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滤芯及净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5875发布日期:2018-11-09 21:01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滤芯及净水器。



背景技术:

目前的净水器中使用的滤芯较多采用直插式滤芯,滤芯装配至净水器的机壳内之后,和整机一起搬运即可,但是,在滤芯装配之前,由于为了保证过滤效果,滤芯直径较大,对于正常成人的手而言,持一个滤芯需要一只手甚至是两只手,虽然长距离传递具有运输工具,但是短距离传递的话,一般需要人工手持搬运,这给滤芯的搬运携带造成较大不方便,效率低。

目前净水器一般由壳体、滤芯和水路系统组成,为减小设备体积,滤芯不采用旋转式而是采用直接插入式插入水路板,滤芯水嘴包有O型密封圈,为了保证密封性能,插入集成水路板时需要很大的力,同时从集成水路板上拔出时也需要很大的力,且滤瓶本体上无较好的施力结构,而且目前主要采用人工施力推入和拔出滤芯,同时固定滤芯采用螺钉等方式固定,增加操作复杂度以及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直插式滤芯不方便携带搬运的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滤芯及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滤芯,包括滤瓶和设置在滤瓶内的内芯,所述滤瓶的一端部铰接有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滤瓶包括滤瓶头和与所述滤瓶头连接的瓶身,所述滤瓶头上形成有水嘴,所述把手为一端开口的环状结构,所述把手通过两个铰接结构与所述滤瓶头铰接,该两个铰接结构分别位于所述水嘴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两个铰接结构对称设置于所述水嘴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铰接结构包括形成在所述把手内侧的铰接轴和开设在所述瓶身侧壁上的凹槽,所述铰接轴插入至所述凹槽内,所述把手的两端分别自所述铰接轴沿所述把手的长度方向延伸形成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自由端上形成有第一卡爪,所述第一卡爪的开口方向位于所述连接臂绕所述铰接轴转动所形成圆弧的切线方向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爪沿其长度方向至少一侧形成有加强筋。

进一步的,所述把手与所述连接臂通过圆弧过渡连接,所述把手与所述连接臂的反向延长线的夹角为锐角。

进一步的,所述瓶身上位于所述凹槽的一侧形成有限位筋条,所述限位筋条的高度大于所述把手与所述滤瓶之间的缝隙,所述限位筋条用于支撑所述把手按一定角度保持。

进一步的,所述瓶身上位于所述凹槽的另外一侧形成有到位筋条,所述到位筋条的高度大于所述把手与所述滤瓶之间的缝隙。

进一步的,所述滤瓶头与所述瓶身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瓶身的底部开有装配口,所述装配口处密封固定有下端盖。

本实用新型同时提出了一种净水器,包括水路板,所述水路板上形成有水路连接阀,还包括前面任一项所述的滤芯,所述滤芯的水嘴与所述水路连接阀插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水路板上位于所述水路链接阀的至少一侧形成有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上形成有第二卡爪,所述第二卡爪的开口方向与所述第一卡爪的开口方向相反,所述把手绕轴转动时,所述第一卡爪与所述第二卡爪相卡合或者脱离。

进一步的,所述凸起结构具有两个,且两个凸起结构分别位于所述连接阀的两侧下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滤芯,通过在滤瓶的端部铰接一把手,方便搬运和携带。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滤芯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是图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侧面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净水器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B部放大图;

图8是图6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目前的净水器中使用的滤芯较多采用直插快接式滤芯,直插式滤芯具有装配方便的优点,但是,在滤芯装配在净水器上之前需要人工手持搬运,这给滤芯的搬运携带造成较大不方便,具有效率低的缺点,基于以上原因,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滤芯,如图1所示,包括滤瓶11和设置在滤瓶11内的内芯(由于角度原因图中未示出),滤瓶11的一端部铰接有把手12,把手12通过转轴与滤瓶11可转动连接,其中,转轴可以固定在把手上,也可以固定在滤瓶11上,只要满足把手12可以绕转轴运动即可。本实施例的滤芯通过在滤瓶11的端部铰接一把手12,把手12可以绕铰接轴转动,当把手绕至滤芯的上方时,可以通过手提把手的方式操作转移,方便搬运和携带,当不需要转移时,可以将把手绕至滤芯的一侧,不影响滤芯的装配和使用。

