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车轮毂轴承油封骨架料片的自动涂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54436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一种火车轮毂轴承油封骨架料片的自动涂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涂油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火车轮毂轴承油封骨架料片的涂油装置。



背景技术:

火车轮毂轴承油封骨架料片在生产过程中需进行涂油工艺,即在料片的表面涂覆一层冲压油,而现有的作业方式一般是采用人工涂油的方式,工人利用喷油枪对料片喷油,现有的涂油作业存在料片涂油不均匀、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的问题,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火车轮毂轴承油封骨架料片的自动涂油装置,其能够实现对料片的自动涂油,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提高了料片的涂油效果,上油较为均匀。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火车轮毂轴承油封骨架料片的自动涂油装置,包括:一工作台;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的一支撑架体,其包括一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的基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基板两侧边沿上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和铰接在所述第二侧板顶部的横梁;位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之间的一第一气缸单元和一第二气缸单元,所述第一气缸单元位于所述第二气缸单元的正上方,所述第二气缸单元包括一安装在所述基板上的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单元包括一通过安装板倾斜设置在所述第二气缸正上方的第一气缸、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且与所述第二气缸位于同一直线的延长线上的套筒,所述套筒的外壁上成型有一沿母线方向延伸的细长槽,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贯穿所述安装板且延伸至所述套筒的中空腔内,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上还安装有一贯穿所述细长槽的销轴,所述销轴延伸至所述套筒外的端部上安装有一滑块;对称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一对主轴承单元,其包括一固定设置在所述基板边沿上且沿所述第二气缸活塞杆的运动方向分布的第三侧板、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三侧板内壁上的多根第一安装轴以及套设在所述第一安装轴上的第一轴承;安装在所述主轴承单元一侧的接油槽;安装在所述接油槽上的涂油单元,其包括竖直设置在所述接油槽内的一对支撑柱、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柱顶部的承载板、安装在所述承载板上的多个滴油嘴、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柱下部的下压辊和上压辊,所述上压辊通过压簧抵设在所述下压辊的正上方,所述下压辊设置在所述接油槽内;用于向所述涂油单元提供冲压油的供油单元;

其中,所述横梁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二侧板上、另一端通过锁紧件压紧在所述第一侧板上,所述套筒的自由端与所述横梁之间预留有一供料片掉落的间隙,所述横梁上设置有与所述间隙位置相对的小气缸,所述承载板内部成型有与所述滴油嘴连通的油路,所述承载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油路连通的进油端口。

优选的,所述第二气缸单元还包括一挡块和一导向块,其中,所述挡块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穿设的通孔,所述导向块上成型有一与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相配合的导向槽,所述通孔与所述导向槽位于同一直线的延长线上,所述挡块与所述导向块之间预留有用于容置料片的间隙,所述导向块位于所述基板的中央。

优选的,所述挡块与所述导向块之间的间隙内还设置有一垫片,所述垫片固定设置在所述基板上。

优选的,所述锁紧件包括一螺纹柱和垂直设置在所述螺纹柱端部的一手柄,所述第一侧板上成型有与所述螺纹柱相配合的螺纹孔,所述横梁上开设有与所述螺纹柱相配合的开口。

优选的,所述接油槽远离所述主轴承单元的一侧对称设置有辅助轴承单元,其包括第四侧板、固定设置在所述第四侧板内壁上的第二安装轴以及套设在所述第二安装轴上的第二轴承,其中,所述第四侧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接油槽上且沿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的运动方向延伸。

优选的,所述第三侧板上设置有防止所述料片跑偏的护板。

优选的,所述接油槽上成型有一排油端口,所述接油槽垂直于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设置。

优选的,所述供油单元包括一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的柱体、挂设在所述柱体上的储油桶以及连接所述储油桶和所述进油端口的软管。

优选的,所述工作台上还设置有一挡板,所述挡板垂直于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的运动方向设置,所述挡板包括一硬质塑料板和包覆在所述硬质塑料板上的橡胶层。

