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絮凝澄清精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34700发布日期:2019-01-05 11:06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药絮凝澄清精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制药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中药絮凝澄清精制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中药的提取工艺中,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证明采用传统的水提醇沉装置除去中药煎煮液中无效成分的同时,会造成有效成份的大量损失,难以保证成品制剂的有效性且稳定性差。絮凝澄清精制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一、对有效成分保留率高,水提醇沉法系通过改变胶体物质溶解度使其脱水产生絮凝沉淀,往往破坏了原中药提取液的自然胶体稳定体系,总固体物及极性成分、微量元素、多糖类成分损失严重,影响疗效。絮凝澄清法是在中药提取液中加入一种絮凝澄清剂以吸附架桥和电中和方式除去溶液中的较大的悬浮颗粒,故不会影响到氨基酸、维生素、多肽、多糖等有效成分。并利用胶体保护作用,因而能较多地保留中药提取液中的有效成分,较好地体现出中医药多成分的传统特色;二、澄清效果较佳,在适宜的ph、中药提取液浓度等条件下,吸附絮凝澄清剂所制得的成品去除了不稳定的悬浮粒子和大分子物质,得到的趋近真溶液的亲水胶体溶液,滤液吸光度变小,澄明度提高,长时间保持稳定状态,几乎无沉淀产生,其稳定性高于醇沉法和高速离心法;三、工序简单成本低,多数絮凝澄清剂采取直接或简单配制后加入药物提取液中,可趁热加入,搅拌数分钟即可,静置时间短。相对于水提醇沉法,其生产周期缩短,可操作性强,成本低廉,效益显著;四、安全无毒、应用广泛,许多吸附絮凝澄清剂如ztc、甲壳素、101果汁澄清剂等,为天然食品动物提取物,具有安全、有效、无毒、无副作用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领域。如ztc的a、b组分经安全性评价,急性毒性测试,其ld50>15g/kg,属于无毒。ames试验未见致突变性,使用非常安全。澄清剂还在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化工工业等方面亦有广泛用途。如ztc-ⅱ1型可用于脱色澄清;甲壳素还具有崩解等作用,被用作片剂的崩解剂,又是许多化工产品的添加剂等;五、絮凝澄清技术与其他技术比较发展前景广阔,絮凝技术既可以单独操作,也可以和过滤、离心等固液分离方法组合使用,作为预处理、中间处理或深度处理的手段,与高速离心技术相比较,它设备投资少、能耗少,成本低;与超滤技术相比较,絮凝技术也没有膜设计、膜污染的问题。絮凝澄清法具有处理效果好、易于操作、应用范围广,可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等优点,在中药单方与复方制剂澄清提纯工艺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药絮凝澄清精制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生产周期缩短、中药有效成分得到提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絮凝澄清精制装置,包括第一贮罐、第二贮罐、第三贮罐、第四贮罐和反应罐,所述第一贮罐与所述第二贮罐通过第一管路连通,所述第三贮罐与所述第四贮罐通过第二管路连通,所述反应罐内设置有若干筛板,所述反应罐上端和下端分别连通有第一小贮罐和第二小贮罐,所述第一贮罐与所述第二小贮罐通过第三管路连通,所述第三贮罐与所述第一小贮罐通过第四管路连通,所述第二小贮罐与所述第四贮罐通过第五管路连通,所述第一小贮罐与所述第二贮罐通过溢流管路连通,所述第一贮罐用于盛装絮凝剂,所述第三贮罐用于盛装中药提取液。

优选的,所述第一贮罐与所述第二小贮罐连通的所述第三管路上设置有泵一,所述第三贮罐与所述第一小贮罐连通的所述第四管路上设置有泵二。

优选的,所述第一贮罐、所述第二贮罐、所述第三贮罐、所述第四贮罐、所述第一小贮罐和所述第二小贮罐上均设置有液位计。

优选的,所述第一管路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二管路上设置有第二阀门,还包括第一检测阀门和第二检测阀门,所述第一检测阀门与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贮罐之间的所述第一管路连通,所述第二检测阀门与所述第二阀门和所述第四贮罐之间的所述第二管路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三管路一端连接有第一喷头,所述第一喷头设置在所述第二小贮罐内,所述第一喷头与所述泵一之间的所述第三管路上设置有第一调节阀门,所述泵一与所述第一贮罐之间的所述第三管路上设置有第二调节阀门,还包括第一加液阀,所述第一加液阀与所述泵一和所述第二调节阀门之间的所述第三管路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四管路一端连接有第二喷头,所述第二喷头设置在所述第一小贮罐内,所述第二喷头与所述泵二之间的所述第四管路上设置有第三调节阀门,所述泵二与所述第三贮罐之间的所述第四管路上设置有第四调节阀门。

