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用石块粉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53165发布日期:2018-10-26 18:09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建筑机械领域,同时也属于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用石块粉碎装置。



背景技术:

在道路建筑、桥梁建筑等基础建设中,均会用到石粒,而这些石粒的均匀度常常决定这工程建设的质量,因此,如何在建筑用石块生产过程中生产粒度均匀的产品成为研究人员研发的重点。在石块破碎和粉碎的过程中,破碎部件由于要与石料进行摩擦和碰撞(破碎部件一般为耐磨钢或硬质合金钢或其他基材的硬质合金),因此破碎部件在工作的过程中都会发热,而这种发热如果持续一段时间后,则会造成破碎部件的内部应力分布不均,从而造成破碎部件的损坏。因此在破碎或粉碎装置中有的会喷水冷却,喷水不仅能够使得破碎部件冷却,同时还能将破碎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进行吸附。但是这样喷水产生的污水并不能直接排放,其中会含有石粉(石粉的成分中有些会含有部分的矿物)、可溶物和微量的硬质合金组分元素,如果直接排放后会对水体产生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提出一种建筑用石块粉碎装置。

通过如下技术手段实现:

一种建筑用石块粉碎装置,包括粗破腔、第一过滤室、细破室、第二过滤室、石料成品储料室和污水处理室。

所述粗破腔包括粗破腔外壳、原料入口、粗破轴、粗破内环齿、粗破外齿、喷水嘴和粗破腔出口;所述粗破腔外壳为竖直中空圆筒结构,所述原料入口设置在粗破腔外壳顶部,所述粗破轴竖直设置在粗破腔外壳内,在粗破轴上设置有多个粗破内环齿,每个所述粗破内环齿由两个环扇形的半齿构成,在与粗破内环齿相间隔位置的粗破腔外壳内侧壁上设置有多个粗破外齿,所述粗破轴能够依靠设置在粗破腔外壳外部的电机而旋转;在原料入口以及粗破腔外壳内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喷水嘴,在粗破腔外壳底部设置有粗破腔出口。

所述第一过滤室包括第一过滤室外壳、第一过滤室入口、第一过滤板、第一过滤室出料口和第一过滤室出水口;所述第一过滤室入口设置在第一过滤室外壳顶部并与所述粗破腔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一过滤板以始端高于终端的方式倾斜设置,且始端设置在第一过滤室入口正下方,终端与第一过滤室外壳一侧壁相固接,在固接处的上部设置有第一过滤室出料口,在第一过滤室外壳底壁上设置有第一过滤室出水口。

所述细破室包括细破室外壳、细破轴、细破内齿、细破外齿、细破室入口腔和细破室出口;所述细破室入口腔设置在细破室外壳顶部,并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过滤室出料口相连通,在细破室入口腔下方横向设置有细破轴,在细破轴上设置有多排细破内齿,每个所述细破内齿为立方体形状,每排间隔设置多个细破内齿,在与每排细破内齿相间隔位置的细破室外壳上设置有多排细破外齿,所述细破轴通过设置在细破室外壳外部的电机带动细破内齿转动;在细破室外壳底部设置有细破室出口。

所述第二过滤室包括第二过滤室外壳、第二过滤室入口、第二过滤板、第二过滤室出料口和第二过滤室出水口;所述第二过滤室入口设置在第二过滤室外壳顶部并与所述细破室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二过滤板以始端高于终端的方式倾斜设置,且始端设置在第二过滤室入口正下方,终端与第二过滤室外壳一侧壁相固接,在固接处的上部设置有第二过滤室出料口,在第二过滤室外壳底壁上设置有第二过滤室出水口。

所述石料成品储料室包括储料室外壳、储料室入口和干燥部件;所述储料室入口设置在储料室外壳侧顶部,并与所述第二过滤室出料口相连通,所述干燥部件用于对进入到石料成品储料室中的物料进行干燥处理。

