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超声波设备的带冷却部件的防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48981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声波设备,特别涉及应用在特种行业中的超声波主机防爆外壳结构,尤其适用于化工、石油领域需要防爆设计的场合中。



背景技术:

近年来,超声化学在物质合成、催化反应、水处理、废物降解、纳米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已成为超声化学重要的应用研究领域。由于声能具有独特的优点,无二次污染、设备简单、应用面广,所以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超声化学已成为一个蓬勃发展的应用研究领域。

超声波设备越来越多的出现在石油、化工等行业领域。但化工、石油等领域的应用场合大多伴随的有高温、湿气以及粉尘,而且一些特种场合,还有防爆的要求。这就促使超声波设备需满足防爆的要求。

超声波设备一般分为超声波主机、超声波驱动电源以及连接的电缆线。超声波驱动电源可以采用隔爆或正压防爆的设计来满足整体,电缆线可采取防爆电缆的形式。而超声波主机现在比较常规且经济的做法是采取隔爆的做法,做一个比较大的隔爆的外壳,将超声波主机的振子部分(换能器及变幅杆)通过法兰固定在外壳内。这样的结构,会限制超声波的功率,因为换能器在缺少冷却的情况下,超声波功率偏高或长时间工作会导致超声波换能器发热,从而大大减少换能器的寿命,影响设备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超声波设备的防爆外壳结构。

为解决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用于超声波设备的防爆冷却结构,包括固定安装在防爆外壳空腔内的超声波换能器和变幅杆;其特征在于,在换能器顶部与防爆外壳之间的空腔内设置了冷却部件;该冷却部件包括风扇、散热板和制冷片,风扇通过固定件安装在防爆外壳的内壁上,其出风口朝向换能器;靠近风扇的进风口设置散热板,制冷片的制冷面通过导热硅胶与散热板紧密贴合;制冷片的发热面嵌在内部中空的夹套中,夹套上设进液口和出液口,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别与进液管和出液管相接。

本实用新型中,在与出液口相连的出液管上设置流量传感器,流量传感器通过信号线接至超声波换能器电源的启动开关;所述风扇通过线缆接至超声波换能器电源。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超声波换能器与变幅杆固定连接,防爆外壳的端面通过法兰连接方式与变幅杆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风扇通过圆环状的固定件安装在防爆外壳的内壁上。

本实用新型中,散热板的表面设有多条散热翅片。实用新型原理描述: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制冷量的调节来匹配超声波的功率,使带防爆外壳的超声设备可以适用于更多具有防爆要求的场合。

2、本实用新型加入流量传感器的设计,为超声设备的启动设置前提条件。即,只有在冷却液流过冷却部件时才可以启动设备,从而确保超声设备工作在冷却环境下。

3、本实用新型无需对现有隔爆外壳的设计作出过大改动,只要增加了冷却部件就可以更好的应用在现有的超声波设备中。

4、本实用新型中制冷片的制冷效果可通过不同冷却液的选择、制冷片的型号、风扇数量以及散热板的尺寸来调整。制冷片与散热板之间涂有导热硅胶,可以更好的达到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防爆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1出液口;2流量传感器;3防爆外壳;4进液口;5夹套;6制冷片;7散热板;8风扇;9换能器;10变幅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用于超声波设备的带冷却部件的防爆结构,包括固定安装在防爆外壳3空腔内的换能器9和变幅杆10,换能器9与变幅杆10固定连接,防爆外壳3的端面通过法兰连接方式与变幅杆10固定连接。在换能器9顶部与防爆外壳3之间的空腔内设置了冷却部件,冷却部件包括风扇8、散热板7和制冷片6。风扇8通过圆环形固定件安装在防爆外壳3的内壁上,其出风口朝向换能器9;靠近风扇8的进风口设置散热板7,散热板7的表面设有多条散热翅片,制冷片6的制冷面通过导热硅胶与散热板7背面紧密贴合。制冷片6的发热面嵌在内部中空的夹套5中,夹套5上设进液口4和出液口1,进液口4和出液口1分别与进液管和出液管相接。在与出液口1相连的出液管上设置流量传感器2,流量传感器2通过信号线接至换能器电源的启动开关;所述风扇8通过线缆接至换能器电源。

运行方式说明:

安装好设备后连接上进液管和出液管,当经换热的冷却液流过流量传感器时,超声波换能器电源的启动开关得到信号,风扇开始工作,再按下超声波电源上的启动按钮,则超声波设备开始工作。超声波设备工作时,由风扇8、制冷片6、散热板7的冷却作用下实现对换能器9的降温,使得换能器9能在较低的温度下长时间稳定工作。

制冷片6的工作形式类似与制冷压缩机,分为制冷面和发热面,当制冷片6通电后,制冷面会持续制冷,发热面会发热。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夹套冷却的形式,以冷却液(例如冷却水)将发热面的热量带走后,制冷面就能高效的进行制冷。风扇8将制冷面的冷风吹向换能器9,从而达到持续冷却的作用。

还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举例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例。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