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33020发布日期:2018-10-12 21:04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分散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散装置。



背景技术:

分散机主要是针对不同原料进行粉碎、分散、乳化、混合,通过分散盘上下剧齿的高速运转的新型高效搅拌设备,对物料进行高速的强烈的剪切、撞击、粉碎、分散,达到迅速混合、溶解、分散、细化的功能,是进行搅拌、分散、溶解的高效设备。传统的分散机,没有配备搅拌时装填物料用的容器,导致使用时需寻找各种容器来进行搅拌操作,通常找到的容器通常都无法固定,所以搅拌时需要手握容器以避免容器受力晃动,手握容器过程繁琐,且难以保证容器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分散装置。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分散装置,包括壳体、搅拌桶和搅拌机构。

所述壳体的一端开设有第一腔,所述壳体另一端开设有第二腔,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对齐设置,所述第一腔的底部开设有通道,所述第一腔通过所述通道与所述第二腔连通;

搅拌桶,所述搅拌桶设置于所述第二腔内,所述搅拌桶包括桶底和桶壁,所述桶底和桶壁连接,所述搅拌桶远离所述桶底的一端具有桶口,所述桶口与所述通道对齐设置,所述桶壁的外侧与所述第二腔的侧壁连接;

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电机、搅拌轴和多个搅拌叶,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内,且所述电机与所述搅拌叶驱动连接,所述搅拌轴依次穿设所述通道和所述桶口,各所述搅拌叶设置于所述搅拌轴上,且各所述搅拌叶设置于所述搅拌桶的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桶的截面形状为圆形。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为液压马达。

进一步地,各所述搅拌叶环绕所述搅拌轴的中轴线等距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叶的数量为三个。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桨为锚式搅拌桨。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桨为螺旋式搅拌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设置有搅拌桶,该搅拌桶与壳体之间相互连接,使得使用时不需要另外找装填物料的容器,使得搅拌操作更加方便,另外,桶壁与第二腔的侧壁连接,搅拌时,搅拌桶获得支撑力,避免了搅拌桶晃动、震动和倾倒等状况。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的分散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又一个实施例的分散装置拆卸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分散装置,包括壳体100、搅拌桶200和搅拌机构300。所述壳体100的一端开设有第一腔101,所述第一腔101具有第一开口105,所述壳体100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二腔102,所述第二腔102具有第二开口106,所述第一腔101和所述第二腔102对齐设置,所述第一腔101的底部开设有通道103,所述第一腔101通过所述通道103与所述第二腔102连通;所述搅拌桶200设置于所述第二腔102内,即所述搅拌桶200通过所述第二开口106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二腔102内,所述搅拌桶200包括桶底210和桶壁220,所述桶底210和桶壁220连接,所述搅拌桶200远离所述桶底210的一端具有桶口223,所述桶口223与所述通道103对齐设置,所述桶壁220的外侧与所述第二腔102的侧壁连接;所述搅拌机构300包括电机310、搅拌轴320和多个搅拌叶330,所述电机310设置于所述第一腔101内,即所述电机310通过所述第一开口105设置于所述第一腔101内,且所述电机310与所述搅拌叶330驱动连接,所述搅拌轴320依次穿设所述通道103和所述桶口223,各所述搅拌叶330设置于所述搅拌轴320上,且各所述搅拌叶330设置于所述搅拌桶200的内部。

上述实施例的实施方式是:分散装置中设置有搅拌桶200,搅拌桶200活动设置于第二腔102内,使用时,先取下搅拌桶200,并将需要分散的物料装填进搅拌桶200的内部,然后将搅拌桶200放置到第二腔102内,并使桶壁220和第二腔102的侧壁连接,使搅拌叶330容置在搅拌桶200的内部,打开电机310开始搅拌,使得搅拌桶200内的物料分散。本发明设置有搅拌桶200,该搅拌桶200与壳体100之间相互连接,使得使用时不需要另外找装填物料的容器,使得搅拌操作更加方便,另外,桶壁220与第二腔102的侧壁连接,搅拌时,搅拌桶200获得支撑力,避免了搅拌桶200晃动、震动和倾倒等状况。

