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余热再生式干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70651阅读:722来源:国知局
压缩机余热再生式干燥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再生干燥机,特别涉及一种压缩机余热再生式干燥机。



背景技术:

空压机吸入的环境空气中含有:水份、油污、灰尘及嗅味,压缩之后的空气中,这些污染物所占的体积比剧增,会对使用压缩空气的设备产生破坏性的影响,多用再生式干燥机对压缩空气进行干燥处理。现有的再生式干燥机包括无热再生式和有热再生式,目前普遍应用的是有热再生式干燥机,其包括至少两个并联的,填充有吸附剂的吸附塔,在阀门的切换下能交替地实现吸附水份和吸附剂再生。

公告号为CN204395739U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零气耗余热再生式吸干机,仍采用加热器加热压缩气体,虽然气耗较低,但能耗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缩机余热再生式干燥机,具有能耗较低的特点,节能环保。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压缩机余热再生式干燥机,包括进气管、出气管,以及设于进气管与出气管之间的多根再生气管、第一吸附塔、第二吸附塔,再生气管包括气管一、气管二、气管三、气管四、气管五、气管六,所有再生气管上均设有开关阀,第一吸附塔与第二吸附塔顶端之间并联连通气管一与气管二,底端之间并联连通气管三、气管四,气管五与气管三连通,再生气管还包括气管六、气管七,气管七连通出气管与第二吸附塔,气管六连通进气管与气管四,气管六上设有冷却器、分离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空压机将带有余热的压缩空气从进气管输入气管六中,依次经冷却器、分离器的作用将压缩空气中的水份冷凝析出,而后带有较少水份的压缩空气经由气管四进入第一吸附塔,压缩空气经过第一吸附塔内的吸附剂干燥后,再顺着气管二从出气管排出;气泵从出气管内抽部分干燥后的压缩空气进入气管七,而后进入第二吸附塔,并干燥其中的潮湿吸附剂,最后带有水份的压缩空气依次经过气管三、气管五并排出。由于是从第一吸附塔中抽出的部分干燥压缩空气,对于第二吸附塔内的潮湿吸附剂具有较好的干燥效果,因此气耗量维持在较低程度,且由于整个设备无需加热器加热,即可利用余热保持良好的干燥效果,节能效果明显。

优选的,气管六连接于气管四中央,气管四上设有两个开关阀,气管六分隔两个开关阀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再生式干燥机刚开始使用的第一阶段为同时向两个吸附塔进气,需要保证两个吸附塔同时开始吸附水份,以保持两个吸附塔内的吸附剂潮湿度平衡,所以将气管六连接于气管四中央。如此设置还可以方便将两个开关阀分别安装于气管六的两旁,以便切换对第一吸附塔、第二吸附塔的供气,从而使第一吸附塔、第二吸附塔轮流行使干燥作用。

优选的,气管六上的开关阀设于冷却器与进气管之间,气管九分隔开关阀与冷却器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再生式干燥机刚开始使用的第二阶段为第一吸附塔干燥压缩气体,第二吸附塔再生干燥剂,所以在气管六上述位置设置开关阀,当该开关阀关闭后,从进气管进入的带余热压缩空气依次经气管八、气管一进入第二吸附塔,用以干燥其内潮湿的吸附剂,再从第二吸附塔底部依次经气管三、气管九、气管六、气管四进入第一吸附塔,压缩空气经由第一吸附塔的干燥后顺着气管二、出气管排出。

优选的,气管七与气管一接通,气管一上设有两个开关阀,气管七分隔两个开关阀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管七与气管一连通后,两者可共用气管一上的一只开关阀,简化了设备结构,节省了预算。

优选的,气管五末端设有消音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尾气排放时产生的噪音,低噪环保。

优选的,气管七上设有控制开关、流量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定时地,或根据流量计的反馈来自动控制气管一上开关阀的启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可取消空压机后冷却器,降低空压机采购成本;

2、不需要额外的电加热器或蒸汽加热器;

3、压缩空气将大部分热量直接传给干燥剂,末冷器负荷减小,从而极大地节约了冷却循环水用量;

4、整个空压系统故障率减小;

5、运行费用极大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余热再生式干燥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余热再生式干燥机工作的第一阶段示意图;

图3为余热再生式干燥机工作的第二阶段示意图;