优选的,所述第五管路上设置有第三阀门,还包括第四阀门和第五阀门,所述第四阀门连通所述第三调节阀门与所述泵二之间的所述第四管路和所述第三阀门与所述第二小贮罐之间的所述第五管路,所述第五阀门连通所述第三调节阀门与所述第二喷头之间的所述第四管路和所述第三阀门与所述第四贮罐之间的所述第五管路。

优选的,还包括第一排气阀、第二排气阀、第三排气阀、第四排气阀和第五排气阀,所述第一排气阀连通所述第一贮罐和所述第三调节阀门与所述第一小贮罐之间的所述第四管路,所述第二排气阀设置在所述第二贮罐上,所述第三排气阀连通所述第三贮罐和所述第四贮罐与所述第三阀门之间的所述第五管路,所述第四排气阀设置在所述第四贮罐上,所述第五排气阀与所述第四贮罐和所述第三阀门之间的所述第五管路连通。

优选的,还包括泵三,所述泵三通过第六管路与所述第二小贮罐的上端连通,所述第六管路上设置有第五调节阀门,所述泵三通过第七管路与所述第二小贮罐的下端连通,所述第七管路上设置有第六调节阀门;所述泵三为间歇式泵;所述第二小贮罐底部设置有排液阀。

优选的,还包括清洗阀,所述清洗阀与所述溢流管路连通,所述筛板为多孔筛板且并列设置有若干个。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将第一贮罐内的絮凝剂通入反应罐下端的第二小贮罐内,将第三贮罐内的中药提取液通入反应罐上端的第一小贮罐内,随着中药提取液的慢慢下沉,中药提取液与絮凝剂在反应罐内发生化学反应,反生成的大絮团通过筛板分散沉淀,形成上清液和废浊液,流入第二小贮罐内,上清液通过第五管路流入第四贮罐内。采用本发明的中药絮凝澄清精制装置进行中药生产,生产周期短,中药有效成份高,可操作性强,成份低廉,效益显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中药絮凝澄清精制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的筛板示意图;

其中:1-第一贮罐,2-第二贮罐,3-第三贮罐,4-第四贮罐,5-反应罐,6-第一管路,7-第二管路,8-筛板,9-第一小贮罐,10-第二小贮罐,11-第三管路,12-第四管路,13-第五管路,14-溢流管路,15-泵一,16-泵二,17-泵三,18-液位计,19-第一阀门,20-第二阀门,21-第一检测阀门,22-第二检测阀门,23-第一喷头,24-第二喷头,25-第一调节阀门,26-第二调节阀门,27-第一加液阀,28-第三调节阀门,29-第四调节阀门,30-第三阀门,31-第四阀门,32-第五阀门,33-第一排气阀,34-第二排气阀,35-第三排气阀,36-第四排气阀,37-第五排气阀,38-第六管路,39-第五调节阀门,40-第七管路,41-第六调节阀门,42-排液阀,43-清洗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药絮凝澄清精制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生产周期缩短、中药有效成分得到提高。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中药絮凝澄清精制装置,包括第一贮罐1、第二贮罐2、第三贮罐3、第四贮罐4和反应罐5。第一贮罐1与第二贮罐2通过第一管路6连通,第一管路6上设置有第一阀门19;第三贮罐3与第四贮罐4通过第二管路7连通,第二管路7上设置有第二阀门20;还包括第一检测阀门21和第二检测阀门22,第一检测阀门21与第一阀门19和第二贮罐2之间的第一管路6连通,第二检测阀门22与第二阀门20和第四贮罐4之间的第二管路7连通。

本实施例中,反应罐5内设置有筛板8,筛板8为多孔筛板且并列设置有若干个。反应罐5上端和下端分别连通有第一小贮罐9和第二小贮罐10,第一贮罐1与第二小贮罐10通过第三管路11连通,第三贮罐3与第一小贮罐9通过第四管路12连通,第二小贮罐10与第四贮罐4通过第五管路13连通。第一小贮罐9与第二贮罐2通过溢流管路14连通,还包括清洗阀43,清洗阀43与溢流管路14连通。第一贮罐1用于盛装絮凝剂,第三贮罐3用于盛装中药提取液。第一贮罐1、第二贮罐2、第三贮罐3、第四贮罐4、第一小贮罐9和第二小贮罐10上均设置有液位计18。

