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空气净化系统的喷漆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48937发布日期:2019-01-28 14:07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带有空气净化系统的喷漆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喷漆房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带有空气净化系统的喷漆房。



背景技术:

喷漆时人防设备加工制造中重要的一环,由于喷漆过程中的产生的气雾含有各种有机成分并带有刺激性气味,因而喷漆操作通常是在专用的喷漆房内进行。

如现有申请公布号为cn105478288a的中国专利了一种喷漆房,包括喷漆房体、水池、格栅板、喷板架、喷枪、水帘管、涂料仓、涂料输送管、水箱、水输送管和水过滤管;水池固设在喷漆房体的底部,该水池的上端覆盖格栅板;喷板架固定在格栅板上,包括底座、转动轴、转动手柄以及多个固定块;涂料仓固定在喷漆房体的顶部,并通过涂料输送管与喷枪连接;水帘管水平固定在喷漆房体内壁的上部,该水帘管的下端设有一端小型漏水孔,该水帘管通过水输送管与水箱连通;该水箱通过水过滤管与水池连通。

但是,上述喷漆房的水帘管水平固定在喷漆房体内壁的上部,采用水帘管喷水对喷漆房内的气雾进行沉降时,会存在如下问题:

1、水直接喷淋在喷漆房内,造成喷漆房内环境潮湿,影响喷漆作业且残留水渍清理麻烦,易造成二次污染;

2、水帘管喷淋的水帘只能对水帘管周围空气中的气雾进行沉降,并不能有效净化喷漆房内的空气;

3、单纯采用水帘管喷水对气雾沉降只能单纯去除空气中部分液态或者固定污染颗粒以及少量溶于水的污染物,并不能有效降低喷漆房内污染空气中的voc、异味物质、有色物质等。

因而,有必要对上述喷漆房做进一步改进,以使得在喷漆房内进行喷漆操作时,空气能被充分净化、减少含污染气雾的空气排放造成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空气净化系统的喷漆房,其具有对污染气雾净化彻底、利于保持喷漆房内工作环境卫生、二次污染小的优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有空气净化系统的喷漆房,包括喷漆房本体、压风单元、水循环净化单元、吸风单元和气雾吸附净化单元和光氧净化单元;所述压风单元设置于喷漆房本体的顶壁,用于向喷漆房本体内部压入空气;所述喷漆房本体侧壁开有过气通道,所述水循环净化单元包括设置于过气通道处的集水箱、设置于集水箱正上方的淋水箱以及固定设置于集水箱和淋水箱之间的导水板;所述集水箱和淋水箱之间通过管路连通有回用水泵;所述淋水箱的底部设置有与淋水箱连通的淋水管,所述淋水管上开有若干淋水孔;所述导水板的底端悬置于集水箱的正上方;所述吸风单元设置于过气通道处且位于喷漆房本体侧壁的外侧,以用于将喷漆房内部的空气导入气雾吸附净化单元;所述气雾吸附净化单元与吸风单元相连通,以用于对吸风单元导出的空气进行吸附除杂;所述光氧催化单元连通于气雾吸附净化单元的出气端,以用于对气雾吸附净化单元导出的气体进行催化氧化净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集水箱内存储的水经过回用水泵和管路被导入淋水箱内,然后从淋水管上淋水孔喷出到导水板,顺沿导水板汇入集水箱内,此过程中水在导水板上均匀摊铺,增大了与喷漆房内空气接触面积,可以加速对空气中悬浮液滴、微粒等污染物的沉降净化;同时,导水板的底端悬置于集水箱的正上方,水从导向板底端流下时形成水帘,可以将空气中的污染气雾有效沉降净化。2、水循环净化单元中的水循环使用,不会在喷漆房内积蓄,不影响喷施作业,利于控制二次污染。3、压风单元和吸风单元相配合,使得喷漆房内空气定向流动,绝大部分空气能够流动至水循环净化单元处被净化处理。4、气雾吸附净化单元可以对经过水循环净化单元净化处理的空气进行进一步净化,能有效去除空气中的细微液滴、残余固态颗粒等污染物。5、光氧净化单元能够对经过气雾吸附净化单元处理的空气进行进一步净化,去除空气中的voc、有机或恶臭污染废气等,使得最终排出的空气干净,符合环保要求。

