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木工程建筑废料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76057阅读:4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土木工程建筑废料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废料处理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土木工程建筑废料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它既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活动,也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造在地上或地下、陆上或水中,直接或间接为人类生活、生产、军事、科研服务的各种工程设施,例如房屋、道路、铁路、管道、隧道、桥梁、运河、堤坝、港口、电站、飞机场、海洋平台、给水排水以及防护工程等。

在土木建筑工地上,会出现许多废料,这些废料若是不及时处理,会对空气、对环境造成污染;此外,废料中含有的块状物体在放置时会存在大量的间隙,导致运输时不平稳,容易翻落,在废料处理时其中还夹杂有一些难以破碎的金属块、金属丝,不仅很容易对人身造成危险,而且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目前工地上还没有一种专门处理土木工程建筑废料的装置。

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处理废料效果好,并能分离出难以破碎的金属物的土木工程建筑废料处理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土木工程建筑废料处理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在处理建筑废料的过程及时把金属物分离出来,提高了废料处理的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土木工程建筑废料处理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部安装有进料漏斗;贯穿所述壳体内壁、且在所述进料漏斗下方设有一对转轴,且所述一对转轴位于同一平面、并相互平行;所述一对转轴上均固定安装有压辊,所述压辊为圆柱形结构;两组所述压辊的表面沿周向等距离布置有破碎辊;两组所述压辊的侧壁上分别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铰接有连接杆;在所述壳体的内部,且位于所述压辊下方相对的侧壁之间对称设置有安装块;两组所述安装块相靠近的侧壁上设有凹槽,且两组凹槽相靠近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凹槽内部相对侧壁上均开有滑槽,且所述滑槽以所述安装块中心线相对称;位于同一安装块上的两道所述滑槽之间横置安装有滑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固定块的一端与所述滑杆铰接;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固定块的一端侧壁上连接有固定杆;两组所述固定杆之间连接有筛料箱;所述壳体底部内壁上固定有收集箱,且所述收集箱位于所述筛料箱的正下方。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土木工程建筑废料处理装置中,所述进料漏斗的纵切面为上宽下窄的梯形。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土木工程建筑废料处理装置中,两组所述压辊分别呈顺时针和逆时针运动。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土木工程建筑废料处理装置中,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一对与所述转轴对应的通孔,所述转轴分别通过所述通孔贯穿壳体。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土木工程建筑废料处理装置中,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固定块的一端铰接在所述滑杆的中间位置。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土木工程建筑废料处理装置中,两组所述转轴远离壳体的一端均安装有齿轮,两组所述齿轮相互啮合,且一组所述转轴在安装所述齿轮的一端连接驱动电机的输出轴。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土木工程建筑废料处理装置中,所述筛料箱为矩形空腔结构,且顶部设有开口,所述筛料箱的底板阵列开有出料孔。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土木工程建筑废料处理装置中,所述收集箱为矩形空腔结构,且顶部设有开口;所述收集箱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所述筛料箱的横截面面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土木工程建筑废料处理装置通过在转轴上安装齿轮,采用齿轮传动传输动力使传动比较准确,结构紧凑,工作可靠,保证了装置的工作效率;在安装块滑杆中设置滑槽和滑杆,使筛料箱在垂直方向做上下振动,起到了限位作用,避免了筛料箱仅在连接杆的带动下振动不稳将分离出的废料倒出;收集箱的横截面积大于筛料箱的横截面积,确保了筛料箱漏出的废料全部落入处理箱中;将连接杆铰接在滑杆的中间位置,确保了运动过程连接杆不左右移动碰到安装块,从而避免对装置的正常运转产生影响。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土木工程建筑废料处理装置,通过电机转动输出动力经转轴传动带动压辊转动,在压辊侧壁设有固定块,并通过与其铰接的连接杆带动筛料箱上下运动,同时通过安装块内部的垂直滑槽,使滑杆通过固定杆带动筛料箱在垂直方向上下振动,使经过破碎处理的废料落入筛料箱下方的收集箱,并将压辊难以处理的废旧金属筛分出来单独回收利用。

