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液体物料混合搅拌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81022发布日期:2018-11-09 17:57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液体物料混合搅拌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工业生产液体混合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液体物料混合搅拌的设备。

背景技术

工业(industry)是指采集原料,并把它们加工成产品的工作和过程。工业是社会分工发展的产物,经过手工业、机器大工业、现代工业几个发展阶段。工业是第二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为轻工业和重工业两大类。2014年,中国工业生产总值达4万亿美元,超过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生产国。

直到18世纪英国出现工业革命,使原来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逐步转变为机器大工业,工业才最终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物质生产部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进入了现代工业的发展阶段。从20世纪40年代后期开始,以生产过程自动化为主要特征,采用电子控制的自动化机器和生产线进行生产,改变了机器体系。从70年代后期开始,进入80年代后,以微电子技术为中心,包括生物工程、光导纤维、新能源、新材料和机器人等新兴技术和新兴工业蓬勃兴起。这些新技术革命,正在改变着工业生产的基本面貌。

液体物料的混合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极为常见,物料间的混合效果决定着制得产品的性能。在现有技术中,液体物料的混合方式是叶片搅拌式,电机驱动叶片转动,叶片带动液体物料产生漩涡从而实现混合,但是对于这种混合方式,其混合范围是很有限的,且混合设备内部只存在一种混合方式,不具备紊流的效果,则液体物料间的混合效果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液体物料混合搅拌的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液体物料混合搅拌的设备,包括壳体,壳体顶部为敞口状,所述壳体上部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移动安装柱,移动安装柱上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挡板,两个限位挡板之间的移动安装柱上套设有第一套筒,第一套筒下侧固定连接有竖直柱,竖直柱外部套设有第二套筒;所述移动安装柱下方的壳体前后内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外端与第一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三套筒,第三套筒中间处穿过有转动杆,转动杆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柱,限位柱与第二套筒转动连接,且第三套筒与限位柱之间的转动杆外部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竖直柱底端固定连接有底部扰动装置;所述第二套筒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设置有联动混合装置;所述竖直柱两侧的壳体内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物料提升装置,两个物料提升装置的一端均与竖直柱相连接;

所述第一套筒内径等于移动安装柱直径,第二套筒内径等于竖直柱直径,第三套筒内径等于转动杆直径。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效果是:所述底部扰动装置包括安装板,安装板与竖直柱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下侧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竖直板,竖直板上均匀开设有若干扰流通孔。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效果是:所述扰流通孔直径为3mm-6mm。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效果是:所述联动混合装置包括第二电机,第二电机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右端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竖直安装杆,竖直安装杆外部套设有滑动套筒,滑动套筒内部通过第二弹簧与竖直安装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套筒外侧壁上均匀设置有若干铰链,铰链上转动连接有适应杆,适应杆通过第三弹簧与滑动套筒相连接,所述适应杆上均匀布置有若干扰动凸起。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效果是:所述滑动套筒内侧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导向槽,导向槽内设置有导向杆,导向杆另一端与竖直安装杆侧壁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效果是:所述第二电机外部罩设有防护罩。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效果是:所述物料提升装置包括水平柱,水平柱一端与壳体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水平柱内部开设有提升腔,提升腔内部设置有移动板,移动板一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杆,移动杆穿过水平柱向外延伸,且移动杆外端与竖直柱固定连接;所述水平柱的下侧设置有连接提升腔的进液管道,进液管道上布置有进液单向阀,所述水平柱的上侧设置有连接提升腔的出液管道,出液管道上布置有出液单向阀,且出液管道呈l型;两个所述出液管道的出口中间处设置有对流装置,对流装置固定设置在第一套筒上侧。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效果是:所述对流装置包括支撑杆,支撑杆底端与第一套筒上侧固定连接,支撑杆上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对流体,对流体呈半球壳状,且对流体的内侧壁上均匀布置有若干对流凸起。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效果是:所述壳体底部开设有排液通道,排液通道内设置有放水塞。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是:

第一、竖直柱在移动时会带动底部扰动装置左右往复移动,底部扰动装置上的竖直板对壳体底部物料进行扰动,扰流通孔有效提高了扰动效果;