进一步地,所述水循环净化单元还包括絮凝剂箱,所述絮凝剂箱和淋水箱之间通过管路连接有加液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加液泵可以将絮凝剂箱内储存的絮凝剂导入水循环净化单元,通过絮凝剂的絮凝沉积作用,使得水体内的杂质生成絮状沉淀析出,可以采用滤网过滤等方式将絮状沉淀过滤去除即可。减少了水中固态杂质含量,提高了水循环净化单元所用水的循环使用时间。

进一步地,所述导水板为朝向喷漆房本体内侧凸出的弧形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板增加了导水板上水流和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得水流更容易吸附、溶解空气的污染物。同时,水流顺沿导向板流淌,流淌过程中能够均匀铺满导水板平面,最终在导水板底端形成均匀的水帘,提高了对喷漆房内污染空气沉降净化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导水板上沿水平方向设置有至少一条凸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棱的设置使得水流淌至凸棱处,先积蓄,积蓄至没过凸棱后溢出形成均匀的水帘,使得水帘和空气的接触面积大,和空气中污染物接触充分,净化效率高且净化彻底。同时,水循环系统中水体混入油性污染物或者导水板上粘附有油性污染物后,水体在导水板上的润湿性变差,水流易分叉形成多股水流,导致在导水板底端形成水帘不均匀、沉降净化效果不佳,设置凸棱后可有效解决该问题。此外,凸棱使得水流在导水板上的流淌过程为流淌-积蓄-没过凸棱-流淌,该过程中絮凝剂能够充分分散,絮凝除杂效果极佳。

进一步地,所述压风单元包括连通于喷漆房本体顶壁的引气管和设置于引气管内的压风风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引气管和压风风机能够均匀向喷漆房内导入干净的空气,使得喷漆房内形成定向的空气流。一方面,新鲜空气的补入能稀释污染物的浓度,控制喷漆房内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处于较低范围;另一方面,定向流动的空气,利于驱使污染物随空气流经过气通道,从而依次被水循环净化单元、气雾吸附净化单元和光氧净化单元净化处理,对空气的净化高效、彻底。

进一步地,所述吸风单元包括覆盖过气通道的集气罩、与集气罩连通的吸风管,所述吸风管内设置有吸风风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风风机工作时,在集气罩内产生负压,使得喷漆房内空气能够通过过气通道向喷漆房本体外侧流动,使得喷漆房内的污染空气能够被充分净化。

进一步地,所述气雾吸附净化单元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箱体分隔为第一吸附区和第二吸附区;所述第一吸附区内沿竖直方向设置有至少一块有机棉过滤板,所述第二吸附区内沿水平方向设置有至少一块活性炭吸附板;所述箱体远离第二吸附区的侧壁连通有进气管,所述箱体远离第一吸附区的侧壁设置有出气管;所述隔板上设置有连通第一吸附区和第二吸附区的通槽,且通槽和出气管与箱体的连通处分别位于活性炭吸附板的上下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机棉过滤板由框形板和有机棉吸附吸附层组成,活性炭吸附板内设置有活性炭颗粒。从过气通道导出的空气进入气雾吸附净化单元后依次经过有机棉过滤板和活性炭吸附板净化处理。空气中的水汽、悬浮液滴和悬浮颗粒被有机棉过滤板吸附截留,空气中的有色物质、细微液滴等在第二吸附区内被活性炭吸附板吸附截留,最后净化后的空气经由出气管导出,提高了对空气污染气雾的净化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有机棉过滤板平行设置有两块,所述活性炭吸附板平行设置有两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块有机棉过滤板可以选择不同填充密度的过滤板,保证了对空气中液滴等吸附截留的彻底性。设置两块活性炭吸附板,气流可以分两路分别透过活性炭吸附板,不仅充分发挥了活性炭吸附板的吸附能力,而且提高了对空气净化的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有机棉过滤板和活性炭吸附板均可拆卸设置于箱体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方便更换使用时间过久、吸附过滤效果变差的有机棉过滤板或活性炭吸附板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集水箱的侧壁上设置有位于集水箱内的过滤箱,所述过滤箱的顶壁与集水箱的开口齐平;所述过滤箱的底板为可拆卸设置的过滤板;所述回用水泵通过管路连通于过滤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集水箱内的水经管路被回用水泵导走时,水流是由下至上流经过滤箱底部的过滤板,从而使得截留在过滤板处的絮状沉淀容易因自重而沉降,减缓了絮状沉淀在过滤板处积留堵塞的速度,从而达到了降低过滤板更换频率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集水箱内存储的水经过回用水泵和管路被导入淋水箱内,然后从淋水管上淋水孔喷出到导水板,顺沿导水板汇入集水箱内,此过程中水在导水板上均匀摊铺,增大了与喷漆房内空气接触面积,可以加速对空气中悬浮液滴、微粒等污染物的沉降净化;同时,导水板的底端悬置于集水箱的正上方,水从导向板底端流下时形成水帘,可以将空气中的污染气雾有效沉降净化;