所述污水处理室包括处理室外壳、处理室内壳、主转筒、喷射口、电加热部件、冷凝器、余水出口、水泵、回水管道、回水入口、第三过滤板;所述处理室外壳为中空圆柱体结构,在其内部中央竖直设置有主转筒,所述主转筒顶部开口底部封闭,顶部开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过滤室出水口和第二过滤室出水口相连通,在所述主转筒侧部设置有多个喷射口,所述喷射口为两端开口的圆筒状,一端与主转筒内部连通,另一端倾斜向上设置;所述主转筒能够以自身为轴且带动所述喷射口高速旋转;在所述处理室外壳内侧壁上设置有电加热部件,在电加热部件内侧设置有处理室内壳,所述处理室内壳为从顶端至底端逐渐缩小的漏斗形状,在处理室内壳顶部设置有横向的冷凝器,用于将污水处理室中的水气冷凝并流出后收集;所述处理室内壳底部设置有环形的余水出口,所述余水出口与回水管道连通,所述回水管道通过回水入口与主转筒的顶部开口连通,在所述回水管道上设置有水泵,用于对回水管道中的水进行增压操作;在与所述余水出口相接部分的回水管道内设置有第三过滤板,所述第三过滤板底部的回水管道处设置有可开闭的开口,在开口外部设置有杂物收集箱。

作为优选,在所述细破室外壳内侧壁也设置有多个喷水嘴。

作为优选,所述石料成品储料室的所述干燥部件为红外加热器。

作为优选,所述电加热部件为电热丝(电热丝紧靠处理室内壳的外壁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电加热部件为电阻棒。

作为优选,每排所述细破内齿包含8个细破内齿。

作为优选,每个所述粗破内环齿由两个环扇形的半齿构成,且两个环扇形的半齿之间设置有间隔,所述间隔的截面积为所述半齿的截面积的30~60%。

作为优选,在所述处理室外壳底部也设置有电机,用于驱动所述主转筒高速旋转。

本发明的效果在于:

1,通过设置可以高速旋转的主转筒,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污水从侧部的喷射口向外喷出,喷射到处理室内壳上,被再次碰撞变成更加细小的水滴,由于处理室内壳外部设置有加热部件,产生的更加细小的水滴即非常容易气化上升,然后遇到冷凝器冷凝为纯净水被收集。常规的气化-冷凝的水处理设备由于水分与加热部件接触时候面积较大,气化难度相对较高,而本发明由于离心喷射使得水形成水滴,然后再次通过碰撞被打散为更加细小的水滴,从而气化难度大大降低,实现了高效的气化-冷凝进行水处理。

2,通过设置两级破碎部件,一级粗破,其破碎轴上内齿是环扇形的,间隔大并且内齿宽厚,从而能够对较大石块进行初级破碎,二级细破,内齿是多个均匀布置的内齿,通过细破轴的转动,使得各个内齿分别参与破碎,通过内齿与外齿之间的啮合而实现了粉碎粒度的限定。

3,通过设置第一过滤室,将粗破腔处理之后的含水石块进行分离,水分向下流动,而板上物为石块,通过设置第二过滤室,将细破之后的含水石粉(或石粒)与水分离,水分向下流动,而板上物为成品,成品通过干燥操作而进行储存或应用于上生产。通过设置第三过滤板,将没有及时气化的余水及余水从处理室内壳内侧冲刷下来的杂质进行分离(杂质在第三过滤板下富集一定时间后,在不生产时间内通过其下部开口将其置入到杂物储存箱中),从而避免了杂质通过循环水管再次回到处理室中,同时也避免了处理室中固体杂物的富集,延长了维修周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建筑用石块粉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粗破轴和粗破内环齿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细破轴和细破内齿局部截面示意图。

其中:11-原料入口,12-粗破轴,13-粗破内环齿,14-粗破外齿,15-喷水嘴,16-粗破腔出口,21-第一过滤板,22-第一过滤室出料口,23-第一过滤室出水口,31-细破轴,32-细破内齿,33-细破外齿,34-细破室入口腔,35-细破室出口,41-第二过滤板,42-第二过滤室出水口,5-石料成品储料箱,61-主转筒,62-喷射口,63-电热丝,64-冷凝器,65-余水出口,66-水泵,67-回水管道,68-回水入口,69-第三过滤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建筑用石块粉碎装置,包括粗破腔、第一过滤室、细破室、第二过滤室、石料成品储料室和污水处理室。

如图1-3所示:所述粗破腔包括粗破腔外壳、原料入口、粗破轴、粗破内环齿、粗破外齿、喷水嘴和粗破腔出口;所述粗破腔外壳为竖直中空圆筒结构,所述原料入口设置在粗破腔外壳顶部,所述粗破轴竖直设置在粗破腔外壳内,在粗破轴上设置有6个粗破内环齿,每个所述粗破内环齿由两个环扇形的半齿构成,在与粗破内环齿相间隔位置的粗破腔外壳内侧壁上设置有5个粗破外齿,所述粗破轴能够依靠设置在粗破腔外壳外部的电机而旋转;在原料入口以及粗破腔外壳内侧壁上设置有6个喷水嘴,在粗破腔外壳底部设置有粗破腔出口。