第二、第二电机通过第二转轴带动竖直安装杆转动,则竖直安装杆外部套设的滑动套筒会远离第二转轴,则扩大了混合范围;同时适应杆也受到离心力绕铰链转动一定角度,带动扰动凸起改变了扰动角度和范围,从而实现了对液体物料的高效混合;

第三、竖直柱通过移动杆带动移动板对提升腔内部的液体物料进行挤压,液体物料通过出液管道和出液单向阀喷出,在喷出过程中形成一定的混合,进一步提高了混合效果;

第四、当第一套筒向右侧移动时,第一套筒会带动对流装置朝右侧移动,对流装置与右侧出液管道喷出的液体物料相互碰撞形成有效的对流混合效果,当第一套筒向左侧移动时,第一套筒会带动对流装置朝左侧移动,对流装置与左侧出液管道喷出的液体物料相互碰撞形成有效的对流混合效果;

第五、液体物料喷出时进入到对流体内部,在对流体内部形成涡流状,且对流凸起可以对液体物料进行扰动,继而对液体物料进行有效的混合处理。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限位柱与第二套筒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第一转轴与第三套筒的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底部扰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联动混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物料提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对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根据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一种用于液体物料混合搅拌的设备,包括壳体1,壳体1顶部为敞口状,所述壳体1上部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移动安装柱2,移动安装柱2上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挡板3,两个限位挡板3之间的移动安装柱2上套设有第一套筒4,第一套筒4下侧固定连接有竖直柱5,竖直柱5外部套设有第二套筒6;所述移动安装柱2下方的壳体1前后内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7,第一转轴7外端与第一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7上固定连接有第三套筒8,第三套筒8中间处穿过有转动杆9,转动杆9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柱10,限位柱10与第二套筒6转动连接,限位柱10上设置有连接柱19,连接柱19与第二套筒6转动连接即可,且第三套筒8与限位柱10之间的转动杆9外部套设有第一弹簧11,在工作时,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转轴7逆时针转动,第一转轴7带动第三套筒8逆时针转动,第三套筒8带动转动杆9转动,转动杆9通过限位柱10带动第二套筒6在竖直柱5上移动,第二套筒6会通过竖直柱5带动第一套筒4在移动安装柱2上移动,此时第二套筒6作长方形轨迹移动,竖直柱5带动第一套筒4左右往复移动;

请参阅图1和图4,所述竖直柱5底端固定连接有底部扰动装置12,所述底部扰动装置12包括安装板121,安装板121与竖直柱5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121下侧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竖直板122,竖直板122上均匀开设有若干扰流通孔123,竖直柱5在移动时会带动底部扰动装置12左右往复移动,底部扰动装置12上的竖直板122对壳体1底部物料进行扰动,扰流通孔123有效提高了扰动效果;

所述扰流通孔123直径为3mm-6mm。

请参阅图1和图5,所述第二套筒6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3,支撑板13上设置有联动混合装置14,所述联动混合装置14包括第二电机141,第二电机41与支撑板1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141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142,第二转轴142右端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竖直安装杆143,竖直安装杆143外部套设有滑动套筒144,滑动套筒144内部通过第二弹簧145与竖直安装杆143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套筒144外侧壁上均匀设置有若干铰链146,铰链146上转动连接有适应杆147,适应杆147通过第三弹簧148与滑动套筒144相连接,所述适应杆147上均匀布置有若干扰动凸起149,当第二套筒6在作长方形轨迹移动时,第二套筒6会带动联动混合装置14作长方形轨迹移动,此时启动第二电机141,第二电机141通过第二转轴142带动竖直安装杆143转动,则竖直安装杆143外部套设的滑动套筒144会远离第二转轴142,则扩大了混合范围;同时适应杆147也受到离心力绕铰链146转动一定角度,带动扰动凸起149改变了扰动角度和范围,从而实现了对液体物料的高效混合;

所述滑动套筒144内侧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导向槽1410,导向槽1410内设置有导向杆1411,导向杆1411另一端与竖直安装杆143侧壁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电机141外部罩设有防护罩1412,防护罩1412对第二电机141进行保护作用。