2、水循环净化单元中的水循环使用,不会在喷漆房内积蓄,不影响喷施作业,利于控制二次污染;

3、压风单元和吸风单元相配合,使得喷漆房内空气定向流动,绝大部分空气能够流动至水循环净化单元处被净化处理;

4、气雾吸附净化单元可以对经过水循环净化单元净化处理的空气进行进一步净化,能有效去除空气中的细微液滴、残余固态颗粒等污染物;

5、光氧净化单元能够对经过气雾吸附净化单元处理的空气进行进一步净化,去除空气中的voc、有机或恶臭污染废气等,使得最终排出的空气干净,符合环保要求;

6、导水板选用弧形板,增加了水流和空气的接触面积,同时利于水流在导水板上流淌形成均匀的水帘,提升了对空气中污染气雾的沉降净化效率;在导水板上沿上水平方向设置凸棱,进一步保证了对污染空气的沉降净化效果,而且使得水中混入油性物质或者导水板上粘附有油性物质时,水流不易在导水板上分叉,形成的水帘均匀,保证了对空气的有效沉降净化。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带有空气净化系统的喷漆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喷漆房本体的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中水循环净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喷漆房本体和絮凝剂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中淋水箱、集水箱和回用水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7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8为实施例中气雾吸附净化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c部分的放大图。

图中:1、喷漆房本体;11、过气通道;111、横杆;2、引气管;21、压风风机;3、集气罩;31、吸风管;32、吸风风机;4、淋水箱;41、淋水管;411、淋水孔;5、导水板;51、凸棱;52、固定杆;6、集水箱;61、过滤箱;611、卡槽;612、过滤板;613、卡嵌棱;614、卡板;615、回用水泵;7、絮凝剂箱;71、加液泵;8、箱体;81、箱门;82、u型安装板;83、有机棉过滤板;84、活性炭吸附板;85、隔板;851、通槽、86、进气管;87、出气管;9、光氧催化废气净化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带有空气净化系统的喷漆房,参照图1,其包括喷漆房本体1、压风单元、水循环净化单元、吸风单元、气雾吸附净化单元和光氧净化单元。

参照图2,压风单元设置于喷漆房本体1的顶壁。压风单元包括连通于喷漆房本体1顶壁的引气管2和设置于引气管2内的压风风机21。压风风机21工作时,能够通过引气管2将外部干净空气导入喷漆房本体1内,使得喷漆房本体1内的空气定向流动,同时通过补充新鲜空气以对喷漆房本体1内的污染空气进行稀释,降低污染物浓度。