为使得分散装置更加稳定,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散装置还包括底座400,所述底座400具有一承载面401,所述桶底210背离所述桶壁220的一面抵接于所述承载面401上,所述承载面401上开设有插接槽402,所述壳体100设置有插接部110,所述插接部110活动插设于所述插接槽402内。底座400增加了壳体100和搅拌桶200的稳定性,使得分散装置整体更加稳定。

具体地,所述桶壁220靠近所述桶口223的一端活动抵接于所述第二腔102的底部,所述桶底210背离所述桶壁220的一面抵接于所述承载面401,从而使得搅拌桶200更加稳定。

具体地,所述搅拌轴与所述通道的侧壁活动抵接,取得密封效果,为实现搅拌轴与所述通道之间密闭,例如,所述通道内设置有机械密封件,所述搅拌轴穿设所述机械密封件的内部,具体地,所述机械密封件的外侧与所述通道的侧壁抵接,所述机械密封件的内侧与所述搅拌轴的表面抵接。再例如,所述通道内设置有浮环密封件,所述搅拌轴穿设所述浮环密封件的内部,具体地,所述浮环密封件的外侧与所述通道的侧壁抵接,所述浮环密封件的内侧与所述搅拌轴的表面抵接。由于搅拌轴与通道之间的密封能采取目前的公知技术实现,本实施例不再累赘说明。

为实现所述桶壁220与所述第二腔102的侧壁之间的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桶壁220的外侧设置有滑动块221,所述第二腔102的侧壁开设有滑动槽104,所述滑动块221滑动设置于所述滑动槽104内,具体地,所述滑动槽沿所述第二开口106至所述第二腔的底部的方向开设。由桶壁220外侧的滑动块221滑动设置于滑动槽104内,并且滑动槽104的侧壁给予滑动块221支撑力,使搅拌装置在搅拌的过程中,避免搅拌桶200晃动或转动,提升搅拌桶200的稳定性,并提升搅拌效率。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桶壁220的外侧开设有滑动槽104,所述第二腔102的侧壁设置有滑动块221,所述滑动槽104的侧壁活动抵接于所述滑动块221的表面。

为实现桶壁220和第二腔102的侧壁的活动连接,例如,所述桶壁220的外侧具有外花键结构,所述第二腔102的侧壁具有内花键结构,所述桶壁220的外侧的外花键与所述第二腔102的侧壁的内花键相互配合连接。再例如,所述桶壁220的外侧具有内花键结构,所述第二腔102的侧壁具有外花键结构,所述桶壁220的外侧的内花键与所述第二腔102的侧壁的外花键相互配合连接。

为使得分散效果更好,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桶壁220的内侧设置有若干凸块222,每一所述凸块222沿所述桶壁220内侧的圆周方向设置;进一步地,每一所述凸块222的截面宽度沿靠近所述桶壁220内侧的一端至另一端逐渐减小,搅拌时,物料碰撞到凸块222表面,凸块222使受到撞击的物料破碎,加强分散效果。具体地,各所述凸块222沿所述桶壁220靠近所述桶底210的一端至另一端排列设置,例如,各所述凸块222沿所述桶壁220靠近所述桶底210的一端至另一端等距设置。以此使得凸块222和物料间的接触更均匀,使分散效果更佳。