请参阅图1和图6,所述竖直柱5两侧的壳体1内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物料提升装置15,两个物料提升装置15的一端均与竖直柱5相连接,所述物料提升装置15包括水平柱151,水平柱151一端与壳体1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水平柱51内部开设有提升腔152,提升腔152内部设置有移动板153,移动板153一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杆154,移动杆154穿过水平柱151向外延伸,且移动杆154外端与竖直柱5固定连接;所述水平柱151的下侧设置有连接提升腔152的进液管道155,进液管道155上布置有进液单向阀156,所述水平柱151的上侧设置有连接提升腔152的出液管道157,出液管道157上布置有出液单向阀158,且出液管道158呈l型;两个所述出液管道158的出口中间处设置有对流装置16,对流装置16固定设置在第一套筒4上侧,当竖直柱5带动移动杆154向提升腔152外侧移动时,则提升腔152内部的压强减小,液体物料通过进液管道155和进液单向阀156进入到提升腔152内部;随后竖直柱5通过移动杆154带动移动板153对提升腔152内部的液体物料进行挤压,液体物料通过出液管道157和出液单向阀158喷出,在喷出过程中形成一定的混合,进一步提高了混合效果;当第一套筒4向右侧移动时,第一套筒4会带动对流装置16朝右侧移动,对流装置16与右侧出液管道157喷出的液体物料相互碰撞形成有效的对流混合效果,当第一套筒4向左侧移动时,第一套筒4会带动对流装置16朝左侧移动,对流装置16与左侧出液管道157喷出的液体物料相互碰撞形成有效的对流混合效果;

所述第一套筒4内径等于移动安装柱2直径,第二套筒6内径等于竖直柱5直径,第三套筒8内径等于转动杆9直径。

请参阅图1和图7,所述对流装置16包括支撑杆161,支撑杆161底端与第一套筒4上侧固定连接,支撑杆161上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对流体162,对流体162呈半球壳状,且对流体162的内侧壁上均匀布置有若干对流凸起163,液体物料喷出时进入到对流体162内部,在对流体162内部形成涡流状,且对流凸起163可以对液体物料进行扰动,继而对液体物料进行有效的混合处理。

所述壳体1底部开设有排液通道17,排液通道17内设置有放水塞18。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是:在工作时,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转轴7逆时针转动,第一转轴7带动第三套筒8逆时针转动,第三套筒8带动转动杆9转动,转动杆9通过限位柱10带动第二套筒6在竖直柱5上移动,第二套筒6会通过竖直柱5带动第一套筒4在移动安装柱2上移动,此时第二套筒6作长方形轨迹移动,竖直柱5带动第一套筒4左右往复移动;

竖直柱5在移动时会带动底部扰动装置12左右往复移动,底部扰动装置12上的竖直板122对壳体1底部物料进行扰动,扰流通孔123有效提高了扰动效果;

当第二套筒6在作长方形轨迹移动时,第二套筒6会带动联动混合装置14作长方形轨迹移动,此时启动第二电机141,第二电机141通过第二转轴142带动竖直安装杆143转动,则竖直安装杆143外部套设的滑动套筒144会远离第二转轴142,则扩大了混合范围;同时适应杆147也受到离心力绕铰链146转动一定角度,带动扰动凸起149改变了扰动角度和范围,从而实现了对液体物料的高效混合;

当竖直柱5带动移动杆154向提升腔152外侧移动时,则提升腔152内部的压强减小,液体物料通过进液管道155和进液单向阀156进入到提升腔152内部;随后竖直柱5通过移动杆154带动移动板153对提升腔152内部的液体物料进行挤压,液体物料通过出液管道157和出液单向阀158喷出,在喷出过程中形成一定的混合,进一步提高了混合效果;当第一套筒4向右侧移动时,第一套筒4会带动对流装置16朝右侧移动,对流装置16与右侧出液管道157喷出的液体物料相互碰撞形成有效的对流混合效果,当第一套筒4向左侧移动时,第一套筒4会带动对流装置16朝左侧移动,对流装置16与左侧出液管道157喷出的液体物料相互碰撞形成有效的对流混合效果;

液体物料喷出时进入到对流体162内部,在对流体162内部形成涡流状,且对流凸起163可以对液体物料进行扰动,继而对液体物料进行有效的混合处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