直插快接式滤芯在装配时与净水器的水路板连接,其连接方式是直接插接在水路板上,往往存在较大的漏水风险,为了提高滤芯与水路板的密封性,目前一般通过在连接口处设置O形密封圈等方式,以保证两者连接紧密,同时增加了两者的摩擦力,防止漏水以及防止滤芯从水路板上脱落,但是,这将会带来另外的问题,当更换滤芯将滤芯从水路板上拔下时,需要施加很大的脱开力才能够将滤芯拔下,对于传统的滤芯而言,其外部仅包括沿长度方向设置的滤瓶、滤瓶头等结构,没有任何助力结构或者辅助结构能够辅助用户将滤芯从水路板上拔下,操作十分不方便,本实施例中,滤瓶11包括滤瓶头111和与滤瓶头111连接的瓶身112,滤瓶头111上形成有用于与水路板连接的水嘴113,把手12为一端开口的环状结构,把手12通过两个铰接结构13与滤瓶头111铰接,该两个铰接结构13分别位于水嘴的两侧,也就是说,铰接结构13的铰接轴的方向与水嘴113的长度方向不在同一方向上,因此,可以将把手转到与水嘴113相反的一侧,当需要将滤芯从水路板上拔下时,通过一手握持瓶身112,另外一手握住把手往后拉,施加与水嘴和水路板连接方向相反的脱开力,因此,把手可以起到辅助拔下滤芯的作用,解决了目前不好将滤芯从水路板上拔下来的问题。

优选的,铰接结构13与水嘴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此时可以保证当往后拉把手时,所施加的力的方向与水嘴的长度方向平行或者在同一条直线上,因此,可以提高有效做功率,在能够将滤芯拔下的前提下施加的力最小。

为了在拔下滤芯时,使得把手两侧均匀受力,优选将两个铰接结构13对称设置于水嘴113的两侧,尽可能的减小对单侧铰接结构的损伤。

净水器在出厂时一般将滤芯与水路板装配好,在搬运过程中容易出现滤芯与水路板脱落的情况,或者滤芯在工作过程中由于水流的冲击晃动而导致滤芯与水路板脱落的情况,滤芯的脱落均会造成滤芯污染,同时带来产品质量问题的负面影响,为了将滤芯固定于净水器内,防止滤芯12在净水器中脱落,如图2-图4所示,铰接结构13包括形成在把手12内侧的铰接轴131和开设在瓶身侧壁上的凹槽132,铰接轴131插入至凹槽132内,把手12的两端分别自铰接轴131沿把手12的长度方向延伸形成连接臂14,连接臂14的自由端上形成有第一卡爪15,第一卡爪15的开口方向位于连接臂14绕铰接轴131转动所形成圆弧的切线方向上。水路板上应具有与第一卡爪15相配合的卡接结构,当滤芯12插接在水路板上之后,通过绕铰接轴131转动把手12,将第一卡爪15旋入至水路板上与其配合的卡接结构中,实现与水路板的固定连接,进而将滤芯与水路板固定,可以起到防止在搬运过程中或者使用过程中滤芯12的水嘴与水路板脱落的问题,本结构的方案实现简单,通过在滤芯上设置一把手可以实现多种用途,能够同时解决了目前滤芯存在的多个技术问题。

第一卡爪15的开口可以朝下,也可以朝上,只要水路板上的卡合结构满足与其相配合即可,也即,当第一卡爪15的开口朝下时,水路板上的卡合结构朝上,当第一卡爪15的开口朝上时,水路板上的卡合结构朝下,通过旋转把手使得第一卡爪15与水路板上的卡合结构相卡合。本实施例中是以第一卡爪15开口朝下举例说明。

