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涂装有机废气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9395发布日期:2018-11-07 21:07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涂装有机废气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涂装有机废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涂装工艺广泛用于机械制造、汽车、电气、家电、船舶等行业,目的使工件表面光滑、耐腐蚀、改善外观等。但是,涂装工件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如涂装中油漆涂料粉末、颜料颗粒、尘埃、流平和干燥过程中的挥发性有机物。这些有机物中大多数成分毒性都很大,然而由于涂装有机废气处理成本高,占地空间大,很多涂装企业通常都是将涂装有机废气直接排放,不仅污染大气、对环境造成破坏,而且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长期接触可能导致肺癌。

专利号为201720059774.0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涂装废气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沿废气流动的方向布置并通过管道依次连通的吸附室、光催化处理室和吸收室,所述吸附室内沿废气流动的方向依次设有吸附棉及活性炭,所述光催化处理室内设有若干紫外线灯,所述吸收室的顶部设有进水口以及排气口,所述吸收室的底部设有出水口,所述排气口上设有废气检测装置,所述废气检测装置包括多功能气体检测仪,所述涂装废气处理装置还包括与废气检测装置相连的报警装置。

上述涂装废气处理装置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涂装室的空间一般都较大,这导致需处理的废气体积较大,流量较大,如果按照正常的气体流量来处理,光催化室内紫外线灯的工作时间较长,工作负荷也较大,最终导致废气处理效率低;而且采用纯净水作为吸收室的吸附液,其吸附效果并不显著。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涂装有机废气处理装置,该涂装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具有较高的废气处理效率。

一种涂装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包括沿废气流动方向依次布置并通过管道依次连通的初级过滤室、浓缩转轮室和光催化室。

本实用新型在光催化室之前设置浓缩转轮室,浓缩转轮室能够将从涂装车间内排出的低浓度、大风量的涂装有机废气浓缩为高浓度、小风量的浓缩气体,从而光催化室能够对这部分高浓度、小风量的浓缩气体进行集中处理,减轻光催化室的工作负荷,有效提高废气处理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浓缩转轮室内设有中心轴,中心轴外固定有浓缩转轮;在所述浓缩转轮的两侧,所述中心轴上还设有用于将浓缩转轮室的室内空间分隔为废气吸附室和废气脱附室的第一隔板,所述废气吸附室通过管道与初级过滤室相连,所述废气脱附室通过管道与光催化室相连;

所述涂装有机废气处理装置还包括用于降低进入废气吸附室内的废气温度的冷却器,以及用于提升废气吸附室的室内温度的热交换器。

低浓度、大风量的涂装有机废气先经冷却器降温后,进入废气吸附室内,吸附在浓缩转轮上,浓缩转轮将吸附的涂装有机废气通过转动转送至废气脱附室,由于热交换器的作用,废气脱附室内温度较高,吸附在浓缩转轮在高温环境下脱附,在废气脱附室内聚集成高浓度、小风量的浓缩气体,这部分浓缩气体继而进入光催化室进行后处理。

作为优选,所述冷却器和热交换器之间连通有制冷剂循环管道,所述制冷剂为氟利昂,所述制冷剂循环管道上安装有压缩机。

作为优选,所述冷却器设置在初级过滤室和废气吸附室之间的连通管道上,所述热交换器设置在废气吸附室的外周。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隔板和浓缩转轮之间设有防摩擦件。

作为优选,所述废气吸附室上开设有与所述初级过滤室相通的废气入口,在与所述废气入口相对的一侧,所述废气吸附室上还开设有净化空气出口,所述净化空气出口上连接有第一排气管道。未被吸附到浓缩转轮上的这部分气体即为较为纯净的气体,经过检测确认后可以从第一排气管道排出。

作为进一步优选,在所述浓缩转轮外周壁与废气吸附室内壁之间,所述废气吸附室内还设有用于防止所述废气入口和净化空气出口直接相通的第二隔板。第二隔板可以避免从废气入口进入废气吸附室而未被吸附的废气直接从净化空气出口排出。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初级过滤室内平行设置有若干活性炭板,所有活性炭板的吸附面均朝向废气流动方向。活性炭板可以对废气中的颗粒性物质和水分进行吸附,减轻浓缩转轮室和光催化室的工作负荷。作为优选,所述活性炭板密封插设在所述初级过滤室内,在所述初级过滤室外侧,每块活性炭板均带有手柄。设置手柄可以便于对活性炭板进行更换。

