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离子油雾烟气综合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97817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高能离子油雾烟气综合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能离子油雾烟气综合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小吃、烧烤、餐饮店遍布大街小巷。当营业时,上述的店铺散发出异味、油烟四起,造成周边空气质量下降,给周边的居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高能离子油雾烟气综合净化装置,采用一种高能离子静附技术,利用静电加微离子流结合,将油脂类物质吸附在接收板(筒体以及处理箱体的内壁)上,由小分子集中成大分子形成分子团时,自动流下来至配套的收集器中,达到吸附油雾烟气和消除异味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能离子油雾烟气综合净化装置,包括具有气体处理通道的处理箱体,其特征在于:在处理箱体的气体处理通道内均匀设有1-20组第一净化组件,所述第一净化组件包括沿气体移动方向设置的筒体以及定位在筒体内的圆形刺片板,在相邻第一净化组件间以及第一净化组件与处理箱体的内壁间设有异形刺片板。

进一步的,每组第一净化组件中包括至少2个筒体,相邻筒体间借助连接板相连,所述第一净化组件中还包括与筒体相连的安装板,所述第一净化组件借助安装板与处理箱体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圆形刺片板沿筒体的轴向在筒体内均匀设置有多个,所述多个圆形刺片板定位在同一个绝缘杆上,所述绝缘杆与连接杆相连并借助连接杆与处理箱体相连。

进一步的,在绝缘杆的底部设有十字形的定位杆。

进一步的,在处理箱体上固定有绝缘框架,在所述绝缘框架内并沿绝缘框架的水平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连接杆,所述异形刺片板沿连接杆的轴向均匀设置有多个。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箱体包括框架以及固定在框架上形成气体处理通道的围板。

进一步的,所述圆形刺片板的刺尖与筒体内壁距离为0.4-10mm。

进一步的,所述异形刺片板的刺尖与筒体外壁以及处理箱体的内壁距离为0.4-1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装置采用高能离子静附技术,能够有效去除油烟异味,在实际使用测试中去除率达99.97%。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高能离子油雾烟气综合净化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高能离子油雾烟气综合净化装置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高能离子油雾烟气综合净化装置中第一净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高能离子油雾烟气综合净化装置中圆形刺片板的连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高能离子油雾烟气综合净化装置中异形刺片板与绝缘框架的连接示意图;

图6是第一净化组件与异形刺片板的位置示意图。

在附图中:1是处理箱体,1-1是框架,1-2是围板,2是筒体,3是圆形刺片板,4是连接板,5是安装板,6是绝缘杆,7是定位杆,8是连接杆,9是挡板,10是异形刺片板,11是绝缘框架,12是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能离子油雾烟气综合净化装置,包括具有气体处理通道的处理箱体1,关键在于:在处理箱体1的气体处理通道内均匀设有1-20组第一净化组件,上述的第一净化组件包括沿气体移动方向设置的筒体2以及定位在筒体2内的圆形刺片板3,在相邻第一净化组件间以及第一净化组件与处理箱体1的内壁间设有异形刺片板10。圆形刺片板3以及异形刺片板10与正极相连形成发射极,筒体2以及处理箱体1的围板1-2与负极相连形成接收极,在配套的控制电路下对正负极施加高压,在圆形刺片板3与筒体2内壁、异形刺片板10与筒体2的外壁、异形刺片板10与处理箱体1的内壁形成正负离子束,将油脂类物质吸附在筒体以及处理箱体的内壁上。

上述的处理箱体1包括框架1-1以及固定在框架1-1上形成气体处理通道的围板1-2。

参见附图3,每组第一净化组件中包括至少2个筒体2,相邻筒体2间借助连接板4相连,上述的第一净化组件中还包括与筒体2相连的安装板5,上述的第一净化组件借助安装板5与处理箱体1相连。

参见附图4,上述的圆形刺片板3沿筒体2的轴向在筒体2内均匀设置有多个,上述的多个圆形刺片板3定位在同一个绝缘杆6上,上述的绝缘杆6与连接杆8相连并借助连接杆8与处理箱体1相连。在绝缘杆6的底部设有十字形的定位杆7,以保证圆形刺片板3的刺尖与筒体2内壁距离为0.4-10mm。

参见附图5,在处理箱体1上固定有绝缘框架11,在上述的绝缘框架11内并沿绝缘框架11的水平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连接杆12,上述的异形刺片板10沿连接杆12的轴向均匀设置有多个。

参见附图6,上述的异形刺片板10位于四个筒体2形成的空间或者两个筒体2与处理箱体1的内壁之间,其形状与空间横截面的形状相匹配,异形刺片板10的刺尖与筒体2外壁以及处理箱体1的内壁距离为0.4-10mm。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