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球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53574发布日期:2018-11-07 10:34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固体物料粉磨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立式球磨机。

背景技术

球磨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水泥、矿渣、非金属矿等固体物料粉磨的设备。传统球磨机为卧式,包括一个圆形筒体,筒体安装在支承轴承上,电动机通过装在筒体上的齿轮使球磨机回转,在筒体内装有磨矿介质和被磨的矿石,当筒体按规定的转速绕水平轴线回转时,筒体内的磨矿介质和矿石在离心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被筒体衬板提升到一定的高度,然后脱离筒壁自由泻落或抛落,使矿石受到冲击和磨削作用而粉碎。矿石从筒体一端的空心轴颈不断地给入,而磨碎以后的产品经筒体另一端的空心轴颈不断地排出,筒体内矿石的运动是利用不断给入矿石的压力而实现。由于磨矿介质被提升的高度有限,介质获得的动能有限,因而产生的冲击和磨削作用能力也有限。

综上所述,现有卧式球磨机的磨削效率低,磨削性能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立式球磨机,可以有效提高球磨机的磨削性能及粉磨效率。

为此,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立式球磨机,包括:

磨机基础,用于支撑整个球磨机;

静态件,包括圆锥形的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围成一个大端朝上的腔体,第一侧壁上端的外周面径向向外突出形成盖板安装部,第一侧壁中部的外周面径向向外突出形成基础安装部,第一侧壁的内周面上径向设有间隔排列的若干上推球杆及下推球杆,上推球杆可拆卸,第一侧壁底端设有下料件安装部;静态件通过基础连接面安装在磨机基础上;

驱动件,包括圆锥形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围成一个小端朝上的安装检修腔,第二侧壁的外周面径向向外突出形成圆环状的上驱动板,上驱动板将第二侧壁分成上下两部分,上部为上驱动壁,下部为下驱动壁,第二侧壁下端的外周面径向向外突出形成圆环状的下驱动板,下驱动板可拆卸,上驱动板及下驱动板上均开设下料缝,第二侧壁下端的内周面径向向内突出形成减速机安装部;驱动件设于静态件的中心部,上驱动壁与第一侧壁组成上磨腔,下驱动壁与第一侧壁组成下磨腔,上推球杆位于上磨腔内,下推球杆位于下磨腔内;

第一研磨体,设于上磨腔;

第二研磨体,设于下磨腔;

减速器及电机,减速器的底座固定安装在磨机基础上,其输入端与电机连接,输出端与驱动件的减速机安装部连接。

下料件,包括由一个内侧壁、一个外侧壁及一个底壁围成的圆环形的下料腔,外侧壁的上端设有圆环形连接部;下料腔内设有排风管及下料管;下料件通过其连接部安装在静态件的下料件安装部上,下料件的外壁与驱动件的侧壁摩擦转动配合,下料腔与下磨腔相通;

进料盖板,设有进料口及回料口,安装在静态件的盖板安装部上,用于封闭上磨腔。

为了提高磨削效果及磨削性能,优选所述上推球杆及下推球杆呈放射状设置,上推杆及下推杆的横截面呈梯形,均设有一倾斜的推球面,推球面面朝研磨体的转动方向。

为了便于拆装,优选所述上推球杆由推杆安装部连结成一个整体,上推杆通过其推杆安装部可拆卸地安装在静态件内。

为了提高磨削效果及磨削性能,所述下料缝呈放射状设置。

为了出料干净,优选所述下料件的底壁设有向下倾斜的斜面,下料管呈方形,下料管的内壁与底壁斜面的内侧面平齐。

为了防止堵料,优选所述进料口及回料口倾斜向上设置。

为了方便检修,优选所述进料盖板的中心部设有检修口,检修口与安装检修腔相通。

为了防尘防锈,优选所述球磨机还包括检修盖板,检修盖板通过螺栓安装在检修口上,用于封闭检修口。

为了提高磨削效果及磨削性能,优选所述第一研磨体的外形尺寸大于第二研磨体的外形尺寸。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