作为进一步优选,在所述活性炭板的上下游,所述初级过滤室内均设有用于降低废气流速的阻尼结构。阻尼结构有利于降低废气流速,延长废气与活性炭板的接触时间,提高活性炭板的吸附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在光催化室之前设置浓缩转轮室,浓缩转轮室能够将从涂装车间内排出的低浓度、大风量的涂装有机废气浓缩为高浓度、小风量的浓缩气体,从而光催化室能够对这部分高浓度、小风量的浓缩气体进行集中处理,减轻光催化室的工作负荷,有效提高废气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涂装有机废气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涂装车间;2、第一风机;3、初级过滤室,31、活性炭板,32、手柄,33、阻尼结构;4、浓缩转轮室,41、废气吸附室,42、废气脱附室,43、中心轴,44、浓缩转轮,45、废气入口,46、第一隔板,47、净化空气出口,48、第二隔板;5、冷却器;6、热交换器;7、制冷剂循环管道;8、压缩机;9、第二电机;10、光催化室;11、第二排气管道;12、第三电机;13、第一排气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一种涂装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包括沿废气流动方向依次布置并通过管道依次连通的初级过滤室3、浓缩转轮44浓缩转轮44室4和光催化室10。

其中,初级过滤室3通过管道直接与涂装车间1相连,涂装车间1内的涂装有机废气经第一风机2带动进入初级过滤室3。

初级过滤室3内密封插设有若干活性炭板31,所有活性炭板31平行设置,且所有活性炭板31的吸附面均朝向废气流动方向;在初级过滤室3外侧,每块活性炭板31均带有手柄32。

活性炭板31可以对废气中的颗粒性物质和水分进行吸附,减轻浓缩转轮44浓缩转轮44室4和光催化室10的工作负荷,其数量可以根据需要具体设置。需要更换活性炭板31时,通过提拉手柄32将活性炭板31取出即可。

由图1可见,在活性炭板31的上下游,初级过滤室3内均设有阻尼结构33,阻尼结构33有利于降低废气流速,延长废气与活性炭板31的接触时间,提高活性炭板31的吸附效率。

如图1所示,浓缩转轮44浓缩转轮44室4内设有中心轴43,中心轴43外固定有浓缩转轮44;在浓缩转轮44的两侧,中心轴43上还设有用于将浓缩转轮44浓缩转轮44室4的室内空间分隔为废气吸附室41和废气脱附室42的第一隔板46;其中,废气吸附室41通过管道与初级过滤室3相连,两者的连通管道上安装有用于降低进入废气吸附室41内的废气温度的冷却器5;而废气脱附室42则通过管道与光催化室10相连,废气吸附室41上开设有与初级过滤室3相通的废气入口45;废气脱附室42外侧则安装有用于提升废气吸附室41的室内温度的热交换器6;冷却器5和热交换器6之间连通有制冷剂循环管道7,本实施例采用的制冷剂为氟利昂,制冷剂循环管道7上安装有压缩机8。

一方面,高压的液体氟利昂通过很细的铜管进入气压很低的冷却器5内,立刻蒸发为气体,同时吸热,使废气吸附室41与初级过滤室3之间的连通管道温度降低,从而经过该段连通管道的废气温度变低;低浓度、大风量且低温的废气进入废气吸附室41内,被吸附到浓缩转轮44上,浓缩转轮44将吸附的涂装有机废气通过转动转送至废气脱附室42;另一方面,压缩机8再把冷却器5内的氟利昂抽走,氟利昂在被压缩成为液体后,其携带的热量在热交换器中被冷水带走,冷水又将吸收的热量传递给废气脱附室42,使废气脱附室42内温度升高,在高温环境下,浓缩转轮44上吸附的涂装有机废气被脱附,在废气脱附室42内积聚成高浓度、小风量的浓缩气体,这部分浓缩气体在第二电机9的作用下进入光催化室10进行后处理。经光催化室10处理后的气体经检测确认无害后可以从第二排气管道11排出。

本实施例中,第一隔板46和浓缩转轮44之间设有防摩擦件。

如图1所示,在与废气入口45相对的一侧,废气吸附室41上还开设有净化空气出口47,净化空气出口47上连接有第一排气管道13。未被吸附到浓缩转轮44上的这部分气体即为较为纯净的气体,经过检测确认后可以被第三电机12吸引从第一排气管道13排出。从第一排气管道13和第二排气管道11排出的气体可以返回至涂装车间1内,也可以直接排到大气中。

并且在浓缩转轮44外周壁与废气吸附室41内壁之间,废气吸附室41内还设有用于防止废气入口45和净化空气出口47直接相通的第二隔板48。第一隔板46和浓缩转轮44之间也设有防摩擦件。第二隔板48可以避免从废气入口45进入废气吸附室41而未被吸附的废气直接从净化空气出口47排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