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狭缝模头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442624发布日期:2018-09-14 22:59阅读:543来源:国知局

本公开涉及一种狭缝模头,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改进的多层狭缝模头以及使用该多层狭缝模头的方法。



背景技术:

狭缝模头用于横跨各种各样的基板涂敷薄流体涂层,并且能够包括单层或多层模。单层狭缝模头将单层流体施加到基板上,而多层狭缝模头将至少两层流体施加到基板上。通过压力迫使流体从存储器出来通过狭缝到达唇面,并且流体被传送到移动基板。一般来说,狭缝在截面上显著小于存储器,并且与基板移动的方向垂直地取向。

为了改变施加到基板的流体的量,能够调节狭缝的尺寸。放置在两个本体区段之间的不同厚度的垫片或机械狭缝调节器被用来增加或减小狭缝的尺寸。能够使用厚垫片来增加狭缝的尺寸,并且相反,能够使用薄垫片来减小狭缝的尺寸。在传统的多层狭缝模头中,如果通过垫片调节一个或多个狭缝的尺寸,则此处流体被挤出的唇面变得偏移。然后操作者必须使用图表或计算来消除或补偿唇面偏移。而且,由于偏移表面的平面垂直于本体区段的配合表面并且不平行于唇面,所以操作者还必须计算偏移垫片厚度以实现期望的唇偏移。这个过程可能是耗时的,并且需要额外设备来确保狭缝模头维持期望的唇偏移。

因此,存在对于改进的狭缝模头和用于调节狭缝模头内的涂层间隙和唇偏移的方法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文公开了多层狭缝模头和用于使用多层狭缝模头来分配两种或更多种流体的方法。与现有技术的模不同,本文描述的多层狭缝模头在狭缝的开口大致垂直且平行时调节狭缝的宽度之后最小化对多层狭缝模头进行对准、调节或取向的操作者时间。

在一个方面中,多层狭缝模头包括中央本体构件、上本体构件和下本体构件。中央本体构件具有上中央表面、下中央表面和中央后表面。上本体构件具有上表面和上后表面。上表面与上中央表面间隔开从而在它们之间形成第一通道,其中第一通道包括在多层狭缝模头的分配端处的第一开口。上本体构件被构造成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该第一位置中,上表面与上中央表面间隔开第一距离,并且其中在该第二位置中,上表面与上中央表面间隔开第二距离,第二距离不同于第一距离。在上本体构件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两者中,第一开口大致平行于中央后表面和上后表面两者。下本体构件具有下表面和下后表面。下表面与下中央表面间隔开从而在它们之间形成第二通道。第二通道包括在分配端处的第二开口,该第二开口在上本体构件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两者中都大致平行于第一开口和下后表面。

在另一方面中,多层狭缝模头包括上本体构件、下本体构件和中央本体构件。上本体构件具有上表面和上后表面。下本体构件具有下表面和下后表面。中央本体构件至少部分地定位于上本体构件和下本体构件之间。中央本体构件具有上中央表面、下中央表面和中央后表面。上中央表面与上本体的上表面间隔开从而在它们之间形成第一通道。下中央表面与下本体的下表面间隔开从而在它们之间形成第二通道。第一通道包括在多层狭缝模头的分配端处的第一开口。第二通道包括在多层狭缝模头的分配端处的第二开口。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大致平行于上后表面、下后表面和中央后表面。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用于从多层狭缝模头分配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多层狭缝模头的分配端处通过第一通道的第一开口分配第一流体,该第一通道由与中央本体构件的上中央表面间隔开的上本体构件的上表面限定;以及在多层狭缝模头的分配端处通过第二通道中的第二开口分配第二流体,该第二通道由与中央本体构件的下中央表面间隔开的下本体构件的下表面限定。上本体构件具有上后表面,下本体构件具有下后表面,并且中央本体构件具有中央后表面。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大致平行于上后表面、下后表面和中央后表面。

提供此概要以引入呈简化形式的概念的选择,下面在详细描述中对所述概念进一步描述。此概要不旨在识别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关键特征或本质特征,也不旨在用于限制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此外,要求保护的主题不约束于解决本公开的任何部分中提到的任何或全部缺点的限制。

附图说明

从结合附图举例给出的以下描述可以具有更详细的理解,其中:

图1a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的多层狭缝模头的前透视图。

图1b示出了图1中所示的多层狭缝模头的后透视图。

图2示出了图1中所示的狭缝模头的上本体构件的透视图。

图3a和图3b示出了图1中所示的狭缝模头的中央本体构件的透视图。

图4示出了图1中所示的狭缝模头的下本体构件的透视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的垫片构件的透视图。