为使得加强破碎效果,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块由靠近所述桶壁的一端至另一端逐渐向远离桶口的方向倾斜设置,当物料搅拌过程中,物料随着搅拌获得动能,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沿桶壁的内侧逐渐向桶口迁移,此时,一方面,凸块倾斜时,有利于使得物料碰撞至凸块上,从而使得物料在碰撞到凸块表面时破碎。另一方面,由于搅拌时,物料会由于离心作用逐渐沿桶壁运动,此时旋转的搅拌轴周围会形成低物料浓度的空间,倾斜设置的凸块起到阻挡和导引作用,使得部分正在上升的物料沿着凸块的倾斜方向重新落入搅拌桶中心,使得物料重新与搅拌轴接触,并被搅拌轴粉碎和分散,同时,物料的重新导入,也增加了物料分子和物料分子之间的碰撞,形成震动作用,并加强破碎效果。具体地,所述凸块与所述桶壁之间形成夹角,即所述凸块的中心轴线与所述桶壁的内侧之间形成夹角。例如,所述夹角为30°~60°,以实现加强破碎效果及使得物料沿凸块倾斜方向往搅拌轴运动的效果。夹角的角度越小,则凸块对物料的破碎效果会有所加强,但夹角的角度越小,则凸块的导引能力越差,为平衡两者关系,使得综合作用后的破碎效果最好,具体地,所述夹角为40°~50°。进一步地,所述夹角为45°,夹角为45°时能兼顾凸块的粉碎能力,并兼顾了凸块的导引作用,有效使得物料沿凸块的倾斜方向进入搅拌轴的周围,使得破碎效果更佳。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腔的底部具有凸面,所述凸面用于当物料溅射到凸面时,溅射的物料逐渐沿凸面逐渐汇合并落入搅拌桶内,例如,所述凸面沿所述第二腔底部的边沿至所述第二腔底部靠近通道的位置的方向逐渐向靠近所述第二开口106的方向凸起,由此,当物料溅射至凸面时,溅射的物料沿凸面逐渐向凸面靠近通道的位置汇合,最终落入搅拌轴中,并随着搅拌时重新溅射或落至搅拌桶内部。当搅拌轴停止时,溅射的物料沿凸面逐渐向凸面靠近通道的位置汇合,并沿搅拌轴落入搅拌桶内,使得回收物料更加便捷。

为使得搅拌叶330的寿命更长,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搅拌叶330的材质为锌基合金,锌基合金具有耐磨的性质,使得搅拌叶330更加耐用、寿命更长。

为使得搅拌过程更加流畅,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搅拌桶200的截面形状为圆形。从而使得物料沿桶壁220的侧壁均匀旋转,使搅拌过程更加流畅。

为使得搅拌叶330的动力更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机310为液压马达。液压马达具有更强的扭力,提升搅拌叶330的动力,从而有效分散粘稠的物料。

为使得搅拌更加均匀,在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搅拌叶330环绕所述搅拌轴320的中轴线等距设置。

多个搅拌叶330能实现更好的搅拌效果,例如,所述搅拌叶330的数量为三个。再例如,所述搅拌叶330的数量为四个。

搅拌叶用于搅拌分散搅拌桶内的物料,例如,所述搅拌叶330为锚式搅拌桨。再例如,所述搅拌叶330为螺旋式搅拌桨。

为方便将壳体100提起,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00的外侧设置有把手120;进一步地,所述把手120为两个;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把手120相对设置。以此方便用双手分别握着两个把手120,使得便于提起壳体100。进一步地,所述把手120的表面设置有条纹,条纹能增加手和把手120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双手施力更加方便。

为增加分散效果,在一个实施例中,沿所述搅拌轴320的轴方向还设置有若干搅拌叶330。多个沿搅拌轴320的轴方向设置的搅拌叶330能增加分散效果,提升物料均匀性。

为增加桶底210和底座400之间的摩擦力,使搅拌桶200更加稳定,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桶底210背离所述桶壁220的一面设置有防滑层,以此增加桶底210和承载面401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搅拌时搅拌桶200更加稳定。例如,所述防滑层为橡胶层,以实现防滑层的效果。再例如,所述防滑层为金刚砂层。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载面401上设置有防滑层。

