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山风合剂制备用高效真空减压浓缩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73961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钻山风合剂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钻山风合剂制备用高效真空减压浓缩罐。



背景技术:

真空减压浓缩罐通常包括依次连通的浓缩器、冷凝器、气液分离器以及受液器。真空减压浓缩器适用于制药、食品、化工等行业对料液的浓缩,并且可作为回收酒精和简单的回流提限之用;在钻山风合剂的制备过程中,如何实现高效真空减压浓缩,对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非常关键;现有的浓缩罐往往采用热夹套简单加热浓缩的方式,效率不高,如果采用加热器,还容易产生局部烤焦的问题,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缺陷,对浓缩和回收的重量的监控不直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功能实用的钻山风合剂制备用高效真空减压浓缩罐。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钻山风合剂制备用高效真空减压浓缩罐,包括球形罐、气液分离器、冷凝器以及受液罐,所述球形罐的顶部通过管路依次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冷凝器以及受液罐,在所述冷凝器与所述受液罐之间设置有抽真空口;在所述球形罐上还设置有人孔、进液管以及控制箱;在所述球形罐的下部左、右对称地分别设置有第一台阶内壁和第二台阶内壁;在所述第一台阶内壁与所述球形罐的外壁之间形成第一加热部,在所述第二台阶内壁与所述球形罐的外壁之间形成第二加热部;所述第一台阶内壁上部和底部的所述球形罐通过第一循环管连通,在所述第一循环管上还设置有第一循环泵;所述第二台阶内壁上部和底部的所述球形罐通过第二循环管连通,在所述第二循环管上还设置有第二循环泵;所述第一台阶内壁与所述第二台阶内壁的底部交汇处还连接有出料管;在所述进液管上设置有进料电磁阀,在所述出料管上设置有出料电磁阀;在所述球形罐内的上部还设置有防暴沸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在所述球形罐的底部还设置有第一称重传感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在所述受液罐的底部还设置有第二称重传感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在所述球形罐上还设置有压力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在所述球形罐上还设置有温度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加热部和第二加热部均为热蒸汽夹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加热部和第二加热部均为电加热器。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功能实用,物料从进液管进入球形罐中,开启电加热器第一加热部和第二加热部,同时开启第一循环管、第一循环泵、第二循环管以及第二循环泵,使得药液不断通过第一台阶内壁和第二台阶内壁,对称设计,循环浓缩,显著提高受热面积,使浓缩更加高效;同时,由于药液循环流动,还可以使受热更加均匀,避免局部烤焦问题发生,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球形罐内的上部设置有防暴沸网,能够一定程度上阻挡泡沫,降低暴沸带来的冲击;

通过第一称重传感器能够直观监控球形罐内浓缩物的质量,进而对所需浓度的固含量进行整体比对和把控,再利用该数据调节进料电磁阀的进料以及出料电磁阀的出料,连续浓缩作业,提高产量;

通过第二称重传感器能够直观监控冷凝回收量,利于充分利用溶剂;

所述第一加热部和第二加热部均采用热蒸汽夹套,方便快捷、技术成熟;

所述第一加热部和第二加热部均采用电加热器,加热速率更佳,能进一步提高浓缩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球形罐、11人孔、12为进液管、121为进料电磁阀、13出料管、131为出料电磁阀、14为第一加热部、141为第一循环管、142为第一循环泵、143为第一台阶内壁、15为第二加热部、151为第二循环管、152为第二循环泵、153为第二台阶内壁、16为防暴沸网、171为压力表、172为温度表、18为控制箱、19为第一称重传感器,2为气液分离器,3为受液罐、31为冷凝器、32为抽真空口、33为第二称重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如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钻山风合剂制备用高效真空减压浓缩罐,包括球形罐1、气液分离器2、冷凝器31以及受液罐3,所述球形罐1的顶部通过管路依次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2、冷凝器31以及受液罐3,在所述冷凝器31与所述受液罐3之间设置有抽真空口32;在所述球形罐1上还设置有人孔11、进液管12以及控制箱18;在所述球形罐1的下部左、右对称地分别设置有第一台阶内壁143和第二台阶内壁153;在所述第一台阶内壁143与所述球形罐1的外壁之间形成第一加热部14,在所述第二台阶内壁153与所述球形罐1的外壁之间形成第二加热部15;所述第一台阶内壁143上部和底部的所述球形罐1通过第一循环管141连通,在所述第一循环管141上还设置有第一循环泵142;所述第二台阶内壁153上部和底部的所述球形罐1通过第二循环管151连通,在所述第二循环管151上还设置有第二循环泵152;所述第一台阶内壁143与所述第二台阶内壁153的底部交汇处还连接有出料管13,所述第一循环管141、第二循环管151以及出料管13通过三通连接;在所述进液管12上设置有进料电磁阀121,在所述出料管13上设置有出料电磁阀131;在所述球形罐1内的上部还设置有防暴沸网16。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球形罐1的底部还设置有第一称重传感器19;在所述受液罐3的底部还设置有第二称重传感器33;在所述球形罐1上还设置有压力表171;在所述球形罐1上还设置有温度表172;所述第一加热部14和第二加热部15均采用现有电加热器;在所述控制箱18中设置现有的PLC控制器分别控制进料电磁阀121、出料电磁阀131、第一循环泵142和第二循环泵152,在控制箱18上还安装有显示屏,实时显示采用现有设备的第一称重传感器19和第二称重传感器33的输出数字。

在使用过程中,物料从进液管12进入球形罐1中,开启电加热器第一加热部14和第二加热部15,同时开启第一循环管141、第一循环泵142、第二循环管151以及第二循环泵152,使得药液不断通过第一台阶内壁143和第二台阶内壁153循环浓缩,显著提高受热面积,使浓缩更加高效,同时,由于药液循环流动,还可以使受热更加均匀,避免局部烤焦问题发生,从而能够实用更加强力高效的电加热器代替蒸汽夹套式加热,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球形罐1内的上部设置有防暴沸网16,能够一定程度上阻挡泡沫,降低暴沸带来的冲击;通过第一称重传感器19能够直观监控球形罐1内浓缩物的质量,进而对所需浓度的固含量进行整体比对和把控,再利用该数据调节进料电磁阀121的进料以及出料电磁阀131的出料,连续浓缩作业,提高产量;通过第二称重传感器33能够直观监控冷凝回收量,利于充分利用溶剂。

为表述方便,本文所称的“上”、“下”、“左”、“右”、“前”、“后”等代表方向的描述与附图本身的左右方向一致,但并不对本发明的结构起限定作用;此外,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据此做出多种变化,但任何与本实用新型等同或者类似的变化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