其中,铰接结构13的铰接轴和凹槽的位置不限于上述举例,还可以将铰接轴形成在瓶身侧壁上,将凹槽开设在把手的内侧面,同样可以起到把手12与瓶身相铰接连接的作用,或者也可以在把手和瓶身上均开设凹槽,将铰接轴的两端分别插入至把手和瓶身的凹槽中实现两者相铰接连接,能够实现将把手与瓶身相铰接连接的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为了提高第一卡爪15的支撑固定强度,如图4所示,优选第一卡爪15沿其长度方向至少一侧形成有加强筋151,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卡爪15的两侧均形成了有加强筋151,使得进一步的加强了第一卡爪15的强度。加强筋151的条数不限于本实施例中所举例,可以根据实际空间布设,加强筋151的位置同样不限于本实施例所举例,也可以设置在第一卡爪15的非卡合面上或者其他位置处,能够起到增加第一卡爪15的强度,在第一卡爪15的表面上形成的凸起筋状结构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4、图5所示,为了提高把手12的中心,方便操作旋动把手将第一卡爪15卡接在水路板上或者将第一卡爪15与水路板脱离,把手12与连接臂14的反向延长线的夹角为锐角,通过将把手12的重心相对高于连接臂14的重心,在旋转把手时更加符合人体力学原理,可以方便的旋动把手,而且,当将第一卡爪15与水路板卡接后,把手12仍然保持向上倾斜的状态,可以节省把手12下方滤瓶的空间,也即,减小了把手12对滤瓶的遮挡。为了防止把手与连接臂连接处出现尖角划伤用户,优选将把手12与连接臂14通过圆弧过渡连接。

当将第一卡爪15与水路板卡接后,由于把手12保持向上倾斜的状态,为了防止把手12受自身重力作用或者受外力误碰向下运动,导致第一卡爪15与水路板上的卡合结构脱离,如图1、图2所示,瓶身112上位于凹槽的一侧形成有限位筋条16,限位筋条16的高度大于把手12与滤瓶11之间的缝隙,当把手绕轴向上旋转使得第一卡爪15与水路板卡接后,限位筋条16位于把手12的下方,起到支撑把手12的作用,限位筋条16用于支撑把手按一定角度保持。

同样道理的,如图1、图2所示,为了防止把手12过度旋转,瓶身112上位于凹槽的另外一侧形成有到位筋条17,到位筋条17的高度大于把手12与滤瓶11之间的缝隙。

由于需要将把手12与滤瓶头111相铰接,优选滤瓶头111与瓶身112为一体成型结构,将会节省滤瓶头111与屏身112装配的工艺流程,瓶身112的底部开有装配口,内芯通过装配口插入至滤瓶内并固定,如图1所示,装配口处密封固定有下端盖114,用于将内芯密封在滤瓶的腔体中,同时可以起到支撑内芯的作用。

下端盖114与瓶身112优选采用旋熔的方式固定,固定效率高而且密封性能好,同时,由于下端盖114位于瓶身112的下方,位于远离内芯出水口的一端,因此可以避免旋熔对内芯与滤瓶之间的密封性能造成的影响。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净水器,如图6-图8可知,包括水路板20,水路板20上形成有水路连接阀21,还包括实施例一中所记载的滤芯,附图如图1-5所记载,该滤芯的水嘴113与水路连接阀21插接固定。

如图7、图8所示,水路板20上位于水路链接阀21的至少一侧形成有凸起结构22,凸起结构22上形成有第二卡爪23,第二卡爪23的开口方向与第一卡爪15的开口方向相反,也即,实施例一中第一卡爪15的开口朝下,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卡爪23的开口朝上,把手12绕轴转动时,第一卡爪15与第二卡爪23相卡合或者脱离

为了提高把手与水路板的固定强度,凸起结构22具有两个,且两个凸起结构22分别位于水路连接阀21的两侧下方。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