驱动件在电机的带动下旋转,研磨体在驱动壁和驱动板的作用下做圆周运动,靠近驱动壁和驱动板的研磨体运动速度较快,远离驱动壁和驱动板的研磨体运行速度较慢,这是因为远离驱动壁和驱动板的研磨体靠近静态件的侧壁,静态件的侧壁阻碍了研磨体的运动。因此,研磨体在磨机径向产生剪切力,对物料进行强力的磨削。当研磨体在运动过程中碰到推球板时,推球板给研磨体一个向上的加速度,向上运动的研磨体便对物料产生一个额外的研磨作用,研磨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物料由进料口和回料进口喂入上磨腔,在第一研磨体的作用下进行初步粉磨。初磨后的物料通过上驱动板的下料缝落到下磨腔,在第二研磨体的作用下进行进一步粉磨,粉磨完的物料通过下驱动板的下料缝落到下料腔,经下料管排出磨机。排出的物料通过后续选粉机进行分选,成品被收集,选粉机选出的粗颗粒由回料进口喂入上磨腔再次粉磨。排风口与负压排风机相连,将漏入磨腔中的气体排出,防止磨腔内产生正压,气体被抽出的过程中可推动物料下落速度,促进磨机内的物料的流动和研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立式球磨机,磨削效率高,磨削性能优异,可有效降低物料粉磨的单位电耗,提升球磨机的研磨能力,提高球磨机的单位产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球磨机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磨机基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静态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图4中推球杆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8是图1中驱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7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1中下料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中进料盖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中检修盖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以下的描述中,以图1所示球磨机的方位为基准,图中所示球磨机的上方即为“上”,反之为“下”;指向球磨机内部的方向为“内”,反之为“外”。

参阅图1及图2,一种立式球磨机,包括:磨机基础1、静态件2、驱动件3、第一研磨体4、第二研磨体5、动力机构6、下料件7、进料盖板8及检修盖板9。

参见图3,在本实施例中,磨机基础1由混凝土制成,包括底座11及支座12,底座11及支座12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二次浇注。底座11呈矩形,水平设置。支座12呈圆筒状,其下端设有四只支腿121,支腿121支持在底座11上。支座的上端设有圆环形安装部13,安装部13上均设有若干地脚螺栓安装孔131。磨机基础的大小及地脚螺栓安装孔的数量根据球磨机的重量及生产能力确定。

参见图4~图7,在本实施例中,静态件2包括圆锥形的第一侧壁21,第一侧壁21围成一个大端朝上的腔体211。第一侧壁上端的外周面径向向外突出形成圆环形盖板安装部22,盖板安装部22上均匀设有若干螺栓安装孔221。第一侧壁中部的外周面径向向外突出形成圆环形基础安装部23,基础安装部23上均匀设有螺栓安装孔231,螺栓安装孔231与地脚螺栓安装孔131一一对应。第一侧壁的内周面上径向设有间隔排列的若干上推球杆24及下推球杆25。在本实施例中,上推球杆24及下推球杆25各设有8个,呈放射状设置。上推球杆24及下推球杆25呈长杆状,其横截面呈梯形,梯形的斜面即为推球面。参见图5,图5为上推球杆24的横截面示意图,斜面241即为上推球杆的推球面。上推球杆24由圆环状的第一推杆安装部241连结成一个整体。第一侧壁21的内周面径向向内突出形成圆环状第二推杆安装部27,第二推杆安装部27与第一推杆安装部241设有交叠的连接部,第一推杆安装部241的连接部上设于台阶通孔,第二推杆安装部27的连接部上设有螺纹孔,紧定螺钉28穿过第一推杆安装部241的台阶通孔紧固在第二推杆安装部27的螺纹孔中,紧定螺钉28将上推球杆24紧固安装在第一侧壁21上。螺钉的设计方便推球杆拆卸。第一侧壁21的底端设有轴向延伸的下料件安装部26,下料件安装部26上均匀轴向设有若干螺丝安装孔261,螺丝安装孔261为螺纹沉孔。第一侧壁21的下部设有研磨体加入口212,研磨体加入口212上设有盖板。

静态件2的安装方式为:在磨机基础1的地脚螺栓安装孔131中穿设地脚螺栓,将静态件的基础安装部23置于支座12上,使地脚螺栓的上端穿过螺栓安装孔231,校准后在底脚螺栓上套设螺帽锁紧,然后通过在地脚螺栓安装孔131中浇筑混凝土将其静态件2牢固地固定在磨机基础上。

