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点乱纹涂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26907发布日期:2018-10-23 16:20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浮点乱纹涂布装置。



背景技术:

不同的面料应用于生活中不同的场合,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面料会将不同功能的布料进行复合,使之达到更好的效果。

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2830641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用于离型纸涂布设备的涂胶装置,包括涂胶机架,本装置包括涂胶辊筒和设置在涂胶机架上的胶水槽,涂胶辊筒的辊轴与胶水槽的长度方向相平行;所述涂胶辊筒的辊轴向两侧延 伸并与涂胶机架构成转动配合,且所述涂胶辊筒的部分筒壁浸没于胶水槽的胶水中。涂胶辊筒的旁侧设置有在涂胶前将涂胶辊筒上的胶水控制在设定厚度的刮胶装置,所述刮胶装置为长条状的刮刀,刮刀的两端与涂胶支架相连,刮刀的刀刃设置为朝向涂胶辊筒的筒壁。

上述技术方案中利用刮刀对涂胶辊筒的筒壁抵触进行胶量厚度的控制,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浮点乱纹涂布装置,能够稳定地对涂胶辊表面控制胶量厚度。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浮点乱纹涂布装置,包括机架、呈平行的涂胶辊和背压辊以及置于涂胶辊背离背压辊一侧的上胶装置,所述上胶装置包括固定于机架且平行于涂胶辊的上胶辊、对准于涂胶辊与上胶辊之间的供胶管、固定于上胶辊两端且抵紧于涂胶辊端面的挡板,所述上胶辊沿垂直于涂胶辊中轴线的方向滑移配合于机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依靠上胶辊和涂胶辊之间的相互贴合挤压作用,能够调节涂覆在背压辊表面的胶水的厚度,从而可以根据不同的涂覆要求来改变涂胶辊和上胶辊之间的距离,使涂胶辊表面的胶水量保持均匀,并且固定于机架的上胶辊,使上胶辊和涂胶辊之间的距离保持稳定,达到稳定控制胶量厚度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两端设有限位门,所述限位门内沿垂直于涂胶辊中轴线的方向嵌设且滑移配合有安装座,所述限位门螺纹连接有穿设且螺纹配合于安装座的调节螺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调节螺杆的调节作用,能够提升上胶辊和涂胶辊之间距离的精确度,调节更加稳定,达到更好地控制胶量厚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涂胶辊呈中空设置且两端均连通有油管,所述油管连通有储油罐,所述储油罐内设置有连通于其中一根油管的油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涂胶过程中,能够向涂胶辊内部充入高温热油,进而可以保持涂胶辊的温度,从而维持胶水的温度,使胶水保持合适的流动性,能够由涂胶辊将胶水涂覆至布料的表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背压辊呈中空设置且两端均连通有恒温水管,两根所述恒温水管连通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设置有连通于其中一根恒温水管的水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背压辊内部的恒温水,使背压辊的温度能够保持在一定的温度值,避免温度过高的胶水会导致整根背压辊会因热胀冷缩而产生形变,进而可以保持背压辊和涂胶辊之间的间隙距离的稳定,使一整块布料表面的涂胶情况具有更高的一致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涂胶辊表面设有多个向内凹陷且密集分布的存胶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大涂胶辊表面的摩擦力,进而使涂胶辊的表面能够涂覆一定量的胶水,从而在转动时,可以顺利地将胶水涂覆至布料表面,实现稳定地上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背压辊两端均设有用于调节背压辊与涂胶辊之间的间隙距离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枢接于机架的调节气缸、枢接于调节气缸活塞杆且转动连接于机架的摆动杆,所述摆动杆远离调节气缸一端固定于背压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气缸活塞杆的伸缩能够通过摆动杆推动背压辊靠近或远离涂胶辊,进而改变间隙的大小,从而能够根据不同厚度的面料进行调节,也使涂覆的胶水情况更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设有微调机构,所述微调机构包括沿竖直方向滑移连接于机架的调节楔块、设置于摆动杆远离调节气缸一端且抵触于调节楔块的抵触块、螺纹连接于机架且转动连接于调节楔块的调节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不同材料以及不同厚度的面料在涂覆胶水时的情况都有所不同,为了可以满足更多的涂胶情况,通过移动调节楔块,利用调节楔块的斜面作用,能够施加抵触块力的作用,进而调节背压辊和涂胶辊之间的间隙距离,使间隙的距离能够更加准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固定于机架的上胶辊和涂胶辊之间的作用,能够对涂胶辊表面的胶量厚度起到精确控制作用,并通过调节螺杆的调节作用,可以提升调节的精确度,使所涂覆的胶量厚度更符合实际的涂覆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I部放大图,主要用于体现第一、第二驱动机构;