所述第一过滤室包括第一过滤室外壳、第一过滤室入口、第一过滤板、第一过滤室出料口和第一过滤室出水口;所述第一过滤室入口设置在第一过滤室外壳顶部并与所述粗破腔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一过滤板以始端高于终端的方式倾斜设置,且始端设置在第一过滤室入口正下方,终端与第一过滤室外壳一侧壁相固接,在固接处的上部设置有第一过滤室出料口,在第一过滤室外壳底壁上设置有第一过滤室出水口。

所述细破室包括细破室外壳、细破轴、细破内齿、细破外齿、细破室入口腔和细破室出口;所述细破室入口腔设置在细破室外壳顶部,并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过滤室出料口相连通,在细破室入口腔下方横向设置有细破轴,在细破轴上设置有6排细破内齿,每个所述细破内齿为立方体形状,每排间隔设置8个细破内齿,在与每排细破内齿相间隔位置的细破室外壳上设置有6排细破外齿,所述细破轴通过设置在细破室外壳外部的电机带动细破内齿转动;在细破室外壳底部设置有细破室出口。

所述第二过滤室包括第二过滤室外壳、第二过滤室入口、第二过滤板、第二过滤室出料口和第二过滤室出水口;所述第二过滤室入口设置在第二过滤室外壳顶部并与所述细破室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二过滤板以始端高于终端的方式倾斜设置,且始端设置在第二过滤室入口正下方,终端与第二过滤室外壳一侧壁相固接,在固接处的上部设置有第二过滤室出料口,在第二过滤室外壳底壁上设置有第二过滤室出水口。

所述石料成品储料室包括储料室外壳、储料室入口和干燥部件;所述储料室入口设置在储料室外壳侧顶部,并与所述第二过滤室出料口相连通,所述干燥部件用于对进入到石料成品储料室中的物料进行干燥处理。

所述污水处理室包括处理室外壳、处理室内壳、主转筒、喷射口、电加热部件、冷凝器、余水出口、水泵、回水管道、回水入口、第三过滤板;所述处理室外壳为中空圆柱体结构,在其内部中央竖直设置有主转筒,所述主转筒顶部开口底部封闭,顶部开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过滤室出水口和第二过滤室出水口相连通,在所述主转筒侧部设置有3排共9个喷射口,所述喷射口为两端开口的圆筒状,一端与主转筒内部连通,另一端倾斜向上设置;所述主转筒能够以自身为轴且带动所述喷射口高速旋转;在所述处理室外壳内侧壁上设置有电加热部件,在电加热部件内侧设置有处理室内壳,所述处理室内壳为从顶端至底端逐渐缩小的漏斗形状,在处理室内壳顶部设置有横向的冷凝器,用于将污水处理室中的水气冷凝并流出后收集;所述处理室内壳底部设置有环形的余水出口,所述余水出口与回水管道连通,所述回水管道通过回水入口与主转筒的顶部开口连通,在所述回水管道上设置有水泵,用于对回水管道中的水进行增压操作;在与所述余水出口相接部分的回水管道内设置有第三过滤板,所述第三过滤板底部的回水管道处设置有可开闭的开口,在开口外部设置有杂物收集箱。

在所述细破室外壳内侧壁也设置有6个喷水嘴。

所述石料成品储料室的所述干燥部件为红外加热器。

所述电加热部件为电热丝(电热丝紧靠处理室内壳的外壁设置)。

每个所述粗破内环齿由两个环扇形的半齿构成,且两个环扇形的半齿之间设置有间隔,所述间隔的截面积为所述半齿的截面积的90%。

在所述处理室外壳底部也设置有电机,用于驱动所述主转筒高速旋转。

实施例2

一种建筑用石块粉碎装置,包括粗破腔、第一过滤室、细破室、第二过滤室、石料成品储料室和污水处理室。

所述粗破腔包括粗破腔外壳、原料入口、粗破轴、粗破内环齿、粗破外齿、喷水嘴和粗破腔出口;所述粗破腔外壳为竖直中空圆筒结构,所述原料入口设置在粗破腔外壳顶部,所述粗破轴竖直设置在粗破腔外壳内,在粗破轴上设置有8个粗破内环齿,每个所述粗破内环齿由两个环扇形的半齿构成,在与粗破内环齿相间隔位置的粗破腔外壳内侧壁上设置有8排粗破外齿,所述粗破轴能够依靠设置在粗破腔外壳外部的电机而旋转;在原料入口以及粗破腔外壳内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喷水嘴,在粗破腔外壳底部设置有粗破腔出口。

