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焚烧烟气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01822发布日期:2018-11-20 19:33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垃圾焚烧烟气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垃圾焚烧烟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垃圾是不被需要或无用的固体、流体物质。当前处理垃圾的国际潮流是“综合性废物管理”,就是动员全体民众参与三r行动,把垃圾的产生量减少下来。三个r的行动口号是:(1)减少浪费(reduce);(2)物尽其用(reuse);(3)回收利用(recycle)。当全社会的消费者都这样做时,生活垃圾的总量和城市处理垃圾的负担就会大大减少,垃圾填埋场的使用寿命就会延长。由此节约了土地,降低了垃圾污染的威胁。为了配合资源化利用,我国将城市垃圾细分为四组,分别为材料垃圾组(包括玻璃、磁性或非磁性金属、废纸、橡胶、塑料)、有机垃圾组(厨房垃圾、生物垃圾)、无机垃圾组(炉灰渣、砖瓦、陶瓷等)、有毒有害垃圾组(废旧电池、废荧光灯管、杀虫剂容器、过期药物、医疗废物以及废电视机、电话、电脑等废旧电器的电子垃圾)。为了可持续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城市垃圾最根本的出路是实行垃圾从源头分类,提高回收利用效率,尽快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而完成垃圾的分类回收后,垃圾的进一步处理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常见的做法是收集后送往堆填区进行填埋处理,或是用焚化炉焚化。而在利用焚化炉焚化垃圾的技术中,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7606620a公开的一种充分燃烧垃圾焚化炉,包括炉体、粉碎机构、供气机构以及供油机构,炉体从上至下分为储存区、粉碎区、隔热区、焚烧区以及集灰区,并在粉碎区设置粉碎机构,对储存区输出的垃圾进行粉碎,配合空气和燃油助燃使得垃圾与火焰充分接触,进行无死角燃烧,燃烧效率得到大大提升,并且通过隔热区设置的第一隔热机构及第二隔热结构,有效防止了火焰上窜,提高了本发明的安全性。但是该装置无法对焚化后的尾气进行处理,垃圾焚化后的尾气中含有大量固体杂质和有害气体,直接排放对环境有严重污染。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便捷,可以有效去除垃圾焚烧烟气中固体杂质的垃圾焚烧烟气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垃圾焚烧烟气处理装置,结构简单,使用便捷,利用过滤网去除烟气中的大颗粒杂质,同时利用集料盒收集过滤的大颗粒杂质,留待进一步处理,利用过滤箱内过滤转筒对烟气进行过滤净化处理,去除烟气中的微粒杂质,最后烟气通过第三连通管进入热交换箱内,与换热管发生热交换,利用换热管吸取烟气中的热能,不仅实现了垃圾焚烧烟气的过滤净化,还充分利用的烟气的预热,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垃圾焚烧烟气处理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进气接口和出气接口,所述壳体内分别设置有依次连通的第一连通管、滤渣箱、第二连通管、过滤箱、第三连通管、热交换箱,所述进气接口与第一连通管连通,所述第二连通管与滤渣箱的顶部连通,所述滤渣箱内分别设置有集料盒和过滤网,所述过滤网设置在第二连通管与滤渣箱的端口,所述集料盒设置在滤渣箱底部,且集料盒设置在过滤网的下方,所述过滤箱的左侧外壁上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过滤箱内设置有过滤转筒,所述过滤转筒内部为过滤区,过滤转筒和过滤箱之间为清理区,所述第二连通管与清理区连通,过滤转筒的左端与驱动装置的驱动轴连接,过滤转筒的右端与过滤箱内壁轴接,所述驱动装置用于控制过滤转筒转动,所述第三连通管的一端穿过过滤箱右侧侧壁与过滤转筒内部的过滤区连通,第三连通管的另一端与热交换箱底部连通,所述热交换箱内设置有换热管,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还分别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与进水管、出水管连通,所述出气接口与热交换箱的顶部连通。在实际使用过中,利用垃圾焚烧炉对垃圾进行焚化,将烟气处理装置的进气接口与垃圾焚烧炉的烟气出口连通,使得垃圾焚烧烟气从进气接口进入烟气处理装置中,然后烟气顺着第一连通管进入滤渣箱中,由于滤渣箱顶部设置有过滤网,利用过滤网去除烟气中的大颗粒杂质,同时利用集料盒收集过滤的大颗粒杂质,留待进一步处理,然后烟气通过第二连通管进入过滤箱中,利用过滤箱内过滤转筒对烟气进行过滤净化处理,去除烟气中的微粒杂质,最后烟气通过第三连通管进入热交换箱内,与换热管发生热交换,利用换热管吸取烟气中的热能,提高资源利用率,最后过滤净化后的烟气通过出气接口排出,实现垃圾焚烧烟气的过滤净化处理过程。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网为倒伞盖状结构。通过将过滤网设置成倒伞盖状结构,不仅可以增加过滤网的有效过滤面积,提高过滤网对烟气的过滤效率,而且由于倒伞盖状结构,使得过滤网的底部倾斜设置,而过滤网拦截的大颗粒杂质在重力作用下更易从过滤网上脱落,避免杂质在过滤网上积聚,影响过滤网的过滤效果和过滤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网为弹性材质制成的过滤网。

