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林用磨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28383发布日期:2018-07-27 18:30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磨碎机,特别是一种园林用落叶磨碎机。



背景技术:

在城市绿化带、森林公园、风景区等绿色植物集中区域,秋季将产生大量的落叶、枯草等有机废物。园林市政部门通常将落叶、枯草与普通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混合一起处理,增加了运行成本及环境成本。落叶、枯草内含有丰富的有机营养,将落叶与枯草破碎后,收集起来集中堆积于植物根部,经过自然降解后,可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改善土壤的通气状况,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调节土壤的酸碱性,使植物生长得更茂盛。此外,落叶、枯草覆盖在土壤表面还可抑制扬尘,对土壤起保温保湿的作用,还能阻止土壤中杂草种子正常萌发。落叶经过发酵处理后,会比原始落叶更有利于植物吸收。用枝叶粉碎机将落叶粉碎,碎屑用杀菌剂、杀虫剂消毒后堆积沤制,经发酵,降解后制成的有积肥,可促进花草生长。

如果直接将落叶与枯草埋入泥土,需要3~6个月的自然降解时间。经过试验,若将其破碎成0.5~2cm2的碎片,降解周期将缩短至1~2个月。破碎后与其它肥料混合,撒入泥土可扩大肥料滋养面积。

目前对落叶破碎机的研发,主要通过主动刀架与被动刀架的相对转动,利用刀片的惯性力对落叶表面进行划割,该方案对刀片的刃口加工质量及刀架的转动速度有较高要求,同时刀架固定后较难调整主动刀架与被动刀架间隙,从而难以控制破碎后叶片的大小。当要求获得叶片的面积小于1cm2时,刀片在刀架上的排布间距必须小于1cm,且刀架必须高速旋转才能满足要求,这将大幅增加经济成本。专利CN 205667150与CN 205667150公开的破碎机均属于刀片破碎的技术方案。如何设计出一种能将大量落叶高效地破碎成均匀的具有较小面积的碎片是本技术领域亟待解决的一项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落叶破碎机存在的效率低,难以实现落叶微小破碎的问题,设计一种新型园林用磨碎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园林用磨碎机,包括主轴1、深沟球轴承2、动蜗轮支架3、防反转盘4、套筒5、定蜗轮6、定蜗轮底座7、卡子8、手柄9、导杆10、圆柱滚子轴承11、转轴12、液压杆转轴13、液压杆14、六角螺栓15、整体支架16、橡胶垫17、动蜗轮底座18、圆锥滚子轴承19、动蜗轮20、销轴21、偏心调块22。主轴1 与套筒5通过深沟球轴承2传递转矩,偏心调块22内孔套装在主轴1的偏心扁轴上,外圆套装在动蜗轮底座18上,动蜗轮20焊接在动蜗轮底座18上,主轴 1通过偏心调块22带动动蜗轮底座18及动蜗轮转动,通过调换具有不同偏心距的偏心调块22可以控制动蜗轮20与定蜗轮6的旋转间隙,从而控制叶片的磨碎面积。防反转盘4位于动蜗轮支架3与动蜗轮底座18中间,通过螺栓与动蜗轮支架3和套筒5连接固定,防反转盘4可以防止动蜗轮20发生反转。由于受力不均匀,动蜗轮20在工作中难以保持动平衡,因此需要在销轴21上套装圆锥滚子轴承19以便支撑动蜗轮20,圆锥滚子轴承19底部与动蜗轮支架3间采用齿轮润滑脂润滑,轴承转动时与动蜗轮支架3发生边界摩擦,动蜗轮支架3底部加工有矩形窄槽有助于储存润滑脂。定蜗轮6焊接在定蜗轮底座7上,定蜗轮底座 7在工作状态下可通过手柄9将卡子8卡紧定蜗轮底座7与套筒5,液压杆14 通过液压杆转轴13与整体支架16连接,通过转轴12与套筒5连接。磨碎机工作时,液压杆14收缩使套筒5与地面成45°夹角,磨碎完成后液压杆14伸长顶起套筒5与地面成135°夹角倾斜向下,定蜗轮底座7可以沿导杆10滑动,橡胶垫17通过螺钉固定在整体支架16上,当套筒落下时起到缓冲作用。

所述的动蜗轮支架3的材料为铬钼铜合金铸铁,质量百分含量为 Cu:0.7%~1.2%,Cr:0.1%~0.25%,Mo:0.4%~0.8%,C:2.9%~3.6%,Si:1.5%~2.5%,Mn:0. 7%~1%,S<0.12%,P<0.15%,其余为Fe,底面铣削加工出2~3条截面为矩形的方槽,截面宽度为2~4mm,深度为1~3mm用于储存轴承润滑油。

所述的动蜗轮20采用磷铜钛合金材料,质量百分含量为 Cu:0.7%~1.2%,Cr:0.1%~0.25%,Mo:0.5%~1.0%,C:2.9%~3.2%,Si:1.2%~1.7%,Mn:0. 9%~1.5%,S<0.11%,P:0.35%~0.6%,其余为Fe,较之动蜗轮支架3动蜗轮20具有更好的耐磨性。动蜗轮20首先通过切割磷铜钛合金板材再通过专用卷板机,加工成渐开线卷曲形状,表面等距焊接钢制半圆形或梯形窄条,窄条间距控制在 0.5~2cm,窄条材料采用中锰球墨铸铁,质量百分含量为:Re:0.015%~0.05%, Mg:0.05%~0.08%,C:3.2%~3.8%,Si:4.0%~4.8%,Mn:8.5%~9.5%,S<0.05%,P<0.15%, 其余为Fe。

