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重过滤空气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83723发布日期:2018-10-30 22:11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重过滤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空气质量变得越来越差。为了提高生活质量,空气净化器被广泛应用于对室内空气的净化,空气净化器又称空气清洁器、空气清新机,是指能够吸附、分解或转化各种空气污染物,有效提高空气清洁度的产品。现有的空气净化器采用简单的过滤网净化,空气净化效果有限,严重影响人们的的身体,而且采用了整体式的结构,不便于清洗;现有的空气净化器通过银离子技术、负离子技术、低温等离子技术、光触媒技术和净离子群离子技术实现空气净化,往往结构比较复杂,存在不合理,而且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双重过滤空气净化器。

具体的,一种双重过滤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气泵、储液盒和过滤装置,所述的外壳顶部设置有百叶风门,气泵安装在外壳内的底部;所述的外壳侧板的下端开有均匀分布的孔,外壳的一侧板内侧设置有横向凹槽,外壳内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储液盒放置在支撑板上,储液盒顶部设有开口,储液盒的左侧板上安装有挡板C,所述的挡板C与储液盒的右侧板形成豁口E,在两块挡板C之间储液盒的右侧板上安装有挡板D,所述挡板D与容器的左侧板形成豁口F;所述储液盒的侧壁下端设置有进气口,所述的气泵通过输气管道与所述进气口连接,所述输气管道安装在凹槽内。

外壳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上端设置有相对称的第一凸条,外壳的后挡板设置有与之相适配的第二凸条,所述的过滤装置下表面与凸条上表面相接触,外壳前挡板凸条处设置有开口A,前挡板下端设置有开口B,所述开口B设置有门体,所述门体可枢纽地安装在外壳上。

所述的百叶风门包括支撑横梁和导向叶片,支撑横梁固定在外壳上,导向叶片固定在支撑横梁上。

所述的孔呈长圆形。

所述的支撑板与外壳通过焊接连接。

所述的挡板C、挡板D与水平面平行。

所述的输气管道设置有三通阀门。

所述的过滤装置是过滤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强化了空气净化的效果,拆装方便,容易清洗。

附图说明

图1是双重过滤空气净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气泵、3-储液盒、4-过滤装置、5-百叶风门、6-凹槽、7-进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双重过滤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气泵2、储液盒3和过滤装置4,所述的外壳1顶部设置有百叶风门5,气泵2安装在外壳1内的底部;所述的外壳1侧板的下端开有均匀分布的孔,外壳1的一侧板内侧设置有横向凹槽6,外壳1内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储液盒3放置在支撑板上,储液盒3顶部设有开口,储液盒3的左侧板上安装有挡板C,所述的挡板C与储液盒3的右侧板形成豁口E,在两块挡板C之间储液盒3的右侧板上安装有挡板D,所述挡板D与容器的左侧板形成豁口F,这样的设计使空气在液体中停留的时间更长,更加有效地出去空气的异物。所述储液盒3的侧壁下端设置有进气口7,所述的气泵2通过输气管道与所述进气口7连接,所述输气管道安装在凹槽6内;

外壳1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上端设置有相对称的第一凸条,外壳1的后挡板设置有与之相适配的第二凸条,所述的过滤装置4下表面与凸条上表面相接触,外壳1前挡板凸条处设置有开口A,前挡板下端设置有开口B,所述开口B设置有门体,所述门体可枢纽地安装在外壳2上。

如图1所示,所述的百叶风门5包括支撑横梁和导向叶片,支撑横梁固定在外壳1上,导向叶片固定在支撑横梁上。所述的孔呈长圆形。所述的支撑板与外壳1通过焊接连接。所述的挡板C、挡板D与水平面平行。所述的输气管道设置有三通阀门。所述的过滤装置4是过滤网。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