进一步地,所述滤渣箱顶部还设置有振荡器,所述振荡器的驱动轴与过滤网连接,振动器用于驱动过滤网振动。在过滤网的持续过滤烟气的过程中,若不及时对过滤网表面进行清理,过滤网上杂质极易积聚成饼,堵塞过滤网的网孔,从而造成降低过滤网的过滤效率和过滤效果,而为解决该问题,通过在滤渣箱顶部设置振荡器,利用振荡器驱动过滤网振动,通过振动过滤网实现抖落过滤网上的杂质,让过滤网上的杂质得以清理,从而提高滤渣箱的持续工作能力。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箱的内壁上设置有清洁刷毛,所述清洁刷毛与过滤转筒的外壁触接,清洁刷毛用于清刷过滤转筒表面的杂质。在实际过程中,烟气经过过滤网过滤除去大颗粒杂质后,再利用过滤转筒对烟气进行进一步地的过滤净化处理,去除烟气中的微粒杂质,实现烟气的过滤净化;而为了提高过滤转筒的持续工作能力,避免杂质在过滤转筒表面积聚,控制驱动装置工作,驱动过滤转筒转动,使得过滤转筒与清洁刷毛产生相对运动,利用清洁刷毛来清刷过滤转筒,清理过滤转筒的外表面上的杂质,从而提高过滤转筒的工作的稳定性,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箱的内壁上还设置有吸附板,所述吸附板与过滤箱内壁可拆卸连接,吸附板上均匀设置有吸附纤毛。通过在过滤箱的内壁上还设置有吸附板,并在吸附板上均匀设置有吸附纤毛,利用吸附纤毛吸附清洁刷毛清刷下来的杂质,避免清刷下来的杂质在清理区飘荡;在吸附纤毛上杂质吸附饱和后,直接拆下吸附板进行更替,提高维护的便捷性。

进一步地,所述吸附纤毛表面涂覆有吸附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连通管上还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用于将过滤转筒内过滤区的空气导入热交换箱中。通过在第三连通管上设置有风机,一方面利用风机提供烟气流通的动力,让烟气能顺利依次通过第一连通管、滤渣箱、第二连通管、过滤箱、第三连通管和热交换箱,实现烟气过滤净化,另一方面,利用风机工作,将过滤转筒内部抽负压,使得清理区与过滤区产生压差,在压差的作用下,烟气能够更快速的通过过滤转筒,从而提高过滤转筒的过滤净化效率,增大烟气处理装置的处理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热交换箱内设有换热区和燃烧区,所述换热管设置在换热区内,所述换热区设置在燃烧区的上方,所述第三连通管与燃烧区连通,所述燃烧区的内壁上设置有喷火嘴,所述喷火嘴用于喷出火焰燃烧第三连通管通入的空气中的可燃成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烟气经过过滤网和过滤转筒过滤净化处理后,烟气中还易残留部分微粒颗粒杂质和可燃气体,通过在燃烧区内设置喷火嘴,利用喷火嘴喷出高温火焰,对烟气进行焚烧,焚烧掉烟气中的微粒颗粒杂质和可燃气体,从而提高装置的烟气处理效果;另外,通过喷火嘴的作用,还能够提高烟气的温度,增大烟气与换热管内部液体的温差,从而提高换热管的工作效率,增大尾气余热的利用效率和利用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侧壁上还设置有燃气管路,所述燃气管路与喷火嘴连接,燃气管路用于为喷火嘴提供燃料和助燃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连通管与热交换箱的连接端端口靠近喷火嘴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区内设置有通气迷宫,所述通气迷宫的入口与燃烧区连通,通气迷宫的出口与出气接口连通,所述换热管的管路结构与通气迷宫相匹配,换热管设置在通气迷宫的通道内。通过在换热区内设置通气迷宫,并将换热管设置在通气迷宫的通道内,利用通气迷宫延长烟气的流动行程,增大烟气与换热管的接触时间,从而提高热交换效率和热交换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转筒包括网筒、分别设置在网筒左右两侧的左端板和右端板,所述左端板与驱动装置的驱动轴连接,所述右端板与过滤箱的内壁轴接。