所述第一过滤室包括第一过滤室外壳、第一过滤室入口、第一过滤板、第一过滤室出料口和第一过滤室出水口;所述第一过滤室入口设置在第一过滤室外壳顶部并与所述粗破腔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一过滤板以始端高于终端的方式倾斜设置,且始端设置在第一过滤室入口正下方,终端与第一过滤室外壳一侧壁相固接,在固接处的上部设置有第一过滤室出料口,在第一过滤室外壳底壁上设置有第一过滤室出水口。

所述细破室包括细破室外壳、细破轴、细破内齿、细破外齿、细破室入口腔和细破室出口;所述细破室入口腔设置在细破室外壳顶部,并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过滤室出料口相连通,在细破室入口腔下方横向设置有细破轴,在细破轴上设置有8排细破内齿,每个所述细破内齿为立方体形状,每排间隔设置多个细破内齿,在与每排细破内齿相间隔位置的细破室外壳上设置有9排细破外齿,所述细破轴通过设置在细破室外壳外部的电机带动细破内齿转动;在细破室外壳底部设置有细破室出口。

所述第二过滤室包括第二过滤室外壳、第二过滤室入口、第二过滤板、第二过滤室出料口和第二过滤室出水口;所述第二过滤室入口设置在第二过滤室外壳顶部并与所述细破室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二过滤板以始端高于终端的方式倾斜设置,且始端设置在第二过滤室入口正下方,终端与第二过滤室外壳一侧壁相固接,在固接处的上部设置有第二过滤室出料口,在第二过滤室外壳底壁上设置有第二过滤室出水口。

所述石料成品储料室包括储料室外壳、储料室入口和干燥部件;所述储料室入口设置在储料室外壳侧顶部,并与所述第二过滤室出料口相连通,所述干燥部件用于对进入到石料成品储料室中的物料进行干燥处理。

所述污水处理室包括处理室外壳、处理室内壳、主转筒、喷射口、电加热部件、冷凝器、余水出口、水泵、回水管道、回水入口、第三过滤板;所述处理室外壳为中空圆柱体结构,在其内部中央竖直设置有主转筒,所述主转筒顶部开口底部封闭,顶部开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过滤室出水口和第二过滤室出水口相连通,在所述主转筒侧部设置有8个喷射口,所述喷射口为两端开口的圆筒状,一端与主转筒内部连通,另一端倾斜向上设置;所述主转筒能够以自身为轴且带动所述喷射口高速旋转;在所述处理室外壳内侧壁上设置有电加热部件,在电加热部件内侧设置有处理室内壳,所述处理室内壳为从顶端至底端逐渐缩小的漏斗形状,在处理室内壳顶部设置有横向的冷凝器,用于将污水处理室中的水气冷凝并流出后收集;所述处理室内壳底部设置有环形的余水出口,所述余水出口与回水管道连通,所述回水管道通过回水入口与主转筒的顶部开口连通,在所述回水管道上设置有水泵,用于对回水管道中的水进行增压操作;在与所述余水出口相接部分的回水管道内设置有第三过滤板,所述第三过滤板底部的回水管道处设置有可开闭的开口,在开口外部设置有杂物收集箱。

