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腔体结构的高效活性炭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29515发布日期:2018-09-14 21:25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滤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多腔体结构的高效活性炭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规吸附流程是尾气经过预过滤器进入活性炭过滤装置,最后进入吸附系统。为保护吸附系统性能,避免粉尘或其他物质堵塞活性炭纤维,在前端气体收集送入吸附系统前安装过滤器,拦截粉尘和异物,此过滤器主要采用不锈钢网和无纺布滤布。同时未处理排放尾气中含有的微量高沸点大分子物质,通常在过滤器后会加装一套活性炭过滤装置,利用活性炭的吸附特性,将尾气中的高沸点大分子物质进行去除。

而常规的活性炭过滤装置通常是一种罐体,外壳一般为不锈钢或者玻璃钢,通过对内部填充活性炭,来过滤物料中的杂质。

这种常规活性炭过滤装置存在明显的不足,一是体积硕大、占地面积多,造价高昂;二是中心部分的活性炭吸附功能不易被充分利用,吸附效率差;三是阻力大、压降大,对风机要求高;四是需要装填的活性炭量大,造成浪费,且装填、更换工作量大,不易维护保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腔体结构的高效活性炭过滤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采用一种箱体结构,内部设置若干组特定尺寸的活性炭单元组件,另外引进特殊结构的风道板,活性炭单元组件结合风道板将箱体内部划分为若干流通腔体,通过风道板导向作用控制内部物料的流动方向,使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发挥到最优。其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多腔体结构的高效活性炭过滤装置,在其内部的过滤段箱体包括若干活性炭单元组件和若干风道板,每个活性炭单元组件由两件活性炭单元组成,每件活性炭单元两侧均为孔板,单元内装填活性炭,顶部由顶盖密封,下部与风道板开口相通,形成中间气体通道,中间气体通道位于组件底部;气体从两侧孔板均布后进入活性炭单元,微量的高沸点大分子物质被吸收,而后从两单元中间气体通道进入箱体底部风道,沿底部风道排出。

风道板的开口与活性炭单元组件的中间通道相通,使过滤段箱体被划分成若干流通腔体,吸附后的尾气从风道板与箱体间的间隙经过滤装置的出口排出。

过滤段箱体设置有支撑架,用于横向或纵向放置活性炭单元组件。

所述多腔体结构的高效活性炭过滤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紧凑简单、活性炭厚度小、阻力小、维修操作方便、过滤效率显著。

附图说明

图1是所述多腔体结构的高效活性炭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活性炭单元组件和风道板的结合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剖视图;

图4是所述活性炭过滤单元组件横置的示意图;

图5是风道板结构示意图;

图6是箱体内风道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到图3所示,所述多腔体结构的高效活性炭过滤装置包括活性炭单元组件1、过滤段箱体上盖2、过滤段箱体3、气体入口4、风道板5、气体出口6,在其内部的过滤段箱体包括若干活性炭单元组件和若干风道板,活性炭单元组件结合风道板将箱体内部划分为若干流通腔体,通过风道板导向作用控制内部物料的流动方向,使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发挥到最优。

活性炭过滤单元组件也可根据具体情况横置,如图4所示。这种情况适用于处理量较小的情况,活性炭单元做成箱体的型式,装拆及更换活性炭更加方便。

以图3所示竖置吸附装置为例,尾气从气体入口4进入后,从活性炭单元组件1之间的空隙,从两侧进入活性炭单元组件,尾气中的高沸点大分子物质被内部装填的活性炭吸附,吸附后的尾气经活性炭单元中心的底部出口进入风道板5与过滤段箱体3隔出的风道,沿风道从气体出口6进入下一级设备。

各结构详细特点及作用机理:

活性炭单元组件结构如图5所示,每个活性炭单元组件由两件活性炭单元11组成,每件活性炭单元11两侧均为孔板12,单元内装填活性炭。顶部由顶盖密封,下部与风道板开口相通,形成中间气体通道13,中间气体通道13位于组件底部。气体从两侧孔板12均布后进入活性炭单元,微量的高沸点大分子物质被吸收,而后从两单元中间气体通道13进入箱体底部风道,沿底部风道排出。

箱体内风道板结构如图6,风道板开口与活性炭单元组件中间通道13 相通,使过滤段箱体被划分成若干流通腔体,吸附后的尾气从风道板与箱体间的间隙经过滤装置出口排出。

所述多腔体结构的高效活性炭过滤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紧凑简单、活性炭厚度小、阻力小、维修操作方便、过滤效率显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