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棺椁静电喷漆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41839发布日期:2018-11-14 03:16阅读:19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棺椁静电喷漆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喷漆工艺,具体的是一种棺椁静电喷漆工艺。

背景技术

棺椁,即棺材和套棺(古代套于棺外的大棺),泛指棺材。红色棺椁亦作“棺郭”。指的是装殓尸体的器具,椁,套在棺外的外棺,就是棺材外面套的大棺材。现在社会上,棺椁表面一般都要进行喷漆或者上蜡处理才投入使用。

在现有技术中,对棺椁喷漆的方法简单,有时候直接对木材表面喷漆,工艺粗糙,使得在使用后常常会出现掉漆的现象,木料表面质地也不够均匀,将会严重地影响其品质和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棺椁静电喷漆工艺,本发明工艺流程简洁明了,方便操作,有利于推广使用。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棺椁静电喷漆工艺,该喷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一、初步处理

1)用砂纸将棺椁打磨一遍,去除棺椁表面的毛刺、废屑等杂物,注意拐角处轻微打磨,保持棺椁原有的形状;

2)用棉布沾水,拧干,弄成半湿状,把打磨后木板上的粉末清理干净,然后使用静电除尘枪对棺椁进行静电除尘处理;

二、烘干处理

将棺椁放置在油漆烘干室中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35-45℃,烘干时间为1-2小时,烘干过程中通过风机系统抽风,实现排温、烘干同步完成,同时对棺椁进行正反面翻转,实现全面烘干,直至表面看不到水分;

三、粗刮腻子

将腻子调匀,将腻子刮在棺椁表面,刮腻子要用钢片刮板往返刮,注意上下左右接槎,两道刮板之间要干净,不允许留浮腻子,刮腻子时要防止沾上或混进砂粒等杂物,刮涂的厚度为0.3-0.5mm,刮涂时要求平整、均匀、光滑,待刮涂完成,室温下干燥2-3小时后,用粗砂纸打磨使其平整;

四、细刮腻子

将步骤三重复一次,刮涂时要求表面平整、均匀,待刮涂完成,室温下干燥3-4小时后,待干燥完成后再用细砂纸顺着木纹轻轻磨光,使其光滑;

五、一次涂漆

喷漆应在清洁、干燥、空气流通、光线充足的场所进行,空气要求无尘、无颗粒物,温度为15-25℃,首先在干燥的木板表面涂上一层清漆,漆膜厚度为80-100μm,静置,时间为2小时,待表面干燥后用粗砂纸打磨光滑;然后再涂上另一层清漆,漆膜厚度为25-35μm,静置时间为1小时,待彻底干透后,再用细砂纸打磨光滑;

六、二次涂漆

在二次涂漆前,使用酒精对棺椁表面进行擦拭,然后静置自然风干,待风干后进行涂漆,涂漆时,控制漆的厚度为50-60um,混合料中油漆与稀料的体积比为1:0.15,温度为15-22℃,相对湿度为60-70%;

七、喷面漆

在喷面漆之前使用气枪将步骤六处理过后的棺椁表面吹净灰尘,喷漆枪要清洗干净,使用酒精多次消毒后才能使用,喷漆时,喷漆枪始终与棺椁表面保持垂直,用力均匀,遇到凸点及时采用刮刀去除,然后再喷漆平整,保证面漆的厚度为1.5-3.5μm;

八、晾干

将步骤七处理后的棺椁首先放置在烘干室中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50-60℃,烘干时间为1-2小时,然后将棺椁在强冷室中进行强冷,强冷时间为10-15分钟,强冷风速为20-30m/s;将棺椁搬离强冷室,自然冷却,冷却后即完成棺椁的整体喷漆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粗砂纸目数为100-150目,细砂纸目数为250-300目。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四中刮涂的腻子相比较步骤三刮涂的腻子要稠20%。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五涂漆后对棺椁表面进行抛光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六待表面干燥后,在混合料中加油漆搅拌,再对棺椁表面涂漆,待表面干燥后,再在混合料中加油漆搅拌,然后对棺椁表面涂漆,如此反复,油漆的浓度逐步递增,重复五次,直至油漆与稀料的体积比为1:0.1。

