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连续化生产的冷油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86431发布日期:2018-08-04 11:47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路管道冷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便于连续化生产的冷油系统。



背景技术:

工业生产结束后油炉里的热油需要降温,目前采取的做法是靠热油自然冷却的方式降温,时间慢,影响连续生产。

中国发明专利CN200610049182.7申请日为2006.01.20、授权公告日为2006.07.19公开了一种导热油炉的保护装置,属导热油炉保护设施技术领域,包括高位槽及通过管路相连的油气分离器,在高位槽与油气分离器之间串联有不少于一个的储油器,储油器的进油管皆置于储油器内腔上部,储油器的出油管皆置于储油器内腔下部,进油管的管口为倒梯形结构,出油管的管口为梯形结构。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后,能最大限度的确保流向高位槽的导热油的热量损耗,使导热油不易变质,从而实现降低供热油炉能源消耗的目的。但是,并未涉及以上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便于连续化生产的冷油系统,增加冷油罐可提高热油降温速度,节约时间,满足连续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现提出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连续化生产的冷油系统,包括搅拌釜和冷油罐,所述搅拌釜包括釜体和由所述釜体形成的容置空间,所述釜体的一侧底部安装有出油管道,所述出油管道的一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于所述釜体上,另一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于所述冷油罐的一侧底部,所述釜体的同一侧底部还设有回油管道,所述回油管道的一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于所述釜体上,另一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于所述冷油罐的相邻一侧的底部,所述回油管道上安装有循环电机,所述循环电机通过电线连接有控制器。

进一步的,所述出油管道的管径大于所述回油管道的管径。

进一步的,所述出油管道上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通过电线连接于所述控制器上。

进一步的,所述回油管道上设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通过电线连接于所述控制器上。

进一步的,所述循环电机为伺服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冷油罐上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电线连接于所述控制器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冷油罐可提高热油降温速度,节约时间,满足连续生产,提高生产效率;2、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易于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搅拌釜;11、釜体;12、容置空间;2、冷油罐;21、温度传感器;3、出油管道;31、第一电磁阀;4、回油管道;41、第二电磁阀;5、循环电机;6、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具体说明如下:

请参照图1,一种便于连续化生产的冷油系统,包括搅拌釜1和冷油罐2,搅拌釜1包括釜体11和由釜体11形成的容置空间12,釜体11的一侧底部安装有出油管道3,出油管道3的一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于釜体11上,另一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于冷油罐2的一侧底部,釜体11的同一侧底部还设有回油管道4,回油管道4的一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于釜体11上,另一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于冷油罐2的相邻一侧的底部,回油管道4上安装有循环电机5,循环电机5为伺服电机,循环电机5通过电线连接有控制器6。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出油管道3的管径大于回油管道4的管径,出油管道3上设有第一电磁阀31,第一电磁阀31通过电线连接于控制器6上,回油管道4上设有第二电磁阀41,第二电磁阀41通过电线连接于控制器6上,便于自动控制管道的通断。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冷油罐2上设有温度传感器21,温度传感器21通过电线连接于控制器6上,便于测量冷油罐2温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冷油罐2可提高热油降温速度,满足连续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用以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与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