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蓝泡泡原料搅拌装置的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41959发布日期:2018-08-10 19:59阅读:229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自动上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蓝泡泡原料搅拌装置的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蓝泡泡的名字由来,在使用时会出现蓝色泡泡而得名蓝泡泡是一种固体马桶清洁剂。能有效快捷消灭卫生间臭味、异味、清洁空气。对细菌繁殖体、芽胞、病毒、结核杆菌和真菌能有良好的杀灭作用,对陶瓷类日用品,如便器、瓷砖、水池表面具有良好去污除垢作用,尤其是尿垢、尿碱尤为有效,其实用性较强,所以人们对其需求较高。

蓝泡泡在生产过程中,通常需要粉末原料和液体原料在搅拌设备中充分搅拌融合,且对粉末原料和液体原料的用量进行计量,而现有的生产过程中,大多数都是人工先将粉末原料和液体原料称量好,再爬至到搅拌设备的上方,将粉末原料和液体原料向搅拌设备内倾倒,这种方式不足在于:耗时耗力,生产效率低下,且人工爬至到搅拌设备的上方,有一定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蓝泡泡原料搅拌装置的上料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蓝泡泡原料搅拌装置的上料装置,包括均呈水平设置的搅拌罐和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设置在搅拌罐的一端中心处,搅拌装置包括有搅拌轴和用于驱动搅拌轴转动的第一电机,该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搅拌轴通过联轴器传动配合,第一电机的底部设有用于固定其自身的支撑架,且第一电机的底部与支撑架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搅拌轴贯穿搅拌罐的一端且向另一端延伸设置,沿着搅拌罐的轴线两侧分别设有第一上料装置和第二上料装置,搅拌罐上设有入料管,该入料管的一端与搅拌罐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二上料装置的输入端法兰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轴上设有若干组等间距分布的搅拌叶,每个搅拌叶均与搅拌轴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上料装置包括螺旋轴、驱动机构和提供粉末原料的上料箱,所述螺旋轴的一端通过吊轴承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且螺旋轴远离搅拌罐的一端还设有入料口。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和通过皮带轮与第二电机输出端传动连接的链轮,该链轮与吊轴承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底部设有用于固定其自身的支撑板。

进一步的,所述螺旋轴呈倾斜设置,且螺旋轴靠近搅拌罐的第一端还设有通过法兰连接的第一连接管,该第一连接管呈竖直设置且向搅拌罐的底部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上料装置包括计量泵和与计量泵的输出端法兰连接的第二连接管,第二连接管远离计量泵的一端与入料管法兰连接,计量泵上还设有向其内部通入液体原料的进料口。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罐远离第一电机的一端还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出料管,且该出料管呈倾斜设置。

进一步的,还包括有设置在搅拌罐上的控制装置,所述搅拌装置、第一上料装置和第二上料装置均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蓝泡泡原料搅拌装置的上料装置,通过控制装置控制第二电机驱动使螺旋轴内的粉末原料螺旋上升向搅拌罐内送料,第一连接管的设计,防止当粉末原料送至搅拌罐的上方时,发生飘落从而导致原材料的浪费;再通过控制装置控制计量泵工作,液体原料在计量泵中完成计量测量,通过第二连接管向搅拌罐送料,完成液体原料的自动上料作业,从而完成制备蓝泡泡的整个上料工序,其自动化程度高,减去了人工对粉末和液体原料的计量步骤,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且避免了人工往搅拌设备攀爬时意外情况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说明:搅拌罐1,入料管1a,搅拌装置2,搅拌轴2a,搅拌叶2b,第一电机2c,支撑架3,第一上料装置4,螺旋轴4a,驱动机构4b,第二电机4b1,皮带轮4b2,链轮4b3,支撑板4b4,上料箱4c,第一连接管4d,第二上料装置5,计量泵5a,进料口5a1,第二连接管5b,出料管6,控制装置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照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蓝泡泡原料搅拌装置的上料装置,包括均呈水平设置的搅拌罐 1和搅拌装置2,所述搅拌装置2设置在搅拌罐1的一端中心处,搅拌装置2包括有搅拌轴2a 和用于驱动搅拌轴2a转动的第一电机2c,该第一电机2c的输出端与搅拌轴2a通过联轴器传动配合,第一电机2c的底部设有用于固定其自身的支撑架3,且第一电机2c的底部与支撑架3 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搅拌轴2a贯穿搅拌罐1的一端且向另一端延伸设置,沿着搅拌罐1 的轴线两侧分别设有第一上料装置4和第二上料装置5,搅拌罐1上设有入料管1a,该入料管1a的一端与搅拌罐1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二上料装置5的输入端法兰连接。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装置7控制第二电机4b1驱动使螺旋轴4a内的粉末原料螺旋上升向搅拌罐1内送料,第一连接管4d的设计,防止当粉末原料送至搅拌罐1的上方时,发生飘落从而导致原材料的浪费;再通过控制装置7控制计量泵5a工作,液体原料在计量泵5a 中完成计量测量,通过第二连接管5b向搅拌罐1送料,完成液体原料的自动上料作业,从而完成制备蓝泡泡的整个上料工序,搅拌轴2a上的多组搅拌叶2b设计,加速粉末原料和液体原料的搅拌速度且能使其两者充分搅拌,从而提高整体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其自动化程度高,减去了人工对粉末和液体原料的计量步骤,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且避免了人工往搅拌设备攀爬时意外情况的发生。

所述搅拌轴2a上设有若干组等间距分布的搅拌叶2b,每个搅拌叶2b均与搅拌轴2a固定连接,通过搅拌轴2a上的多组搅拌叶2b设计,能够加速粉末原料和液体原料的搅拌速度且能使其两者充分搅拌,从而提高整体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

所述第一上料装置4包括螺旋轴4a、驱动机构4b和提供粉末原料的上料箱4c,所述螺旋轴4a的一端通过吊轴承与驱动机构4b传动连接,且螺旋轴4a远离搅拌罐1的一端还设有入料口,通过第二电机4b1驱动使螺旋轴4a内的粉末原料螺旋上升向搅拌罐1内送料,且能够对粉末原料在向搅拌罐1送料的过程中进行计量测量。

所述驱动机构4b包括第二电机4b1和通过皮带轮4b2与第二电机4b1输出端传动连接的链轮4b3,该链轮4b3与吊轴承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4b1的底部设有用于固定其自身的支撑板4b4。

所述螺旋轴4a呈倾斜设置,且螺旋轴4a靠近搅拌罐1的第一端还设有通过法兰连接的第一连接管4d,该第一连接管4d呈竖直设置且向搅拌罐1的底部延伸,利用第一连接管4d的设计,防止当粉末原料送至搅拌罐1的上方时,发生飘落不仅导致原材料的浪费,且对粉末原料的计量发生偏差,避免粉末原料和液体原料的配比度出现误差。

所述第二上料装置5包括计量泵5a和与计量泵5a的输出端法兰连接的第二连接管5b,第二连接管5b远离计量泵5a的一端与入料管1a法兰连接,计量泵5a上还设有向其内部通入液体原料的进料口5a1,通过控制装置7控制计量泵5a工作,液体原料在计量泵5a中完成计量测量,通过第二连接管5b向搅拌罐1送料,完成液体原料的自动上料作业。

所述搅拌罐1远离第一电机2c的一端还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出料管6,且该出料管6呈倾斜设置,当粉末原料和液体原料完成搅拌工序时,通过出料管6收集产品。

还包括有设置在搅拌罐1上的控制装置7,所述搅拌装置2、第一上料装置4和第二上料装置5均与控制装置7电性连接。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出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