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筒和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16860发布日期:2018-11-02 22:43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作业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分离装置,特别是一种滤筒。

本发明属于作业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分离装置,特别是一种除尘器。

背景技术

滤筒是一种用来进行过滤的筒状元件,一般分为用来过滤气体介质和过滤液体介质的滤筒。通常人们所指的滤筒大多是用来过滤气体。

滤筒属于表面过滤元件,它是利用滤材表面形成的微小透气组织阻挡掉气体中的粒状物质。滤筒常用的自动清灰方式有高压气体脉冲反吹和机械振动。脉冲反吹是利用控制仪预先设定的参数给电磁阀一个信号,瞬间开闭电磁阀膜片,使高压气体进入喷吹管,利用气体的急速膨胀力抖落滤筒表面的灰尘。

关于机械振动清灰的文献如一种滤筒式振动除尘器(授权公告号cn104689657b),振动装置安装在滤筒和滤筒抖动之间,振动装置运行时带动滤筒抖动,使滤筒表面的灰尘掉落。该结构虽然能通过振动清除滤筒上的灰尘,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1、粉尘会沉降在振动电机、电机支架和滤筒固定板等部件上,影响粉尘收集效果以及影响除尘器使用安全性和使用寿命;2、进风腔中环境较为恶劣,电机技术要求较高,因而存在着电机采购成本高以及存在着电机使用寿命不足的问题;3、振动装置位于滤筒和集灰抽屉之间,所需空间较大,不适合对现有除尘器进行改装以及与脉冲反吹方式相比会增加除尘器整体高度,进而可能影响除尘器搬运方便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滤筒,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滤筒的清灰效果。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除尘器,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现有脉冲反吹清灰式除尘器也能改装成为机械振动清灰式除尘器。

本发明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滤筒包括底板、顶板、内衬和滤筒体,滤筒体呈圆柱状,顶板上具有与滤筒体内腔相连通的开口,内衬和滤筒体位于底板与顶板之间,内衬的一端与底板相连接,内衬的另一端与顶板相连接;滤筒体内设有振动器,振动器安装在底板上。

一种除尘器包括壳体和上述的滤筒,壳体的内腔顶壁上开有过风孔,壳体的侧壁上开有进风口,滤筒位于壳体的内腔中,滤筒竖直设置且滤筒的开口与过风孔相连通;滤筒与壳体之间通过可拆卸固定结构相连接。

滤筒内空气相对于滤筒外空气更为洁净,因而可降低振动器的技术要求,进而降低振动器的采购成本。粉尘不会沉降在振动器上,这样振动器不易损坏,可有效保证振动器的使用寿命。

振动器位于滤筒内,滤筒体具有降低噪声的作用,因而能有效地降低除尘器的噪声。振动器位于滤筒内充分利用滤筒体内腔空间,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紧凑的优点;该结构还有效地避免滤筒产生额外空间,使得本滤筒可安装在现有脉冲反吹清灰式除尘器上;且不会增加除尘器的整体高度;同时本滤筒也可安装在其他需要除尘的设备中。

振动器直接带动底板抖动,底板再带动内衬和滤筒体抖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滤筒的振动效果更佳,在保证清灰效果的同时可缩小振动器的功率,进而降低振动器采购成本和降低除尘器噪声。

在上述的滤筒中,所述底板包括呈圆环状的外圈和能遮盖外圈中心孔的中心板,内衬和滤筒体与外圈相连接,振动器安装在中心板上。更换滤筒时中心板和振动器可无需更换,该结构还具有使振动器安装和维护更方便。

根据滤筒的内腔直径和振动器的体积,振动器可按下述任意一种方式进行安装,振动器通过螺栓直接安装在中心板上,或中心板上固定有安装板,振动器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板上。

在上述滤筒中,所述外圈的内侧具有翻边,中心板上具有定位凸圈,定位凸圈嵌入外圈的中心孔内,外圈的翻边与定位凸圈相依靠;由此中心板和外圈之间仅仅插配连接,该结构具有拆装更方便的优点。根据实际情况,外圈和中心板之间也通过可拆卸固定结构相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中滤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中除尘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二中除尘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三中滤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三中除尘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滤筒;11、底板;11a、外圈;11b、中心板;11c、翻边;11d、定位凸圈;11e、凹槽;11f、紧固螺栓;11g、支脚;12、顶板;12a、挂耳;13、内衬;14、滤筒体;15、密封片;16、密封条;17、振动器;18、密封件;19、安装板;1、壳体;1a、上腔;1b、下腔;1c、进风口;2、风机;3、横档;4、锁紧螺栓;5、减震件;5a、震块;5b、托持板;6、螺栓螺母;7、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滤筒10包括底板11、顶板12、内衬13和滤筒体14。底板11包括呈圆环状的外圈11a和能遮盖外圈11a中心孔的中心板11b,外圈11a和中心板11b之间嵌设有密封片15,该结构有效地保证外圈11a和中心板11b之间密封性,避免含尘空气直接进入滤筒10内。外圈11a的内侧具有翻边11c,中心板11b上具有定位凸圈11d,定位凸圈11d嵌入外圈11a的中心孔内,外圈11a的翻边11c与定位凸圈11d相依靠,进而限制中心板11b滑动,提高中心板11b安装稳定性。