在所述细破室外壳内侧壁也设置有8个喷水嘴。

所述石料成品储料室的所述干燥部件为红外加热器。

所述电加热部件为电阻棒,具体为硅钼棒。

每排所述细破内齿包含8个细破内齿。

每个所述粗破内环齿由两个环扇形的半齿构成,且两个环扇形的半齿之间设置有间隔,所述间隔的截面积为所述半齿的截面积的39%。

在所述处理室外壳底部也设置有电机,用于驱动所述主转筒高速旋转。

实施例3

一种建筑用石块粉碎装置,包括粗破腔、第一过滤室、细破室、第二过滤室、石料成品储料室和污水处理室。

所述粗破腔包括粗破腔外壳、原料入口、粗破轴、粗破内环齿、粗破外齿、喷水嘴和粗破腔出口;所述粗破腔外壳为竖直中空圆筒结构,所述原料入口设置在粗破腔外壳顶部,所述粗破轴竖直设置在粗破腔外壳内,在粗破轴上设置有5个粗破内环齿,每个所述粗破内环齿由两个环扇形的半齿构成,在与粗破内环齿相间隔位置的粗破腔外壳内侧壁上设置有5个粗破外齿,所述粗破轴能够依靠设置在粗破腔外壳外部的电机而旋转;在原料入口以及粗破腔外壳内侧壁上设置有5个喷水嘴,在粗破腔外壳底部设置有粗破腔出口。

所述第一过滤室包括第一过滤室外壳、第一过滤室入口、第一过滤板、第一过滤室出料口和第一过滤室出水口;所述第一过滤室入口设置在第一过滤室外壳顶部并与所述粗破腔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一过滤板以始端高于终端的方式倾斜设置,且始端设置在第一过滤室入口正下方,终端与第一过滤室外壳一侧壁相固接,在固接处的上部设置有第一过滤室出料口,在第一过滤室外壳底壁上设置有第一过滤室出水口。

所述细破室包括细破室外壳、细破轴、细破内齿、细破外齿、细破室入口腔和细破室出口;所述细破室入口腔设置在细破室外壳顶部,并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过滤室出料口相连通,在细破室入口腔下方横向设置有细破轴,在细破轴上设置有5排细破内齿,每个所述细破内齿为立方体形状,每排间隔设置6个细破内齿,在与每排细破内齿相间隔位置的细破室外壳上设置有6排细破外齿,所述细破轴通过设置在细破室外壳外部的电机带动细破内齿转动;在细破室外壳底部设置有细破室出口。

所述第二过滤室包括第二过滤室外壳、第二过滤室入口、第二过滤板、第二过滤室出料口和第二过滤室出水口;所述第二过滤室入口设置在第二过滤室外壳顶部并与所述细破室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二过滤板以始端高于终端的方式倾斜设置,且始端设置在第二过滤室入口正下方,终端与第二过滤室外壳一侧壁相固接,在固接处的上部设置有第二过滤室出料口,在第二过滤室外壳底壁上设置有第二过滤室出水口。

所述石料成品储料室包括储料室外壳、储料室入口和干燥部件;所述储料室入口设置在储料室外壳侧顶部,并与所述第二过滤室出料口相连通,所述干燥部件用于对进入到石料成品储料室中的物料进行干燥处理。

所述污水处理室包括处理室外壳、处理室内壳、主转筒、喷射口、电加热部件、冷凝器、余水出口、水泵、回水管道、回水入口、第三过滤板;所述处理室外壳为中空圆柱体结构,在其内部中央竖直设置有主转筒,所述主转筒顶部开口底部封闭,顶部开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过滤室出水口和第二过滤室出水口相连通,在所述主转筒侧部设置有多个喷射口,所述喷射口为两端开口的圆筒状,一端与主转筒内部连通,另一端倾斜向上设置;所述主转筒能够以自身为轴且带动所述喷射口高速旋转;在所述处理室外壳内侧壁上设置有电加热部件,在电加热部件内侧设置有处理室内壳,所述处理室内壳为从顶端至底端逐渐缩小的漏斗形状,在处理室内壳顶部设置有横向的冷凝器,用于将污水处理室中的水气冷凝并流出后收集;所述处理室内壳底部设置有环形的余水出口,所述余水出口与回水管道连通,所述回水管道通过回水入口与主转筒的顶部开口连通,在所述回水管道上设置有水泵,用于对回水管道中的水进行增压操作;在与所述余水出口相接部分的回水管道内设置有第三过滤板,所述第三过滤板底部的回水管道处设置有可开闭的开口,在开口外部设置有杂物收集箱。

在所述细破室外壳内侧壁也设置有3个喷水嘴。

所述石料成品储料室的所述干燥部件为红外加热器。

所述电加热部件为电热丝(电热丝紧靠处理室内壳的外壁设置)。

每个所述粗破内环齿由两个环扇形的半齿构成,且两个环扇形的半齿之间设置有间隔,所述间隔的截面积为所述半齿的截面积的55%。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