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涂覆机的烘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9771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涂覆机的烘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涂覆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涂覆机的烘箱。



背景技术:

涂覆机是一种在基体材料的表面涂覆一种新材料的设备,产品表面喷涂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能够起到一个防水,防尘,防静电等。表面涂覆是在基质表面上形成一种膜层,用来改善保护表面的技术。将新材料喷涂到产品表面之后,涂覆层的化学成分、组织结构可以喝基质材料完全不同,它以满足表面性能、涂覆层与基质材料的结合强度能适应工况要求、经济性好、环保性好为准则。表面涂覆的喷涂厚度为几微米,甚至更少;涂覆机在对基体材料进行涂覆过程后,基体材料上涂覆的新材料水分含量很高,涂覆机的烘箱是对材料进行脱水处理。

现有的可参考申请号为CN201410011581.9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涂覆机烘箱系统,它包括依次设置的红外线加热单元和蒸汽加热单元,所述的红外线加热单元包括多根红外线加热管,所述的蒸汽加热单元包括进风通道、空气加热腔、基材加热腔、排风通道和回风通道,空气加热腔内设有加热盘管,基材加热腔内设有上喷嘴和下喷嘴,空气从进风通道进入空气加热腔内,通有蒸汽的加热盘管对空气加热腔内的空气进行加热,加热后的空气通过上喷嘴和下喷嘴上的出风口吹出,基材先后从多根红外线加热管的一侧、上喷嘴和下喷嘴之间穿过,基材加热腔内的空气部分通过排风通道排出,另一部分通过回风通道回到进风通道。

在使用烘箱对薄膜材料进行烘干过程中,考虑在不影响薄膜质量的前提下,增加烘干速度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烘干的效率,缩短生产的时间的用于涂覆机的烘箱。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涂覆机的烘箱,包括:箱体、传送辊和热风机,箱体中间部分设置有成排放置的传送辊,传送辊上的一端设置有一个输送电机,热风机固接在箱体上方,箱体侧壁上设置有滑轨,滑轨上滑动连接有支撑板,输送电机固接在支撑板上,传送辊和支撑板转动连接,支撑板底端设置有限位组件;传送辊为加热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经过涂覆机涂浆过后的薄膜需要进行烘干,在烘干过程中,由于热风机放置于箱体上方,因此热风从上方送入烘箱,当薄膜的厚度比较薄时,提高传送辊的高度,经过传送辊的薄膜距离热风机距离变近,经过薄膜的热风的风速变大,同时薄膜所处的位置的温度也升高,此时传送辊开始加热工作,这三个原因导致烘干的速率可以有较大的提高;当薄膜的厚度增厚时,涂抹在薄膜基层上的浆料变多,烘干速度过快容易导致薄膜上浆料发生龟裂,对薄膜的表面产生巨大破坏,因此根据不同的薄膜厚度适当的向下调节传动辊的的位置,可升降传送辊的设计适用于生产不同厚度的薄膜,确保在不影响薄膜表面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的提高烘干的效率,缩短生产的时间。

较佳的,传送辊内部缠绕有供传送辊升温的电阻丝。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缠绕电阻丝的设计可以均匀的将热度传递到传送辊的表面,当薄膜经过传送辊时,传送辊和薄膜接触,传送辊使用金属材质,可以将热量很好的导入薄膜上,加快了薄膜本身水分的散失,加快烘干的速度。

较佳的,限位组件包括固接在支撑板底部的限位板,箱体上设有移动槽和限位螺栓,限位螺栓插入移动槽内和限位板转动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限位螺栓插入移动槽内然后在限位板上进行旋紧,让限位螺栓的靠近箱体的一端抵接在滑轨上,限位螺栓旋紧的过程增加了限位板和滑轨之间的正压力,同时也导致了限位板和滑轨之间摩擦力的同步增加,摩擦阻力的增大确保了限位板的稳定,当需要改变传送辊的高度时,旋开限位螺栓,推动支撑板沿滑轨滑动,调整到适当位置后再次旋紧限位螺栓,限位组件的设计可以让传送辊在竖直方向的位置变得可调节,方便了不同厚度的薄膜在适当位置进行烘干,在保证不会发生龟裂的前提下提高烘干速度。

较佳的,远离输送电机的箱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轴承座,轴承座和箱体的侧壁滑动连接,传送辊远离输送电机一端继续向前延伸,插入到轴承座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远离输送电机一侧设置轴承座,使传送辊两端在竖直方向均有了支撑力,更有利于维持传送辊的在薄膜输送过程中的稳定。