滤筒体14呈圆柱状,顶板12上具有与滤筒体14内腔相连通的开口,顶板12的顶面上粘贴有位于开口外围的密封条16。内衬13位于滤筒体14的内侧,内衬13和滤筒体14均位于底板11与顶板12之间。

内衬13的一端与外圈11a通过胶水粘结或通过焊接相连接,且内衬13的一端与外圈11a的翻边11c相抵靠,该结构既能提高外圈11a的强度,又能提高内衬13与外圈11a的连接牢固性,进而提高滤筒10强度和提高振动效果以及提高滤材振动均匀性。内衬13的另一端与顶板12也通过胶水粘结或通过焊接相连接。

滤筒体14内设有振动器17,即振动器17位于滤筒体14的内腔中。振动器17为振动电机、气动振动器17或电磁振动器17,振动器17通过螺栓安装在中心板11b上;振动器17为振动电机时可在电路中连接变频器,实现调整振动电机的振动频率。中心板11b相对于外圈11a可拆卸,进而振动器17也进而拆卸,进而便于维护以及更换滤筒10时无需更换中心板11b和振动器17。根据振动器17的体积和滤筒体14内腔直径,可水平设置振动器17或竖直设置振动器17,说明书附图给出振动器17竖直设置,中心板11b上固定有安装板19,振动器17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板19上。

中心板11b上开有线孔,与振动器17相连的电线或气管从线孔穿过,该结构保证振动器17能与外界的电源或气源相连接。电线或气管与线孔的侧壁之间安装有密封件18,该结构避免含尘空气从线孔进入滤筒10内。

如图2所示,除尘器包括壳体1、上述的滤筒10和风机2。滤筒10的数量为多个,一般来说滤筒10的数量为4个。

壳体1的内腔分为上腔1a和下腔1b,风机2安装在壳体1的顶部,风机2与上腔1a相连通。壳体1的下腔1b侧壁上开有进风口1c,下腔1b的顶壁上开有使上腔1a和下腔1b相连通的过风孔,过风孔的数量与滤筒10的数量相同。滤筒10位于壳体1的下腔1b内,滤筒10竖直设置,滤筒10的开口与过风孔一一对应地相连通;具体来说,滤筒10的下方设有横档3,横档3与壳体1固定连接;中心板11b与横档3之间通过可拆卸固定结构相连接且使密封条16与滤筒10的下腔1b顶壁相抵靠,由此密封条16既避免含尘空气直接进入过风孔,又能起减震作用,降低除尘器的噪声。

可拆卸固定结构包括螺纹连接在横档3上的锁紧螺栓4,锁紧螺栓4和中心板11b之间设有减震件5,减震件5的顶面与中心板11b相抵靠,减震件5的底面与锁紧螺栓4相抵靠。说明书给出减震件5包括采用弹性材料制成的减震块5a和采用硬质材料制成的托持板5b,托持板5b避免锁紧螺栓4嵌入减震块5a内以及使减震块5a受力更均匀。中心板11b的底面上开有凹槽11e,减震件5嵌入凹槽11e内,避免减震件5相对于中心板11b滑动,进而提高滤筒10安装稳定性。

该除尘器结构可使滤筒10的外圈11a与中心板11b之间仅仅插配连接,具有简化结构,降低制造成本以及便于更换滤筒10的优点。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基本相同之处不再累赘描述,仅描述不一样的地方,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如图3所示,减震件5可采用下述方案替换,减震件5包括弹簧7和托持板5b。弹簧7的上端与中心板11b的底面相抵靠,弹簧7的下端嵌入托持板5b内,锁紧螺栓4嵌入托持板5b内;弹簧7处于被压缩状态。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基本相同之处不再累赘描述,仅描述不一样的地方,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如图4所示,外圈11a与中心板11b之间通过可拆卸固定结构相连接;具体来说,外圈11a与中心板11b之间通过支脚11g和紧固螺栓11f固定连接;根据实际情况,外圈11a与中心板11b之间也可采用螺纹连接。

顶板12的外侧具有挂耳12a,振动器17水平设置,振动器17通过螺栓直接安装在中心板11b上。

如图5所示,除尘器内仅设有一个滤筒10,除尘器内腔未分为上腔1a和下腔1b,风机2直接与过风孔相连通。滤筒10的挂耳12a通过螺栓螺母6与除尘器的内腔顶壁固定连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