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安全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73673发布日期:2018-09-18 20:49阅读:63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安全柜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生物安全柜,其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有柜体6和设置在柜体6内部的工作台面7,在柜体6上方设置有进风口和进风通道,从进风通道吹出的风直接吹到下方的工作台面7上,现有工作台面7为一体化结构,在工作台面7的前端和后端设置有回风孔8,整个工作台面7的整体结构尺寸大,大约在1.2-1.4m左右,在进行装配时,主要通过与两侧柜体1的内胆卡接,然后在工作台面7下方设置支撑架来实现安装固定,安装拆卸繁琐,且由于工作台面7尺寸较大,在拆卸下来进行杀菌消毒时,无法放置在现有的小型杀菌容器中进行杀菌,通过用人工消毒,杀菌消毒操作不便,同时,工作台面7仅仅在前端和后端开设回风孔8,容易在工作台面7和柜体6的内胆配合处的两侧形成死角,长期容易积尘,且通过风道吹来的风在两侧位置处容易相处气流的紊乱,导致回风不顺畅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物安全柜,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生物安全柜的工作台面存在的安装拆卸不便、不易杀菌清洗和容易在工作台面处出现死角的问题。

为达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所提出的生物安全柜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生物安全柜,包括有柜体,设置在柜体内的工作台面,所述柜体上方设置有进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的出风口朝向所述工作台面,所述工作台面至少由2块分台面拼接而成,在所述工作台面的四周环绕设置有回风孔。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台面包括中间分台面和分别设置在所述中间分台面两侧的左侧分台面和右侧分台面,所述中间分台面的长度大于所述左侧分台面和右侧分台面的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分台面与所述柜体可拆卸式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分台面上设置有翻边,所述柜体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分台面通过翻边卡装在柜体的卡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中间分台面的前端设置有沿中间分台面宽度方向从向前向后开设的第一回风孔,第一回风孔至少设置3排,所述中间分台面的后端设置有沿中间分台面宽度方向从后向前开设的第二回风孔,所述第二回风孔至少设置1排。

进一步的,所述左侧分台面的左侧、前端和后端均开设有第三回风孔。

进一步的,所述右侧分台面的前端、右端和后端均开设有第四回风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回风孔、第二回风孔、第三回风孔和第四回风孔依次连接接排列形成一循环的进风通道。

本实用新型存在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生物安全柜,包括有柜体,设置在柜体内的工作台面,在柜体上方设置有进风通道,进风通道的出风口朝向所述工作台面,用于将风吹向工作台面,工作台面至少由2块分台面拼接而成,在所述工作台面的四周环绕设置有回风孔。本实用新型在设置时将工作台面采用多块分台面拼接的结构形成,减小了整体尺寸,在装配时则无需设置支撑架结构,可便于拆卸和安装,采用分块设置的方式与采用整体一体式工作台面的设置方式相比,减小了工作台面的尺寸,使其可放置到小型的高温灭菌容器中进行灭菌,方便进行杀菌清洗;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工作台面的四周均设置回风孔,可使从进风通道吹入的风可从工作台面的四周吹出,有效的避免了在工作台面的操作区域出现气流紊乱和死角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生物安全柜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生物安全柜的工作台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生物安全柜的中间分台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生物安全柜的左侧分台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生物安全柜的右侧分台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生物安全柜的实施例,参照图2-图5 所示,包括有柜体,设置在柜体内的工作台面1,工作台面1用于在其上进行工作作业的区域,在所述柜体上方设置有进风通道,进风通道的进风口位于柜体的顶端,所述进风通道的出风口朝向所述工作台面1位置,从进风通道的出风口吹出的风可直接吹到工作台面1上,本实施例的工作台面的四周位置处环绕设置有回风孔2,可确保风吹到所述工作台面1后通过四周的回风孔2吹出,由于本实施例中在工作台面1四周都有回风孔2,有效的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仅仅采用前端和后端设置回风孔,两侧未设置回风孔,导致在工作台面1与安全柜的两侧位置配合处出现死角和气流紊乱的现象,导致回风不顺畅,影响整个生物安全柜的性能。

本实施例中的工作台面1至少由2块分台面拼接而成,即工作台面1不是采用一体式的工作台面,而是通过多块分台面相互拼接而成,由于分台面尺寸减小,整体重量变小,在进行安装时,则可直接卡接固定在柜体上即可实现装配固定,无需再单独设置支撑架结构来进行支撑,在装配时更加方便快捷,且工作台面采用分块设置的方式还便于进行杀菌消毒,分块的分台面尺寸变小,取出时更加轻便,可将其放置于小型的高温灭菌器中进行杀菌,杀菌消毒更加方便。

作为本实施例中工作台面1一种优选的设置方式为:工作台面1分为3块分台面,3块分台面分别为中间分台面3和分别设置在所述中间分台面3两侧的左侧分台面4和右侧分台面5,所述中间分台面3的长度大于所述左侧分台面4和右侧分台面5的长度,用于保证位于中部操作区的中间分台面3在操作时平整,振动小,操作稳定。

当然,本实施例中的工作台面1也可以分为4块分台面,或5块分台面,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进一步的,所述分台面与所述柜体可拆卸式连接,便于分台面的拆卸和安装。优选的,分台面和柜体之间采用卡接方式进行连接,具体的,在所述分台面上设置有翻边,所述柜体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分台面通过翻边卡装在柜体的卡槽内。

具体在设置时,在所述中间分台面3的前端设置有沿中间分台面3宽度方向从向前向后开设的第一回风孔31,第一回风孔31至少设置3排,所述中间分台面3的后端设置有沿中间分台面3宽度方向从后向前开设的第二回风孔32,所述第二回风孔32至少设置1排。所述左侧分台面4的左侧、前端和后端均开设有第三回风孔41。所述右侧分台面5的前端、右端和后端均开设有第四回风孔51。优选的,左侧分台面4的左侧的第三回风孔41至少设置1排,前端的第三回风孔41至少设置3排与第一回风孔31排数对应,后端的第三回风孔41至少设置1排且与第二回风孔32排数相同;右侧分台面5的右侧的第四回风孔51至少设置1排,前端开设的第四回风孔51至少设置3排且与第一回风孔31排数相同,后端开设的第四回风孔51至少设置1排,与第二回风孔32的排数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回风孔31、第二回风孔32、第三回风孔41和第四回风孔51依次连接排列形成一循环的进风通道。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