进一步地,所述网筒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纳米滤网层、支撑网层、活性炭滤网层、微米滤网层和保护网层。通过将网筒设置成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纳米滤网层、支撑网层、活性炭滤网层、微米滤网层和保护网层结构,利用保护网层提高网筒的结构稳定性,利用微米滤网层过滤去除烟气中的微米级杂质,利用活性炭滤网层吸附净化烟气中的杂质和有机物,利用支撑网层提高网筒的机械强度,利用纳米滤网层去除烟气中的纳米级杂质,实现烟气的分级过滤净化处理,提高装置的过滤净化效率和过滤净化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微米滤网层的网孔孔径为5~200μm,所述纳米滤网层的网孔孔径为10~1000nm。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侧壁上设置有柜门。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垃圾焚烧烟气处理装置,利用过滤网去除烟气中的大颗粒杂质,同时利用集料盒收集过滤的大颗粒杂质,留待进一步处理,利用过滤箱内过滤转筒对烟气进行过滤净化处理,去除烟气中的微粒杂质,最后烟气通过第三连通管进入热交换箱内,与换热管发生热交换,利用换热管吸取烟气中的热能,不仅实现了垃圾焚烧烟气的过滤净化,还充分利用的烟气的预热,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垃圾焚烧烟气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垃圾焚烧烟气处理装置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滤渣箱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过滤箱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热交换箱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网筒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标号

1-壳体,2-进气接口,3-出气接口,4-第一连通管,5-滤渣箱,6-第二连通管,7-过滤箱,8-第三连通管,9-热交换箱,10-过滤网,11-集料盒,12-振荡器,13-驱动装置,14-过滤网筒,15-换热管,16-进水管,17-出水管,18-清洁刷毛,19-吸附板,20-吸附纤毛,21-风机,22-喷火嘴,23-燃料管路,24-通气迷宫,25-网筒,26-左端板,27-右端板,28-纳米滤网层,29-支撑网层,30-活性炭滤网层,31-微米滤网层,32-保护网层,33-柜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图6所示,一种垃圾焚烧烟气处理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进气接口2和出气接口3,在进气接口2的外端口连接垃圾焚烧装置的排烟管,所述壳体1内分别设置有依次连通的第一连通管4、滤渣箱5、第二连通管6、过滤箱7、第三连通管8、热交换箱9,所述进气接口2与第一连通管4连通,所述第二连通管6与滤渣箱5的顶部连通,所述滤渣箱5内分别设置有集料盒11和过滤网10,所述过滤网10设置在第二连通管6与滤渣箱5的端口,所述集料盒11设置在滤渣箱5底部,且集料盒11设置在过滤网10的下方。所述过滤箱7的左侧外壁上设置有驱动装置13,所述过滤箱7内设置有过滤转筒14,所述过滤转筒14内部为过滤区,过滤转筒14和过滤箱7之间为清理区,所述第二连通管6与清理区连通,过滤转筒14的左端与驱动装置13的驱动轴连接,过滤转筒14的右端与过滤箱7内壁轴接,所述驱动装置13用于控制过滤转筒14转动,所述第三连通管8的一端穿过过滤箱7右侧侧壁与过滤转筒14内部的过滤区连通,第三连通管8的另一端与热交换箱9底部连通。所述热交换箱9内设置有换热管15,所述壳体1的侧壁上还分别设置有进水管16和出水管17,所述换热管15的两端分别与进水管16、出水管17连通,所述出气接口3与热交换箱9的顶部连通。在实际使用过中,利用垃圾焚烧炉对垃圾进行焚化,将烟气处理装置的进气接口2与垃圾焚烧炉的烟气出口连通,使得垃圾焚烧烟气从进气接口2进入烟气处理装置中,然后烟气顺着第一连通管4进入滤渣箱5中,由于滤渣箱5顶部设置有过滤网10,利用过滤网10去除烟气中的大颗粒杂质,同时利用集料盒11收集过滤的大颗粒杂质,留待进一步处理,然后烟气通过第二连通管6进入过滤箱7中,利用过滤箱7内过滤转筒14对烟气进行过滤净化处理,去除烟气中的微粒杂质,最后烟气通过第三连通管8进入热交换箱9内,与换热管15发生热交换,利用换热管15吸取烟气中的热能,提高资源利用率,最后过滤净化后的烟气通过出气接口3排出,实现垃圾焚烧烟气的过滤净化处理过程。

