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漆漆雾导向过滤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65329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油漆漆雾导向过滤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过滤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油漆漆雾导向过滤片。



背景技术:

产品喷漆处理后的尾气中常含有漆雾,对漆雾现场采用水帘式过滤设备进行处理,由于漆雾的逸散,过滤效果较差,还有大量的油漆漆雾被直接排入空气中。目前,国内普遍采用活性炭吸附过滤,在吸附过程中,使用过滤片进行过滤,市场上的过滤片3-7天就需要进行拆卸更换,且吸附效果差,二次污染严重,过滤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吸附效果好,成本低的油漆漆雾导向过滤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油漆漆雾导向过滤片,包括框架和过滤片本体,所述过滤片本体可拆卸设置在框架上,所述过滤片本体包括活性炭纤维过滤棉和固定网,所述活性炭纤维过滤棉通过固定网固定成型;所述活性炭纤维过滤棉包括过滤棉本体,所述过滤棉本体外侧设有进风面和出风面,所述进风面与阻燃网相连,所述阻燃网内侧设有上涤纶粗纤维层,所述上涤纶粗纤维层内侧设有活性炭纤维过滤芯,所述活性炭纤维过滤芯四周设有粘胶短纤维。

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可拆卸的固定方式实现对过滤片本体的安装和更换,方便操作,同时通过活性炭纤维过滤棉以及固定网的设置,使过滤片的吸附效果更佳,且在通风状态下,有足够的结构强度避免变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框架为钣金折弯形成,所述框架上折弯形成安装槽,所述活性炭纤维过滤棉和固定网设置在安装槽内且通过塑柄螺丝固定连接,所述塑柄螺丝纵向穿过过滤片本体和安装槽,将活性炭纤维过滤棉和固定网固定在框架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框架为钣金折弯形成,所述框架上折弯形成安装壁,所述活性炭纤维过滤棉和固定网通过卡板与安装壁抵接,卡板通过塑柄螺丝使卡板对活性炭纤维过滤棉和固定网进行固定。

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塑柄螺丝可以直接将过滤片本体固定在框架上,在需要更换清洗时,可以直接将过滤片本体拆下来更换,不需要对框架进行更换,结构简单,且容易操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框架为不锈钢材料设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框架上横向设有加强杆。

采用上述结构后,增加了过滤片的结构强度,同时也提高了过滤片在吸附环境下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框架向内折弯形成卡扣槽。

采用上述结构后,可以将框架灵活固定在过滤室内,使用方式灵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粘胶短纤维与活性炭纤维过滤芯通过针刺方式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后,可以增加两者之间连接的更加坚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阻燃网为玻纤维阻燃网。

采用上述结构后,避免被过滤室内的高温破坏固定网的性能,增加过滤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风面和出风面为网状结构。

采用上述结构后,便于漆雾进入过滤片本体,增加过滤吸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5是图4的A部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活性炭纤维过滤棉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活性炭纤维过滤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含义:

1-框架;11-安装壁;2-过滤片本体;21-活性炭纤维过滤棉;211-过滤棉本体;212-进风面;213-出风面;214-阻燃网;215-活性炭纤维过滤芯;216-粘胶短纤维;217-上涤纶粗纤维层;218-下涤纶粗纤维层;22-固定网;3-塑柄螺丝;4-卡板;5-加强杆;6-卡扣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至图7所示,油漆漆雾导向过滤片,包括框架1和过滤片本体2,所述过滤片本体2可拆卸设置在框架1上,所述过滤片本体2包括活性炭纤维过滤棉21和固定网22,所述活性炭纤维过滤棉21通过固定网22固定成型,所述固定网22位于活性炭纤维过滤棉21的底部;所述活性炭纤维过滤棉21包括过滤棉本体211,所述过滤棉本体211外侧设有进风面212和出风面213,所述进风面212与阻燃网214相连,所述阻燃网214内侧设有上涤纶粗纤维层217,所述上涤纶粗纤维层217内侧设有活性炭纤维过滤芯215,所述活性炭纤维过滤芯215四周设有粘胶短纤维216,本实施例中,出风面213的内侧也设置有阻燃网214,阻燃网214的内侧设有下涤纶粗纤维层218,通过可拆卸的固定方式实现对过滤片本体2的安装和更换,方便操作,同时通过活性炭纤维过滤棉21以及固定网22的设置,使过滤片的吸附效果更佳,更换周期可以实现一年更换一次,使用寿命长,且在通风状态下,有足够的结构强度避免变形。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框架1为钣金折弯形成,所述框架1上折弯形成安装槽,所述活性炭纤维过滤棉21和固定网22设置在安装槽内且通过塑柄螺丝3固定连接,所述塑柄螺丝3纵向穿过过滤片本体2和安装槽,将活性炭纤维过滤棉21和固定网22固定在框架1上。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框架1为钣金折弯形成,所述框架1上折弯形成安装壁11,所述活性炭纤维过滤棉21和固定网22通过卡板4与安装壁11抵接,卡板4通过塑柄螺丝3使卡板4对活性炭纤维过滤棉21和固定网22进行固定,且活性炭纤维过滤棉21位于固定网22的前端,使漆雾与活性炭纤维过滤棉21直接接触,同时固定网22优选为钢丝网,增加产品的结构强度,通过塑柄螺丝3可以直接将过滤片本体2固定在框架1上,在需要更换清洗时,可以直接将过滤片本体2拆下来更换,不需要对框架1进行更换,结构简单,且容易操作。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框架1为不锈钢材料设置。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框架1上横向设有加强杆5,增加了过滤片的结构强度,同时也提高了过滤片在吸附环境下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框架1向内折弯形成卡扣槽6,可以将框架1灵活固定在过滤室内,使用方式灵活,方便安装和拆卸。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粘胶短纤维216与活性炭纤维过滤芯215通过针刺方式连接(图中未显示),可以增加两者之间连接的更加坚固。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阻燃网214为玻纤维阻燃网214,避免被过滤室内的高温破坏固定网22的性能,增加过滤效果。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风面212和出风面213为网状结构,便于漆雾进入过滤片本体2,增加过滤吸附效果。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