参照图2和图3,喷漆房本体1的侧壁上开有过气通道11,以供污染空气通过。水循环净化单元包括过气通道11处设置的淋水箱4、集水箱6和导水板5,淋水箱4设置于集水箱6的正上方。导水板5设置于淋水箱4和集水箱6之间,且顶端固定于淋水箱4、底端悬置于集水箱6的正上方。水循环净化单元还包括回用水泵615,回用水泵615的进水端通过管路连通于集水箱6、出水端通过管路连通于淋水箱4。淋水箱4的底端沿淋水箱4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淋水管41,淋水管41和淋水箱4相连通且淋水管41上开有供水渗出的淋水孔411。

参照图2和图3,进行空气净化时,在集水箱6内装满水,利用回用水泵615将水不断导入至淋水箱4内,经由淋水管41上的淋水孔411喷淋到导水板5上,水流顺沿导水板5又回流至集水箱6中,如此循环。水在循环的过程中,由于是摊铺在导水板5上流动,增加了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得空气中的污染物更容易被沉降或溶解去除;同时,水流从导水板5底端流入集水箱6时,形成水帘,污染空气经过导水板5和集水箱6之间空间时,部分污染物被水帘沉降或者溶解,使得污染空气被初步净化。

参照图2和图3,为了充分发挥水循环净化单元的净化作用,导水板5设置为弧形板,且导水板5朝向喷漆房本体1内侧凸出设置。弧形的导水板5,增加了水流在导水板5上的流淌时间,同时也使得水流更容易在导水板5上摊铺均匀,不至于分叉形成若干股细流。导水板5上沿水平方向设置有若干条凸棱51,本实施例中凸棱51共有五条。水流淌至凸棱51处时,在凸棱51的阻挡下积蓄,然后没过凸棱51继续流淌,从而使得水流能够遍布导水板5,在导水板5底端形成的水帘均匀,能充分发挥沉降净化作用。同时,水体中混入少量油性物质或者导水板5上粘附少量油性物质,导致水流在导水板5上润湿性差,不易均匀摊铺、分叉形成若干股水流的问题也可以得到改善。

参照图2和图4,过气通道11处设置有两根横杆111,导水板5上设置有垂直于横杆111的固定杆52。固定杆52一端固定于横杆111,一端固定于导水板5。横杆111和固定杆52能够对导水板5形成稳定的支撑,使得导水板5安装牢靠。

参照图4,水循环净化单元还包括絮凝剂箱7和加液泵71。加液泵71的进液端与絮凝剂箱7相连通,出液端连通于淋水箱4。通过絮凝剂和加液泵71,可以向淋水箱4内通入絮凝剂。含有絮凝剂的水在导水板5上流淌时,能够充分混合均匀。流入集水箱6内后,使得水体内的污染物生成絮状沉淀析出。采用滤网定时滤除集水箱6中的絮状沉淀物即可对污染物进行处理。

参照图5和图6,为了避免絮凝沉淀大量进入管路造成回用水泵615堵塞,集水箱6内设置有过滤箱61。过滤箱61呈矩形箱状,且贴合集水箱6侧壁设置,回用水泵615的进液端连通于过滤箱61。进入回用水泵615的水均经过过滤箱61过滤,大大减少了进入回用水泵615内的杂质。

参照图5和图6,过滤箱61的底板为可拆卸设置的过滤板612。过滤箱61的两内侧壁上开有条形的卡槽611,过滤板612的两侧设置有与卡槽611卡嵌配合的卡嵌棱613。安装过滤板612时,使卡嵌棱613对准卡槽611,沿水平方向滑移即可将过滤板612安装到位。过滤箱61的侧板上通过销钉转动设置有卡板614,将过滤板612安装到位后,转动卡板614至将卡槽611的端部封堵,使得过滤板612不易松动脱离,增加了过滤板612的安装牢度。

参照图1和图7,吸风单元设置于过气通道11处、且位于喷漆房本体1的外侧。吸风单元包括覆盖过气通道11的集气罩3、连通于集气罩3的吸风管31和设置于吸风管31内的吸风风机32。吸风风机32工作时,产生负压,将喷漆房本体1内的污染空气从吸风管31导出。同时,配合压风单元,使得喷漆房本体1内形成定向气流,利于污染空气定向流动至过气通道11处,被水循环净化单元净化处理。

