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的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38409发布日期:2018-11-14 02:45阅读:594来源:国知局
一种简易的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简易的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现小型污水处理采用一体化氧化沟污水处理工艺,该工艺的固液分离装置占地面积大、建设和运行成本高、停留时间长、处理能力低、泥斗排泥不畅、出水堰“跑泥”等现象,配备转刷曝气机存在噪声大、处理效率低等问题,急需小型、高效、少设备、低费用、无需管理泥水分离设施,尤其适用于分散的农村污水及各小型、中型企业污水处理站的泥水分离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易的污水处理装置,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污水处理装置占地面积大,减少运行成本高不适宜在分散农村推广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简易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进水区、沉淀区、出水区及扣合在装置上的盖板;所述进水区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收集污水的进水端口,以及与进水端口相邻设置的挡流板;所述沉淀区包括设置在与出水区与沉淀区交汇处的过滤带,设置在底部并与外部连通的排泥底板,以及设置在排泥底板上部的六角蜂窝斜管;所述出水区包括设置在沉淀区一侧的挡渣板,至少一个与挡渣板相邻设置的排渣管,以及与排渣管连通并用于派出处理后污水的排水管。

进一步地,所述挡流板底端距离进水区底部垂直距离不小于30厘米。

进一步地,所述排泥挡板呈弯折形,并由前板和后板组成,其中前板和后板的间距为4厘米。

具体地,所述过滤带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砾石层、细沙层、粗沙层、第一过滤网层、第二过滤网层、第三过滤网层、第二砾石层、第三砾石层和水泥过滤管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验新型不产生污泥上浮,配合斜板沉淀或斜管沉淀,出水悬浮物浓度更加稳定。出水可控制在15mg/l以内,并且无须任何动力设备,不需要维护,操作简单,并且本发明装置体积小,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

(2)本发明的污泥直接排入氧化沟中,系统无需外回流,不用配回流污泥泵,生化池的污泥浓度可达10000mg/l以上,处理能力、抗冲击能力大幅提高;置于生物池中,无需建二次沉淀池,几乎没有水头损失,采用高效、小型的船式沉淀装置,大幅度减少建设成本和用地面积。

(3)本发明中设有自动排渣装置,基本无需人工清理浮渣,池面干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

1-进水端口,2-挡流板,3-排泥底板,4-六角蜂窝斜管,5-排渣管,6-排水管,7-挡渣板,8-盖板,9-进水区,10-沉淀区,11-出水区,12-过滤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与图2所示,一种简易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进水区9、沉淀区10、出水区11及扣合在装置上的盖板8;所述进水区9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收集污水的进水端口1,以及与进水端口1相邻设置的挡流板2;所述沉淀区10包括设置在与出水区9与沉淀区10交汇处的过滤带12,设置在底部并与外部连通的排泥底板3,以及设置在排泥底板3上部的六角蜂窝斜管4;所述出水区11包括设置在沉淀区一侧的挡渣板7,至少一个与挡渣板7相邻设置的排渣管5,以及与排渣管5连通并用于派出处理后污水的排水管6。

进而,所述挡流板2底端距离进水区底部垂直距离不小于30厘米;所述排泥挡板3呈弯折形,并由前板31和后板32组成,其中前板31和后板32的间距为4厘米。

并且,所述过滤带12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砾石层、细沙层、粗沙层、第一过滤网层、第二过滤网层、第三过滤网层、第二砾石层、第三砾石层和水泥过滤管层。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活性污泥从进水端口1进入沉淀池内,控制船式沉淀池的悬浮污泥浓度4000mg/l,在挡流板2的作用下,向下流动,流速急速下降,且在重力作用下,泥水开始分离,分离出的活性污泥沉降到沉淀区10底部,活性污泥在沉淀区10的高速水流带动下通过底部排泥挡板3排出,且不会造成污泥上浮的现象,并重新回到氧化沟。沉淀区10设置了六角蜂窝斜管4,增加了沉降面积,提高了泥水分离效率,在出水带动下上清液逐步经过斜板沉淀作用,进一步泥水分离,然后少量未被过滤带12过滤掉的浮渣渣通过排渣管5排出池外,确保出水水质的稳定。

本发明可与生物滤布滤池、活性碳滤池、超滤膜滤池等合建,进一步深度处理,通过船式沉淀池的泥水分离作用,降低了污水处理装置的出水负荷,减少水体对生物滤池的冲击。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本发明的设计原理,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非创造性劳动而做出的变化,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简易的污水处理装置,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污水处理装置占地面积大,减少运行成本高不适宜在分散农村推广的问题。该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进水区、沉淀区、出水区及扣合在装置上的盖板;所述进水区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收集污水的进水端口,以及与进水端口相邻设置的挡流板;所述沉淀区包括设置的过滤带,设置在底部并与外部连通的排泥底板,以及设置在排泥底板上部的六角蜂窝斜管;所述出水区包括设置在沉淀区一侧的挡渣板,至少一个与挡渣板相邻设置的排渣管,以及与排渣管连通并用于派出处理后污水的排水管。通过上述方案,本发明达到了占地面积小,处理效果高的目的,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伟
技术研发日:2018.06.28
技术公布日:2018.1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