所述的定蜗轮底座3的材料为铬钼铜合金铸铁,质量百分含量为: Cu:0.7%~1.2%,Cr:0.1%~0.25%,Mo:0.4%~0.8%,C:2.9%~3.6%,Si:1.5%~2.5%,Mn:0. 7%~1%,S<0.12%,P<0.15%,其余为Fe。

所述的定蜗轮6采用磷铜钛合金材料,质量百分含量为: Cu:0.7%~1.2%,Cr:0.1%~0.25%,Mo:0.5%~1.0%,C:2.9%~3.2%,Si:1.2%~1.7%,Mn:0. 9%~1.5%,S<0.11%,P:0.35%~0.6%,其余为Fe。定蜗轮6首先通过切割磷铜钛合金板材再通过专用卷板机,加工成渐开线卷曲形状,表面等距焊接钢制半圆形或梯形窄条,窄条间距控制在0.5~2cm,窄条材料采用中锰球墨铸铁,质量百分含量为:Re:0.015%~0.05%, Mg:0.05%~0.08%,C:3.2%~3.8%,Si:4.0%~4.8%,Mn:8.5%~9.5%,S<0.05%,P<0.15%, 其余为Fe。

所述销轴21与动蜗轮20过盈配合,圆锥滚子轴承与销轴套装,圆锥滚子轴承底部与动蜗轮底部平面间隙控制在0.1~0.3毫米,有利于润滑油减小磨损。

所述的防反转盘4采用低碳合金耐磨钢材料,质量百分含量为:C: 0.23%~0.26%,Mn:1.65%~1.85%,B<0.05%,其余为Fe。采用冲压成形工艺,主轴1由防反转盘4的中心孔穿过,中心孔外均布的圆孔与销轴数量相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磨碎运动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装配图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装配图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装配图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轴测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蜗轮的主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蜗轮的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定蜗轮的主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定蜗轮的俯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偏心调块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反转盘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蜗轮支架、动蜗轮底座、动蜗轮、圆锥滚子轴承、销轴、防反转盘的装配图的轴测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轴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磨碎运动原理示意图,动蜗轮与定蜗轮均采用渐开线型曲线参数,相位差π。将动蜗轮与定蜗轮组装后将形成月牙形的密封的压力腔,在磨碎过程中定蜗轮固定不动,动蜗轮旋转,压力腔逐渐由外向内挤压,由于动蜗轮各点的线速度不同,叶片除了受到挤压作用外还受到摩擦力的拉伸作用,使叶片破碎。

如图2~13所示,主轴1与套筒5通过深沟球轴承2传递转矩,偏心调块22内孔套装在主轴1的偏心扁轴上,外圆套装在动蜗轮底座18上,动蜗轮 20焊接在动蜗轮底座18上,主轴1通过偏心调块22带动动蜗轮底座18及动蜗轮转动,通过调换具有不同偏心距的偏心调块22可以控制动蜗轮20与定蜗轮6 的旋转间隙,从而控制叶片的磨碎面积。防反转盘4位于动蜗轮支架3与动蜗轮底座18中间,通过螺栓与动蜗轮支架3和套筒5连接固定,防反转盘4可以防止动蜗轮20发生反转。由于受力不均匀,动蜗轮20在工作中难以保持动平衡,因此需要在销轴21上套装圆锥滚子轴承19以便支撑动蜗轮20,圆锥滚子轴承 19底部与动蜗轮支架3间采用齿轮润滑脂润滑,轴承转动时与动蜗轮支架3发生边界摩擦,动蜗轮支架3底部加工有矩形或梯形窄槽有助于储存润滑油。定蜗轮6焊接在定蜗轮底座7上,定蜗轮底座7在工作状态下可通过手柄9将卡子8 卡紧定蜗轮底座7与套筒5,液压杆14通过液压杆转轴13与整体支架16连接,通过转轴12与套筒5连接。磨碎机工作时,液压杆14收缩套筒5与地面成45°夹角,磨碎完成后液压杆14伸长顶起套筒5与地面成135°夹角,定蜗轮底座7 可以沿导杆10滑动,橡胶垫17通过螺钉固定在整体支架16上,当套筒落下时起到缓冲作用。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磨碎机,采用卧式结构,便于填料与卸料。实施过程主要分三个阶段:填料阶段、磨碎阶段、出料阶段。填料阶段:液压杆收缩使套筒与地面成45°夹角,沿导杆推开定蜗轮,进行填料。磨碎阶段:填料完毕后,通过卡子卡紧定蜗轮与套筒,通电后定蜗轮旋转对落叶进行磨碎。出料阶段:完成磨碎后,液压杆伸长顶起套筒,使其与地面成135°夹角,通过手柄打开卡子,推动定蜗轮沿导杆移动,依靠自重碎叶从套筒内滑出。

实施例二

参见图6与图8,根据磨碎加工要求,通过改变动蜗轮与定蜗轮的基圆半径,使压力腔扩大或缩小,从而控制磨碎后落叶的单片面积的大小,其余未述部分见实施例一,不再重复。

实施例三

参见图10,在保持动蜗轮与定蜗轮涡旋型线参数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偏心调块的偏心距,也可微调压力腔的大小,达到适应不同单片落叶磨碎面积的要求,其余未述部分见实施例一,不再重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组成零部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便于量产。同以往刀片切割破碎技术不同,依靠动蜗轮与定蜗轮的相对转动使叶片受到挤压与拉伸的复合作用力,仅需要一根主轴提供转矩提供动力就能实现叶片的均匀磨碎,因此具有能耗小、效率高的特点。在加工柔性方面,可通过改变偏心调块或改变动蜗轮与定蜗轮涡旋型线两种方案适应不同要求,具有较宽的工艺范围。本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将有益于环保节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