本实施例中,第一贮罐1与第二小贮罐10连通的第三管路11上设置有泵一15,第三贮罐3与第一小贮罐9连通的第四管路12上设置有泵二16。第三管路11一端连接有第一喷头23,第一喷头23设置在第二小贮罐10内,第一喷头23与泵一15之间的第三管路11上设置有第一调节阀门25,泵一15与第一贮罐1之间的第三管路11上设置有第二调节阀门26,第一调节阀门25和第二调节阀门26用于调节第三管路11的流量,还包括第一加液阀27,第一加液阀27用于向第一贮罐1内加絮凝剂,第一加液阀27与泵一15和第二调节阀门26之间的第三管路11连通。第四管路12一端连接有第二喷头24,第二喷头24设置在第一小贮罐9内,第二喷头24的位置低于溢流管路14,第五管路13与第四贮罐4连通处呈倒u形,且与第四贮罐4入口连通的第五管路13的位置低于第二喷头24的位置。第二喷头24与泵二16之间的第四管路12上设置有第三调节阀门28,泵二16与第三贮罐3之间的第四管路12上设置有第四调节阀门29,第三调节阀门28和第四调节阀门29用于调节第四管路12的流量。第五管路13上设置有第三阀门30,还包括第四阀门31和第五阀门32,第四阀门31连通第三调节阀门28与泵二16之间的第四管路12和第三阀门30与第二小贮罐10之间的第五管路13,第五阀门32连通第三调节阀门28与第二喷头24之间的第四管路12和第三阀门30与第四贮罐4之间的第五管路13。

本实施例还包括第一排气阀33、第二排气阀34、第三排气阀35、第四排气阀36和第五排气阀37,第一排气阀33、第二排气阀34、第三排气阀35、第四排气阀36和第五排气阀37均用于排出空气,第一排气阀33连通第一贮罐1和第三调节阀门28与第一小贮罐9之间的第四管路12,第二排气阀34设置在第二贮罐2上,第三排气阀35连通第三贮罐3和第四贮罐4与第三阀门30之间的第五管路13,第四排气阀36设置在第四贮罐4上,第五排气阀37与第四贮罐4和第三阀门30之间的第五管路13连通。

本实施例还包括泵三17,泵三17通过第六管路38与第二小贮罐10的上端连通,第六管路38上设置有第五调节阀门39,第五调节阀门39用于调节第六管路38的流量,泵三17通过第七管路40与第二小贮罐10的下端连通,第七管路40上设置有第六调节阀门41,第六调节阀门41用于调节第七管路40的流量;泵三17为间歇式泵;第二小贮罐10底部设置有排液阀42,排液阀42用于将第二小贮罐10内的废浊液排出。

本实施例的中药絮凝澄清精制装置使用时,第一调节阀门25和第二调节阀门26打开,其余各阀关闭,第一贮罐1的絮凝剂在泵一15的作用下,通过第一喷头23通入第二小贮罐10内,絮凝剂充满第一小贮罐9、反应罐5和第二小贮罐10时,泵一15停止工作,关闭第一调节阀门25和第二调节阀门26;打开第三调节阀门28和第四调节阀门29,第三贮罐3的中药提取液在泵二16的作用下,通过第二喷头24缓慢通入第一小贮罐9内,随着中药提取液的通入,第一小贮罐9内多余的絮凝剂通过溢流管路14流入第二贮罐2;中药提取液的密度大于絮凝剂的密度,中药提取液缓慢下降,反应罐5内的筛板8起到搅拌作用,中药提取液和絮凝剂的混合液在第一小贮罐9、反应罐5和第二小贮罐10内反应;打开泵三17、第五调节阀门39和第六调节阀门41,将中药提取液和絮凝剂循环推动,加速其反应;反应充分后,形成上清液和废浊液,打开第三阀门30,上清液通过第五管路13,在虹吸的作用下进入第四贮罐4,通过第二检测阀门22取液进行检测第四贮罐4内的上清液是否合格,如果不合格,打开第二阀门20,使不合格的液体流入第三贮罐3,再次进行反应。

采用本实施例的中药絮凝澄清精制装置进行中药生产,生产周期短,中药有效成份高,可操作性强,成份低廉,效益显著。

本说明书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