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炭再生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25337阅读:1676来源:国知局
活性炭再生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活性炭再生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活性炭再生炉。



背景技术:

活性炭再生,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在不破坏原有结构前提下,去除吸附于活性炭微孔的吸附质,恢复其吸附性能。相对于现有生物再生法、微波辐射再生法、湿式再生法而言,热再生法是目前应用最成熟的再生方法,具有技术成熟的优势。活性炭再生过程一般分为干燥、高温碳化及活化三个阶段。干燥阶段去除活性炭上的水分等可挥发成分;高温碳化阶段是使吸附活性炭上的部分有机物汽化脱附,部分有机物发生分解,以小分子物质脱附出来,残余的成分留在活性炭空隙内形成固定炭;活化阶段是通入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或水蒸气等气体,清理活性炭内部结构的微孔,使其回复吸附活性。干燥温度一般采用130-150摄氏度温度最佳,高温碳化阶段采用640摄氏度最佳。但是上述方式存在热量消耗大,实际再生过程中,活性炭分类不明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活性炭再生炉。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一个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该概括部分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其唯一目的是用简单的形式呈现一些概念,以此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活性炭再生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设置干燥室、高温碳化室及活化室;还包括,输送装置及分选装置;所述分选装置包括第一分选输送板、第二分选输送板及第三分选输送板;

所述第一分选输送板、第二分选输送板及第三分选输送板分别开设分选孔;所述第一分选板的分选孔的孔径大于第二分选板的分选孔的孔径,第二分选板的分选孔的孔径大于第三分选板的分选孔的孔径;

所述第二分选输送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分选输送板的下方,与所述第一分选输送板的分选孔位置相应;所述第三分选输送板设置于所述第二分选输送板的下方,与所述第二分选输送板的分选孔位置相应;

所述输送装置设置三层输送轨道,分别为第一输送轨道、第二输送轨道及第三输送轨道;所述第一输送轨道上装配第一再生盒;所述第一输送轨道与所述第一分选输送板的出料端位置相应;所述第二输送轨道上装配第二再生盒;所述第二输送轨道与所述第二分选输送板的出料端位置相应;所述第三输送轨道上装配第三再生盒;所述第三输送轨道与所述第三分选输送板的出料端位置相应:

所述输送装置的三层输送轨道分别连接至炉体内。

其中,所述第一再生盒、第二再生盒及第三再生盒的侧壁呈波浪形。

其中,还包括,废物收集板,所述废物收集板设置于第三分选输送板的下方,与第三分选输送板的分选孔位置相应,所述废物收集板的出料端设置废物收纳袋。

其中,所述干燥室内的温度为90℃。

其中,所述高温碳化室内的温度为500℃。

其中,还包括,三个振动电机,三个振动电机分别安装于第一分选输送板、第二分选输送板及第三分选输送板上。

本实用新型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先对待再生活性炭进行分类,提高活性炭再生效率,减少能源浪费,降低生产成本。

为了上述以及相关的目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包括后面将详细说明并在权利要求中特别指出的特征。下面的说明以及附图详细说明某些示例性方面,并且其指示的仅仅是各个实施例的原则可以利用的各种方式中的一些方式。其它的益处和新颖性特征将随着下面的详细说明结合附图考虑而变得明显,所公开的实施例是要包括所有这些方面以及它们的等同。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再生盒的另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方案可以包括结构的、逻辑的、电气的、过程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书的整个范围,以及权利要求书的所有可获得的等同物。

在一些说明性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供一种活性炭再生炉,活性炭再生炉包括:金属制炉体1,且炉体1内设置三个腔室,分别为干燥室2、高温碳化室3及活化室4。干燥室2内的温度为90摄氏度,高温碳化室3内的温度为500摄氏度。而传统干燥室内温度需达到100摄氏度以上,高温碳化室的温度为700摄氏度以上时,活性炭再生率才可达到87.5%以上,满足工业生产需求。但是700摄氏度以上时,易导致活性炭损失在5-10%之间,且温度达650摄氏度以上时,活性炭易烧结成块,从而堵塞通道,造成设备瘫痪。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输送装置及分选装置,将活性炭在再生过程前进行分选,形成三种不同尺寸的活性炭颗粒。从而避免温度升高过程中,小颗粒活性炭烧结于大颗粒活性炭,形成大颗粒堵塞通道。且分选后的活性炭颗粒,更利于在500摄氏度下碳化。

所述分选装置包括:第一分选输送板5、第二分选输送板6及第三分选输送板7。

所述第一分选输送板5、第二分选输送板6及第三分选输送板7分别开设分选孔;所述第一分选板的分选孔501的孔径大于第二分选板的分选孔601的孔径,第二分选板的分选孔601的孔径大于第三分选板的分选孔701的孔径。

所述第二分选输送板6设置于所述第一分选输送板5的下方,第二分选板的分选孔601与所述第一分选输送板的分选孔501位置相应;所述第三分选输送板7设置于所述第二分选输送板6的下方,第三分选板的分选孔701与所述第二分选输送板的分选孔601位置相应。

所述输送装置设置三层输送轨道,分别为第一输送轨道8、第二输送轨道9及第三输送轨道10。所述第一输送轨道8上装配第一再生盒11,所述第一输送轨道8与所述第一分选输送板5的出料端位置相应;所述第二输送轨道9上装配第二再生盒12,所述第二输送轨道9与所述第二分选输送板6的出料端位置相应;所述第三输送轨道10上装配第三再生盒13,所述第三输送轨道10与所述第三分选输送板7的出料端位置相应;使得经由第一至第三输送板输送的待再生活性炭掉落至相应的第一至第三再生盒内。

所述输送装置的三层输送轨道分别连接至炉体1内。使用时回收而来的活性炭置入第一输送分选板上,第一至第三输送分选板可设置一定倾斜角度,从而待再生活性炭颗粒在自身重力带动下向下滚动,滚动过程中,大颗粒进入第一再生盒11内,中颗粒进入第二再生盒12内,小颗粒进入第三再生盒13内。第一再生盒11、第二再生盒12及第三再生盒13分别随相应的输送轨道输送至炉体1内,依次进入干燥室2、高温碳化室3及活化室4内完成高温加热再生法的相应步骤。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再生盒11、第二再生盒12及第三再生盒13的侧壁呈波浪形,提高再生盒表面积,利于再生盒内的活性炭吸热。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还包括,废物收集板17,所述废物收集板17设置于第三分选输送板7的下方,与第三分选输送板7的分选孔位置相应,所述废物收集板17的出料端设置废物收纳袋18,用于收集颗粒过小的残渣,或灰尘垃圾等。避免堵塞炉体,且避免浪费能源。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三个振动电机14、15、16,三个振动电机分别安装于第一分选输送板5、第二分选输送板6及第三分选输送板7上。对第一至第三分选输送板进行震动。利于从分选孔内掉落,并且利于待再生活性炭移动。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做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