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烷丙烯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97804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丙烯制备设备,更确切地说,是一种丙烷丙烯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丙烯基产品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丙烯的消费量。在我国,丙烯主要用于生产丙烯腈、环氧丙烷和异丙醇等。其来源主要通过3条途径:乙烯厂蒸汽裂解的副产物(约占68%)、催化裂化副产物(约占29%)、其余的3%是通过烯烃转化、丙烷脱氢和甲醇转化制备烯烃等方法获得。

随着轻质原油储量和产量不断减少,烃类裂解和催化裂化工艺在丙烯生产中的比例不断减少,此外不管是烃类裂解和催化裂化还是丙烷脱氢,都存在丙烯-丙烷的分离过程,通过改进气分装置的分离效果可成为提高丙烯产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目前,工业分离丙烯/丙烷混合气主要采用高压精馏技术。该方法在操作过程中由于塔顶温度高于40 oC,采用冷却水冷凝产生回流,塔釜采用低压蒸汽或热水加热,设备简单,但由于两组分的相对挥发度较小,造成回流比较大、塔板数较多。尽管这一技术比较成熟,但该技术使得丙烯/丙烷的分离所需的能耗较高,科学工作者也在寻求一种新的分离方法来代替这一传统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丙烷丙烯分离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丙烷丙烯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丙烷丙烯分离装置包含一第一干燥器、一第二干燥器和一第三干燥器,所述的第一干燥器的下游设有一第一流量控制阀,所述的第二干燥器的下游设有一第二流量控制阀,所述的第三干燥器的下游设有一第三流量控制阀,所述的第一流量控制阀和第二流量控制阀的出口混合后进入一膜组件,所述的第三流量控制阀的出口与所述的膜组件相连接,所述的膜组件包含一陶瓷膜和一加热套,所述的膜组件的一出口的下游设有一压力表和一压力调节阀,所述的膜组件的另一出口的下游设有一第四流量控制阀,所述的第四流量控制阀分别与一皂泡流量计和一气相色谱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丙烷丙烯分离装置具有以下优点:该丙烷丙烯分离装置操作简单,维护需求低,分离速度快,适合长周期运转,可实现在较低能耗下对丙烷/丙烯混合气进行高效的分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丙烷丙烯分离装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其中,

1、第一干燥器;2、第二干燥器;3、第三干燥器;4、第一流量控制阀;5、第二流量控制阀;6、第三流量控制阀;7、陶瓷膜;8、压力表;9、压力调节阀;M、膜组件;10、加热套;11、第四流量控制阀;12、皂泡流量计;13、气相色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所示,该丙烷丙烯分离装置包含一第一干燥器1、一第二干燥器2和一第三干燥器3,该第一干燥器1的下游设有一第一流量控制阀4,该第二干燥器2的下游设有一第二流量控制阀5,该第三干燥器3的下游设有一第三流量控制阀6,该第一流量控制阀4和第二流量控制阀5的出口混合后进入一膜组件M,该第三流量控制阀6的出口与该膜组件M相连接,该膜组件M包含一陶瓷膜7和一加热套10,该膜组件M的一出口的下游设有一压力表8和一压力调节阀9,该膜组件M的另一出口的下游设有一第四流量控制阀11,该第四流量控制阀11分别与一皂泡流量计12和一气相色谱13相连接。

丙烷/丙烯混合气通入干燥器进入到陶瓷膜分离系统中。首先利用第一流量控制阀4、第二流量控制阀5和第三流量控制阀6来控制混合气中丙烷/丙烯的进气量和混合气的摩尔比,然后分别通过膜组件M的加热套10控制分离体系的温度和压力调节阀控制混合气压力,在分离过程中,由于丙烷、丙烯两种气体在通过陶瓷膜时各自的溶解-扩散行为存在差异,导致其中的一个组分优先透过陶瓷膜,从而达到丙烷/丙烯混合气分离的目的,最后渗透侧的气体组分采用气相色谱13在线采样分析,混合气体的渗透速率通过皂泡流量计12进行测定

该丙烷丙烯分离装置操作简单,维护需求低,分离速度快,适合长周期运转,可实现在较低能耗下对丙烷/丙烯混合气进行高效的分离。

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