为使得防滑效果更好,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滑层包括硅橡胶、防老剂、硬脂酸盐、二氧化硅和防滑颗粒。所述防滑层包括硅橡胶,由硅橡胶形成防滑层的主体结构,具有防滑性。在所述硅橡胶中加入防老剂,有效增加硅橡胶的使用寿命,比如,在搅拌的过程中,物料温度升高,并将热量传递到防滑层内,硅橡胶其具有短暂的高温耐性,但无法长时间连续地进行耐温工作,防老剂的加入,使得硅橡胶更好地承载热量,增加硅橡胶的使用耐性。在硅橡胶中加入二氧化硅和硬脂酸盐,能加强硅橡胶的硬度,把二氧化硅加入到硅橡胶中,制备时,令硅油、固化剂和二氧化硅混合时,由于二氧化硅的质量较大,在混合时极易沉淀,导致制成的带有二氧化硅的硅橡胶一面较硬而另一面较软,无法有效混合均匀,添加硬脂酸盐后,将硅油、固化剂、二氧化硅和硬脂酸盐共同搅拌,搅拌时硬脂酸盐具有乳化作用,并改变了硅油的性质,使得二氧化硅能均匀悬浮于混合的硅油中,使得二氧化硅与硅油能混合均匀,最终使得二氧化硅均匀分布于硅橡胶的内部,增加整体的硬度,而硬度良好的硅橡胶,有效为搅拌桶提供摩擦力的同时,能增加搅拌桶放置时的稳定性,以及硬度增高后,硬度较低的物体就不会轻易划开硅橡胶,增加了硅橡胶的使用寿命。在硅橡胶中加入防滑颗粒,能增加防滑层表面的摩擦系数,使得硅橡胶提供的摩擦力更大。综合上述,所述防滑层包括硅橡胶、防老剂、硬脂酸盐、二氧化硅和防滑颗粒,能取得良好的防滑、抗老化、使搅拌桶更加稳定的效果。

具体地,所述硬脂酸盐包括硬脂酸镁、硬脂酸钙、硬脂酸锌的至少一种。

由上述实施例的物质合成的防滑层具有良好的防滑性能,且能使得桶底210和承载面401之间有效抵接,有效地使得搅拌的扭力分散至防滑层中,从而令搅拌桶200更加稳定,也由于扭力得以分散,避免了防滑层逐层磨损的现象,也避免了桶底210或承载面401磨损,有效提升搅拌桶200、防滑层和承载面401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防滑层背离所述桶底210的一面具有波浪形结构,以此增加防滑层与承载面401之间的摩擦力。

为固定底座40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载面401上开设有若干固定孔,具体地,所述承载面401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所述固定孔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固定孔分别设置于所述承载面401的四个边角上,四个所述固定孔两两对称设置。具体地,每一所述固定孔内设置有一螺栓,通过设置于固定孔内的螺栓能将底座400安装于工作台上。例如,所述工作台上开设有与各所述固定孔对应的螺孔,每一所述螺栓与一固定孔的侧壁螺接,且与一所述螺孔螺接。

为使得物料更好地破碎分散,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搅拌叶远离所述搅拌轴的边沿呈锯齿状,锯齿状的所述边沿具有更好的破碎效果,提高物料破碎分散的质量,使物料更加均匀。进一步地,所述搅拌叶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破碎块,各所述破碎快沿所述通孔内侧的圆周表面设置,各所述破碎块呈锯齿状,以此增加物料的破碎分散的效果。例如,每一所述搅拌叶上开设有三个通孔。再例如,每一所述搅拌叶上开设有四个通孔。

为避免接触到电机,使得作业更加安全,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散装置还包括盖体500,所述盖体500与所述壳体连接,且所述盖体500封闭所述第一开口105,盖体封闭第一开口105后,避免了人员触碰到电机,增加作业的安全性。

为使得盖体便于散热,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体500的表面开设有若干通孔,各所述通孔分别与所述第一腔连通,通孔用于使第一电机内的热量便于排出,有利于电机的散热。同时,开设有若干通孔后还是能有效避免人接触到电机,兼顾了安全性。

为实现盖体与壳体连接,例如,所述盖体活动盖设于所述壳体上。再例如,所述盖体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为实现可拆卸连接,例如,所述盖体与所述壳体螺接;再例如,所述盖体与所述壳体卡扣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体的边沿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腔的侧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盖体的外螺纹与所述第一腔的侧壁的内螺纹螺接。

为便于安装或卸下盖体,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体背离所述壳体的一面设置有提拉手510。提拉手510用于方便施力,使得盖体的安装和拆卸都更加便捷。进一步地,所述提拉手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防滑纹增加了提拉手的摩擦系数,使得手与提拉手之间的摩擦力更大,使得提拉手使用时更加省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