本装置不仅使废料经破碎后便于运输,而且降低了处理人员受伤的可能性,还有效的节约了资源,实现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对环境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装置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附图本实用新型安装块的剖视图;

图3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中:1壳体、2进料漏斗、3转轴、4压辊、5破碎辊、6固定块、7连接杆、8安装块、9滑槽、10滑杆、11固定杆、12筛料箱、13收集箱、14齿轮、15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土木工程建筑废料处理装置,采用连杆机构通过压辊转动带动筛料箱振动,将难以被处理的金属废料单独回收利用,通过安装块设置的滑槽和滑杆使筛料箱做上下有规律的稳定振动,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资源,对环境起到了保护作用。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土木工程建筑废料处理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呈矩形结构;壳体1顶部安装有进料漏斗2,进料漏斗2的纵切面为上宽下窄的梯形;贯穿壳体1内壁且在进料漏斗2下方设有一对转轴3,且一对转轴3位于同一平面、并相互平行;一对转轴3上均固定安装有压辊4,压辊4为圆柱形结构;两组压辊4的表面沿周向等距离布置有破碎辊5;两组压辊4的侧壁上分别安装有固定块6;固定块6上铰接有连接杆7;在壳体1的内部,且位于压辊4下方相对的侧壁之间对称设置有安装块8;两组安装块8相靠近的侧壁上设有凹槽,且两组凹槽相靠近的一侧设有开口;凹槽内部相对的侧壁上均开有滑槽9,且滑槽9以安装块8的中心线相对称;位于同一安装块上的两道滑槽9之间横置安装有滑杆10;连接杆7远离固定块6的一端与滑杆10铰接;连接杆7远离固定块6的一端侧壁上连接有固定杆11;两组固定杆11之间连接有筛料箱12;壳体1底部内壁上固定有收集箱13,且收集箱13位于筛料箱12的正下方。

本装置结构简单合理,效率高,在使用时加料口自下向上呈扩口状设置,这种结构使加料方便;采用连杆机构通过两个安装块之间铰接的筛料箱,使压辊在转动的同时带动筛料箱上下振动,安装块中滑杆和滑槽的设置,使筛料箱在垂直方向做上下振动,起到了限位作用,避免了筛料箱仅在连接杆的带动下振动不稳将分离出的废料倒出;不仅对废料进行了处理,使其落入正下方的收集箱,又将难以被处理的金属废料分离出来回收利用,提高了废料处理的效率。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两组压辊4分别呈顺时针和逆时针运动。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壳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一对与转轴3对应的通孔,转轴3分别通过通孔贯穿壳体1。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杆7远离固定块6的一端铰接在滑杆10的中间位置。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确保运动过程连接杆不左右移动碰到安装块,从而避免对装置的正常运转产生影响。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两组转轴3远离壳体1的一端均安装有齿轮14,两组齿轮14相互啮合,且一组转轴3在安装齿轮14的一端连接驱动电机15的输出轴。

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齿轮传动使传动比较准确,结构紧凑,工作可靠,保证了装置的工作效率。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筛料箱12为矩形空腔结构,且顶部设有开口,筛料箱12的底板阵列开有出料孔。

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筛料箱在振动过程中将被破碎的建筑废料通过底部的筛料孔落入收集箱中,同时分离出难处理的金属废料。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收集箱13为矩形空腔结构,且顶部设有开口,收集箱13的横截面面积大于筛料箱12的横截面面积。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确保了筛料箱漏出的废料全部落入处理箱中。

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土木工程建筑废料处理装置,其工作原理:先将建筑废料从进料漏斗送入壳体内,然后启动驱动电机,通过转轴上的齿轮带动两组压辊同时转动,使建筑废料被压辊表面的破碎辊挤压破碎,然后落入筛料箱中,通过在压辊和筛料箱之间安装有连接杆,将连接杆远离压辊的一端分别与滑杆和固定杆铰接在一起,通过滑杆在安装块内部的滑槽活动带动筛料箱上下振动,快速的分离被破碎的建筑废料,落入筛料箱正下方的收集箱中,而难以破碎的铁块、铁丝等金属废料则留在筛料箱内,然后集中回收处理,破碎后的建筑废料会掉入收集箱内。。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