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浅层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45972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浅层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出水水质好且能够不停机在线反洗的浅层过滤器。



背景技术:

浅层过滤器是利用过滤介质,在一定的压力下把浊度较高的水通过一定厚度的粒状或非粒材料,从而有效的除去悬浮杂质使水澄清的过程,常用的滤料有石英砂、无烟煤、锰砂等,主要用于烧碱、甲醇等项目用水的后期处理,现有的浅层过滤器由于过滤、出水结构的设置不当,致使过滤效果不好、出水水质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出水水质好且能够不停机在线反洗的浅层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一种浅层过滤器,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进料管,在壳体的内腔顶部设有锥形挡板以使得待过滤料从进料管均匀进入壳体内,在壳体内设有滤料层,滤料层的下方采用垫层进行支撑,垫层的下方埋设有均布集水帽的集水管且集水管与竖直设置的出水管相连通,集水管以出水管为中心沿出水管的径向呈放射状分布在垫层的下方。

所述滤料层的厚度和垫层的厚度之比不小于4。

所述滤料层采用的滤料石英砂的粒径与垫层采用的石英砂的粒径之比不大于0.5。

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人孔且壳体的底部设有卸料孔。

所述的壳体采用厚度为8mm的Q235B钢材制成,且壳体的内壁采用环氧沥青涂装。

多个浅层过滤器的各出水管与同一根出水总管相连接、各进料管与同一根进水总管相连接且位于壳体顶部的各反冲洗出水管与同一根反冲洗出水总管相连接,浅层过滤器的反冲洗水来自其邻近设置的浅层过滤器的出水。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原水自上而下通过滤料层时,水中悬浮物由于吸附和机械阻流作用被滤料层截留下来,且能够使得水中微粒有更多的机会与砂粒碰撞,于是水中凝絮物、悬浮物和砂粒表面相互粘附,水中杂质截留在石英砂层中,从而得到澄清的水质;同时采用多个浅层过滤器并联设置,使得浅层过滤器的反冲洗水来自其邻近设置的浅层过滤器的出水,能够实现不停机在线反洗,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适宜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浅层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浅层过滤器并联结构示意图。

其中:1—壳体;2—进料管;3—锥形挡板;4—滤料层;5—垫层;6—集水管;7—出水管;8—人孔;9—卸料孔;10—出水总管;11—进水总管;12—反冲洗出水管;13—反冲洗出水总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浅层过滤器,包括壳体1,壳体1采用厚度为8mm的Q235B钢材制成,且壳体1的内壁采用环氧沥青涂装,在壳体1的顶部设有进料管2,在壳体1的内腔顶部设有锥形挡板3以使得待过滤料从进料管2均匀进入壳体1内,在壳体1内设有滤料层4,滤料层4的下方采用垫层5进行支撑,滤料层4的厚度和垫层5的厚度之比不小于4且滤料层4采用的滤料石英砂的粒径与垫层5采用的石英砂的粒径之比不大于0.5;垫层5的下方埋设有均布集水帽的集水管6且集水管6与竖直设置的出水管7相连通,集水管6以出水管7为中心沿出水管7的径向呈放射状分布在垫层5的下方。另外在壳体1的顶部设有人孔8且壳体1的底部设有卸料孔9。上述的多个浅层过滤器的各出水管7与同一根出水总管10相连接、各进料管2与同一根进水总管11相连接且位于壳体1顶部的各反冲洗出水管12与同一根反冲洗出水总管13相连接,浅层过滤器的反冲洗水来自其邻近设置的浅层过滤器的出水。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原水自上而下通过滤料层4时,水中悬浮物由于吸附和机械阻流作用被滤料层4截留下来,且能够使得水中微粒有更多的机会与砂粒碰撞,于是水中凝絮物、悬浮物和砂粒表面相互粘附,水中杂质截留在石英砂层中,从而得到澄清的水质;同时采用多个浅层过滤器并联设置,使得浅层过滤器的反冲洗水来自其邻近设置的浅层过滤器的出水,能够实现不停机在线反洗,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适宜推广使用。

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未涉及的技术均可通过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