图3是本实施例一主要用于体现调节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II部放大图,主要用于体现微调机构;

图5是本实施例一主要用于体现上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架;2、上胶装置;21、上胶辊;22、供胶管;3、涂胶辊;4、背压辊;5、第一驱动机构;51、伺服电机;52、传动机构;521、主动齿轮;522、传动齿轮;523、从动齿轮;6、第二驱动机构;7、间隙;8、存胶点;9、调节机构;91、调节气缸;92、摆动杆;10、恒温水管;11、储水箱;12、水泵;13、微调机构;131、调节楔块;132、抵触块;133、调节杆;134、调节座;135、限位块;15、油管;17、储油罐;18、油泵;19、轴承座;20、限位门;23、调节螺杆;24、挡板;25、接胶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浮点乱纹涂布装置,参照图1所示,包括机架1,在机架1上设置有呈平行且留有间隙7的涂胶辊3和背压辊4,在涂胶辊3背离背压辊4的一侧设置有上胶装置2,由上胶装置2向涂胶辊3上胶,并由涂胶辊3对从间隙7中穿过的面料表面进行涂胶。

参照图1所示,涂胶辊3的两端架设于机架1,且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于机架1;为了能够使涂胶辊3表面的胶水通过非挤压的方式涂覆至面料的表面,并且不影响面料的正常传动,在涂胶辊3与背压辊4的端部分别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5和第二驱动机构6,用于驱动涂胶辊3和背压辊4的主动转动。

第一驱动机构5和第二驱动机构6的结构相同,参照图2所示,均包括一个固定安装于机架1的伺服电机51,结合图1所示,伺服电机51与涂胶辊3或背压辊4之间设置有传动机构52,传动机构52包括同轴固定连接于伺服电机51输出轴的主动齿轮521,主动齿轮521转动连接于机架1,主动齿轮521啮合有一个转动连接于机架1的传动齿轮522,传动齿轮522啮合有一个从动齿轮523,两个从动齿轮523分别同轴固定连接于涂胶辊3和背压辊4;进而由两个伺服电机51分别驱动涂胶辊3和背压辊4转动,并且针对于所涂覆胶点的密集程度可以改变涂胶辊3和背压辊4的转速差。

参照图3所示,为了更好地匹配不同材质或不同厚度的面料的涂胶效果,机架1设置有用于调节背压辊4和涂胶辊3之间的间隙7距离的调节机构9;调节机构9包括两组,并分别对应于背压辊4的两端;调节机构9包括枢接于机架1侧壁的调节气缸91,调节气缸91的活塞杆呈倾斜设置且端部铰接有呈L形的摆动杆92,摆动杆92的拐角处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机架1,摆动杆92的转动中心与匹配背压辊4的传动齿轮522的中心呈同轴,从而在调节气缸91的推动作用下,从动齿轮523可以绕着传动齿轮522的中心转动;摆动杆92远离调节气缸91的一端与背压辊4的端部呈转动配合,从而在调节气缸91活塞杆的伸缩过程中,将会对摆动杆92的一端施加力的作用,凭借摆动杆92的杠杆作用,摆动杆92远离调节气缸91的一端将会带动背压辊4靠近或远离涂胶辊3运动,进而改变涂胶辊3和背压辊4之间的间隙7(标示于图1)的距离。

结合图3和图4所示,调节气缸91活塞杆的伸缩用于粗调间隙7(标示于图1)的距离,为了更精确地调节涂胶辊3和背压辊4之间的间隙7的距离,在机架1位于背压辊4的两端均设置有微调机构13,微调机构13包括固定于机架1的调节座134,调节座134上沿竖直方向滑移连接有调节楔块131,调节楔块131的截面呈直角梯形,调节楔块131的斜面朝向背压辊4的一侧;为了更好地移动调节楔块131,在调节座134上穿设且螺纹配合有一根呈竖直的调节杆133,调节杆133的底端转动连接于调节楔块131的上端面,并在调节座134的两侧分别固定有一块用于限制调节楔块131沿竖直方向移动的限位块135。在摆动杆92朝向涂胶辊3的一侧一体成型有抵触块132,抵触块132贴合于调节楔块131的斜面。当转动调节杆133时,调节楔块131在上下移动过程中并配合调节气缸91的支撑作用,能够使背压辊4做远离或靠近涂胶辊3的运动,进而对间隙7的大小起到微调的作用。