优选的,所述下压辊通过第一压辊座安装在所述支撑柱上,所述上压辊通过第二压辊座与所述压簧连接,其中,所述压簧通过压簧座安装在所述承载板上,所述下压辊和所述上压辊上均包覆有毛毡材料。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涂油装置,其通过第一气缸和小气缸使得料片下落至主轴承单元的第一轴承上,然后通过第二气缸使得料片从下压辊和上压辊之间推出,所述下压辊和所述上压辊上吸附有冲压油,料片在途经所述下压辊和所述上压辊时即被涂覆上冲压油,上油较为充分和均匀,料片的涂油效果较好,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自动涂油装置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自动涂油装置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自动涂油装置的支撑架体、第一气缸单元、第二气缸单元和主轴承单元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自动涂油装置的锁紧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自动涂油装置的接油槽和辅助轴承单元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自动涂油装置的涂油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自动涂油装置的料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自动涂油装置在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工作台;11、挡板;20、支撑架体;21、基板;22、第一侧板;23、第二侧板;24、横梁;241、开口;25、小气缸;26、锁紧件;261、螺纹柱;262、手柄;30、第一气缸单元;31、第一气缸;311、安装板;32、套筒;321、细长槽;33、滑块;331、端面;34、销轴;35、料片;40、第二气缸单元;41、第二气缸;411、气缸座;42、挡块;43、垫片;44、导向块;441、导向槽;50、主轴承单元;51、第三侧板;52、第一安装轴;53、第一轴承;54、护板;60、接油槽;61、排油端口;70、辅助轴承单元;71、第四侧板;72、第二安装轴;73、第二轴承;80、涂油单元;81、支撑柱;82、承载板;821、进油端口;83、滴油嘴;84、下压辊;841、第一压辊座;85、上压辊;851、第二压辊座;86、压簧;861、压簧座;90、供油单元;91、柱体;92、储油桶;93、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火车轮毂轴承油封骨架料片的自动涂油装置,包括:一工作台10、安装在所述工作台10上的一支撑架体20、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体20上的一第一气缸单元30、一第二气缸单元40、一对主轴承单元50、安装在所述主轴承单元50一侧的接油槽60、安装在所述接油槽60上的涂油单元80、用于向所述涂油单元80提供冲压油的供油单元90;如图3所示,所述支撑架体20包括一安装在所述工作台10上的基板21、固定设置在所述基板21两侧边沿上的第一侧板22和第二侧板23和铰接在所述第二侧板23顶部的横梁24;所述第一气缸单元30和所述第二气缸单元40位于所述第一侧板22和所述第二侧板23之间,所述第一气缸单元30位于所述第二气缸单元40的正上方;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气缸单元40包括一通过气缸座411安装在所述基板21上的第二气缸41,所述第一气缸单元30包括一通过安装板311倾斜设置在所述第二气缸41正上方的第一气缸31、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板311上且与所述第二气缸41位于同一直线的延长线上的套筒32,所述套筒32的外壁上成型有一沿母线方向延伸的细长槽321,所述第一气缸31的活塞杆贯穿所述安装板311且延伸至所述套筒32的中空腔内,所述套筒32和所述第一气缸31的倾斜角度优选为13°,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气缸31的活塞杆上还安装有一贯穿所述细长槽321的销轴34,所述销轴34延伸至所述套筒32外的端部上安装有一滑块33,所述滑块33上成型有一端面331,所述端面331为一直平面,所述端面331能够使得滑块33能够更好的抵设在料片35上,如图8所示,所述料片35为圆环结构,所述料片35套设在所述套筒32上;如图3所示,所述主轴承单元50对称设置在所述基板21上,所述主轴承单元50包括一固定设置在所述基板21边沿上且沿所述第二气缸41活塞杆的运动方向分布的第三侧板51、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三侧板51内壁上的多根第一安装轴52以及套设在所述第一安装轴52上的第一轴承53;如图6所示,所述接油槽60上成型有一排油端口61,所述接油槽60垂直于所述第二气缸41的活塞杆设置;如图7所示,所述涂油单元80包括竖直设置在所述接油槽60内的一对支撑柱81、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柱81顶部的承载板82、安装在所述承载板82上的多个滴油嘴83、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柱81下部的下压辊84和上压辊85,所述上压辊85通过压簧86抵设在所述下压辊84的正上方,具体的,所述下压辊84通过第一压辊座841安装在所述支撑柱81上,所述上压辊85通过第二压辊座851与所述压簧86连接,所述压簧86通过压簧座861安装在所述承载板82上,所述下压辊84设置在所述接油槽60内,所述下压辊84和所述上压辊85上均包覆有毛毡材料;如图1所示,所述供油单元90包括一安装在所述工作台10上的柱体91、挂设在所述柱体91上的储油桶92以及连接所述储油桶92和所述进油端口821的软管93。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横梁24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二侧板23上、另一端通过锁紧件26压紧在所述第一侧板22上,所述套筒32的自由端与所述横梁24之间预留有一供料片35掉落的间隙,所述横梁24上设置有与所述间隙位置相对的小气缸25,所述承载板82内部成型有与所述滴油嘴83连通的油路,所述承载板82上设置有与所述油路连通的进油端口821。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二气缸单元40还包括一挡块42和一导向块44,其中,所述挡块42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二气缸41的活塞杆穿设的通孔,所述导向块44上成型有一与所述第二气缸41的活塞杆相配合的导向槽441,所述通孔与所述导向槽441位于同一直线的延长线上,所述挡块42与所述导向块44之间预留有用于容置料片35的间隙,所述导向块44位于所述基板21的中央;所述挡块42与所述导向块44之间的间隙内还设置有一垫片43,所述垫片43固定设置在所述基板21上,所述垫片43由柔性材料制成,对料片35具有一个保护的作用;所述导向块44靠近所述挡块42的一端部成型倒角,以便于料片35倾倒至所述第一轴承53上。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锁紧件26包括一螺纹柱261和垂直设置在所述螺纹柱261端部的一手柄262,所述第一侧板22上成型有与所述螺纹柱261相配合的螺纹孔,所述横梁24上开设有与所述螺纹柱261相配合的开口241。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接油槽60远离所述主轴承单元50的一侧对称设置有辅助轴承单元70,其包括第四侧板71、固定设置在所述第四侧板71内壁上的第二安装轴72以及套设在所述第二安装轴72上的第二轴承73,其中,所述第四侧板71固定设置在所述接油槽60上且沿所述第二气缸41的活塞杆的运动方向延伸;所述辅助轴承单元70对料片35具有一个承接的作用。

如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三侧板51上设置有防止所述料片35跑偏的护板54。

如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工作台10上还设置有一挡板11,所述挡板11垂直于所述第二气缸41的活塞杆的运动方向设置,所述挡板11包括一硬质塑料板和包覆在所述硬质塑料板上的橡胶层。

工作原理:使用时,先将若干料片35套设在套筒32上,接着驱动第一气缸31推动料片35沿着所述套筒32向小气缸25靠近,具体的,所述套筒32靠近所述小气缸25的一端高、远离所述小气缸25的一端低,当料片35移动至所述套筒32的自由端与横梁24之间的间隙时,料片35在自身重力和所述小气缸25的共同作用下掉落最终倾倒在主轴承单元的第一轴承上,然后通过第二气缸41使得所述料片35从下压辊84和上压辊85之间推出,所述下压辊84和所述上压辊85上吸附有冲压油,所述料片35在途经所述下压辊84和所述上压辊85时即被涂覆上冲压油。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