参照图1和图8,经吸风单元导出的废气,被通入到气雾吸附净化单元内。气雾吸附净化单元包括矩形的箱体8,箱体8的一侧连通有用于进气的进气管86,相对的另一侧连通有用于排出处理后气体的出气管87。箱体8内设置有竖直的隔板85,隔板85将箱体8的内部空间分隔为位于进气管86侧的第一吸附区和位于出气管87侧的第二吸附区。

参照图1和图8,第一吸附区内平行设置有两块有机棉过滤板83,有机棉过滤板83平行于隔板85设置。有机棉过滤板83由矩形的板框、覆盖板框的格栅和填充夹嵌在格栅内有机吸附棉组成。经由进气管86进入箱体8内的废气,依次经由两块有机棉过滤板83净化,水分、细微液滴状污染物等被吸附截留。第二吸附区内平行设置有两块活性炭吸附板84,活性炭吸附板84沿水平方向设置,隔板85上开有两处通槽851,以用于连通第一吸附区和第二吸附区。两处通槽851分别位于上层活性炭吸附板84和箱体8的顶壁之间,以及下层活性炭吸附板84和箱体8的底壁之间,从而使得经第一吸附区吸附处理的空气分为两路,分别由下至上透过下层活性炭吸附板84,由上至下透过上层活性炭吸附板84被净化处理。活性炭吸附板84内嵌有活性炭吸附颗粒,能有效去除空气中有色物质、细微液滴、恶臭物质等。经过气雾吸附净化单元处理后,从喷漆房本体1内导出的空气被进一步净化。

参照图1和图8,有机棉过滤板83和活性炭吸附板84均可拆卸设置于箱体8,为了便于对有机棉过滤板83和活性炭吸附板84进行更换/清理,箱体8的侧面设置有可以转动打开的箱门81。

参照图8和图9,每块有机棉过滤板83均通过两块开口相对的u型安装板82卡嵌安装,固定有机棉过滤板83的u型安装板82沿箱体8的宽度方向分别设置于箱体8的内顶壁和内底壁。每块活性炭吸附板84同样通过两块开口相对的u型安装板82卡嵌安装,固定活性炭吸附板84的u型安装板82沿箱体8的宽度方向设置,且一块设置于隔板85,一块设置于箱体8的内侧壁。

参照图1,光氧净化单元包括连通于箱体8上出气管87的光氧催化废气净化器9。光氧催化废气净化器9内产生的高能高臭氧uv紫外线光束分解空气中的氧分子产生游离氧,即活性氧,因游离氧所携正负电子不平衡所以需与氧分子结合,进而产生臭氧。臭氧对有机物具有极强的氧化作用,对废气中恶臭气体及其它刺激性异味有立竿见影的清除效果。同时,光氧催化废气净化器9能产生高能c波光束及臭氧对恶臭气体进行协同分解氧化反应,使恶臭气体物质其降解转化成低分子化合物、水和二氧化碳,再通过排风管道排出室外。此外光氧催化废气净化器9产生的高能uv光束裂解恶臭气体中细菌的分子键,破坏细菌的核酸(dna),再通过臭氧进行氧化反应,彻底达到脱臭及杀灭细菌的目的。

工作原理如下:

通过压风单元和吸风单元相配合,一方面不断向喷漆房本体1内引入新鲜的空气,对污染空气进行稀释,另一方面使得污染空气定向流动,并从喷漆房本体1侧壁的过气通道11导出。污染空气经由过气通道11时,被水循环净化单元沉降净化,经过水循环净化单元净化的空气被导入气雾吸附单元内,依次经由有机棉过滤板83和活性炭吸附板84的吸附净化。未被彻底净化的空气随后导入光氧催化废气净化器9内,被彻底净化。从而使得,喷漆房内能够保持较好的施工环境,排出的气体污染物含量极低且符合环保要求,且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喷漆房,不易出现喷水净化造成喷漆房内潮湿、含污染物的水易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

上述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