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取料机环保抑尘的分级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88493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取料机环保抑尘的分级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抑尘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取料机环保抑尘的分级洒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港口码头专业化散货取料工艺,多采用大型专用取料机与装船机联动作业,通过输送机皮带将货物装运上船。

在取料机进行取料作业过程中,由于特殊煤种存放时间长,揭垛后取料过程中大机喷淋不能完全抑制煤尘,需洒水车配合抑尘。水车压力有限而且货垛一侧不能行车,不能满足货垛两侧及垛顶喷洒。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用于取料机环保抑尘的分级洒水装置。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取料机环保抑尘的分级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取料机悬臂头部一侧铺设的洒水主管路,所述洒水主管路分为第一洒水管路、第二洒水管路以及第三洒水管路,所述第一洒水管路延伸至悬臂头部、所述第二洒水管路延伸至网筛、所述第三洒水管路延伸悬臂左侧,且所述第一洒水管路、第二洒水管路以及第三洒水管路均设置有洒水喷头,所述洒水主管路的一端连接有水泵,所述第一洒水管路、第二洒水管路以及第三洒水管路分别设置有用于控制管路通断的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

其中,将水泵通过控制电缆接入电气室控制箱水泵控制接触器,水泵控制接触器通过断路器与三相电源连接。

其中,将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通过控制电缆分别接入电气室控制箱内第一接触器、第二接触器、第三接触器,所述第一接触器、第二接触器、第三接触器通过断路器与三相电源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接触器、第二接触器、第三接触器以及水泵接触器均与设置在电气控制箱内的PLC控制器连接。

其中,所述PLC控制器通过通信线缆与司机室的控制主机连接。

其中,所述司机室的控制主机上设置有洒水模式选择开关和洒水量选择开关,所述洒水模式选择开关用于选择“作业”和“非作业”两个状态,当选择“作业”时,所述洒水量选择开关处于有效状态,当选择“非作业”时,所述洒水量选择开关处于无效状态,所述洒水量选择开关用于控制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的开启和关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可根据不同煤种及作业环境有效开启相应的洒水管路,有效抑制取料机作业扬尘,便于在产业上推广和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申请电气控制第一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申请电气控制第二示意图;

图中,1-第二电磁阀,2-第三电磁阀,3-第一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型散货取料机作业中的环保抑尘分级洒水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在不同作业环境和作业煤种情况下避免在取料作业中产生扬尘而设计的不同级别进行洒水的装置。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取料机环保抑尘的分级洒水装置,包括设置于取料机悬臂头部一侧铺设的洒水主管路,所述洒水主管路分为第一洒水管路、第二洒水管路以及第三洒水管路,所述第一洒水管路延伸至悬臂头部、所述第二洒水管路延伸至网筛、所述第三洒水管路延伸悬臂左侧,且所述第一洒水管路、第二洒水管路以及第三洒水管路均设置有洒水喷头,所述洒水主管路的一端连接有水泵,所述第一洒水管路、第二洒水管路以及第三洒水管路分别设置有用于控制管路通断的第一电磁阀3和第二电磁阀1、第三电磁阀2。

其中,将水泵通过控制电缆接入电气室控制箱水泵控制接触器,水泵控制接触器通过断路器与三相电源连接。

其中,将第一电磁阀3、第二电磁阀1、第三电磁阀2通过控制电缆分别接入电气室控制箱内第一接触器、第二接触器、第三接触器,所述第一接触器、第二接触器、第三接触器通过断路器与三相电源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接触器、第二接触器、第三接触器以及水泵接触器均与设置在电气控制箱内的PLC控制器连接。

其中,所述PLC控制器通过通信线缆与司机室的控制主机连接。

其中,所述司机室的控制主机上设置有洒水模式选择开关和洒水量选择开关,所述洒水模式选择开关用于选择“作业”和“非作业”两个状态,当选择“作业”时,所述洒水量选择开关处于有效状态,当选择“非作业”时,所述洒水量选择开关处于无效状态,所述洒水量选择开关用于控制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的开启和关闭。

本申请还在所述控制主机界面显示对应洒水管路的工作状态,增加水泵断路器和接触器监测点及报警信息,同时在界面显示水泵运行状态(待机状态为灰色,运行状态为绿色,故障状态为红色)。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