参照图5所示,为了能够更好地将胶水涂覆至涂胶辊3的表面,上胶装置2包括一根与涂胶辊3呈平行的上胶辊21,机架1位于上胶辊21的两端均设置有一个轴承座19,并对应于轴承座19,在机架1上固定安装有一个呈门字形的限位门20,轴承座19嵌设于限位门20内,并且轴承座19沿上胶辊21和涂胶辊3中心连线的方向滑移配合于限位门20;在限位门20上螺纹连接有一根穿设且螺纹配合于轴承座19的调节螺杆23,进而通过转动调节螺杆23,能够改变上胶辊21和涂胶辊3之间的距离。在调节完上胶辊21的位置之后,上胶辊21和涂胶辊3之间形成了一个用于存胶的空间,为了使热熔的胶水能够存于该空间内,机架1位于上胶辊21的两端均固定有一块挡板24,挡板24贴合于上胶辊21和涂胶辊3的端面并与上胶辊21和涂胶辊3之间的部位形成一个上开口的存胶空间。上胶装置2还包括一根连通于外部胶桶的供胶管22,供胶管22的出口对准于存胶空间,为了对溢出的胶水进行收集回收,在机架1位于上胶辊21和涂胶辊3的下方固定安装有一个呈上开口结构的接胶盘25。

参照图3所示,在涂胶过程中为了保持胶水的流动性,将涂胶辊3和上胶辊21均设置成中空,并且在涂胶辊3和上胶辊21的两端均连通有一根油管15,与上胶辊21相连通的油管15为可变形的软管,油管15与涂胶辊3的端部呈密封转动配合,两根油管15共同连通有一个持续加热的储油罐17,并在储油罐17上设置有一个与其中一根油管15连通的油泵18。

而胶水具有一定的温度,为了避免在涂胶过程中因为高温的胶水影响背压辊4的形状,将背压辊4设置成中空,并且背压辊4的两端均连通有一根恒温水管10,背压辊4与恒温水管10呈密封转动配合,两根恒温水管10连通于同一个持续加热的储水箱11,并在储水箱11上设置有一个连通于其中一根恒温水管10的水泵12,从而能够将储水箱11内部的恒温水打入背压辊4内部,使背压辊4维持在一定的温度,而不会因为局部的温度差而对背压辊4的形状产生影响,进而影响背压辊4和涂胶辊3之间的间隙7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调整涂胶间隙7:根据所需涂覆胶水的布料材质和厚度调节涂胶辊3和背压辊4之间的间隙7的距离,转动调节杆133,由调节杆133带动调节楔块131上下移动,由调节楔块131的斜面对抵触块132产生力的推动作用,并配合调节气缸91的伸缩支撑作用,调整间隙7至合适的大小;

步骤B:调整上胶间隙7:根据所需涂覆的胶水的量,转动调节螺杆23,带动上胶辊21靠近或远离涂胶辊3运动,进而改变上胶辊21和涂胶辊3之间的距离;

步骤C:调整涂胶辊3和背压辊4的转速:根据所需的上胶量和上胶效果,如果需要涂覆的胶点相对密集分布,则通过伺服电机51设置涂胶辊3的转速大于背压辊4的转速,如果需要涂覆的胶点相对稀疏分布,则设置涂胶辊3的转速小于背压辊4的转速;

步骤D:复合:由供胶管22向上胶辊21和涂胶辊3之间添加胶水,并由油管15向涂胶辊3内通入温度位于70-120摄氏度之间的油,由恒温水管10向背压辊4内通入恒温水;并将所需涂胶的布料从涂胶辊3和背压辊4之间的间隙7中穿过,再由上胶辊21将胶水涂覆至涂胶辊3表面,涂胶辊3将表面的胶水在转动过程中涂覆至布料表面。并且在涂胶过程中,向胶水内加入染料,使涂覆在布料表面的胶点具有所需的颜色的效果,并形成杂乱无章的视觉效果。也可向胶水中加入防水材料,例如聚氨酯防水涂料,此时通过涂胶辊3将该防水材料混杂着胶水涂覆至布料表面后,可以形成半透半防水的效果,实现单向导湿的作用。

实施例二:

一种浮点乱纹涂布装置,参照图6所示,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涂胶辊3的外表面密集分布有多个向中心凹陷的存胶点8,以便更好地使胶水均匀地涂覆至涂胶辊3表面。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