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支管堵塞的点对点布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52831阅读:94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支管堵塞的点对点布水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点对点布水器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止支管堵塞的点对点布水器。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市场上的点对点布水器,依旧存在点对点布水支管堵塞现象,支管堵塞不好清理,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支管堵塞的点对点布水器,点对点布水支管不会堵塞,清理杂物方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止支管堵塞的点对点布水器,包括点对点布水器主体,点对点布水器主体上设有进水管、过滤后进水管、集水箱和点对点布水支管,进水管、过滤后进水管、集水箱和点对点布水支管均安装在水池内,进水管与过滤后进水管连接,过滤后进水管的出口安装在集水箱上端,集水箱下端设有若干个布水孔,点对点布水支管设有若干个,分别安装在布水孔上,本装置还包括过滤器、滤渣排污管和阀门,过滤器一侧设有进水孔,上端面敞开式,底部分别设有出水孔和排污孔,进水孔与进水管连接,出水孔与过滤后进水管连接,排污孔与滤渣排污管连接,阀门安装在滤渣排污管出口,控制滤渣排污管常闭,过滤器内设有筛板,筛板倾斜设置,覆盖出水孔,排污孔在筛板外侧,筛板上的筛孔直径小于布水孔直径。

进一步的,集水箱位于池子底部,点对点布水支管设置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过滤器筛孔小于点对点布水支管管径,故避免了堵塞现象,且杂物便于清理。2、过滤后进水管可以直接采用钢管,不需单独加工,降低了加工成本。3、进水管阀门可以装在出水堰上部,便于调节进水水量;4、集水箱安装在池子底部,点对点布水支管长度较短,节约了材料且便于安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过滤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集水箱底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过滤器端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附图所示,一种防止支管堵塞的点对点布水器,包括点对点布水器主体,点对点布水器主体上设有水池1、进水管2、过滤后进水管3、集水箱4和点对点布水支管5,进水管2、过滤后进水管3、集水箱4和点对点布水支管5均安装在水池1内,进水管2与过滤后进水管3连接,过滤后进水管3的出口安装在集水箱4上端,集水箱4下端设有若干个布水孔40,点对点布水支管5设有若干个,分别安装在布水孔40上,集水箱4位于池子底部,点对点布水支管5设置短,本装置还包括过滤器6、滤渣排污管7和阀门,过滤器6一侧设有进水孔61,上端面敞开式,底部分别设有出水孔62和排污孔63,进水孔61与进水管2连接,出水孔62与过滤后进水管3连接,排污孔63与滤渣排污管7连接,阀门安装在滤渣排污管7出口,控制滤渣排污管7常闭,过滤器6内设有筛板60,筛板60倾斜设置,覆盖出水孔,排污孔在筛板60外侧,筛板60上的筛孔直径小于布水孔40直径。

在本装置正常使用的情况下,滤渣排污管7在阀门的控制下是常闭的,水流在进入到过滤器6后,由于滤渣排污管7是关闭的,水流会在过滤后进水管3进入到集水箱4内,筛板60对水中杂物进行过滤,同时,杂物被留在过滤器6和滤渣排污管7内,被过滤的水在集水箱4内进入点对点布水支管5,实现布水,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打开阀门,位于过滤器6和滤渣排污管7内的杂物被清理出过滤器6,使用方便。

以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