较佳的,轴承座下端设有限位块和固定螺栓,限位块抵接在箱体的侧壁上,限位块上开设有限位孔,限位孔内壁带有螺纹,固定螺栓旋入限位孔内,固定螺栓远离输送电机的一端抵接在箱体的侧壁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螺栓和限位孔的配合增大了轴承座和箱体之间摩擦阻力,起到了限制轴承座在竖直方向滑动,对保证传送过程中薄膜的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较佳的,烘箱下端开设有供操作人员使用的操作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操作窗的设计给操作人员调整烘箱中支撑板和轴承座的位置提供了一种方便的方式,从操作窗中可以调整位于不同侧面的支撑板和轴承座,方便了对不同厚度的薄膜进行烘干。

较佳的,操作窗的一端铰接在箱体的底面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操作窗一端铰接在箱体的地面处,当操作人员使用操作箱时,推开操作窗,由于操作窗和箱体是铰接连接,因此打开操作窗的开口减小,减少了烘箱内热量的散失,减少了烘箱浪费热量的可能性。

较佳的,操作窗远离铰接一端设置有磁铁条,箱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磁铁条相吸引的磁铁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磁铁条的设计可以让操作窗和箱体紧密的结合,防止在使用烘箱对经过的薄膜进行烘干过程中热量大量的流失,节约生产所使用的电能,起到节能环保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限位组件和限位块的配合可以很好的限制传送辊在竖直方向的滑动,给烘干过程的稳定进行提供有力保障;

2、通过调整传送辊的高度和传送辊的温度,可以更下迅速的对薄膜进行烘干;

3、铰接的操作窗和磁铁条的配合使箱体热量散失降低,对人们起到了节能环保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体现烘箱整体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体现电阻丝以及轴承座的剖视图;

图3为图2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体现限位螺栓、支撑板和限位板连接关系的示意图;

图5为体现轴承座连接关系的示意图。

图中,1、箱体;11、滑槽;2、热风机;3、传送辊;31、输送电机;4、支撑板;41、限位板;42、移动槽;43、限位螺栓;5、电阻丝;6、轴承座;61、限位块;62、限位孔;63、固定螺栓;7、操作窗;71、磁铁条;8、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涂覆机的烘箱,包括:箱体1、传送辊3和热风机2,箱体1中间部分设置有成排放置的传送辊3,传送辊3的一端设置有一个输送电机31,由于薄膜无法承受较大的拉力,所以所有的传送辊3都是主动辊,输送电机31带动传送辊3转动,输送电机31下端设置有支撑板4,箱体1上竖直方向设置有滑轨8,滑轨8截面呈现凸字形,支撑板4靠近箱体1一端抵接在滑轨8上,支撑板4底端设置有限位板41,限位板41竖直抵接在箱体1的内壁上,箱体1上开设有移动槽42(参考图4),限位螺栓43插在移动槽42内,限位螺栓43在移动槽42内的限位板41上旋转,限位螺栓43的尖端抵接在滑轨8上,对限位板41产生一个正压力,提高了限位板41的摩擦阻力。

如图1、2所示,热风机2开设在箱体1上方,热风机2在箱体1上方将热风吹入,对薄膜进行烘干;传送辊3内壁上设置有电阻丝5,电阻丝5缠绕在传送辊3的内壁上,且在缠绕电阻丝5过程中每一圈电阻丝5的间距相同,电阻丝5覆盖在整个传送辊3的内圈。

如图1、5所示,箱体1的远离输送电机31的一端设置有轴承座6,轴承座6和箱体1的侧壁滑动连接,箱体1上开设有向内凹陷的滑槽11,轴承座6在滑槽11内滑动,轴承座6边缘固接有限位块61,限位块61抵接在箱体1的侧壁上,限位块61上开设有限位孔62,限位孔62内壁带有螺纹,固定螺栓63旋入限位孔62内,固定螺栓63远离输送电机31的一端抵接在箱体1的侧壁上。

如图1、3所示,箱体1底端开设有操作窗7,操作窗7的一端铰接在箱体1上,操作窗7向远离箱体1方向打开,操作窗7远离铰接处的一端固接有磁铁条71,在箱体1上设有和所述磁铁条71相吸的磁铁条71。

在使用过程中,当需要烘干的薄膜厚度较薄时,旋开固定螺栓63和限位螺栓43,同时提升轴承座6和支撑板4的高度,然后旋紧固定螺栓63和限位螺栓43,依次调节所有的传动辊的高度,加快烘干的速度;同时提升电阻丝5的温度,让经过的薄膜进一步烘干。

当需要烘干的薄膜厚度增大时,烘干速度过快容易让薄膜表面产生龟裂,因此关闭电阻丝5,然后打开操作窗7,旋开固定螺栓63和限位螺栓43,将支撑板4和轴承座6下调,确保烘干完成并且薄膜表面不产生龟裂。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