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清理的过滤器滤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77153发布日期:2018-08-28 23:05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清理的过滤器滤芯。



背景技术:

滤芯除去液体或者空气中少量固体颗粒的,可保护设备的正常工作或者空气的洁净,当流体进入置有一定规格滤网的滤芯后,其杂质被阻挡,而清洁的流物通过滤芯流出。现有的滤芯一般只是清除原水中颗粒状的杂质,对其他危害物体达不到清除效果,并且在滤芯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由于过滤的杂质过多,堵塞过滤膜,从而使过滤效率降低。因此,发明一种可清理的过滤器滤芯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清理的过滤器滤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清理的过滤器滤芯,包括滤芯主体、连接主体和纯水出水头,所述连接主体设置于滤芯主体一侧,所述纯水出水头设置于滤芯主体一侧,所述滤芯主体从内到外依次设置有一级过滤层、二级过滤层、三级过滤层和纯水渗出层,所述一级过滤层内设置有原水导孔,所述原水导孔贯穿滤芯主体和连接主体,且延伸至连接主体一侧,所述滤芯主体一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侧壁与纯水渗出层呈一体化设置,所述纯水渗出层一端环绕设置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设置于纯水渗出层之间,所述纯水出水头一端设置有凸柱。

优选的,所述凸柱一端外壁设置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一端设置有纯水导出层,所述纯水导出层设置于凸柱外壁一侧。

优选的,所述一级过滤层内填充有活性炭,所述二级过滤层填充有电气石和银离子混合物,所述三级过滤层内填充有麦饭石和弱碱性球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螺纹槽与螺纹柱相互匹配。

优选的,所述一级过滤层、二级过滤层和三级过滤层一端与凸柱紧密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各过滤层依次过滤掉原水中的颗粒状杂质、异味气体和致病菌,最后生成纯净的纯水,并且在长时间过滤过程中,滤芯内存在大量杂质可通过将纯水出水头与滤芯主体分离,将滤芯主体内的杂质清洗掉,依次延长过滤效果和使用寿命,并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滤芯主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纯水出水头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凹槽结构示意图。

图中:1滤芯主体、2连接主体、3纯水出水头、4一级过滤层、5二级过滤层、6三级过滤层、7纯水渗出层、8原水导孔、9凹槽、10螺纹槽、11凸柱、12螺纹柱、13纯水导出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桶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可清理的过滤器滤芯,包括滤芯主体1、连接主体2和纯水出水头3,所述连接主体2设置于滤芯主体1一侧,所述纯水出水头3设置于滤芯主体1一侧,所述滤芯主体1从内到外依次设置有一级过滤层4、二级过滤层5、三级过滤层6和纯水渗出层7,有利于通过各过滤层依次过滤掉原水中的颗粒状杂质、异味气体和致病菌,最后生成纯净的纯水,所述一级过滤层4内设置有原水导孔8,所述原水导孔8贯穿滤芯主体1和连接主体2,且延伸至连接主体2一侧,所述滤芯主体1一端设置有凹槽9,所述凹槽9侧壁与纯水渗出层7呈一体化设置,所述纯水渗出层7一端环绕设置有螺纹槽10,所述螺纹槽10设置于纯水渗出层7之间,所述纯水出水头3一端设置有凸柱11。

所述凸柱11一端外壁设置有螺纹柱12,所述螺纹柱12一端设置有纯水导出层13,所述纯水导出层13设置于凸柱11外壁一侧,有利于将滤芯主体1和纯水出水头3紧密连接,所述一级过滤层4内填充有活性炭,所述二级过滤层5填充有电气石和银离子混合物,所述三级过滤层6内填充有麦饭石和弱碱性球混合物,有利于通过各过滤层依次过滤掉原水中的颗粒状杂质、异味气体和致病菌,最后生成纯净的纯水,所述螺纹槽10与螺纹柱12相互匹配,所述一级过滤层4、二级过滤层5和三级过滤层6一端与凸柱11紧密连接。

本实用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原水经原水导孔8进入滤芯主体1内然后经一级过滤层4、二级过滤层5和三级过滤层6依次过滤掉原水中的颗粒状杂质、异味气体和致病菌,最后生成纯净的纯水从纯水导出层13进入纯水出水头3流出,当长时间使用时,滤芯中各过滤层中存在大量的杂质,此时通过将纯水出水头3与滤芯主体1分离,将滤芯主体1内的杂质清洗掉,从而达到本实用的目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