具体地,所述过滤网10为倒伞盖状结构。通过将过滤网10设置成倒伞盖状结构,不仅可以增加过滤网10的有效过滤面积,提高过滤网10对烟气的过滤效率,而且由于倒伞盖状结构,使得过滤网10的底部倾斜设置,而过滤网10拦截的大颗粒杂质在重力作用下更易从过滤网10上脱落,避免杂质在过滤网10上积聚,影响过滤网10的过滤效果和过滤效率。

具体地,所述过滤网10采用弹性材质制成,当具有一定气压压力的烟气经过过滤网10时,其弹性材质的过滤网10能承载气压,且能利用自身弹性而抖落掉过滤网10的积尘。

具体地,所述滤渣箱5顶部还设置有振荡器12,所述振荡器12的驱动轴与过滤网10连接,振动器12用于驱动过滤网10振动。在过滤网10的持续过滤烟气的过程中,若不及时对过滤网10表面进行清理,过滤网10上杂质极易积聚成饼,堵塞过滤网10的网孔,从而造成降低过滤网10的过滤效率和过滤效果,而为解决该问题,通过在滤渣箱5顶部设置振荡器12,利用振荡器12驱动过滤网10振动,通过振动过滤网10实现抖落过滤网10上的杂质,让过滤网10上的杂质得以清理,从而提高滤渣箱5的持续工作能力。

具体地,所述过滤箱7的内壁上设置有清洁刷毛18,所述清洁刷毛18与过滤转筒14的外壁触接,清洁刷毛18用于清刷过滤转筒14表面的杂质。在实际过程中,烟气经过过滤网10过滤除去大颗粒杂质后,再利用过滤转筒14对烟气进行进一步地的过滤净化处理,去除烟气中的微粒杂质,实现烟气的过滤净化;而为了提高过滤转筒14的持续工作能力,避免杂质在过滤转筒14表面积聚,控制驱动装置13工作,驱动过滤转筒14转动,使得过滤转筒14与清洁刷毛18产生相对运动,利用清洁刷毛18来清刷过滤转筒14,清理过滤转筒14的外表面上的杂质,从而提高过滤转筒14的工作的稳定性,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所述过滤箱7的内壁上还设置有吸附板19,所述吸附板19与过滤箱7内壁可拆卸连接,吸附板19上均匀设置有吸附纤毛20。通过在过滤箱7的内壁上还设置有吸附板19,并在吸附板19上均匀设置有吸附纤毛20,利用吸附纤毛20吸附清洁刷毛18清刷下来的杂质,避免清刷下来的杂质在清理区飘荡;当吸附纤毛20上杂质吸附饱和后,直接拆下吸附板19进行更替,提高维护的便捷性。

具体地,所述吸附纤毛20表面涂覆有吸附剂。

具体地,所述第三连通管8上还设置有风机21,所述风机21用于将过滤转筒14内过滤区的空气导入热交换箱9中。通过在第三连通管8上设置有风机21,一方面利用风机21提供烟气流通的动力,让烟气能顺利依次通过第一连通管4、滤渣箱5、第二连通管6、过滤箱7、第三连通管8和热交换箱9,实现烟气过滤净化,另一方面,利用风机21工作,将过滤转筒14内部抽负压,使得清理区与过滤区产生压差,在压差的作用下,烟气能够更快速的通过过滤转筒14,从而提高过滤转筒14的过滤净化效率,增大烟气处理装置的处理效率。