图6a至图6c示出了多层狭缝模头的多个方面的多个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描述了用于涂覆诸如塑料膜、剥离衬里、纸张和其它类型的基板的移动基板(未示出)的多层狭缝模头。与现有技术的模头不同,本文描述的多层狭缝模头在狭缝的开口大致垂直且平行时调节狭缝的宽度之后最小化对多层狭缝模头进行对准、调节或取向的操作者时间。

更具体地说,图1a和图1b分别提供了多层狭缝模头100的前透视图和后透视图。多层狭缝模头100包括分配端102、在第一方向a上与分配端间隔开的后端104、左侧103以及在第二方向b上与左侧103隔开的右侧105。第一方向a可以被称为“轴向”方向,并且第二方向b可以被称为作为“横向”方向。分配端102被构造成将流体涂层施加到基板。涂层可以包括有机或无机溶剂和水基涂层、模、浆料、油漆、硬涂层、uv固化涂层(curable)、粘合剂或还有其它流体。替代地,涂层可以在没有溶剂的情况下使用(例如,100%固体)。多层狭缝模头100可以由基部、地板安装件、桌面或其它支撑结构(未示出)支撑,以将狭缝模头100与基板对准。在一方面中,在将涂层施加到基板上的过程中,基板可以越过与分配端102相邻地定位的涂布辊50(参见图6a-6c)。

在说明书中使用某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方便,而不是限制。词语“近侧”和“远侧”通常指的是分别朝向和远离操作药筒组件的个体的位置或方向。词语“轴向”、“垂直”、“横向”、“左”、“右”、“上”和“下”在附图中指定参考的方向。术语“大致”旨在相当大程度上或大部分但不一定全部意味着哪个被指定。术语包括上面列出的词语,其派生词和类似意义(import)的词语。

多层狭缝模头100包括上本体构件106,中央本体构件108,下本体构件110,第一偏移块112,第二偏移块113以及至少一个垫片115a、b(参见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偏移块112和113能够是不被螺栓连接到狭缝模头100的偏移表面。狭缝模头100还可以包括锁定铰链,适配器流体入口,或通常在狭缝模头中使用的其它部件。上本体构件106、中央本体构件108和下本体构件110可以优选地由不锈钢制造。替代地,上本体构件106、中央本体构件108和下本体构件110可以由钛,铝,特殊合金或具有高尺寸稳定性的其它材料制造。应该理解的是,狭缝模头100可以包括更多的本体构件,诸如被构造成提供具有三层或更多层的涂层的多个中央本体构件(例如,三层模头)。

图2示出了上本体构件106的透视图。上本体构件106定位在中央本体构件108上方。上本体构件106包括上表面114、与上表面114相对的顶表面116、上后表面118、以及与上后表面118相对的上前表面120。上后表面118限定狭缝模头100的后端104的一部分,并且上前表面120的底边缘122限定分配端102的一部分。底边缘122与上表面114相邻。上表面114从上前表面120的底边缘122延伸到上后表面118,从而形成大致平面表面。

图3a和图3b分别示出了中央本体构件108的顶部透视图和底部透视图。中央本体构件108位于上本体构件106下方,并且至少部分地位于上本体构件106和下本体构件110之间。中央本体构件108包括上中央表面126、下中央表面128、中央后表面130以及与中央后表面130相对的中央前表面132。中央后表面130限定狭缝模头100的后端104一部分,并且中央前表面132的限定分配端102的一部分。上中央表面126从中央后表面130延伸到中央前表面132的上中央边缘134,从而形成大致平面的表面。下中央表面128从中央后表面130延伸到中央前表面132的下中央边缘136,从而形成大致平面的表面。

上中央表面126限定中央腔140,中央腔140在横向方向b’上从第一端141延伸到第二端143。第一端141朝向中央本体构件108的左端142定位,并且第二端143朝向中央本体构件108的右端144定位。在一方面中,中央腔140的第一端141和第二端143与中央本体构件108的它们各自的左端142和右端144隔开大致相等的距离,使得中央腔140在横向方向b’上定位在中央本体构件108的中间。中央腔140形成在中央本体构件108内,并且在中央前表面132的上中央边缘134与中央后表面130之间分隔。中央腔140也可以被称为“分配室”。

中央本体构件108限定中央端口通道146,中央端口通道146从第一端口开口148延伸穿过中央本体构件108到第二端口开口150。第一端口开口148通向中央后表面130,并且第二端口开口150通向中央腔140。中央端口通道146沿其长度可以具有曲线形状。在一方面中,第一端口开口148的直径大致类似于第二端口开口150的直径。在另一替代方面中,中央端口通道146可以具有大致均匀的直径,使得限定中央端口通道146的内端口表面(未标记)沿着内端口表面的长度与中央端口线(未标记)等距地间隔,所述中央端口线从第一端口开口148延伸穿过中央端口通道146的中央到第二端口开口150。