参见图8、图9,在本实施例中,驱动件3包括圆锥形的第二侧壁31,第二侧壁围成一个小端朝上的安装检修腔311。第二侧壁的外周面径向向外突出形成圆环状的上驱动板32,上驱动板上呈辐射状开设有若干下料缝321。下料缝321的数量及开口面积根据球磨机生产能力设计。上驱动板将第二侧壁分成上下两部分,上部为上驱动壁311,下部为下驱动壁312。第二侧壁下端的外周面径向向外突出形成圆环状的下驱动板33,下驱动板上呈辐射状开设有若干下料缝331。下料缝331的数量及开口面积根据球磨机生产能力设计。下驱动板33设计为可拆卸式,下驱动板33和驱动件3的连接方式与上推球杆24和静态件2的连接方式相同。,第二侧壁下端的内周面径向向内突出形成圆环状减速机安装部34,减速机安装部34上均匀开设有若干螺栓安装孔341,螺栓安装孔341与减速电机6的输出端法兰孔一一对应。第二侧壁底端端面轴向向下突出形成圆筒状下料件连接部35。

驱动件3与静态件2的结构关系为:驱动件3设于静态件2的中心部,上驱动壁311与第一侧壁21组成上磨腔101,下驱动壁312与第一侧壁21组成下磨腔102,上推球杆24位于上磨腔101内,下推球杆25位于下磨腔102内。研磨体加入口212与下磨腔102相通。

动力机构6包括减速器和电机,减速器的底座通过采用膨胀螺丝或者地脚螺丝的连接方式固定在磨机基础的底座11上,其输入端与电机连接。

驱动件3的安装方式为:驱动件3通过在其减速机安装部34的螺栓安装孔341中穿设螺栓固定在减速器的输出端。

第一研磨体4置于上磨腔101中,第二研磨体5置于下磨腔102中。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研磨体4及第二研磨体5均为球形,第一研磨体4的球面直径大于及第二研磨体5的球面直径。

参见图10、图11,在本实施中,下料件7对称设计,包括由一个圆形内侧壁71、一个圆形外侧壁72及一个底壁73围成的下料腔103。底壁73由两个向下倾斜的斜面731构成,两倾斜面731的相交线处于下料件的中心。两个下料管76沿斜面731对称设置,其管内壁与斜面731的内侧面平齐。两个排风管75水平对称设置,排风管75位于下料管76的上方。外侧壁72的上端的外周面径向向外突出形成圆环状的连接部74,连接部74上均匀开设有若干螺栓安装孔741,螺栓安装孔741为阶梯通孔,与螺丝安装孔261一一对应。

下料件7的安装方式为:连接螺栓穿过下料件7的螺栓安装孔741紧固在静态件2的螺丝安装孔261中。连接螺栓的头部抵靠在螺栓安装孔741的台阶面上。下料件的外侧壁72与驱动件3的下料件连接部35摩擦转动配合,下料腔103与下磨腔102相通。

参见图12,在本实施例中,进料盖板8为一圆形平板,其上表面设有加强筋。其中心部开设有检修盖板安装口81,检修盖板安装口81的周围均匀开设有若干螺栓安装孔811,螺栓安装孔811为螺纹孔。进料盖板的外缘部设有进料盖板安装部84,进料盖板安装部84上均匀开设有若干螺栓安装孔841,螺栓安装孔841与静态件2的螺栓安装孔221一一对应。进料盖板8上设有进料口82及回料口83,进料口82及回料口83为一段管道,倾斜向上设置。

进料盖板8的安装方式为:连接螺栓穿过螺栓安装孔841及螺栓安装孔221,通过螺母紧固。进料盖板8的下侧面与驱动件3的上端面摩擦转动连接。

参见图13,在本实施例中,检修盖板9为一圆形平板,其上侧面的中心部设于提拉把手92,其外缘部设有检修盖板安装部91,检修盖板安装部91上均匀开设有若干螺栓安装孔911,螺栓安装孔911为台阶孔,与螺栓安装孔811一一对应。

检修盖板9的安装方式为:连接螺栓穿过螺栓安装孔911紧固在栓安装孔811中,螺栓的头部抵靠在螺栓安装孔911的台阶面上。

本发明的工作方式为:

参阅图2,物料由进料82和回料口83喂入上磨腔101,在外形尺寸较大的第一研磨体4的作用下进行初步粉磨。经初步研磨后的物料通过下料缝321落下磨腔102中,在外形尺寸较小的第二研磨体5的作用下进一步粉磨。经进一步研磨后的物料通过下料缝331落到下料腔103中,通过排料口76排出磨机。排出的物料通过后续选粉机进行分选,成品被收集,选粉机选出的粗颗粒由回料口83喂入上磨腔101再次粉磨。

以上说明书中未做特别说明的部分均为现有技术,或者通过现有技术既能实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