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水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20312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泵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油水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真空泵是指利用机械、物力、化学或物理化学的方法对抽容器进行抽气而获得真空的器件或设备。但是真空泵在运行过程中,所抽的气体通常都会含有水分,水分进入泵内会严重影响真空度,并加快磨损,整机性能指标变的恶劣,严重时会使油路堵塞,使泵咬死,影响了应用企业的正常生产。而为了避免发生这些问题,需要频繁换油和维修,这产生极大的工作量,且增加了使用成本。因此,需要从根源上解决真空泵在抽气过程中将水抽进泵内的问题。鉴于上述的缺陷,有必要提供一种油水分离装置。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油水分离装置,旨在提供一种可实现油水分离并将水分排出的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油水分离装置,所述油水分离装置包括油箱以及与所述油箱相连的溢水器,所述油箱与所述溢水器之间通过溢水管连接,所述溢水管的进水口插入所述油箱的底部,所述溢水管的出水口穿过所述油箱以及所述溢水器伸入到所述溢水器,且所述溢水管浸没在所述油箱内的油液中;所述溢水器还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出口伸出所述排水管,且所述排水管的高度低于所述溢水管的高度。优选地,所述油箱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箱体、第二箱体以及第三箱体,且所述第一箱体的高度高于第二箱体,第二箱体高于第三箱体;所述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之间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阀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之间的通道。优选地,所述溢水器的一侧设置有供所述排水管伸出的排水孔,所述排水孔处设置有密封圈,以密封所述排水孔与所述排水管处的连接。优选地,所述溢水器的底部还设置有排水口。优选地,所述第一阀门为电磁阀。优选地,所述溢水管与所述油箱以及所述溢水器相连处设置有密封圈。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所述油水分离装置包括油箱以及与所述油箱相连的溢水器,所述油箱与所述溢水器之间通过溢水管连接,所述溢水管的进水口插入所述油箱的底部,所述溢水管的出水口穿过所述油箱以及所述溢水器伸入到所述溢水器,且所述溢水管浸没在所述油箱内的油液中;所述溢水器还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出口伸出所述排水管,且所述排水管的高度低于所述溢水管的高度。本实用新型的油水分离装置利用连通器原理,使从真空泵抽出的水自动从油水分离装置中排出,结构设计巧妙,且结构易于制造和操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油水分离装置的结构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油水分离装置11溢水管10油箱21排水管20溢水器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例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油水分离装置100,旨在提供一种可实现油水分离并将水分排出的装置。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油水分离装置100包括油箱10以及与所述油箱10相连的溢水器20,所述油箱10与所述溢水器之间通过溢水管11连接,所述溢水管11的进水口插入所述油箱10的底部,所述溢水管11的出水口穿过所述油箱10以及所述溢水器20伸入到所述溢水器20,且所述溢水管11浸没在所述油箱10内的油液中;所述溢水器20还设置有排水管21,所述排水管21的出口伸出所述排水管21,且所述排水管21的高度低于所述溢水管11的高度。本实用新型的油水分离装置100利用连通器原理,使从真空泵抽出的水自动从油水分离装置100中排出,结构设计巧妙,且结构易于制造和操作。本实用新型的油水分离装置100通过相连的油箱10以及溢水器20,将油箱10中从泵中抽出来的水汽直接排出到溢水器20中,进而再通过溢水器20中的排水管21排出。具体地,利用连通器原理使油箱10中的液体自动流到溢水器20中。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油水分离装置100能快速的将从泵中抽出的油和水分离,且能将水从油箱10中排出,且排水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操作。具体地,当油箱10中的油液平面升高,使溢水管11浸没在油液中时,由于连通器的原理的作用,左侧溢水器20中的液面很低,因此,此时右侧的油箱10中的液体将流入到左侧的溢水器20中。并且由于右侧的油箱10中包括油水混合液,且由于水的密度大于油的密度,因此水将沉积在油箱10底部,由于溢水器20的进水口插在油箱10的底部,此时,油箱10底部的水将顺着溢水管11流入到右侧的溢水器20中。且由于本实施例中的排水管21的高度低于溢水管11的高度,也就是说,在左右两侧的液面相平前,都能保证排水管21浸没在右侧的液体中。由此可知,左侧油箱10内的液体将一直往右侧溢水器20流,慢慢的淹没溢水器20内的排水管21,当右侧的溢水器20内的排水管21淹没在水中时,同样由于连通器原理,溢水器20内的液体将沿着排水管21向溢水器20外排出。如此反复循环,使得左侧油箱10中的液体不断地往左侧的溢水器20流,而溢水器20内的液体则将顺着排水管21排出。从而实现了将油箱10底部沉积的水分从油箱10中排出。进一步地,所述油箱10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箱体、第二箱体以及第三箱体,且所述第一箱体的高度高于第二箱体,第二箱体高于第三箱体;所述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之间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阀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之间的通道。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油箱10与真空泵相连,在真空泵工作时,真空泵在抽气过程中吸入了水分,该水分随着进入到油箱10中。此时油箱10中的水分的密度由于大于油的密度,因此水会沉入到油箱10底部。进一步地,所述油箱10包括第一箱体、第二箱体以及第三箱体,其中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的底部由管道相连,且设置有可使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连通的第一阀门。该第一阀门在正常状态下是打开的,只有在真空泵关闭时,才将该第一阀门打开。具体地,当泵工作时,将该第一阀门关闭,使第一箱体内的油平面上升,此时,第一箱体高于第二箱体和第三箱体,从而使得第一箱体、第二箱体以及第三箱体的底部均可以使水沉积在底部;当泵关闭时,则打开该第一阀门,使第二箱体与第三箱体的油平面上升,进而使底部的水从溢水口处排向溢水器20内。当油箱10内的水排向溢水器20内后,溢水器20内的水平面上升,当溢水器20内的水上升到淹没溢水器20内的排水管21时,由于排水管21设置于液面下又与大气压联通,因而底端水经排水管21底进入后,会由于连通容器之间液面平衡,其水会经排水管21上升排出。进一步地,该第一阀门为电磁阀。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第一阀门也还可以为三通阀等。优选地,所述溢水器20的一侧设置有供所述排水管21伸出的排水孔(未标示),所述排水孔处设置有密封圈,以密封所述排水孔与所述排水管21处的连接。优选地,所述溢水器20的底部还设置有排水口(未标示),所述排水口处设置有第二阀门(未标示)。当需要将溢水器20内的水全部排出时,则将下部的排水口处的阀门打开,使液体流出。优选地,所述溢水器20的顶部设置有气压平衡口(未标示)。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