进一步地,所述面漆的配比具体参数为,油漆:稀料:颜料:催干剂=1.8∶4.85∶0.09:0.015,喷漆温度为25℃,相对湿度在60-6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工艺流程简洁明了,方便人工操作。本发明通过对棺椁进行打磨和干燥处理,使得木质结构的木板更加稳定,不易变形;通过刮涂两遍腻子,解决了木材表面的不平整,使得后期喷漆时不会产生裂纹;然后在中期涂漆多次,使得木板表面颜色光亮、表面涂漆均匀;最后使用喷漆枪喷面漆,使得喷漆更加牢固地附着在表面,不易脱落,色泽更加光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一种棺椁静电喷漆工艺,如图1所示,该喷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一、初步处理

1)用砂纸将棺椁打磨一遍,去除棺椁表面的毛刺、废屑等杂物,注意拐角处轻微打磨,保持棺椁原有的形状;

2)用棉布沾水,拧干,弄成半湿状,把打磨后木板上的粉末清理干净,然后使用静电除尘枪对棺椁进行静电除尘处理。

二、烘干处理

将棺椁放置在油漆烘干室中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35-45℃,烘干时间为1-2小时,烘干过程中通过风机系统抽风,实现排温、烘干同步完成,同时对棺椁进行正反面翻转,实现全面烘干,直至表面看不到水分。

三、粗刮腻子

将腻子调匀,将腻子刮在棺椁表面,刮腻子要用钢片刮板往返刮,注意上下左右接槎,两道刮板之间要干净,不允许留浮腻子,刮腻子时要防止沾上或混进砂粒等杂物,刮涂不宜过厚,控制在0.5毫米以下,否则较难干燥,易发生收缩开裂,刮涂时要求平整、均匀、光滑。待刮涂完成,室温下干燥2-3小时后,用粗砂纸打磨使其平整,粗砂纸目数为100-150目。

四、细刮腻子

将步骤三重复一次,需要注意的是,步骤四中刮涂的腻子相比较步骤三刮涂的腻子要稠20%,刮涂时要求表面平整的同时,还要纹理质感均匀一致,否则易发生颜色深浅不一致的现象,影响美观。待刮涂完成,室温下干燥3-4小时后,待干燥完成后再用细砂纸顺着木纹轻轻磨光,使其光滑,细砂纸目数为250-300目。

五、一次涂漆

喷漆应在清洁、干燥、空气流通、光线充足的场所进行,空气要求无尘、无颗粒物,温度为15-25℃,首先在干燥的木板表面涂上一层清漆,漆膜厚度为80-100μm,静置,时间为2小时,待表面干燥后用粗砂纸打磨光滑,粗砂纸目数为100-150目;然后再涂上另一层清漆,漆膜厚度为25-35μm,静置时间为1小时,待彻底干透后,再用细砂纸打磨光滑,细砂纸目数为250-300目。为了避免涂漆时空气中的颗粒物等混入油漆中,涂漆后对棺椁表面进行抛光处理,达到平整、光滑的效果。

六、二次涂漆

在二次涂漆前,使用酒精对棺椁表面进行擦拭,使用酒精的目的是对棺椁进行消毒、除去微生物,然后静置自然风干,待风干后进行涂漆,涂漆时,控制漆的厚度为50-60um,混合料中油漆与稀料的体积比为1:0.15,温度为15-22℃,相对湿度为60-70%。待表面干燥后,在混合料中加油漆搅拌,再对棺椁表面涂漆,待表面干燥后,再在混合料中加油漆搅拌,然后对棺椁表面涂漆,如此反复,油漆的浓度逐步递增,重复五次,直至油漆与稀料的体积比为1:0.1,二次涂漆完成,此时棺椁表面的底漆喷涂工作已完成。

七、喷面漆

在喷面漆之前使用气枪将步骤六处理过后的棺椁表面吹净灰尘,喷漆枪要清洗干净,使用酒精多次消毒后才能使用。面漆的配比具体参数为,油漆:稀料:颜料:催干剂=1.8∶4.85∶0.09:0.015,喷漆温度为25℃,相对湿度在60-65%,喷漆时,喷漆枪始终与棺椁表面保持垂直,用力均匀,遇到凸点及时采用刮刀割除,然后再喷漆平整,保证面漆的厚度为1.5-3.5μm,喷漆时,做到对棺椁表面每个部位都要喷漆均匀。

八、晾干

将步骤七处理后的棺椁首先放置在烘干室中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50-60℃,烘干时间为1-2小时;然后将棺椁在强冷室中进行强冷,强冷时间为10-15分钟,强冷风速为20-30m/s。将棺椁搬离强冷室,自然冷却,冷却后即完成棺椁的整体喷漆工作。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