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FGD脱硫塔内水膜除尘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64345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一种FGD脱硫塔内水膜除尘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脱硫塔内除尘系统,尤其涉及一种FGD脱硫塔内水膜除尘系统。



背景技术:

为降低烟气排放中的粉尘含量,通常设置在引风机前设置有除尘器(电除尘或布袋除尘),但随着排放标准的日益提高,以及引风机后的湿法脱硫装置会增加部分石膏及溶解盐的携带,使得最终烟气排放中粉尘达标有一定的困难。为解决最终的粉尘排放浓度问题,现在有这样几种解决办法:

第一、通过增加电场数量(或布袋级数)、增加低低温技术(降低烟气温度,提高电除尘效率)、移动极板等技术达到使除尘器(电除尘或布袋除尘)出口达到很低的浓度。

第二、在湿法脱硫下游增加湿式电除尘器,这种方法可以使粉尘最终排放浓度达到非常低的水平。

但是由于一些客观原因,采用第一种方法可能无法实现出口粉尘的低浓度,以及湿法脱硫会增加一部分粉尘贡献,并不是所有项目采用此方法都能达标排放;而采用第二种方法虽然能起到非常好的效果,但该方法投资费用高,占地面积大。综合电厂除尘设备、场地、资金等实际情况,从微细颗粒特性与机械深度去除原理出发,结合湿法脱硫工艺,发明一种FGD脱硫塔内水膜除尘系统,能满足工厂烟气的粉尘排放浓度要求,且无二次污染源,易于在工厂烟气湿法脱硫装置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FGD脱硫塔内水膜除尘系统,要解决现有技术工厂烟气的粉尘排放浓度无法满足要求的技术问题;并解决现有技术易造成二次污染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FGD脱硫塔内水膜除尘系统,固定在脱硫塔内,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第一级除雾器层、气水分离器层、水膜除尘层和第二级除雾器层;

所述水膜除尘层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冲洗水层、除尘装置层和布水喷淋层,所述布水喷淋层布设在第二级除雾器层的下方;所述除尘装置层包括横向间隔设置的除尘装置本体,位于边缘处的除尘装置本体同脱硫塔固定,数个除尘装置本体之间通过竖向设置的连接件连接成一个整体,所述除尘装置本体包括至上而下依次设置的2~4层除尘单元,每层除尘单元包括两层除尘边界,两层除尘边界均是水平间隔设置的向左或向右45°倾角的平板,相邻的边界的平板呈90°,左右相邻平板的空隙形成捕捉通道;所述连接件上部固定在相邻除尘装置本体的下方,下部与布水喷淋层固定;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除尘装置本体包括2层除尘单元,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第一层边界、第二层边界、第三层边界和第四层边界,每层除尘单元的边界通过卡扣固定,上下相邻除尘单元通过卡扣固定,最下面除尘单元固定在连接件上。

进一步地,所述除尘装置层由亲水材质制作而成。

此外,所述连接件为冲洗水层的冲洗水管的支吊架组件。

更加优选地,所述冲洗水层包括喷嘴支撑和均匀布设在喷嘴支撑上的布水喷嘴,所述喷嘴支撑边缘处与脱硫塔固定,中部与连接件下部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的除尘装置层由除尘单元而组成,除尘单元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可以是2~4个,以两层除尘单元为例,即当包括第一层边界、第二层边界、第三层边界和第四层边界时,气体在流经第一层边界时,由于气团效应,中间的微细颗粒逃逸,跟随烟气进入第二层边界;第二层与第一层边界不连续,气团会在边界的不连续点被破坏,原处于气团中央的微细颗粒会在第二层边界缩短与被捕捉界面的距离,从而提高了微细颗粒的撞击概率,以此类推,在进入第三、第四层捕捉边界时,前一级产生的气团效应会在下一级得到破坏,微细颗粒碰撞边界概率较连续界面有明显的提高。

除尘装置层上部设置连续的布水喷嘴喷淋,除尘装置层采用亲水材质,由于亲水材质表面持水的特性,会一直保持一层水膜在表面。除尘装置层下方设置冲洗水层定时间断冲洗,确保除尘装置本体的洁净度。

本实用新型具有安全、适用等特点,有很好的推广和实用价值,广泛的推广应用后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FGD脱硫塔内水膜除尘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A部的放大架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两层除尘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脱硫塔;2-第一级除雾器层;3-气水分离器层;4-布水喷淋层;5-第二级除雾器层;6-连接件;7-冲洗水层;71-喷嘴支撑;72-布水喷嘴;8-除尘装置层;81-第一层边界;82-第二层边界;83-第三层边界;84-第四层边界;85-捕捉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新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及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

一种FGD脱硫塔内水膜除尘系统,如图1和2所示,固定在脱硫塔1内,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第一级除雾器层2、气水分离器层3、水膜除尘层和第二级除雾器层5;

所述膜除尘层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冲洗水层7、除尘装置层8和布水喷淋层4,布水喷淋层4布设在第二级除雾器层5的下方;冲洗水层7包括喷嘴支撑71和均匀布设在喷嘴支撑71上的布水喷嘴72,喷嘴支撑71边缘处与脱硫塔1固定,中部与连接件6下部固定。除尘装置层8包括横向间隔设置的除尘装置本体,位于边缘处的除尘装置本体同脱硫塔1固定,数个除尘装置本体之间通过竖向设置的连接件6连接成一个整体,除尘装置本体包括至上而下依次设置的2~4层除尘单元,每层除尘单元包括两层除尘边界,两层除尘边界均是水平间隔设置的向左或向右45°倾角的平板,相邻的边界的平板呈90°,左右相邻平板的空隙形成捕捉通道85;连接件6上部固定在相邻除尘装置本体的下方,下部与布水喷淋层4固定;

当除尘装置本体包括2层除尘单元时,除尘装置层8由亲水材质制作而成,如图3所示,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第一层边界81、第二层边界82、第三层边界83和第四层边界84,每层除尘单元的边界通过卡扣固定,上下相邻除尘单元通过卡扣固定,最下面除尘单元固定在连接件6上,即脱硫塔内支撑梁上,每层除尘单元包含上下两层边界,每层边界由横向倾斜45°的斜板交错拼接,上下两层边界斜板成90°横向位置关系。连接件6为冲洗水层7的冲洗水管的支吊架组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