图4为余热再生式干燥机工作的第三阶段示意图。

附图标记:1、第一吸附塔;2、第二吸附塔;3、进气管;4、出气管;51、气管一;52、气管二;53、气管三;54、气管四;55、气管五;56、气管六;57、气管七;58、气管八;59、气管九;6、冷却器;7、分离器;8、控制开关;9、流量计;10、消音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压缩机余热再生式干燥机,如图1所示,该型再生式干燥机包括左右并排设置的第一吸附塔1、第二吸附塔2,第一吸附塔1两端分别连接进气管3、出气管4,第一吸附塔1和第二吸附塔2并联设于进气管3和出气管4之间。进气管3与出气管4并非与第一吸附塔1、第二吸附塔2直接连接,而是通过多根再生气管与第一吸附塔1、第二吸附塔2间接相连。

再生气管包括气管一51、气管二52、气管三53、气管四54、气管五55、气管六56、气管七57、气管八58、气管九59。第一吸附塔1顶端连通有气管一51和气管二52,底端连通有气管三53和气管四54,且气管一51与气管二52为并联、气管三53与气管四54也为并联,出气管4接在气管二52中段处,进气管3通过气管六56间接与气管四54相连,气管六56也接在气管四54中段处。

气管三53上接通气管五55,气管五55末端装有消音器10,用于排放尾气。出气管4上接通气管七57,气管七57另一端与第二吸附塔2顶端连通,气管七57上安装有控制开关8和流量计9,控制开关8可用PLC,还可将流量计9与控制开关8电连接。

气管一51中段处接通气管八58,气管八58另一端与进气管3连通,气管五55与气管六56之间接通气管九59,且气管九59、气管六56、气管八58均并联。

气管一51、气管二52、气管三53、气管四54上均装有两个开关阀,气管五55、气管六56、气管七57、气管八58分别连接于对应再生气管的中段处,且分隔所对应再生气管上的两个开关阀。

气管六56上安装有冷却器6和分离器7,气管六56上的开关阀设于冷却器6与进气管3之间,且气管六56上接通的气管九59分隔冷却器6与该开关阀。

上述压缩机余热再生式干燥机的使用过程如下:

第一阶段:如图2所示,图中粗线段表示管道畅通,打开相应的开关阀,图中开关阀呈黑色代表关闭,呈白色代表开启,使气管六56、气管四54、气管二52畅通,空压机产生的压缩空气从进气管3进入气管六56,经冷却器6、分离器7的冷凝除水后进入气管四54,再分别进入第一吸附塔1、第二吸附塔2,而后经由气管二52从出气管4排出,该阶段的作用为平衡第一吸附塔1、第二吸附塔2中吸附剂的潮湿度;

第二阶段:如图3所示,打开相应的开关阀,使气管八58、气管九59、气管六56畅通,且使气管一51、气管二52、气管三53、气管四54部分接通,空压机产生的带有余热的压缩空气从进气管3进入气管八58,经过部分气管一51进入第二吸附塔2,带有余热的压缩空气将第二吸附塔2中的潮湿吸附剂干燥再生,除湿后的带水份压缩空气依次经气管三53、气管九59进入气管六56,经气管六56上的冷却器6、分离器7的冷凝除水后经由气管四54输入第一吸附塔1,由其中干燥剂干燥过后的压缩空气经气管二52从出气管4中排出,该阶段为第一吸附塔1负责将压缩空气干燥,第二吸附塔2负责其中吸附剂的再生;

第三阶段:如图4所示,打开相应的开关阀,使气管五55、气管六56、气管七57畅通,且使气管一51、气管二52、气管三53、气管四54部分接通,空压机产生的带有余热的压缩空气从进气管3进入气管六56,经冷却器6、分离器7的冷凝除水后依次进入气管四54、第一吸附塔1、气管二52后由出气管4排出,气管七57由控制开关8自动开启,将气管二52中少量干燥后的压缩空气顺着部分气管一51输入第二吸附塔2,用于对第二吸附塔2中的吸附剂冷吹除湿,除湿后的带水份压缩空气经气管三53、气管五55,从消音器10处排出,该阶段为第一吸附塔1负责将压缩空气干燥,第二吸附塔2负责其中吸附剂的再生。

综上所述,可通过启闭相应开关阀,轮流将第一吸附塔1或第二吸附塔2内的吸附剂再生,剩下的吸附塔用于干燥压缩空气。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