第二端口开口150在中央本体构件108的左端142和右端144之间的中央腔140的中央处开口。在替代方面中,第二端口开口150可以在与中央腔140的中央不同的位置处开口。在进一步替代方面中,中央本体构件108可以限定多于一个中央端口通道146,使得多个端口通道从中央后表面130延伸到中央腔140。

图4示出了下本体构件110的透视图。下本体构件110位于中央本体构件108的下方。下本体构件110包括下表面156、与下表面156相对的底表面158、下后表面160以及与下后表面160相对的下前表面162。下后表面160限定狭缝模头100的后端104的一部分,并且下前表面162的顶边缘164限定分配端102的一部分。顶边缘164与下表面156相邻。下表面156从下前表面162的顶边缘164延伸到下后表面160,从而形成大致平面的表面。

下本体构件110限定下腔170,该下腔170在横向方向b”上从第一端171延伸到第二端173。下腔170的第一端171朝向下本体构件110的左端172定位,并且下腔170的第二端173朝向下本体构件110的右端174定位。在一方面中,下腔170的第一端171和第二端173与下本体构件110的它们各自的左端172和右端174间隔大致相等的距离,使得下腔170在横向方向b”上定位在下本体构件110的中间。下腔170形成在下本体构件110内,并且在下前表面162的顶边缘164与下后表面160之间分隔。下腔170也可以被称为“分配室”。

下本体构件110限定下端口通道176,该下端口通道176从第一下端口开口178延伸穿过下本体构件110到第二下端口开口(图中不可见)。第一下端口开口178通向下后表面160,并且第二下端口开口通向下腔170。下端口通道176可以包括如对于中央端口腔140所描述的任何构造,包括通道的位置、通道的形状以及通道的数目。

参照图1a和图1b,第一偏移块112在轴向方向a上与上本体构件106和中央本体构件108相邻地定位。第一偏移块112的接触表面联接到中央本体构件108的中央后表面130,并且第一偏移块112的接触表面与上本体构件106的上后表面118间隔开上偏移距离。第二偏移块113在轴向方向a上与中央本体构件108和下本体构件110相邻地定位。第二偏移块113的接触表面联接到下本体构件110的下后表面160,并且第二偏移块113的接触表面与上本体构件106的中央后表面130间隔开下偏移距离。第一偏移块112和第二偏移块113的接触表面大致平行于上后表面118、中央后表面130和下后表面160。在一方面中,上偏移距离可以大致相当于下偏移距离。

图5示出了至少一个垫片115a、b的透视图。至少一个垫片115a、b在横向方向b”’上从左端182延伸到右端184。多个垫片115a、b可以被包括在狭缝模头100中,并且定位在中央本体构件108的上中央表面126与上本体构件106的上表面114之间,以及在下本体构件110的下表面156与中央本体构件108的下中央表面128之间。为了描述的目的,垫片“115a”可以指定位在上本体构件106和中央本体构件108之间的垫片,并且垫片“115b”可以指定位在中央本体构件108和下本体构件110之间的垫片。

每个垫片115a、115b的左端182定位成与狭缝模头100的左侧103对准,并且右端184定位成与狭缝模头100的右侧105对准。垫片115a、b中的每个垫片可以具有均匀的厚度t,使得每个垫片115a、115b的上表面大致平行于每个垫片115的下表面。垫片115a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定位成分别接触上表面114和上中央表面126。垫片115a限定了上表面114和上中央表面126之间的第一间距。类似地,垫片115b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定位成接触下中央表面128和下表面156。垫片115b限定下中央表面128与下表面156之间的第二间距。垫片115a、115b中的每个垫片可以具有不同的均匀厚度t,由此第一间距的尺寸不同于第二间距的尺寸。例如,定位在上表面114和上中央表面126之间的垫片115a可以具有0.020英寸的厚度t,并且定位在下表面156和下中央表面128之间的垫片115b可以具有0.010英寸的厚度t。垫片115a的厚度t将第一间距的尺寸限定为0.020英寸,而垫片115b的厚度t将第二间距的尺寸限定为0.010英寸。

每个垫片115a、b限定从上表面延伸穿过每个垫片115a、b到下表面的垫片切口186。垫片切口186通向垫片开口188。垫片开口188限定分配端102的一部分。垫片115a的垫片切口186被构造成至少部分地与中央腔140对准,并且垫片115b的垫片切口186被构造成至少部分地与下腔170对准。垫片115a的切口186的对准使得中央腔140和分配端102之间能够经由从中央腔140延伸到分配端102的第一通道流体连通,并且垫片115b的切口186的对准使得下腔170和分配端102之间能够经由从下腔170延伸到分配端102的第二通道流体连通。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可以分别被称为“第一狭缝间隙”和“第二狭缝间隙”。在替代方面中,狭缝模头100可以不包括任何本体垫片115a、115b,并且间隙由狭缝模头100的构件之间的空间限定。

