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中医药材的自动碎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94104发布日期:2018-06-15 21:07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中医药材的自动碎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中医药材的自动碎药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通过实践,不断认识,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医药知识,中国医药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对于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有着巨大的贡献。由于药物中草类占大多数,所以记载药物的书籍便称为“本草”。中药材具有优良的防治疾病或保健康复作用,随着西医与中医的不断融合,传统中药材的理疗用法也在逐渐发生改变,相对传统的煎服,现今的中药材大多将其研磨成颗粒状,便于吸收,最大限度的发挥其药用价值,传统的研磨装置如研钵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且效率低下,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用于中医药材的自动碎药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人力投入量大、且效率低下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中医药材的自动碎药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中医药材的自动碎药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动机,所述箱体的另一侧设有搅拌箱,所述搅拌箱的内部设有搅拌腔,所述搅拌腔的底端穿插设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底部与电动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搅拌杆的表面固定设有若干切割刀片,所述搅拌箱的内壁与搅拌腔的外壁之间设有若干根加热管,所述搅拌箱的顶端固定设有进料斗,所述搅拌腔的顶部设有电动挡板,所述电动挡板顶部的一侧安装有红外感应开关;所述搅拌腔的底部固定设有过滤纱网,所述过滤纱网的中部与搅拌杆的中部穿插连接;所述箱体的侧面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顶端与搅拌腔的底端相通,所述箱体一侧的顶部嵌设有手动控制开关,所述电动机和加热管均通过手动控制开关与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红外感应开关与电动挡板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动挡板正对进料斗的底端设置。

进一步的,若干所述切割刀片均置于过滤纱网的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箱的外壁均匀涂刷有陶瓷颗粒。

进一步的,所述出料口的一侧设有收料盒,所述收料盒与箱体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斗的底部与搅拌箱的顶部密封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种用于中医药材的自动碎药装置,将中药材通过进料斗送入到搅拌腔之内,通过电动机的转动带动切割刀片旋转,从而对搅拌腔内的中药材进行切割磨碎,对于不同的中药材,由于其内部水分不同,在切割研磨过程中可将加热管打开,对其进行加热处理,蒸发一部分水封,便于生成粉末状颗粒,整个过程中减少了人力的投入,释放劳动力,同时,对不同种类的中药材均可达到有效粉碎的效果,适用性广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中医药材的自动碎药装置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中医药材的自动碎药装置的剖视图。

图中:1、箱体;2、搅拌箱;3、进料斗;4、手动控制开关;5、搅拌腔;6、电动机;7、搅拌杆;8、切割刀片;9、加热管;10、电动挡板;11、红外感应开关;12、出料口;13、过滤纱网;14、收料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一种用于中医药材的自动碎药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内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动机6,箱体1的另一侧设有搅拌箱2,搅拌箱2的内部设有搅拌腔5,搅拌腔5的底端穿插设有搅拌杆7,搅拌杆7的底部与电动机6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搅拌杆7的表面固定设有若干切割刀片8,搅拌箱2的内壁与搅拌腔5的外壁之间设有若干根加热管9,搅拌箱2的顶端固定设有进料斗3,搅拌腔5的顶部设有电动挡板10,电动挡板10顶部的一侧安装有红外感应开关11;搅拌腔5的底部固定设有过滤纱网13,过滤纱网13的中部与搅拌杆7的中部穿插连接;箱体1的侧面开设有出料口12,出料口12的顶端与搅拌腔5的底端相通,箱体1一侧的顶部嵌设有手动控制开关4,电动机6和加热管9均通过手动控制开关与电源电性连接,红外感应开关11与电动挡板10电性连接。

其中,电动挡板10正对进料斗3的底端设置,电动挡板10在上料的过程打开,上料结束后在红外感应开关11的控制下自动关闭,通过进料斗3正下方的电动挡板10,可对杂物和灰尘进行有效阻挡,避免杂物进入到搅拌腔5的内部。

其中,若干切割刀片8均置于过滤纱网13的顶部,通过过滤纱网13阻挡大块的中药材,避免大颗粒的中药材落入到搅拌腔5的底部,堵塞出料口12,同时在过滤纱网13的顶部,大颗粒的中药材被若干切割刀片8切割成粉末状,细小的颗粒通过过滤纱网13的孔洞落下,大颗粒的中药材继续被切割刀片8切割破碎。

其中,搅拌箱2的外壁均匀涂刷有陶瓷颗粒,陶瓷沙粒具有优良的隔热效果,能够有效的阻隔热量的传递,避免在加热管9工作过程中将大量的热量传递到搅拌箱2的表面,导致搅拌箱2的表面过热。

其中,出料口12的一侧设有收料盒14,收料盒14与箱体1可拆卸连接,通过收料盒14对粉碎后的中药粉末进行收集,利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方便将收料盒14从箱体1的表面拆卸掉,便于将中药粉末进行收集。

其中,进料斗3的底部与搅拌箱2的顶部密封连接,增加装置的密封性,避免中药材收到外界污染。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中医药材的自动碎药装置,具体的,将中药材从进料斗3的开口处塞入,中药材在进入到搅拌腔5的内部之前,首先落到电动挡板10的顶部,红外感应开关11检测到电动挡板10的顶部出现大量的中药材之后,打开电动挡板10,电动挡板10打开,使堆积在电动挡板10顶部的中药材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坠落,通过手动控制开关4可控制电动机6以及加热管9的工作,当电动机6工作时,通过传送带带动搅拌杆7转动,搅拌杆7的顶部固定设有若干切割刀片8,通过切割刀片8的高速旋转,对落入到搅拌腔5内的中药材进行切割粉碎,中药材粉末通过过滤纱网13过滤后落入到搅拌腔6的底部,并通过出料口12落入到收料盒14进行收集,在上料结束后,红外检测开关11无法检测到有中草药落入到搅拌腔6内,自动关闭电动挡板10,避免杂物通过进料斗3落入到搅拌腔6内,对于不同的中药材,由于其药材内部的水分质量的不同,可针对性的选择常温粉碎或是加热粉碎,对于水分较多的中药材,可通过手动控制开关4打开加热管9,通过加热管9产生的高温对搅拌腔6内的中药材进行烘干处理,使其更容易被切割成粉状物。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