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体修复的喷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36541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水体修复的喷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体修复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水体修复的喷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人口的集中和工业的高度发展,城市河道水环境的污染已经相当严重,由于城市河道水流紊动性小,氧的传递和扩散速率慢,河水的自净过程非常缓慢。城市内河道大都出现了“脏、臭、黑”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城市的美观。恢复河道自身的生态系统,发挥其自净作用就成为了人们修复生态系统的目标。

现有技术中,通过喷菌技术对水体进行净化是一种常用的技术手段,但是目前市面上还没有针对喷菌装置设计的旋转支撑组件,传统的喷菌装置的支撑组件均是针对单一的喷菌装置和特定的水体修复领域涉及的固定式支撑组件,不能根据水体的污染和水体修复的实际的需要进行升降和旋转,这样,对于喷菌装置的使用和治疗效果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能进行升降和自由旋转的水体修复的喷菌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水体修复的喷菌装置,包括喷头本体、菌种容器和喷菌旋转杆,所述菌种容器一端与喷头本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喷菌旋转杆旋转连接;

所述喷菌旋转杆包括旋转立杆、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第三支撑杆;所述旋转立杆的底部固定在外部的喷菌船只上,顶部通过第一基座与第一支撑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二基座和第三基座与第一支撑杆和第三支撑杆相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通过基座与菌种容器相连接;

所述喷头本体包括设置于喷头本体中央的一个主喷头和若干个围绕主喷头周围均匀设置的副喷头。

作为优选,所述旋转立杆的上部设有管线固定卡,下部设有限位卡。

作为优选,所述旋转立杆与第一基座之间设置有限位架。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支撑杆可做上下调整,同时以第一基座为中心可进行水平旋转。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支撑杆随第一支撑杆上下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长度不超过第一支撑杆的长度。

作为优选,所述旋转立杆顶部距离外部的喷菌船只上部的高度为500~800m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结构,喷菌装置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旋转和升降,同时也扩展了喷菌装置的适用范围。

2、在旋转立柱上部设置管线固定卡,菌种输送管线经管线固定卡穿过进入菌种容器,避免了喷菌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损坏菌种输送管线事故的发生,通过在旋转立柱下部设置限位卡,当旋转立柱插入船只的支架孔内时,可以防止旋转立柱从船只的支架孔中抽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水体修复的喷菌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水体修复的喷菌装置的喷菌旋转杆使用时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水体修复的喷菌装置的喷菌旋转杆使用时的另一种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水体修复的喷菌装置的喷头本体的结构图;

图中所示:1、喷头本体,2、菌种容器,3、喷菌旋转杆,4、旋转立杆,5、第一支撑杆,6、第二支撑杆,7、第三支撑杆,8、第一基座,9、第二基座,10、第三基座,11、防脱限位卡,12、管线固定卡,13、限位架,14、主喷头,15、副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水体修复的喷菌装置,包括喷头本体1、菌种容器2和喷菌旋转杆3,所述菌种容器2一端与喷头本体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喷菌旋转杆3旋转连接;所述喷菌旋转杆3包括旋转立杆4、第一支撑杆5、第二支撑杆6和第三支撑杆7;所述旋转立杆4的底部固定在外部的喷菌船只上(图中未标示),顶部通过第一基座8与第一支撑杆5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6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二基座9和第三基座10与第一支撑杆5和第三支撑杆7相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7通过基座(图中未标示)与菌种容器2相连接;所述喷头本体1包括设置于喷头本体1中央的一个主喷头14和若干个围绕主喷头14周围均匀设置的副喷头15。

如图2~3所示,第一支撑杆5可带动第二支撑杆6做上下调整(在以第一基座8为中心进行上下30°的调整)同时第一支撑杆5可以沿第一基座8做水平旋转(在这个水平面内旋转)。所述第二支撑杆6随第一支撑杆5上下移动,同时第二支撑杆6可以沿第二基座9做水平旋转(第二支撑杆6沿第二基座9水平旋转的角度不大于270°)。所述第三支撑杆7可以沿着第三基座10做水平旋转。(第三支撑杆7可以沿着第三基座10做水平旋转的角度不大于270°)。通过第三支撑杆7上的基座(图中为标出)连接菌种容器2。

所述喷菌旋转杆3的结构实现了水体修复的喷菌装置的的喷头本体1的旋转和上下移动。喷头本体1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调整第一支撑杆5、第二支撑杆6、第三支撑杆7的角度和方向,不但扩展了喷头本体1的适用范围,同时也极大地方便了在进行水体修复喷菌过程中的使用。

为了方便喷头本体1的使用所述喷菌旋转杆3的第一支撑杆5的长度不超过外部船只外边缘的长度,第二支撑杆6的长度不超过第一支撑杆5的长度。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结构,所述第一支撑杆5的长度优选为300~350mm,第二支撑杆6的长度优选为200~250mm,旋转立柱4的优选长度为500~800mm。

所述旋转立柱4底部插入喷菌船只的支架孔内,在旋转立柱4的下部设有防脱的限位卡11,防脱限位卡11可以防止旋转立柱4从支架孔内抽出,在旋转立柱4的上部设有管线固定卡12,菌种容器2所需要的菌种输送管(图中未标示)经管线固定卡12穿过进入菌种容器2,避免了喷菌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损坏菌种输送管的发生,所述旋转立柱4与第一基座8之间设置有限位架13,第一基座8的高低可以通过旋转立柱4上的限位架13进行调整。

如图4所示,所述喷头本体1包括设置于喷头本体1中央的一个主喷头14和若干个围绕主喷头周围均匀设置的副喷头15,本实施例中在中央主喷头14的周围均匀分布8个副喷头15,其中所述主喷头14的喷孔的直径要大于所述副喷头15的喷孔的直径,通过主喷头14和副喷头15可以喷出不同大小颗粒的菌种溶液,有效的实现对水体的修复和净化。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