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性炭碱活化原料成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78509发布日期:2018-06-02 02:51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活性炭碱活化原料成球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活性炭碱活化原料成球装置,属于活性炭碱活化原料成球装置,属于活性炭碱活化工艺领域。



背景技术:

活性炭是一种优秀的多孔材料,被广泛用于环保、食品、能源等领域。活性炭原料来源广泛,煤炭、果壳、植物秸秆、木材、塑料等均可以被用来制备活性炭。活性炭制备通常需要经过炭化和活化两个阶段,其中活化过程非常关键,目前报道的活化方法主要分两大类: 物理活化和化学活化。物理活化法是将原材料经过炭化后再进行活化,在碳材料表面和内部形成发达的微孔结构。它一般分两步进行: 首先对原料进行炭化处理,以除去其中的可挥发成分,使之生成富碳的固体热解物,然后用合适的氧化性气体(如: 水蒸气、CO2或空气) 对热解物进行活化处理。活化可以使富碳的热解物开孔、扩孔和创造新孔,从而形成发达的孔隙结构。化学活化法是指将化学药品加人到原料中,然后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加热,同时进行碳化和活化的方法。相对于物理活化法,它具有活化时间短、活化反应易控制、产物比表面积大等优点,成为现今高性能活性炭的主要生产方法。常用的化学活化试剂有ZnCl2,KOH,H3PO4等。制备高比表面积的活性炭大多以KOH为活化剂,通过KOH与原料中的碳反应,刻蚀掉其中的部分碳,经过洗涤把生成的盐及多余的KOH洗去,在被刻蚀的位置出现了孔。通常碱活化炉采用旋转式烧结炉,这种活化炉便于连续生产且物料受热均匀。但是,由于采用碱活化法需要使用大量的碱,活化温度通常在600℃-900℃,高于碱的熔点,因此活化过程会出现炉壁上物料附着严重,需要停机进行清理,影响活化效果和工作效率,且炉体清洗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活性炭碱活化原料成球装置,其将碱活化原料进行成球化处理,制成直径2cm左右的小球,球形原料可以在活化炉中自由运动,减少由于原料在炉壁上附着造成的出料困难现象的发生,制造过程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实现稳定连续的生产和自动化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活性炭碱活化原料成球装置,由罐体、齿轮、轴承、喷水装置、液压支撑杆、电机和传动齿轮组成,其特征在于:罐体后端的轴承处连接喷水装置,罐体外部的中间位置为连接一圈齿轮,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传动齿轮,传动齿轮与上方罐体上的齿轮啮合,罐体底面两端通过液压支撑杆支撑。

所述的罐体的材质为耐碱腐蚀不锈钢,罐体的内壁涂覆有耐碱腐蚀涂层,耐碱腐蚀涂层为聚四氟乙烯涂层。

所述的电机为无级变速电极。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其可以快速地进行活化原料的成球化,原料经干燥后形成坚硬的小球,使原料在活化过程中均匀受热,并减少了在炉壁上的附着,提高活化效果和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罐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2所示,一种活性炭碱活化原料成球装置,由罐体1、齿轮2、轴承3、喷水装置4、液压支撑杆5、电机6和传动齿轮7组成,其特征在于:罐体1后端的轴承3处连接喷水装置4,罐体1外部的中间位置为连接一圈齿轮2,电机6的输出端连接传动齿轮7,传动齿轮7与上方罐体1上的齿轮2啮合,罐体1底面两端通过液压支撑杆5支撑。

所述的罐体1的材质为耐碱腐蚀不锈钢,罐体1的内壁涂覆有耐碱腐蚀涂层,耐碱腐蚀涂层为聚四氟乙烯涂层。

所述的电机6为无级变速电极。

罐体1采用耐腐蚀材料且具有耐腐蚀涂层,罐体1外部有一圈齿轮2,齿轮2与传动齿轮7咬合,被无级变速的电机6带动;物料粉碎后被放入罐体1中,开动电机,使物料随罐体开始运动,控制喷水装置4开启,水雾与运动的物料接触形成聚合颗粒;控制喷水量和罐体运转速度,湿润物料逐渐形成球状;待达到技术要求后,液压支撑杆开始工作,罐体倾斜并倒出物料,完成物料成球化过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