具体地,所述热交换箱9内设有换热区和燃烧区,所述换热管10设置在换热区内,所述换热区设置在燃烧区的上方,所述第三连通管8与燃烧区连通,所述燃烧区的内壁上设置有喷火嘴22,所述喷火嘴22用于喷出火焰燃烧第三连通管8通入的空气中的可燃成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烟气经过过滤网10和过滤转筒14过滤净化处理后,烟气中还易残留部分微粒颗粒杂质和可燃气体,通过在燃烧区内设置喷火嘴22,利用喷火嘴22喷出高温火焰,对烟气进行焚烧,焚烧掉烟气中的微粒颗粒杂质和可燃气体,从而提高装置的烟气处理效果;另外,通过喷火嘴22的作用,还能够提高烟气的温度,增大烟气与换热管10内部液体的温差,从而提高换热管10的工作效率,增大尾气余热的利用效率和利用效果。

具体地,所述壳体1侧壁上还设置有燃气管路23,所述燃气管路23与喷火嘴22连接,燃气管路23用于为喷火嘴22提供燃料和助燃剂。

具体地,所述第三连通管8与热交换箱9的连接端端口靠近喷火嘴22设置。

具体地,所述换热区内设置有通气迷宫24,所述通气迷宫24的入口与燃烧区连通,通气迷宫24的出口与出气接口3连通,所述换热管15的管路结构与通气迷宫24相匹配,换热管15设置在通气迷宫24的通道内。通过在换热区内设置通气迷宫24,并将换热管15设置在通气迷宫24的通道内,利用通气迷宫24延长烟气的流动行程,增大烟气与换热管15的接触时间,从而提高热交换效率和热交换效果。

具体地,所述过滤转筒14包括网筒25、分别设置在网筒25左右两侧的左端板26和右端板27,所述左端板26与驱动装置13的驱动轴连接,所述右端板26与过滤箱7的内壁轴接。

具体地,所述网筒25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纳米滤网层28、支撑网层29、活性炭滤网层30、微米滤网层31和保护网层32。通过将网筒25设置成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纳米滤网层28、支撑网层29、活性炭滤网层30、微米滤网层31和保护网层32结构,利用保护网层32提高网筒25的结构稳定性,利用微米滤网层31过滤去除烟气中的微米级杂质,利用活性炭滤网层30吸附净化烟气中的杂质和有机物,利用支撑网层29提高网筒25的机械强度,利用纳米滤网层28去除烟气中的纳米级杂质,实现烟气的分级过滤净化处理,提高装置的过滤净化效率和过滤净化效果。

具体地,所述微米滤网层31的网孔孔径为5~200μm,所述纳米滤网层28的网孔孔径为10~1000nm。

具体地,所述壳体1侧壁上设置有柜门33。

使用时,利用垃圾焚烧炉对垃圾进行焚化,将烟气处理装置的进气接口2与垃圾焚烧炉的烟气出口连通,使得垃圾焚烧烟气从进气接口2进入烟气处理装置中,然后烟气顺着第一连通管4进入滤渣箱5中,由于滤渣箱5顶部设置有过滤网10,利用过滤网10去除烟气中的大颗粒杂质,同时利用集料盒11收集过滤的大颗粒杂质,留待进一步处理,然后烟气通过第二连通管6进入过滤箱7中,利用过滤箱7内过滤转筒14对烟气进行过滤净化处理,去除烟气中的微粒杂质,最后烟气通过第三连通管8进入热交换箱9内,与换热管15发生热交换,利用换热管15吸取烟气中的热能,提高资源利用率,最后过滤净化后的烟气通过出气接口3排出,实现垃圾焚烧烟气的过滤净化处理过程;此外,通过在第三连通管8上设置有风机21,一方面利用风机21提供烟气流通的动力,让烟气能顺利依次通过第一连通管4、滤渣箱5、第二连通管6、过滤箱7、第三连通管8和热交换箱9,实现烟气过滤净化,另一方面,利用风机21工作,将过滤转筒14内部抽负压,使得清理区与过滤区产生压差,在压差的作用下,烟气能够更快速的通过过滤转筒14,从而提高过滤转筒14的过滤净化效率,增大烟气处理装置的处理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