301,此处,每两个互相铰接的支架板1301之间均连有呈压缩状态的所述弹簧19,且弹簧19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铰接的支架板1301的中部,以便在松动铰接螺栓18时,两支架板1301铰接角度在弹簧19的恢复力作用下自动变大,实现太阳能电池板12的倾斜角度的安装调节。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