图6a示出了狭缝模头100的侧视图。上本体构件106在第三方向c上定位在中央本体构件108上方并且与中央本体构件108对准,使得上后表面118大致平行于中央后表面130。第三方向c可以被称为“垂直”方向。上本体构件106与中央本体构件108的对准在上本体构件106的底边缘122与中央本体构件108的上中央边缘134之间形成第一分配开口190。第一分配开口190沿着大致与垂直方向c平行的平面延伸。

中央本体构件108在垂直方向c上定位在下本体构件110上方并且与下本体构件110对准,使得中央后表面130与下后表面160大致平行。中央本体构件108与下本体构件110的对准在中央本体构件108的下中央边缘136与下本体构件110的顶边缘164之间形成第二分配开口192。第二分配开口192沿着大致与垂直方向c平行的平面延伸。

第一分配开口190和第二分配开口192限定分配端102的被称为“唇面”的部分。第一分配开口190经由中央端口通道146、中央腔140和第一狭缝间隙与中央本体构件108的第一端口开口148流体连通。第二分配开口192经由下端口通道176、下腔170和第二狭缝间隙与下本体构件110的第一下端口开口178流体连通。

使用狭缝模头100来分配第一流体通过第一分配开口190并且分配第二流体通过第二分配开口192的方法通过对准上本体构件106、中央本体构件108、和下本体构件110开始。上本体构件106沿垂直方向c上升到中央本体构件108上方,并且垫片115a放置在中央本体构件108的126的顶部上。上本体构件106下降到垫片115a上,直到上本体构件106的上表面114与垫片115a的上表面接触为止。中央本体构件108沿垂直方向c上升到下本体构件110上方,并且垫片115b放置在下本体构件110的下表面156的顶部上。中央本体构件108下降到垫片115b上,直到下中央表面128与垫片115b的上表面接触为止。每个垫片115a、b的厚度t可以基于要分配的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的期望量来选择。一旦本体构件106、108和110中的每一个本体构件被对准,第一分配开口190和第二分配开口192就沿着大致与垂直方向c平行的平面延伸,并且上后表面118大致平行于中央后表面130,并且中央后表面130大致平行于下后表面160。在一方面中,上后表面118、中央后表面130和下后表面160全部大致平行。在进一步方面中,后表面118、130和160中的每个后表面平行于第一分配开口190和第二分配开口192。

第一偏移块112和第二偏移块113联接到中央后表面130和下后表面160。一个或多个均匀的操作泵(未示出)可以联接到中央本体构件108的第一端口开口148,并且联接到下本体构件110的第一下端口开口178。均匀的操作泵可以被构造成将准确体积的流体通过狭缝模头100输送到第一分配开口190和第二分配开口192以在正在被涂覆的基板上维持期望的湿膜厚度。应该理解的是,均匀的操作泵可以被构造成以各种速度操作,施加各种不同的涂层厚度,以及使用各种不同的涂层流体。

当需要将第一流体或第二流体的厚度调节至新的期望厚度,例如,用于涂覆新的或不同的基板时,可以移除垫片115a、115b并且用限定新的期望的厚度的新垫片替换。狭缝模头100的益处是,在将新垫片定位在狭缝模头100内之后,第一分配开口190和第二分配开口192保持沿着大致与垂直方向c平行的平面延伸。这样最小化将狭缝模头100与基板对准、调节或取向的操作者时间。另外,上后表面118保持大致平行于中央后表面130,并且中央后表面130保持大致平行于下后表面。

图6b示出了狭缝模头200的侧视图。狭缝模头200包括上本体构件206、中央本体构件208和下本体构件210。上本体构件206的部分、中央本体构件208的部分、和下本体构件210的部分分别包括与上述狭缝模头100的上本体构件106,中央本体构件108和下本体构件110相似的特征和构造。狭缝模头200示出了上本体构件206、中央本体构件208和下本体构件210的交替横截面,因而当将新垫片放置在狭缝模头200中时,第一分配开口190和第二分配开口192保持沿着大致与垂直方向c平行的平面延伸。

图6c示出了狭缝模头300的侧视图。狭缝模头300包括上本体构件306、中央本体构件308和下本体构件310。上本体构件306的部分、中央本体构件308的部分、和下本体构件310的部分分别包括与上述狭缝模头100的上本体构件106,中央本体构件108和下本体构件110相似的特征和构造。狭缝模头300示出了上本体构件306、中央本体构件308和下本体构件310的额外交替横截面,因而当将新垫片放置在狭缝模头300中时,第一分配开口190和第二分配开口192保持沿着大致与垂直方向c平行的平面延伸。

尽管在上述使用狭缝模头100的示例中参考了狭缝模头100,但是狭缝模头200和300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方法。

上面描述的这些特定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性的目的,并且不意图限制如本文以其它方式描述和要求保护的本公开的范围。存在来自所述实施例的修改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